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故事4:心理学与情感生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血脉中的本能——亲人情感(3)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手和足

无论是兄弟还是姐妹,小的时候总有撕破脸的时候,即使事情的起因非常微小,也可能发展到大动干戈的地步。可以为了一点好吃的零食争吵起来,也可能为了一个玩具大打出手。不过,一旦遇到别家孩子的“挑衅”,即使前一秒两人还在吵架,彼此恨得牙痒痒,也会在同一时间心照不宣地一致对外,共同击退敌人。这就是所谓的“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吧!

在政治立场上,宋美龄在1939年谈到国共关系时,对前来劝降的纳粹密使说:“此乃吾人骨肉同胞之间的事情”;在国家领土问题上,国台办对外宣称:“两岸同胞是一家人,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可见,不管在国家大问题上,还是在家庭小问题上,所有人都深谙这个道理。

其实,这个道德原则的习得完全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从小妈妈就会问哥哥:“如果弟弟被人家欺负,你要怎么办?”哥哥一定会说:“没关系,还有我帮他。”很显然,这个时候他并不知道什么叫“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但是行为上已经表现出来了。虽然哥哥依然会在分玩具的时候抢走那个最大的、最好玩的,而完全不管弟弟是哭到哽咽,还是满地打滚。

当然,成年人的世界要复杂得多,“兄弟反目”的情况也不计其数。有的人是为了权力,有的人是为了金钱,也有人为女人、为面子、为逞一时之气,不管兄弟之间如何敌对、仇杀、你死我活,就像《兄弟》中唱的一样,“面对我的右却是你的左,也许你的对却是我的错”。可是到最后,兄弟终究是兄弟,“兄弟一场从来不分你我,手足一双从来不分右左”。

明宇十岁之后,全家搬到了新房子里,周周正正的一栋楼里住着几十户人家,虽然是新房子,可是空间有限,所以彼此之间鸡犬相闻,生活得好不热闹。住在明宇家隔壁的是周氏夫妇和一对年龄与明宇相仿的兄弟。在整个青春期里,他们成为明宇最亲密的朋友,在他们身上,向来没有兄弟姐妹陪伴的明宇第一次了解了“兄弟”的含义。

说起来,周鹏和周旭在外形上并不像兄弟,从小就不像。哥哥周鹏清清爽爽的,但是非常瘦,身体像一根干柴。弟弟周旭却是一个小胖墩,全身都肉肉的,脸上的肉更加夸张,好像多到没有地方放一样。附近的邻居看到他们的时候,就经常拿他们的身材开玩笑。“哎呀,为什么哥哥比弟弟瘦那么多,难不成弟弟把哥哥那份也吃掉了?”“看看弟弟胖的,都快要把哥哥装进去了,一定是爸妈偏心,把好吃的偷偷给弟弟了吧?”

听了大家的评价,周鹏和周旭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哥哥说:“妈就是偏心,把好吃的都给你吃了,每天让我吃药,让你吃大鱼大肉。”弟弟也不甘示弱,厉声反驳道:“是你自己吃不下好不好?如果你能吃掉一个鸡腿,我就把剩下的整只鸡都分给你吃。”被弟弟说中,哥哥恼羞成怒,于是两人动起手来。每一次,兄弟俩都要打得彼此鼻青脸肿。

原来,因为哥哥出生时早产,加之哺乳期多次生病,从小就开始挑食、厌食,他不吃各种肉类,不吃鸡蛋,反正一切荤腥油腻的东西他都不爱吃。相反的,他像兔子一样只吃绿色蔬菜,算起来,他不吃的东西比吃的东西还多。为此,妈妈必须特别给他做营养餐,而家里的大鱼大肉自然就被弟弟包揽了,十几年下来,就长成了两人迥异的体格特征:一胖一瘦,一高一矮。

由于家里地方小,没有足够的地方放另外一张床,有很长一段时间,哥哥和弟弟同睡一张床。想象一下,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挤一张床,必然有一个要备受委屈的。半夜醒来时,哥哥常常发现弟弟的腿已经放在了自己的头上,有时候哥哥会把他推开,恼火之时,也可能把他推到床下去。

有趣的是,虽然兄弟两人每天争吵,时不时地还要进行身体上的较量,却从来没有在外人面前吃过亏。而且,兄弟俩的关系非常密切。哥哥总是能一眼看穿弟弟的心事,弟弟也是唯一懂得哥哥想要什么的人。从外表看来,他们不太像亲兄弟,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他们之间的兄弟情是没有人能够打破的。

可惜,自从明宇离开家后,就很少和周家兄弟联系,直到他30岁那年回家休假,才知道世事变迁,周家兄弟的生活也是浮浮沉沉,在时代的驱赶下随波逐流地存活。时间改变了许多人,也让原本亲密无间的兄弟情出现了罅隙。

多年后,明宇在市公安局的办公大楼遇到了哥哥周鹏。刚过而立之年的周鹏,依然是消瘦的样子,身子像一根麻秆一样,眼神里没有了当年的坚毅和灵动,多了许多沧桑和无可奈何。明宇从哥哥那里听到了他未曾亲眼目睹的这十年,也看到了十年的社会生活对他们的改变。

