序二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医翻译是中医走向世界的桥梁,在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中医翻译对中医自身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因为翻译为中西文化的交汇碰撞提供了契机,可以让我们用西方文化的他山之石更好地理解中医药之玉,从而促进中医药更加健康地发展。
要有效促进中医药的对外交流,优质的翻译是保障。然而,中医翻译之路倍加崎岖。作为中国本土的医学,中医有自己独特体系,中医经典著作多为文言文,饱含中国文化的精华,这些因素让中医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转换,更是一场中西医学、文化的交流对话。
尽管对中医翻译的标准存在不同的意见,但是要提供高质量的翻译,关键在于翻译人才的培养,中医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是译员的中医翻译能力。目前,对于翻译能力的研究很多,但是对于特定专业领域的翻译能力研究比较薄弱,比如中医翻译领域。要想培养具有较强翻译能力的中医药对外交流人才,首先必须对中医翻译能力的特点和内涵进行明确的界定和分析。值得肯定的是,《中医翻译能力研究》这本著作不仅论述了中医翻译能力的一般特性,而且在医学翻译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和中医翻译专业从业人员对中医翻译能力要素的认知状况的实证研究基础上,作者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中医翻译能力模式,并详细分析了每一构成要素的内涵,这对于认识并理解中医翻译能力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大有裨益。同时,翻译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培养等对中医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也至关重要。《中医翻译能力研究》对这几个方面的详细论述对于中医翻译硕士专业(MTI)的内涵发展和中医翻译人才培养也有较大的帮助。
作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和“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的成果,《中医翻译能力研究》凝聚了作者多年来在中医翻译研究与教学方面的成果。本书从翻译史的角度梳理中外有关中医翻译和翻译能力的研究,对医学翻译行业需求进行实证分析,继而提出自己的理论见解和主张,对于中医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多年来,周恩博士一直在中医翻译这块园地上辛勤耕耘,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如今,在《中医翻译能力研究》付梓刊印之际,我希望周恩博士能够继续在中医翻译研究领域取得更大的成绩。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俞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