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墨如金,将公文写短的小技巧
为文简短,以最少的文字,写出最优秀的文章,是国人历来提倡的优良文风。古人作文时,皆以短而精为贵,明太祖朱元璋曾经明确地向自己的大小官员提出要求:“许陈审实,不许繁文。”这种追求公文简短的作风在中国革命家中也颇受认可。
彭真是我国杰出的国务活动家。有一次,他受命要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作报告,时间从上午的9点半一直到下午的1点钟,在3个多小时的演讲时间里,彭真同志一直站着讲,没有休息。
在讲完之后,他又将多达3万字的记录稿提炼成了8000多字的讲话“要点”。在正式印刷之前,他又进行了反复推敲,一直修改了9次之多,最终才印成了正式的文件。
这种事情在彭真同志的一生中有过很多次。他曾经主持起草过很多法律法规。在起草这些法律法规时,他总是会反复地进行推敲,以求在最短的篇幅中呈现出最准确、最清楚的法律条款。
公文行文贵简洁。所谓简,即要做到简明扼要的精粹;所谓洁,即语言文字要洗练、纯净。洁是对简的补充与强调,其意旨在追求惜墨如金的基础上,使公文做到“文约而事丰”。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在实践工作中,秘书应具体为“四要四不要”。
1.要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
公文皆有其主题在内,这一主题是公文的灵魂,统率着整个材料,同时也是写作的中心与重点。想要使公文简短,必须首先明确主题,突出重点。如写年终总结时,秘书应只如实将主要工作与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出来,而不应事无巨细。
这就要求秘书人员在写作前要深入调查,力求全面掌握情况、详尽地占有材料,然后使用辩证的眼光,做好去粗取精、选取典型,舍弃不必要的材料,以求形成公文的鲜明观点。
2.要开门见山,不要过分装饰
公文是进行意见与问题陈述的文件,它要求结构平实、直陈其事,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公文,都应开门见山,以形成总体概念,使读者注意。公文最忌的就是短话长说,因此在进行公文的草拟时,开头应该将一些通用型的口号、原则精神与不必要的引经据典减少或是删去:在向上级报告与请求的文件中,减少相关的道理陈述;在向下级进行工作部署的文件中,减少相关重要性的陈述,以求缩短公文篇幅,提升其效用与质量。
3.要言简意赅,不要浮文虚辞
古人写公文,力求“意则期多,言唯求少”,现代公文同样如此,公文是需要及时阅读、执行与发生效应的,有些还需要在公众场合进行宣读与张贴。所以,其行文更应追求言简意赅,多使用有力而干脆的短句,使段落的意思与事情的缘由得到浓缩,做到用最短的文字表达出最丰富的内容。
4.要反复推敲,不要草率定稿
反复推敲是使公文中的字句达到删繁就简的具体过程,特别是公文具有极强的政策性与思想性,再加上其实践性又极强,所以,秘书人员更应谨慎定稿。
在公文修改时,秘书人员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围绕公文中心思想定稿,将那些与主题无关的空话、套话与废话删去,把多余的、非典型的材料删除,以求公文主题更鲜明、更突出。
·对公文语言进行逐字锤炼,解决行文啰唆、文字粗糙的问题,令公文语言变得更加精炼,使篇幅变得更加简短。
当然,在将公文写短的同时,秘书人员也应注意防止出现“为短而短”的现象,避免出现因为过度追求简洁而导致文字艰涩难懂、意思表达不清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