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故事4:心理学与情感生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血脉中的本能——亲人情感(4)

天下最苦恼的事——看不起自己的父母

在澳洲大堡礁的深海中,小丑鱼尼莫和爸爸玛林相依为命,过着简单自由的生活。尼莫得到了爸爸无微不至的爱,却始终有一点看不起爸爸。因为他做事情总是畏首畏尾,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胆小鬼。

为了和爸爸不一样,尼莫表现得非常勇敢,天不怕地不怕。他跟着同伴到水面玩耍,探索不曾涉足的海域,做任何爸爸不敢做的事情。其实,尼莫并不知道爸爸胆小的真相。玛林之所以小心翼翼地生活,是因为不久前死于鱼钩的妻子。妻子去世之后,他只能一个人抚养尼莫,如果他再被人类捉走,尼莫就会变成孤儿。为此,他变得规矩而刻板,小心地待在海里的安全地带,不去做任何冒险的事。

胆大妄为的尼莫不听爸爸的劝阻,直到他被人类的渔网捞起来,辗转被卖到一家牙科诊所,才真的被未曾预想过的艰难吓怕了。当爸爸不远万里而来,勇敢地战胜人类,将尼莫救回家时,尼莫终于承认,爸爸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勇敢的大英雄。

不一定非得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才有这种看不起父母的经历,任何一个孩子都会不自觉地将父母和自己崇拜的对象相比较,于是,作为平常人的父母亲也就成为孩子们看不起的那一方。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在梦境中幻想,幻想爸爸是飞入天空的宇航员,而不是开大卡车的司机;妈妈是星光熠熠的电影明星,而不是商场里的售货员。当梦醒的时候,孩子就会很懊悔,不断地问自己:我为什么要生在这样平凡的家庭里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父母呢?

在整个中学阶段,明宇对父母的反感情绪非常强烈。他讨厌能力不够,却又喜欢逞能的母亲,明明连给自己的孩子买新书包的钱都没有,却还要答应给奶奶装修房子;他也讨厌毫无性格,永远做老好人的父亲,好像任何人都能指使他,任何人都能成为他的上司。

上中学时,明宇跟着父母从员工宿舍搬出来,住进了新房子里。虽然说是新房子,但实际上除了明宇有了自己的房间外,并没有比宿舍的房子宽敞多少。走廊狭窄而昏暗,厨房和卫生间是公用的。每天早晨醒来,明宇都能听见母亲一边做饭,一边和邻居唠家常,或者说,他就是被她们聊天的声音吵醒的。看着天花板上阴湿的角落,明宇非常烦恼,他忽然感觉到这个家的狭窄和平仄,还有父母的无能和粗鲁。

一天,母亲依然敞着门,在厨房里煮早饭,和周鹏的妈妈李阿姨聊着七大姑八大姨的事情。母亲天生一副大嗓门,在学校里又习惯和小孩子大声嚷嚷,于是,她连平时说话都是扯着嗓子喊的,生怕别人听不到。在明宇看来,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那些赞美他的话是那么浅薄,充满做作和炫耀的嫌疑。他躺在床上,心头烧起了怒火,恨不得马上拿一卷胶带,将母亲的嘴巴封上。

明宇在母亲面前向来是胆怯的,用胶带封嘴巴的事情他是没有胆量做的。他三步并两步地走出卧室,穿过走廊,走到厨房,冲母亲大喊道:“你烦不烦啊,一大早上在这里大声嚷嚷!”正在洗菜的母亲一下子愣在那里,李阿姨也呆住了。

火气降了下来,明宇重新回到房间里,躺在床上想要继续睡觉。可是,他的头脑却变得异常清醒,耳朵也竖了起来,专心地听着厨房里的动静。聊天声不见了,喧哗声不见了,只剩下蔬菜在热油灼烫之下的吱吱声,每一次翻炒都像是排练好的动作,听起来有些沉重。明宇有些后悔了,他不该对母亲说那些话,他更不应该用那样的态度和母亲说话。但他是沉默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开口道歉。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曾有过类似明宇的经历。小时候,总是觉得父母是那么无能,那么卑微,却从来感觉不到父母的恩情,所谓“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直到明宇做了爸爸,一心一意地为女儿着想,生怕有一点让她不舒服、不满意的地方,才体会到养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才知道父母当初为了能够给他提供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有多么的不容易。

可惜,这样的感触通常要经过年岁的磨炼才能体会到。幸运的人,能够在父母迟迟暮年的时候表达深深的愧疚,用感恩的心回报父母的恩情。没那么幸运的人,总是当父母不在的时候才醒悟过来,再深的愧疚,也只能独自一人在深夜中忏悔。

