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关键环节,决定公文处理质量
公文往往涵盖着所在企业、机构的政策、规定、大局等方面的内容,把好公文内容关,对于进一步确保公文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秘书在进行公文处理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的核心性问题。
周恩来总理一向对公文处理秉承着“严要求、高标准”的原则。曾任其秘书的赵东科回忆说:“周总理对于公文内容与细节特别注重,不仅会从政策、方针方面进行反复的考虑,就连用语、分寸,也会一一地进行得体的斟酌,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力求准确。”
他经常教育身边的秘书人员说,在写公文时,一定要有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能使用“大概”“可能是”“差不多”等混淆不清的概念。用词方面一定要力求准确,对于自己不清楚的问题,一定要调查清楚再写入公文之中。
有一次,总参机关向周总理报告情况时,提到了“南岸、北岸”,总理立即指出,这个概念写入公文不合适,因为河流走向始终呈现出迂回、曲折的模样,“南岸、北岸”这两个词语,并不足以反映出正确的地理位置,而应该是“左岸、右岸”。
与此同时,周总理还要求公文的打印应力求规范、美观,没有错别字,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国家政务院建立初期,会议公文总是出现错别字,周总理就提出了建立“公文审核责任制”。在责任制实施过程中,不仅对文件格式进行了统一,而且将错别字消灭在了审核阶段,同时,在文件后面印上了校对审核者的名字。这样一来,公文的铅印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从周总理的公文处理态度上,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提高公文处理质量需要秘书人员加强自我要求,从小处入手,从最细微的地方着手,对公文进行“高标准”的修改。结合日常的工作实践,想要让公文处理的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必须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
1.拟稿环节
在拟稿过程中,为了确保质量,秘书需要注意以下几大问题:
·领悟领导意图,定准基调
秘书应在平日里通过留心观察,掌握领导意图,并将意见归纳总结,进一步深化领导意图,同时进行研究分析,使领导意图得到拓展。在起草时应紧扣主题,理清脉络,并安排好总体的框架与结构。
·行文精雕细琢,进行反复推敲
古代诗人贾岛因一字而反复推敲,秘书在日常工作中,也应具有这种推敲的精神,在文字上求精,以达到表述准确、篇幅求简的目的。同时,为了确保公文的内容与用语准确贴切,秘书也应做到草稿不草率,初稿不粗糙。
2.审核环节
公文审核需要坚持三项原则:
·先宏观后微观
所谓宏观,指是否有行文必要、应会签部门是否已签署、公文主旨是否明确、正文布局是否合理;所谓微观,指句子是否通顺、是否存在错别字、体例规格是否规范。在未将宏观问题解决以前,暂不要去处理微观问题,以提高公文处理效率。
·严把关、不包办
指对于内容不成熟或者需要进行大量文字修改的公文,应在提出意见之后,退回拟稿部门进行修改,不可包办代替;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不可自作主张下定论。
·先学后指导
在公文处理的过程中,秘书应先了解与学习文稿,将文稿的基本精神弄清,在遇到了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问的地方时,应虚心向相关部门请教,弄清文稿中的内容。
3.催办环节
公文催办即对需要办复的收文、收电,按照办理时限与其他要求,对承办部门的办理情况及时进行督促检查。催办环节事关公文落实,是公文处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程序,在该程序中,秘书人员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坚持责任制
谁承办、谁催办,一手负责,做到自己经手的文件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确定明确时限
转承其他部门处理的公文,秘书应进行跟踪催办。催办的时间应根据文稿内容的轻重缓急来决定,总原则为: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凡是领导指示或者公文中有明确办理时限要求的,应按办理时限进行催办。
·运用恰当催办方式
催办方式有发催办函、电话催办、面对面催办与定期通报等,秘书人员应根据情况的不同,选择正确的催办方式。
·建立起催办报告制度
秘书应每月向领导进行一次公文催办情况汇报,汇报的内容应包括当月办件总数、已办数、未办数、未办原因与催办情况。
总之,公文的修拟稿、审核和催办是决定公文处理质量的三大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办公室公文处理工作的三项基本业务,下功夫将这三个环节的工作做好,便能在提升公文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升办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