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不经意
杨葵更新时间:2018-07-23 10:26:12
最新章节:第46章 大寒·始乱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立春,抄一页小楷《入菩萨行论》;芒种,冲一碗二十年的茶饼;夏至,深夜在胡同里拍电影;立秋,回忆那年成都的菊花香味;处暑,听老先生弹奏古琴曲《忆故人》;白露,跟随虞山吴派余老师学琴;大雪,闭户读日本古典文学《徒然草》;至若清明扫墓,立夏观雨,寒露听风,霜降看琴……生活中的这些柴米油盐、风花雪月,构成了读书、写作两大主题的底色,它们更接近“不经意”的本来意思。恰如作者所言:“过日子,流水一样,一泻千里,得失成败都是不经意。”读书、品茶、写字、弹琴,跨出“界”,跨入“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不经意间的动人时刻;在嘈杂浮躁的现代社会里,保持一份冲淡随和的心境,无所住而生其心。
上架时间:2018-03-01 00:00:00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杨葵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或者慰藉 或者馈赠(小说家的散文)
书稿选取付秀莹近年创作的散文近40篇,共分4辑,分别是梦想、野望、小说家、小说们。文字真诚、细腻、感人至深,对成长经历、写作历程、创作动机等侃侃而谈。文学9万字 - 会员
街巷志:行走与书写
作为一线城市,深圳与北京、上海、广州有着极大的不同,草根性、鲜活与年轻的城市特点广为人知。本书作者王国华通过个人化的体验和细腻的笔触,书写北方人初到深圳打拼时的点滴、在深生活的感悟,记录深圳街巷故事,既有景物描写,又有异乡和故乡的对照,将深圳乃至岭南地区一些广为人知的特性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作为一部反映有关城市新移民个人地理嬗变的作品,本书内容展现作者从故乡到他乡的深圳生活,但并非停留于描述文学10.6万字 - 会员
街巷志:深圳已然是故乡
四十年间,“来了就是深圳人”成为深圳开放包容的一个重要标签。如今,“深圳已然是故乡”正渐渐成为更多人的共识。他们在这里洒下了自己的汗水和泪水。月月年年,城市在变,他们也在变。城市和人终于血脉相连。本书沿袭了《街巷志:行走与书写》的细腻文笔,更清晰地描述深圳种种,强化“城愁”概念,力图赋予这个城市新传说和忧伤底色。长居深圳的人会产生共鸣,没到过深圳的人会因此对深圳有更深入的了解。本书为《我们深圳》系文学12.6万字 - 会员
要爱具体的人
本书为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的最新散文集。乔叶擅长在琐碎日常的生活中捕捉富有诗意的细节,在娓娓道来中展现每个人面对生活时最坦诚、最细微的情绪与情感——似乎万事万物都理应是美好的、雅致的,形形色色的生活都值得我们一再品味欣赏,而这种观察和欣赏之下,更多的是对当代人内心的体察——既看到生活美好的细节,也坚持去看我们灵魂深处最真实的模样;既珍爱当下我们拥有的一切,也执着于抵抗虚无和消极,这个时代真正的爱,一文学9万字 - 会员
云乡话书(图文精选本)
邓云乡博晓古今,杂学旁收,主张多“读书”,更强调“读闲书”。书中精选其读书心得近20篇,既谈及正史、科举文化,又畅谈王文韶、李慈铭、王国维、胡适、顾颉刚、张伯驹、俞平伯、谢国桢、沈从文等官绅学人,善于以小见大,加之行文隽雅、图片丰富,读之令人不忍释卷。文学7万字 - 会员
让“死”活下去(插图纪念版)
史铁生夫人陈希米深情怀念,感人至深、充满哲思、直抵灵魂之作。这是史铁生夫人陈希米所著的一部感人至深的长随笔。史铁生的离去,给陈希米留下了虚空。孤独中的她开始种种感人的努力,通过阅读、思考、行走与书写,她和那些思想史上的伟大哲人交谈,向虚空发问。于是,她的思考不断深入,渐趋深沉、阔大,逐渐走过幽深绝境,跨越虚空,重新寻获生命的意义。独到的书写方式,感人的心灵絮语。这是陈希米发自内心的私语,而史铁生始文学6.3万字 - 会员
勾阑醉:昆曲京剧中的风雅与热闹