到外地上学的时候,明宇本来约好了几个同行的同学,不打算让父母去送的。或许是因为看到父母比他还要兴奋,或许是因为他们多年愁云满布的脸上终于浮现了笑容,明宇就同意父亲和他同去了。虽然表面上同意,明宇心中依然担心,一辈子生活在小县城的父亲,没有见过大城市,没有见过大世面,生怕他会乱说话,做错事,让自己面子上过不去。

一路上,父亲非常兴奋,听着明宇和同学们高谈阔论,他虽然插不上嘴,却也乐得为同学们服务,一会儿倒水,一会儿泡面,一会儿倒垃圾,把明宇和他的几个学生服务得非常周到。一开始,几个同学还觉得过意不去,连连道谢,时间久了,就开始心安理得起来,甚至带着轻慢的口气和明宇父母说话,“叔叔没有热水了”、“叔叔帮我泡包方便面”、“叔叔帮我扔下垃圾”……

看着父亲一趟趟地从座位上跑到开水房,明宇心里有些说不清的感觉,不知道是愤怒、是酸楚,还是一种类似受辱的感觉。在父亲准备又一次去打开水的时候,明宇叫住了父亲,反而对同学说:“要去你自己去。”同学怔了一怔,看着明宇,父亲看着场面有点僵,热情地说:“没事,没事,还是我去吧。”明宇硬声道:“爸你坐那儿,让他自己去。”同学嘴里嘟囔着什么,拿起水杯自己打水去了。

在旅途的后半程,父亲依然热情地为同学们服务,不过,同学们变得客气起来,言语间也带着应有的尊重。原本还因为父亲的殷勤感到气愤的明宇忽然明白,父亲之所以会受到这样的待遇,不是因为别人,而是因为他自己。

别人对父亲的尊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如果他用轻蔑的口气和父亲说话,别人也不会尊重父亲的。望着苍老的父亲,明宇心中涌起了一丝怜悯和愧疚,这种复杂的感情让他在多年后的深夜,依然会泪流满面。

现在,父母变得年老力衰,比年轻时候更加无用了。可是明宇知道,他今天的任何成绩,有一半是父母给的。尽管母亲依然扯着大嗓门说话,父亲依然唯唯诺诺地、小心地讨好家里的每一个人,但是他知道,这就是疼他爱他的父母。这种爱,是他与生俱来的幸运。

争吵、抱怨、惩罚——家人的情感表达

内敛、低调、不喜张扬、对感情喜欢隐讳而不善表达,这是大多数中国人处理感情的方式。

对于朋友、外人的帮助,我们常常能够直接地表达心中的感激和感谢,但是接受亲人、爱人的关心和爱护时,却不知道用何种方式说出内心的爱和感谢。有的人会不屑于用言语说出心中的感谢,所谓“大恩不言谢”,这种人会觉得,感情的事一旦用语言表达出来,感情就轻了;有的人则觉得用不着表达,“谢谢”、“非常感激”这种话是对外人说的应酬话,实在的感情不需要用这种方式;也有的人是因为羞于表达,面对父母精心准备的一桌饭菜,即使热泪盈眶,依然不好意思说出感谢。当爱人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时,甚至一句“我爱你”都觉得难以启齿。

于是,原本可以用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表达的感情,比如“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为我做的一切”、“我爱你”、“我从心底里感激你”,就会通过行动的方式来表达。的确,行动往往更直接,也更有力,就像给父母买一套房子,要比说一句“我爱你们”实惠得多;给孩子一巴掌,永远比讲一大堆道理效果显著。可是,在更多的时候,行动的初衷往往会被对方误读,继而被理解为争吵、抱怨甚至惩罚。

母亲对明宇的严厉向来是远近闻名的,连母亲的同事都不免评论一句:“美娟,别把明宇管得太紧了,小心孩子被你管傻了。”母亲从来都是一句“不管不成器”,给人家顶回去。从明宇记事开始,母亲就开始严格要求他的各个方面,不管是学校的功课,待人接物的礼仪,还是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情,母亲从来不允许明宇有半点的疏漏。哪怕他犯一些小错,母亲也会大发雷霆。

为此,明宇在许多年里都觉得自己不是母亲亲生的孩子,而是从路边捡来的,母亲一点都不爱他。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备受父母的宠爱,不仅不会挨骂挨打,还会受到父母的保护。可是,明宇只要一犯错,第一个跳出来的一定是母亲,对他批评最严厉的也是母亲。

有一天,母亲和明宇两个人在家。母亲准备到同事家拜访,明宇却沉迷在拼图游戏中,不愿意和母亲一起去。于是,母亲将明宇一个人锁在房间里,自己出门去了。“妈妈两个小时就回来,你乖乖地在房间玩拼图,不可以到处乱走!”明宇答应了之后,低头继续玩拼图。

