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综合应用能力·E类(2017-2018视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章 生理学

第一节 绪论

考点一:机体的内环境

1.体液,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液体,机体内的液体称为体液。正常成年人的体液量约占体重的60%,其中约2/3(约占体重的40%)分布于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其余约1/3(约占体重的20%)分布于细胞外,称为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中约3/4(约占体重的15%)分布于细胞间隙内,称为组织间液或组织液

2.内环境,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周围的体液,即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考点二: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1.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激素、生物活性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

3.自身调节: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调节。

考点三:反馈控制系统

反馈有负反馈和正反馈两种形式。反馈控制系统是一个闭环系统,因而具有自动控制的能力。

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区别

第二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考点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考点二:静息电位

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平稳的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极化;静息电位增大称为超极化;静息电位减小称为去极化;去极化至零电位后膜电位如进一步变为正值,则称为反极化;细胞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称为复极化。

考点三:动作电位

1.概念: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2.动作电位的产生

(1)动作电位上升支:细胞受到大于或等于阈刺激→细胞部分去极化Na+少量内流→去极化至阈电位水平→Na+爆发性内流→基本达到Na+平衡电位(由原来的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的反极化状态

(2)动作电位下降支:膜去极化达到一定电位水平→Na+停止内流、K+迅速外流

3.特点:(1)“全或无”:一旦产生动作电位,其幅度立即到达该细胞动作电位的最大值,而且也不会因刺激强度的继续增强而随之增大;(2)不衰减性传导;(3)不产生叠加或总和。

考点四:细胞间传递的特点

单向传递、传递延搁、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第三节 血液

考点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由血浆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

1.血浆,基本成分为晶体物质溶液,另一成分是血浆蛋白,血浆蛋白主要有三大类: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2.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其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白细胞最少。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

考点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1.血液的比重,正常人全血的比重为1.050~1.060。

2.血浆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能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膜的完整;血浆胶体渗透压在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平衡和维持正常的血浆容量中起重要的作用。

3.血浆pH,正常人血浆pH为7.35~7.45。

考点三:红细胞生理

1.红细胞的生理特征:(1)可塑变形性;(2)悬浮稳定性: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ESR);(3)渗透脆性:指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

2.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O2和CO2

3.红细胞的生成,对于成年人,骨髓是生成红细胞的唯一场所。

考点四:白细胞生理

1.中性粒细胞,正常成年人血液中白细胞数为(4.0~10.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50%~70%,是外来微生物和人体本身的坏死组织及衰老红细胞的主要吞噬者。

2.嗜酸性粒细胞,占0.5%~5%,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3.嗜碱性粒细胞,占0~1%,参与Ⅰ型过敏反应。

4.无粒细胞:(1)单核细胞:占3%~8%,具有很强的吞噬功能;(2)淋巴细胞:占20%~40%,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前者与细胞免疫有关,后者与体液免疫有关。

考点五:血小板生理

血小板具有黏附、释放、聚集、收缩、吸附等特性。血小板在血液凝固、生理性止血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考点六:生理性止血

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之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生理性止血过程主要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其中,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

第四节 血液循环

考点一:心肌细胞分类

一类是普通的心肌细胞,包括心房肌心室肌。这类心肌细胞主要执行收缩功能,故又称为工作细胞。另一类是组成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的心肌细胞,主要包括窦房结细胞浦肯野细胞,它们除了具有兴奋性、传导性外,还具有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律性,所以这类细胞又称为自律细胞。

考点二: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

1.静息电位:人和哺乳类动物心室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约为-90mV。

2.动作电位:(1)0期:去极化,Na+内流接近Na+平衡电位;(2)1期:快速复极初期,K+外流所致;(3)2期:平台期,K+外流和Ca2+、Na+内流处于平衡所致,是区别于骨骼肌和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4)3期:快速复极末期,Ca2+内流停止,K+外流增多所致;(5)4期:静息期,膜电位恢复至静息电位的时期。细胞需要排出Na+和Ca2+,并摄入K+,以恢复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正常浓度梯度,保持心肌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考点三:心肌的生理特性

