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理性与感性协调论(3)
较早前国务院出台了限购房政策,经实证研究,限购房政策是具有科学域理性的消费政策。尽管当时出台这个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拉低房价,让居民的购房成本变低,但客观上起到了“够了就好”、减少资源浪费使用的效果。在讨论和评价当时限购房政策的时候,不同专业背景的人评价不一样。经济学角度有观点认为,根据市场经济理论判断: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上涨,说明该商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这样,供给侧方就应当增加投入和供给;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了,就说明该商品的市场供过于求了,这样,供给侧方就应该减少投入和供给。把这个原理应用到我们的房价问题上就不完全对称了。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房价下不来是不是供不应求的原因?其次,我们还要想清楚,房价下不来是不是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同时还要注意,需求的目的是什么?我国一些城市房价高涨并不是供不应求,也不是供需不平衡带来的现象,相反却是供过于求。房价高是被扭曲的供给、扭曲的需求合力造成的,扭曲的需求形成了扭曲的市场和扭曲的房价。扭曲的住房需求是指很多人买房已经不是为了居住和生活需求,而是手中的钱多了,是为了所谓的保值、增值,或为了炒房赚钱。事实上,就现在的中国房价和现在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状态,你再供应多少房子,价格也不一定能降下来。房价在有些城市高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些人手中的钱太多了,人们的心理是钱越多越想多,越多越担心少。经过长时间的投资热潮,基本上各种项目的投资都已经没空间了,于是,有余钱者便想通过购房形成固定资产,以避免货币贬值,主要是不想让自己手中的钱闲置。如果一直这样走下去,就是房地产泡沫之路。从哲学、社会学角度讲,发展经济要优化资源配置,要减少资源浪费,多买多占住房不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原则。我们有的地方政府曾经出台过汽车限购政策,感觉这种政策好像给本已遇冷的车市又泼了一盆凉水,但事实上这才是科学的域理性政策。大多数人看到这个政策可能都认为此政策的出台是出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的考虑,但事实上,汽车限购不仅有改善交通的效果,还有更科学的效果。限购汽车政策出台和限购房政策出台具有同类型的效果,限购汽车不仅仅可以减少交通拥堵,还可以有保护环境、减少生产汽车资源的浪费的效果,不同的角度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和解释。但不管是何种答案和解释,任何生产品供给的根本目的都应当与人的本质性生活要素相平衡,不能超出本质性生活要素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对限购和够了就好的情况进行分析,我们也不妨借鉴和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消费政策。计划经济年代,人们购物不是仅仅手捧着人民币,还会拿着其他的票据,买布匹、买食品还要交布票和粮票,那个年代用这个方法购物的主要原因是物资短缺,人们的生活物质需要感觉略有不足,但客观上也达到了限制人们消费、不乱消费和减少资源浪费的效果,还起到了社会公平的效果,起到了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作用。为什么限制消费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呢?因为社会消费平等,按人分发粮票、布票等,这是平等的分配。你做多大的生意、做多大的官、有多少钱、有多大的权也不能多领取、多购买,这样大家心理就平衡了,没有贫富悬殊的感觉了。心理平衡也是精神健康的要素行为,这也可称作精神供给、精神福利。人为了生活要有吃、有穿、有喝、有住,但够吃、够穿、够喝、够住就行了。放在社会管理层面讲,对任何消费都要有所限制,这样衣食住行就都有节制了,可能就使地球垃圾少了,生活空气好了,社会交通不拥堵了。当然,限购也不能过度,要有一定的弹性空间。还有就是限购要区分限购内容,对自然资源破坏较大的、对人身体健康不利的消费要限制供给和购买,对那些不会造成自然资源破坏的,或只是较小破坏的,对那些不会影响人身体健康的,可以放开政策,允许人们差别化消费。经济危机以后,西方国家的垃圾明显减少了。前几年在西方发达国家曾经流行一句话,英文为“Repair instead of discarding”,即“修理代替丢弃”。对当前的经济危机要辩证地看待,人们的消费甚至生产,该低的要低下去,这才是人类文化、地球文化持续下去的保证。著名社会学家韦伯在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到企业家创业文化时说道:“勤俭节约的品质,这种品质培养出了小企业家、小手工作坊主的敬业精神,有了勤俭节约的品质,才有了企业家成长的文化。”可见,勤俭节约并不仅仅是消费者的文化,创业者也应当有这样的文化才能取得成功。但是,今天我国的企业家创业、创新已经不是从节约的理念上做事,而是从如何赚钱上思考问题,也不管是否浪费自然资源、是否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有所影响。比如过去我们写字都用钢笔,外加一瓶墨水作为书写的工具,一支钢笔有的可以用一辈子,不浪费。但现在,抽墨水的钢笔已经很少见了,也很少有人使用了。企业家创新生产出了一次性使用的签字笔,一支笔只能使用几次就要扔掉了。除非你不干活、不写字,那倒可以放置到永远。一次性使用的签字笔使用是方便,但是扔掉之后就会变成造成污染的垃圾,生产它还浪费了资源。我们引进了西方许多所谓的大品牌的衣服,人们不断地追求各种品牌的衣服,买了一种又一种,一种买了很多件。
在我国衣食住行这四大生活要素中,除了穿衣、住宿、出行有了西式现代化的部分文化外,饮食文化也很具有西式特色。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引进了西式食品、快餐、饮料后,在崇洋媚外的思维下,很多民众盲从地欣赏和崇拜西式饮食品,当时我们大量引进了各种西式快餐及各种西式饮料,西式餐饮一时得到了广泛接受,甚至出现了排队购买现象。外国的饮食并不健康,只是口感好而已。有科学研究的结论披露,过度加工性的红肉是人类致癌物之一。西式的牛排、羊排等,就属于红肉加工食品。工业品饮料的发明也是人类不文明、不健康的商业创造,饮品原生态的水是最健康的,人工加工饮料具有加糖、加热、营养素变异等特点,而这些添加物对人的健康都是不利的。资本所有者研制了可以刺激消费者胃口、感官的不健康饮食品,大家也普遍被一时刺激胃口、感官的西式饮食品所诱惑,崇拜式地接受了一些西式不文明、不健康的饮食发明。从人的身体健康需求意义上讲,社会就不应当有这样的不文明、不健康的饮食品供给。饮食不是为了口感、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身体健康和身体存在。
