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药酒配制精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药酒概论(1)

一、药酒起源与发展简史

药酒应用于保健和疾病治疗,具有悠久的历史,并成为传统的药物剂型之一,它在中国医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研究药酒的起源必然涉及酒的发明和古人应用酒的历史。中国是人工酿酒最早的国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就曾发现过很多陶制酒器。《战国策·魏策二》:“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传说“少康作秫酒”,少康即杜康,是夏朝第五代国君。这些记载和传说说明我国四千多年前酿酒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所以后世才有“仪狄造酒”及“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说。商殷时代,酿酒业更加普遍。如《尚书·说命篇》中记载“若作酒醴,尔维曲糵”。曲糵,即用粮食培养的曲霉菌,酿酒用的酒曲。说明当时古人已掌握了用酒曲酿酒的技术。从近代出土的大量殷墟墓葬文物中发现,各种盛酒和饮酒器皿占很大比例,说明当时饮酒之风相当盛行,并把酒作为重要的祭祀品。

酒具有少饮令人兴奋、多饮令人醉而麻痹的性能,更有“通血脉”、“行药势”的特性,于是古人将酒作为除砭石刀针外,用来治病的重要手段。从汉字构造来看,“醫”字,原为“毉”,上半部由“医”与“殳”构成。“医”,即装在袋中的针;“殳”,即无刃而有尖棱的竹制器具。下半部则为“巫”字,说明远古时代人类一旦生病只能依靠巫医,依靠原始的竹刀、竹针、砭石等来治疗。后来发现酒能“通血脉”、“行药势”,于是酒成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毉”字改成了“醫”字。“酉”古通酒。

甲骨文中有“鬯其酒”的记载。据汉代班固《白虎通·考点》解释:“鬯者,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酿之,成为鬯。”鬯其酒,就是芳香的药酒,表明在商代已有药酒岀现。周代,设专门管理酿酒的官员,称“酒正”,并将酒列入“六饮”[水、浆、醴(酒)、凉、酱、酏]之一。《汉书》称“酒为百药之长”。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明确提岀:“酒,所以治病也,《周礼》有医酒。”说明药酒在周代的运用已经相当普遍。

1973年长沙马王堆岀土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有的药物先用酒渍炮制,有的药物用酒浸泡后再焙烤,有的药物用酒直接煮服,有的药物用酒浸泡后饮服。其中,可以辨认的药酒方共有六个,如用麦冬配合秫米等酿制的药酒,用藁本、牛膝等酿制的药酒,用乌喙(乌头)、玉竹配伍黍、稻等酿制的药酒等。有些药酒方资料记载得比较完整,包括药酒制作过程、服用方法、功能主治等内容,可称是酿制药酒工艺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文字记载。

从先秦到汉代,是中医药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发展有所建树的时期。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对酒在医学上的应用,做了专题论述,如《素问·汤液醪醴论》中讲述醪醴的制法和作用,指出醪是浊酒,醴是甜酒,疾病尚轻,即可用之,所谓“邪气时至,服之万全”。但遇复杂的疾病,单用醪醴显得势单力薄,必须“齐毒药攻其中,镵石艾治其外也”。齐,即配伍之意。毒药,泛指治病药物,提示配伍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为药酒的创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收载了西汉名医淳于意25个医案,其中有2例是用药酒治疗,1例是济北王患“风蹶胸满”病,用三石药酒得到治愈,1例是菑川王美人患难产,用莨菪酒治疗。这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药酒治疗医案。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则载有治疗妇女腹中血气刺痛的红蓝花酒、治疗胸痹症的栝蒌薤白白酒汤等药酒方,一直为后人所习用。

隋唐时期,药酒的应用较为广泛,记载药酒的文献资料较多,如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共有80余首药酒方,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几个方面,并列“酒醪”“诸酒”专题综述。在肯定药酒治病的同时,又指岀过度饮酒对健康的危害,毕竟“酒性酷热,物无以加,积久饮酒,酣兴不解,遂使三焦猛热,五脏干燥”。

宋元时期,药曲和酿酒的制作技术有了更高的发展水平。如朱肱所著《酒经》,又名《北山酒经》,它是继北魏《齐民要术》后一部关于制曲和酿酒的专著。该书上卷论酒,中卷论曲,下卷论酿酒之法。书中记载了13种药曲,这些药曲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实为当时酿造药酒酒曲的高水平,直到现在,仍有它的实用价值。宋·《太平圣惠方》一书中则列有“药酒序”专篇,指出:“夫酒者,谷蘗之精,和养神气,性惟剽悍,功甚变通。能宣利胃肠,善引药势。今则兼之名草,成彼香醪,莫不来自仙方,备乎药品,疴恙必涤,效验可凭,取存于编简尔。”书中载有天门冬酒、黄精酒、桃红酒等42方。《圣济总录·汤醴》中记载:“病之始起,当以汤液治其微;病既日久,乃以醪醴攻其甚。”足见当时对药酒治病的重视。元代,药酒已成为宫廷特色酒,如羌族的枸杞子酒、地黄酒;大漠南北各地的鹿角酒、羊羔酒;东北的虎骨酒、松根酒;南方的五加皮酒、茯苓酒;西南的乌鸡酒、腽肭脐酒等。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药酒200多方,仅在《谷部·卷25·酒》中就列举了不同功效的药酒69种,如人参酒、花蛇酒等,并对药酒的制作和服法都做了精辟的阐述。民间也盛行饮服药酒,如菖蒲酒、桂花酒、茱萸酒,都分别成了端午、中秋、重阳的传统节令酒。