1.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四种基本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都是以细胞膜的生物电活动为基础的,属于电生理特性。

2.心肌收缩的特点

(1)“全或无”式收缩,全心房或全心室同步收缩和舒张。

(2)不发生强直收缩,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较长。

(3)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

考点四:心动周期

1.心动周期概念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心室在心脏泵血活动中起主要作用,所以心动周期通常指心室活动周期。心动周期的持续时间与心率有关。

2.典型心动周期的生理表现

考点五: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1.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一侧心室在一次心搏中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2.每分心输出量心指数: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分心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3.心脏做功量:心室一次收缩所做的功,称为每搏功,亦即心室完成一次心搏所做的机械外功。

考点六: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心输出量=心率×搏出量

2.心率

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若心率过快,超过170~180次/分钟,心舒期显著缩短,心室充盈量减少,每搏输出量减少,则心输出量减少;若心率减慢,低于40次/分钟,由于心室容积有限,尽管心舒期延长,但心室充盈量并不能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导致心输出量减少。

3.搏出量的影响因素

(1)前负荷:即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

(2)后负荷:即动脉血压。

(3)心肌收缩性能:心肌内在收缩机制改变所引起的心缩力量的改变,与前后负荷无关,受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和体液因素的影响。

考点七:动脉血压

血压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1.动脉血压的形成:循环系统内足够的血液充盈和心脏射血是形成动脉血压的两个基本因素。

2.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心脏每搏输出量;(2)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3)外周阻力:是影响舒张压的最重要因素;(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可使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明显减少;(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影响平均充盈压。

考点八:静脉血压

静脉血压是血管系统中最低的,而且越靠近心脏静脉血压越低。

中心静脉压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心静脉压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指标之一。

考点九: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1.组织液的生成:组织液的生成动力是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2.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1)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血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2)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生成增多;(3)毛细血管壁通透性: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滤出,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有效滤过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4)淋巴回流:淋巴回流减少常引起水肿。

考点十:心血管的神经支配

1.心脏的神经支配,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为交感神经系统的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心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心脏的窦房结、房室交界、心房肌和心室肌。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窦房结、心房肌、房室束及其分支。

2.血管的神经支配,支配血管的神经纤维主要有:缩血管纤维、舒血管纤维。

考点十一:体液调节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人体内重要的体液调节系统,对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发育、心血管功能稳态、电解质和体液平衡的维持以及血压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2.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第五节 呼吸

考点一:肺通气的动力

直接动力是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压力差。原动力是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节律性呼吸运动。

考点二:肺通气的阻力

1.弹性阻力,包括肺和胸廓的弹性回缩力。肺的弹性阻力来自肺组织本身的弹性回缩力和肺泡内面的液体层与肺泡内气体之间的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所产生的回缩力。弹性阻力大小常用顺应性表示,即顺应性=1弹性阻力。

2.顺应性,指单位跨壁压(跨肺压或跨胸壁压)所引起的容积变化。

考点三:肺通气功能评价指标

1.肺活量:是潮气量、补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可反映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男3500m1,女2500m1。

2.用力肺活量(FVC):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略小于肺活量。

3.用力呼气量(FEV):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4.功能余气量:残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

5.肺通气量:(1)肺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

(2)肺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6.肺泡通气量:(1)肺泡通气量是每分钟吸入肺泡的空气量;

(2)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考点四:肺换气

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换气的结构基础是呼吸膜。O2和CO2的交换都是以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实现的。

通气/血流比值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A)和每分钟肺血流量(Q)之间的比值(VA/Q)。正常值约为0.84。VA/Q>0.84,意味着通气过剩,血流相对不足,部分肺泡气体未能与血液气体充分交换,致使肺泡无效腔增大。

考点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氧的运输

(1)运输方式:物理溶解,占总运输量的1.5%;化学结合,占总运输量的98.5%。

(2)血红蛋白(Hb)是运氧工具。氧与血红蛋白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

(3)氧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特征:反应方向可逆;反应迅速,不需要酶;是氧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1分子血红蛋白可结合4个氧。