当年,哥哥周鹏考入了公安大学,弟弟周旭一向以哥哥为榜样,于是发誓一定要成为哥哥的学弟。可惜天不遂人愿,连续考了三年之后,弟弟依然没能拿到公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气之下,弟弟放弃了所有的学校,跟着几个朋友做起生意来。

“做生意也没什么不好,干什么都是为了生活嘛!”哥哥说,“可是,当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时,野心也变得越来越大。小旭拉着我入股,一起搞房地产也就算了,毕竟我也赚到了钱,尝到了好处。可是,他还拉上我帮他找关系,先后贿赂了几位土地部门的官员,拿到了几块地。你也知道,本本分分做生意还可以,这种事情我做不来的。”“本本分分是做不了生意的!”明宇感慨了一句。

的确,从小时候的表现就能看出兄弟两人的不同。哥哥性格有些古板,喜欢规规矩矩地做事情,也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因此他每每成为班级的三好学生、校园里的学生榜样。相反的,弟弟则聪明得多,也灵活得多,即使是规定之内的事情,他也总是能找到合理的借口,顺利地逃掉。

“每次都让他顺利过关了,虽然我很不满他的做法,却也觉得庆幸。谁知道,这一次赶上我们倒霉,几家房地产公司一起被查,小旭也成了瓮中之鳖,被人查封了公司,关了起来。”明宇听后颇感诧异,连忙问:“那你呢,不是也很危险吗?”“说到这,才是我的伤心处啊!我对不起弟弟啊,现在也只是苟且活着罢了。”明宇看他面有难色,不好意思继续问下去,周鹏却自己说了。

“本来,连我一起调查的话,也就判个两三年,丢了工作、丢了名声而已,这我也认了,谁让那是我亲弟弟呢?结果,小旭他一个人担下来了——他把所有责任都揽到了自己身上,结果其他人都释放了,只有他一个人受审。哎,我就是个胆小鬼啊!到现在都没有脸面去见他。”明宇正在心中感慨世事无常,只见周鹏带着哭腔说:“临走的时候,他还说,谁让我比你吃那么多好吃的呢,这回算是还给你了。”

来自天堂的孩子——兄妹

在伊朗,有这样一对兄妹。

哥哥在帮助妈妈买土豆的时候,不小心弄丢了妹妹的鞋——因为鞋子太破,被收垃圾的人当做垃圾收走了。殊不知,这是妹妹唯一的一双鞋。父亲每天工作很辛苦,却赚不到很多钱,妈妈重病在身,需要打针吃药,家里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给妹妹买一双新鞋。于是,哥哥和妹妹之间发生了一系列与鞋有关的故事。

哥哥弄丢了妹妹的鞋之后,央求妹妹不要把这件事告诉爸妈,并且商量妹妹和他共用一双鞋。于是,兄妹俩开始了共用一双鞋的日子。上午,妹妹穿着哥哥的大鞋去学校上课,为了不让哥哥迟到,她一下课就背着书包跑回家,将鞋子换给在家门口等待的哥哥。换上鞋之后,哥哥再跑到学校上课。尽管他匆匆忙忙地赶路,到学校时还是迟到了。

哥哥抱怨妹妹跑得太慢,妹妹则要求哥哥找到她的鞋。“你再找不到我的鞋,我就去告诉妈妈”,妹妹威胁说。为了免受爸妈的责罚,哥哥拿出了老师奖励给他的自动铅笔,讨好生气的妹妹。妹妹看哥哥拿出了自动铅笔,高兴地说:“真的给我吗?其实我没有告诉妈妈。”哥哥说:“我就知道你不会告诉妈妈。”好像每一对兄妹、姐弟或者兄弟、姐妹之间,都曾有过如此相互信任的阶段,即使再有怎样的内讧,都可以在小孩子的世界里解决,绝对不会惊扰大人。

就这样,第二天兄妹俩继续穿一双鞋,轮流到学校去上课。这一次,哥哥又迟到了。哥哥抱怨妹妹速度太慢,却不知道,妹妹为了能够早一点回家跟他换鞋,在路上经历了什么。妹妹在考试中提前交卷,就开始匆匆忙忙往家跑。可惜,由于哥哥的鞋子太大了,一点都不合脚,一不小心,其中一只就掉进了路边的沟渠里。鞋子顺着水流向前漂走,妹妹跟着一路奔跑,可是妹妹个子太小,步伐也太小了,若不是杂货铺的老爷爷帮了她一把,唯一的一双鞋也要只剩一只了。没办法,哥哥只好穿着一只干、一只湿的鞋子去上课。

就在兄妹两人每天为了一双鞋子穿梭奔忙时,城里即将举办一次跑步比赛,第三名的奖品是一双运动鞋。对于每天为了鞋子发愁的兄妹二人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错过了预赛的哥哥流着眼泪乞求老师,希望能给他一次机会。老师被他的真诚感动后,也看到了他跑步的实力,于是,特别追加了一个名额,允许哥哥直接去参加决赛。