清代,药酒的品种更加丰富。成书于乾隆时期的《医宗金鉴》即载有何首乌酒、麻黄宣肺酒等;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叶天士的《种福堂公选良方》也收录有多种药酒方,并对药酒的使用方法、作用原理和临床疗效等均有较详细的记载。这一时期开始出现用“烧酒以蒸成”的各色药酒。烧酒,大约在元代前由波斯、阿拉伯国家传入我国,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中将烧酒称为“阿拉吉酒”,明代称“火酒”,后来逐步用此酒作为溶剂制作药酒。至此,历经几千年的实践积淀,药酒保健和治疗疾病成为比较完整和成熟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府的重视,酿制药酒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药酒酿制,不仅继承了传统制作经验,还吸取了现代科学技术,使药酒生产趋于标准化。部分药酒被载入国家药典中。一些历史上的名酒在质量上达到了稳定和提高,成为高档商品,如虎(豹)骨木瓜酒、参茸酒、史国公酒、五加皮酒、龟龄集酒等,由于功效显著,畅销海内外。

二、药酒的特色

我国药酒应用历史源远流长,至今广受人们喜爱的原因,就在于药酒本身除保留了香气浓郁醇酒的风味外,还具有养生、保健和疗病的功能,且在制作和服用上具有“廉、便、验”的特点。

药酒,属酒剂范畴,药材大多是以白酒或黄酒为溶剂,将中药材浸泡其中,或加温隔水炖煮,去渣取液,供内服或外用。酒是一种有机溶剂,其主要成分为乙醇,溶解性能界于极性溶剂与非极性溶剂之间,既可以溶解水溶性的某些成分,如生物碱及其盐类、苷类、糖类、苦味质等,又能溶解非极性溶剂所溶解的一些成分,如树脂、挥发油、内酯、芳烃类化合物等,少量脂肪也可被乙醇溶解。乙醇含量在50%~70%时,适于浸提药材中的生物碱、苷类等;乙醇含量在50%以下时,适于浸提药材中的苦味质、蒽醌苷类化合物等。中药大多有效成分为生物碱、苷类、糖类、内酯、挥发油等化合物,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制作药酒选用50°白酒作为溶剂是适宜的,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并发挥中药效用达到极致。

药酒的制作,现在大多采用直接用酒浸泡药材,方法比较简便,取材也容易,特别适宜于家庭制作。因为乙醇含量大于40%时,能延缓许多成分,如酯类、苷类等的水解,增加制剂的稳定性;乙醇含量达20%以上时具有防腐作用。所以药酒久渍不易腐败,长期保存不易变质,制作一次,可以应用一段时间,随时服用,十分方便,特别适宜于需要长期用药的养生保健和慢性疾病的调治。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汤剂,又称水煎剂,其优势在于方便临床医师辨证施治,加减用药,且对疾病病种适应面广;但水煎剂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水极性大,溶解范围广,选择性差,浸岀大量无效成分,如果胶、树胶、黏液质、淀粉等,使制剂容易霉变,不易贮存,如果为了养生保健或慢性疾病调治,则需每天煎药,十分麻烦和不方便。至于其他剂型,如丸剂的应用,虽然服用方便,但家庭大多不具备制作条件,且传统丸散剂服用后,体内消化吸收生物利用度较差,影响疗效的发挥。所以,相比之下,药酒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特色。

药酒中使用的酒,不管是高粱酒还是米酒,白酒还是黄酒,本身都是一种可口的饮料,一小杯口味醇正、香气浓郁的药酒,既没有“良药苦口”的烦恼,也没有肌内或静脉注射给药的痛苦,给人们带来的却是一种享受,所以人们乐意接受。酒其性热,走而不守,既能促进人体胃肠分泌,帮助消化吸收;又能调和气血,贯通络脉,促进组织代谢;且能振奋阳气,祛寒邪,除风湿,故《汉书》中赞之为“百药之长”。药酒乃是药与酒的结合,酒是药的溶剂,又是发挥药物在人体内效用的载体,此即古人所谓酒能“行药势”也。

综上所述,药酒在保健和疗疾方面具有毋庸置疑的有效性,且取材容易,制作方法简易,服用方便和易于贮存,并保留了浓郁香醇的风味,这一切都体现了药酒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