(4)氧解离曲线:是表示血液PO2和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呈S形。

(5)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pH、PCO2、温度、二磷酸甘油酸等。

2.二氧化碳的运输

(1)运输方式:物理溶解,占总运输量的5%;化学结合,占总运输量的95%。

(2)何尔登效应:是指PO2浓度对CO2与血红蛋白结合的影响,即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可促使二氧化碳释放。

第六节 消化与吸收

考点一:消化道的神经支配

1.内在神经丛:包括黏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内在神经丛可单独完成局部作用。

2.外来神经:又称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又分为迷走神经和盆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作用相反,交感神经一般对消化活动起抑制性调节作用。

考点二:胃肠激素

重要的胃肠激素主要有5种,即促胃液素、缩胆囊素、促胰液素、抑胃肽及胃动素。

1.促胃液素,促进胃腺分泌盐酸和胃蛋白酶原,促进胃运动、胃黏膜增生。

2.缩胆囊素,引起胆囊收缩,促进胰液分泌,促进胰腺外分泌组织的生长。

考点三: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纯净的胃液是无色的酸性液体,pH为0.9~1.5,胃液的成分除水分外,主要有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HCO3-和内因子等。

1.盐酸(胃酸):泌酸腺的壁细胞分泌,有激活胃蛋白酶原,分解食物的作用。

2.内因子:壁细胞分泌,可与食物中的维生素B12结合,形成一复合物,从而使维生素B12易于被回肠主动吸收。

考点四:胃的运动形式

1.紧张性收缩:胃的平滑肌经常保持轻微的持续收缩状态称为紧张性收缩,其在进餐结束后略有加强。

2.容受性舒张:指进食过程中,食物刺激咽、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后,通过迷走神经的传入和传出引起胃体和胃底部肌肉的舒张。

作用:使胃更好地完成容受和贮存食物的机能。

3.蠕动:是一种起始于胃的中部向幽门方向推进的收缩环,空腹时极少见,进餐后显著增多,约为3次/分钟。

考点五:胃的排空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在三种主要食物成分中,糖类排空最快,蛋白质次之,脂类最慢。胃完全排空需4~6小时。

考点六:小肠运动的形式

1.分节运动: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主要作用是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与肠壁紧密接触,有利于消化和吸收,但并不明显地推进食糜。

2.蠕动:当肠黏膜受到强烈刺激时可产生,蠕动速度快,传播距离远。

3.移行性复合运动:在饥饿时或小肠内容物大部分被吸收后,分节运动停止,而出现周期性的移行性复合运动(MMC)。

考点七:大肠内消化

人类的大肠没有重要的消化功能,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无机盐及由大肠内细菌合成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物质,贮存未消化和不消化的食物残渣并形成粪便。

大肠的运动形式有袋状往返运动、推进运动、蠕动和集团蠕动。

排便反射是受意识控制的脊髓反射。

第七节 能量代谢与体温

考点一:能量代谢的测定

1.食物的热价:指1g某种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2.食物的氧热价:指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L氧气所产生的热量。

3.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量与吸入的O2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由糖和脂肪氧化时产生的CO2量和消耗的O2量的比值称为非蛋白呼吸商。

考点二:基础代谢率(BMR)

基础代谢率是指在基础状态(清晨空腹、室温在20~25℃,清醒而又非常安静)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与体重不成比例关系,而与体表面积成正比。当其他情况相同时,男性的基础代谢率平均值比同年龄的女性高;儿童比成人高;年龄越大,基础代谢率越低。

考点三:测温部位的差异

临床上通常以口腔温度、直肠温度或腋窝温度代表体温,直肠温度正常值为36.9~37.9℃;口腔温度比直肠温度低约0.3℃;腋窝温度比口腔温度又低约0.4℃。

考点四:机体的产热

主要产热器官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产热,尤以肝脏最旺盛。当机体进行体育运动或劳动时骨骼肌则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