本书是一本以中国传统戏曲为主题的散文集。昆曲与京剧是中国传统舞台艺术的两座高峰,被称为“雅部”与“花部”。作者作为骨灰级票友,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种种经典意象,精选昆曲折子10本、京剧折子10本,从戏文到唱腔,从眼神到身段,为我们一一道来这其中不为人知的精彩与神韵,并用画作形式为我们定格其中最为精彩的瞬间。本书可视为一本中国戏曲入门佳作。作者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解读经典戏曲,抒发因戏文而产生的对文学6.6万字 - 会员
燕京乡土记·岁时风物略(图文精选本)
民俗学家邓云乡以他的亲身经历结合丰富的历史资料,从岁时风物的角度,生动勾勒出一幅老北京的风土民俗画卷。书中内容丰富,文笔富有情致,寄托了老一代学人浓浓的乡愁。文学10.8万字 - 会员
不废风雅:生活的意趣
本书选取汪曾祺散文中谈生活意趣的篇章,类似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汪曾祺是热爱生活、兴致勃勃的“生活家”,在他笔下,人、风景、美食、草木虫鱼、文化、艺术,都焕发着神采,有着“汪味”感悟。读他的文字,时时令人“顿觉眼前生意满”,他晚年也情不自觉地写道:“活着多好呀。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呀!”可谓兴致勃勃地活到生命终点。汪曾祺的文章,是生活的赞美诗、品鉴宝典,艺术地引导人们发现生活文学16.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微风吹来少年的心事
本书是一本文学随笔,是资深媒体人陈镭每日的生活感念,一日,一图,一念。二百余日笔耕不辍,诗意并不在远方,眼前也并非只有苟且。在以数字化和高速度为特征的时代,慢慢品味生活的日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慢品生活的样本。本书带领读者从外在喧腾的歧路,回到宁静的内心,也疗愈自我。现当代随笔7.1万字 - 会员
徙
《徙》是一个非虚构文学型的散文集。这部作品对十几位女性主人公在美国颠簸而不屈的生活态度作了深刻的描写,向海内外的读者展示出一个几近荒诞的、有点残缺的,但非常真实的美国社会。每篇文章里都有几个带有混血背景的,或非混血但具有移民和跨文化经历的“主人公”。那些主人公都面临选择:是追寻父母的脚印前行,还是完全跳出母文化,让自己彻底融合到自己抵达的新大陆文化中去。本书重于描写人物血液中的探索基因所决定的人生现当代随笔11.1万字 - 会员
大英博物馆日记:外二种
伦敦一月,Z让我得意的是住处临近大英博物馆,因而得以从容观察这个已有二百五十年历史、最享誉全球的“知识的海洋”。走过不少国家,见识过许多美术馆和博物馆,到目前为止,最让我怦然心动、流连忘返的,非大英博物馆莫属。这一判断,牵涉到时间、金钱、个人心境以及知识储备等,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现当代随笔9.8万字 - 会员
一个医生的悟语
郎景和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妇产科专家,妇产科方面唯一的一名院士。本书是郎景和从医几十年来,对为人、做事与行医三个方面进行反省与总结,是一部执笔剖析诊治社会病症之作,是一个医生对社会、人、事物的另类思考和感悟。作者是享誉学界的科学家,亦是学养深厚的医生。他以幽默的笔法,将我们司空见惯的词汇,独出心裁地加以重组和解析,文字犀利而充满张力,读后令人沉思。现当代随笔10.6万字 傅雷家书(2018新版)
傅雷家人亲自编定的家书精选本,在选编上更重视傅雷家书的思想性和丰富性,对傅家父子之间关于音乐、文学等艺术,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以及对文学艺术名家的品评等都尽量忠实收录,是一部厚重、更原汁原味的《傅雷家书》。基于家书完整著作权的独占性,本书情节完整,背景清晰,人物鲜明,好看感人。贯穿全书的傅雷家人照片和家书墨迹与内容相辅相成,拉近了家书与读者的距离,迥别于其他内容不完整的选编本。书中珍贵照片、楼适夷现当代随笔21.5万字- 会员
非洲岁月
作者自20世纪90年代初两度担任常驻南部非洲记者,足迹遍及乌干达以南所有非洲大陆国家。本书记载了作者在非洲大陆的经历和见闻,讲述了包括创建人民日报驻南非记者站、推动中南建交、安哥拉的雷区、扎伊尔的难民营,以及在津巴布韦的中国医生等真实事例,是珍贵的一手资料。书中还记录了一些国家和平与战乱的历史进程,收录了有关曼德拉宣布南非将与中国建交活动的独家全记录资料以及对“七一勋章”获得者刘贵今大使专访等内容现当代随笔2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