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的青春对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用五种经济学思维做好班团管理工作

(2013年10月23日)

何谓有效的组织管理?借鉴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理论,简单讲就是让一群人快乐地实现你所提出的团队目标和愿景。其中有几个关键词:一群人、快乐、你提出、目标、愿景,分别说明:管理对象是有内在关联的群体;管理理念是使人愉悦而非受迫;管理主体是管理者;管理原则是成果导向;管理使命在于创造长远、光明的未来。

具体到班团组织,班长、团支部书记作为责无旁贷的管理主体,应勇于尝试运用秩序思维、成本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和开放思维这五种经济学经典思维,而非单纯的热情、单一的经验开展工作。

秩序思维,就是“找规律”。比如,在北京堵车高峰期,汹涌的车流看似杂乱无章,但深入分析会发现,每一辆车都有着明确的目的地和预期路线,如果能够寻找到这些信息的共通点,建立一套导引、规范秩序,就能让运行更通畅。班长团支书们常常发愁“同学们想法都不一样,很难组织”,其实只要多有一些秩序的思维,先去发现每一个个体内心的方向,归纳出“同类项”,画出“路线图”,设定好“红绿灯”,孤立的个体很快就会融入有序的班团“路网”之中。

成本思维,就是“做选择”。经济学入门概念之一即机会成本,就是面临多方案决策时需要放弃选项的价值。人人都处于精力、资源有限的状态,只有根据一定的规则确定明确的方向,让机会成本最小,才是明智之举。班长、团支书就像“设计师”,要提出对组织和组织内每名成员最有价值的前进方向,使共同成长的收益最大。而这个方向必须是适应规则的,读大学的首要规则就是学习、成长,评价大学生的显性规则就是加权成绩、素质指标等,因此在低年级阶段,班团工作的主方向就是学风建设。假如班团活动的选择背离这一方向,那就产生了巨大的机会成本,是得不偿失的。

底线思维,就是“防风险”。“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运用底线思维,就是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所谓“Plan for the worst, hope for the best”,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班团发展的质量,往往受制于不及格率、体育卫生不达标的“硬伤”和少数同学难以融入集体、没有跟上节奏的“软肋”。班长、团支书需要充分掌握自己的“家底”,做工作、办活动、建制度,都要想好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怎样避免其出现,不要只求表面的欢乐、热闹而忽视背后的风险,多做补强短板的工作,比如多开展高等数学等基础性科目的帮扶,为来自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同学多送去关心和鼓励,打破男女生间或不同宿舍间的“物理隔阂”、“情感隔阂”等。

创新思维,就是“动脑筋”。《大学》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我们的大学也经历着纷繁芜杂的信息冲击,传统的班团组织管理范式往往“失灵”或“无力”。班长和团支书要多思考,如何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如何把有意思的事情做得更有意义。意义与意思,就是内涵与形式的关系,如同瓶与酒,新瓶装旧酒为潮,旧瓶装新酒为鲜。比如,多运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传媒、体育、艺术等形式开展班会、主题团日等活动,多剖析同学们挂在嘴边的“网络语言”、“游戏语言”,升级为学风建设、团队建设的道理,这些都是创新的具体表现。

开放思维,就是“抬起头”。经济思维区别于工程思维的标志就是开放与封闭,北科大的班长、团支书,因学科特色从不缺少严谨、系统的工程思维,但如能勇于突破定势、“腾笼换鸟”,多用些开放的、超越的思维寻找信息源、机会源,跳出班级、学院、学校看班级工作,相信定会有“一览众山小”的快感。比如,主动联系往届北京市先进班集体负责人聊聊天,主动查阅报纸期刊关于大学生班团建设的文章,主动关注清华、北大相关专业最新学习和活动信息,主动搜索现代企业管理的优秀案例,都必有助于班团管理的“转型升级”。

祝愿每一名班长、团支书都能成长为优秀的大学生、优秀集体的领航员!

(根据10月23日新生团校班长团支部书记组织管理培训活动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