两个小时过去了,母亲匆匆忙忙地赶回来,打开门却发现明宇不在房间里,找遍了其他房间,也没看到明宇的身影。“门是锁着的,他根本不可能走出去,房间里没有,还能到哪里去呢?”母亲自言自语道。母亲将房间的床底和衣柜又翻过一遍后,依然没找到明宇的身影。这下子,母亲急了起来,“那么大的孩子,总不会凭空消失吧?”就在母亲毫无头绪的时候,明宇自己走出来了。

“你跑哪去了?”母亲厉声问道。“我在阳台上浇花,太阳好大,那些花都要被晒死了。”阳台?浇花?明宇家住的房子并没有敞开的阳台,不过是窗户上延伸出去一小块平台,可以晾晒衣服,母亲养了几盆花,也放在了平台上。

母亲走到窗户处,发现原本锁好的窗户被明宇擅自打开了,平台上面水迹斑斑。母亲站在窗户上看着外面,心里猛然一惊。平台上没有护栏,甚至没有任何遮挡,即使是大人站在上面,一不小心也可能从五楼掉下去。

母亲回头问明宇说:“窗户是你打开的?”明宇低声道:“嗯。”母亲继续问:“你刚才站在那上面去了?”“是啊,要不然我够不到。”心中的愤怒压过了后怕的担心,母亲拿起鸡毛掸子就打了明宇一顿,明宇只顾哇哇地哭,竟然不知道所为何事。

一阵狂怒地发泄之后,明宇坐在角落里哭,母亲站在窗口哭。“我有没有告诉你,在房间里玩拼图,不要到处乱走。你胆子倒是不小,给我爬到窗户外面去了。如果住在十楼,你是不是也要上去浇花啊?”

多年后,母亲住到明宇家的时候,明宇还曾提过这次挨打的经历。年迈的母亲说:“谁叫你爬到那么危险的地方去,当时我可真是又生气又害怕。如果你真的掉下去了,你叫我怎么活啊!”此时的明宇早已经明白母亲的担心,被打的场面也只当作童年趣事,说出来和众人分享了。明宇说:“当时,我真的觉得自己是捡来的孩子,否则怎么会三天两头挨打呢?那天我还发誓,等我长大赚钱了,我就去找我亲妈,再也不和你们生活在一起了。”众人哄笑。

其实,母亲并不是只有严厉的一面,更多的时候,母亲表现出来的都是慈祥的一面。大学的一年暑假,明宇突然在家闹肚子,痛了整整一个星期,吃药打针都没有效果。明宇在床上躺着,小脸一天天地消瘦下去,母亲急得直跺脚。

第二天,不知道母亲从什么地方找到一个偏方,只要在姜片上涂一些白酒,放在肚子上,就可以治疗肚子痛。母亲买回来姜片和白酒之后,马上给明宇敷上。用过一次之后,效果还不错,明宇的肚子已经不会绞着痛了。于是,母亲又准备了一份,给明宇晚上睡觉时用。

母亲把涂上酒的姜片放在明宇肚子上,小心翼翼地敷好后,叮嘱道:“小心别翻身,掉了就不管用了。”明宇答应着,却依然在翻身的时候将姜片掉在床上了。凌晨十分,明宇从睡梦中醒来,发现母亲倚在床头上睡着了,手却盖在明宇的肚子上,牢牢地按住了姜片。房间很黑,月光打在母亲的脸上,显得她格外憔悴。为了不吵醒母亲,明宇忍着激动的心情重新躺下,带着温暖进入了梦乡。

长大后的孩子们都能够理解,父母的责罚都是来自“打是亲,骂是爱”的心理,只不过在当下的情境中,父母没有将那份担心、害怕和爱用温柔的言语表达出来,反而变成了对孩子的伤害。即使在成年之后,父母也喜欢用争吵、谩骂的方式来表达对子女的关切,比如父亲训斥酒驾回家的儿子;母亲和每天忙于工作、频繁加班的女儿发生争吵。

每一对父母都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爱着子女,可是,感情的交流毕竟是一个相互关心、相互关爱的过程,如果每个人都需要靠领悟,靠心灵的觉醒来了解对方的爱,这份爱不是太延迟、太后知后觉了吗?在情感表达上,语言的交流往往比争吵、惩罚更有效,而且能够让亲人之间体会到更多的温暖。

如果爱的传递一直不畅,或者内心接收不到爱的信息时,亲情的世界就会变得贫瘠而荒芜;反之,如果每一次心疼、担忧和关心都能够通过正面的方式表达出来,就会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暖意。在滋润亲人心灵时,也深深地滋润我们的内心,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