在比赛前,哥哥向妹妹承诺:“我一定跑到第三名,把运动鞋赢回来送给你。”妹妹质疑说:“如果你拿不到第三名怎么办?”哥哥说:“我一定行的。”为了兑现给妹妹的承诺,整个长跑比赛只听见哥哥的喘息声和鞋子拍击地面的声音。带着“一定要拿到第三名”这个信念奋力奔跑的哥哥,终于支撑到了终点。出人意料地,他领先所有人跨过了终点线,他得了第一名。

就在观众纷纷对哥哥喝彩之时,哥哥却伤心地哭成了一个泪人。因为他没能得到期望中的第三名,没有实现他的诺言,想象妹妹正在家中等着她的新运动鞋,哥哥觉得自己没法向妹妹交代。

回到家后,哥哥坐在池塘边,将双脚从坏掉的鞋子里抽出来,放入池塘。由于过度用力,他的双脚都磨出了血疱。这时,池塘里的金鱼围了过来,为他舔舐伤口,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此时,外出工作的父亲正骑着自行车,走在回家的路上,在他自行车的后架上,隐隐放着一双崭新的鞋子。

现实的黑色幽默像乌云遮住了太阳的光线,充满爱的结局却让内心升起一股温暖。《小鞋子》虽然是一部儿童电影,却包含了许多成人世界的意义,就像童话故事《小王子》一样,虽然是小孩子的故事,却是专门写给成年人看的纯真世界。淳朴善良的人,一如这对小兄妹,一如他们的父母,尽管他们遭受着贫穷和疾病的折磨,却在用无限宽广的心胸去热爱生活。

被哥哥弄丢的鞋子曾经再次出现在学校里。有一天妹妹发现,自己的鞋子穿在另一个女生的脚上,放学后,兄妹俩跟踪到女孩的家,想要把鞋子要回来,到了女孩家的门口,他们发现女孩的父亲原来是一位盲人。面对比他们更贫穷的家庭,兄妹俩没法开口要回那双破到不能再破、布满补丁的鞋子,尽管那双鞋对他们也很重要。最后,两个人选择了沉默地离开。

没过几天,女孩的脚上不再是妹妹那双旧鞋,而是换上了一双好看的新鞋。妹妹问过才知道,原来盲人爸爸给她买了新鞋,旧鞋因为太破,就给扔了。妹妹依旧没有说破,而是心里默默地遗憾:一双扔掉的鞋对我也很重要的。

兄妹俩的善良品质,大概是从父母身上学到的吧。电影中恰好有一个情节:当父亲负责帮忙将寺庙的糖捣碎时,恰好生病的妈妈要喝糖水。爸爸让哥哥去拿家里的糖,哥哥大惑不解,“您那里不是有糖吗,为什么要拿家里的?”爸爸生气地说:“这糖是寺庙的,怎么能拿?”于是,哥哥拿出家中所剩无几的几块糖,放入了水壶,给妈妈冲糖水。

电影中展现了孩子的善良,也展现出兄妹情谊的美好。但凡有哥哥的人,都会有类似这两位小兄妹“共谋”的经历:哥哥因为自己犯错,害怕被父母责骂,于是和妹妹商量,不要告诉妈妈。而且,只要不告诉妈妈,妹妹提出的一切条件哥哥都会答应。

小时候,明宇这个哥哥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初中暑假时,明宇喜欢住在三姨家里,和他们家的表弟、表妹一起玩。有一天,他带着三姨家的表弟、表妹到河边,在沟渠上跳来跳去,享受戏水的乐趣。可是,十岁的表妹因为个子小,跨越障碍的时候没能跳到位,直愣愣地掉进了水里。表妹的外套和裤子都湿了。明宇害怕回家被三姨责罚,于是带着一群小朋友在沟渠边点起了火堆,直到将表妹的衣服烤干才回家。

暑假中最离谱的一次,莫过于明宇弄丢了表妹的自行车。刚刚学会骑自行车的明宇和一群男孩子骑到了小城的商业区,在街角找到一家游戏机房后,几个人兴致勃勃地玩了起来。哪想,过了好几个小时之后,明宇才想起来自行车没锁。等他赶到停车处,表妹的自行车早已不见踪影了。

回到家后,明宇将表妹叫到了楼梯间,吞吞吐吐地说:“小妹,对不起,我把你的自行车弄丢了。”表妹听到后“哇”一声就哭了,那辆自行车是爸爸给她新买的,说是等到她上初中的时候才可以用。明宇见表妹失声痛哭,一下子就慌了,忙安慰道:“你先别告诉三姨好吗,明天我就去给你找回来。”

过去了两三天,明宇依然没有找到表妹的自行车,无奈之下,明宇只好主动向三姨坦白了一切。谁知道,三姨早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当时我就在门口,你和妹妹说的话,我都听到了。”明宇既自责又懊恼,决定接受三姨的一切责罚。结果,三姨非但没有责罚明宇,还决定帮他保密,“放心,我不会告诉你妈的,这是咱们俩之间的秘密,好不好?”明宇感到非常庆幸,甚至有些激动,他向表妹承诺说:“等我工作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就给你买辆自行车。”多年后,明宇兑现了他的承诺,不过,不是一辆自行车,而是一部笔记本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