种植业与养殖业与影响民众身体健康的本质性生活要素密切相关。种植业、养殖业过度商业化、现代化之后,变成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了天然的种子,都是经人工改造过的种子。现代社会,动植物已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异,本质性变异的原因:一是人工式的养殖、种植带有人本性式、商业化的饲养;二是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资源发生了变化,污染带来了动植物本身摄取的养分也是人工造化出来的。就好比海洋当中的生物,天然的海洋生物本来是喝天然的海水、吃海洋当中天然的饲料,但现在的海洋生物已经是经常吃人类排放到海洋当中的污染物了。“千条江河归大海”,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现代工业的产品品种繁多,而且越来越多,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形成使得产生的污染物越来越多,人类的现代排放物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卫生,海洋生物也已经习惯了吸收人类排放至海洋中的污染物。这些海洋生物哪里知道他们选择的新食品对他们体质健康不利,但是他们没有智慧,不懂得这些人工排放物会对自身造成伤害。更关键的问题是,这些海洋生物本身的体质坏了我们可以不去管它,它没有思维能力嘛!只是它的体质不好了,对把它们作为饮食营养品要素的人的身体又带来了伤害性的影响。人懂事不管事,海洋生物管不了事又不懂事,看见什么就吃什么。有国外研究机构发布,海洋中的鱼现在还特别喜欢吃陆地排入海洋中的塑料污染物,原生态的东西它也难以吃到了。现代化的今天,人工培育的各种动植物已经不是真正的动植物了,都是人工改造出来的。但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努力从各个方面力求效仿西方国家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认为这样才算实现了现代化。这些没有思考、没有见解的跟随式、模仿式的现代化都是错误的,这是典型的单向度的经济发展意识和行为,由此才带来了人们生活和身体的不健康现象出现。当下,一些中国人超重的很大原因就是西化生活方式催生的结果。人们效仿西方的生活方式花钱、出行、饮食等,这些取代了我们中国传统的健康、原生态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文化,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坐的时间比站和行走的时间多得多,眼睛盯着屏幕的时间远超过盯着天空和自然界的时间,有的人还边玩电脑边吃,边吃饭边看电视,边开车边看手机。
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针对这些不良现象做出的战略性决定。社会不能需求什么就生产什么、供给什么,也不能物质越多越好,消费越高越好,以为这就是现代化的发展。为了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必须在供给侧把控,即为社会消费生产什么,该生产多少;该供给社会什么,该供给社会多少,都要在把控之中。供给品综合归纳起来包括两种供给:一种是物质品的供给,另一种是后物质品的供给。后物质品供给是指以物质为条件形成的人们生活状态的供给。比如吃喝玩乐场所的形成、房地产的开发等。结构决定事物的性质,供给结构决定于社会生产品的品种、数量和健康产品的多少。经济发展与社会存在和谐与否,既取决于供给方,也取决于需求方。对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步理解供给不是仅仅指工业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也包括对社会与民众所有生活要素的供给,由此得出如下的供给分类:物质供给、服务供给、精神供给。物质供给包括生产物供给、后物质供给,服务供给包括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营利性、非营利性服务业等在内的供给,精神性供给包括人的思想意识、道德伦理、生产生活观念等的供给。人有精神才有状态、才有生产生活习惯。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也是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相一致的,不该吃的不能吃,该吃的不能多吃,不该消费的不能消费,该消费的不能超过消费标准,由此指引我们不该供给的不供给。中央的“八项规定”也并不是仅仅限制人们吃喝,还有着让人们身体健康的生活效果。
经济成果是满足人的本质还是本性
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要关注财富的规模增大、品种增多。财富的增多、增大并不一定是体现出发展的真正与否。中央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建设、经济新常态(产业结构优化,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健康中国等这些发展新理念、新战略的最终目的就是改变我们一些不科学的发展观,让我们的发展成为真正的发展,最后达到让民众“生活好”。怎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发展和让民众“生活好”呢?我们就要“做得对”。要想达到真正的发展,达到真正让民众“生活好”的目标,就要真正“做得对”。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要有新精神,精神决定人的一切行为。中央提出了系列发展理念、发展战略,我们执行到位了,就是“做得对”,就可以“做得对”。要达到“做得对”,我们就是要先有新精神,用中央系列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凝练出我们的新精神。什么是新精神呢?就是改变以往传统的、线性的模式思维去做事,力求新的发展,让新发展达到真发展。什么是新发展呢?就是改变以往发展的方法和手段工具,达到真正的发展。什么是真正的发展呢?很简单一句话:就是符合人类本质性生活要素需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