考点五:机体的散热

1.散热部位,主要是皮肤

2.散热的方式:主要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四种。

考点六:体温调节

调节体温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

第八节 尿的生成和排出

考点一:肾的功能

1.排泄功能,排泄体内的代谢终产物、多余的物质,更重要的是通过排泄实现机体对水、电解质、渗透压及酸碱平衡的调节,从而使内环境稳态得以维持。

2.内分泌功能,肾可分泌多种激素,如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1,25-二羟维生素D3、前列腺素等。

考点二:肾血流特征

1.血流量大,主要供应肾皮质。

2.经两次毛细血管分支,两次血管网压力不同。

考点三:肾小球滤过功能

1.滤过膜的构成: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足细胞的足突构成。

2.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是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指促进超滤的动力与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3.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的大小取决于有效滤过压和滤过系数。

考点四:Na+、C1-和水的重吸收

近端小管是物质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原尿中Na+、C1-和水在肾小管和集合管被重吸收99%以上,其余在髓袢和集合管重吸收。

1.在近端小管前半段重吸收的关键动力是上皮细胞基侧膜上的钠-钾泵。

2.水的重吸收是被动的。

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占水重吸收量的20%~30%,主要受抗利尿激素调节,而对Na+和K+的转运主要受醛固酮调节。

考点五:葡萄糖的重吸收

只有近端小管具有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葡萄糖通过肾单位后被全部重吸收。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血糖浓度达180mg/100m1时,有一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此时的血浆葡萄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考点六:抗利尿激素

抗利尿激素也称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可导致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高,使水的重吸收增多,尿量减少。体内抗利尿激素释放的调节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体液渗透压和血容量。

考点七: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肾素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Ⅰ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可刺激醛固酮的释放。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醛固酮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可增加K+的排泄和增加Na+、水的重吸收。

考点八:清除率和排尿反射

两肾在1分钟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种物质完全清除(排出),这个被完全清除了的物质的血浆毫升数,就称为该物质的清除率。清除率反映了肾对不同物质的清除能力,是较好的肾功能测定方法。

排尿反射是一种脊髓反射。

第九节 感觉器官

考点一:眼的调节

1.晶状体变凸:晶状体的最大调节能力可用近点来表示,它是指眼能看清楚的眼前最近物体所在之处。近点距眼越近,说明晶状体的弹性越好,亦即眼的调节能力愈强。

2.瞳孔缩小:当视近物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双侧瞳孔缩小,称为瞳孔近反射或瞳孔调节反射,属于视调节反射。

3.双眼球会聚:当双眼注视一个由远移近的物体时,两眼视轴向鼻侧会聚的现象,称为双眼球会聚。

考点二:眼的折光能力异常

1.近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轴性近视)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强(屈光性近视)所致。特点是成像于视网膜的前方。可用凹透镜加以矫正,使焦点后移,成像在视网膜上。

2.远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轴性远视)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太弱(屈光性远视)所致。特点是成像于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眼可用凸透镜矫正。

3.散光:多数由于角膜不是正圆的球面,角膜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折光力不同,平行光线不能聚成单一的焦点。矫正散光通常用柱面镜。

考点三:眼的感光换能系统

人眼视网膜上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两种感光细胞。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央部分,可感受强光并能分辨颜色,主要在白天或亮的环境中起作用。视杆细胞分布于视网膜的周边部分,主要感受弱光刺激,能在昏暗的环境中感受光刺激而引起视觉。

考点四:位听觉器官

听觉的外周感受器官是耳,它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的耳蜗组成。由声源振动引起空气产生的疏密波,通过外耳和中耳组成的传音系统传递到内耳,经内耳的换能作用将声波的机械能转变为听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送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第十节 神经系统

考点一:神经元

1.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神经纤维的功能: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兴奋或动作电位称为神经冲动。

3.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①完整性;②绝缘性;③双向性;④相对不疲劳性。

考点二: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它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考点三:突触传递的特征

1.单向传递:在反射活动中,兴奋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即从突触前神经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

2.中枢延搁:兴奋通过反射中枢时往往较慢,这一现象称为中枢延搁,反射通路上跨越的化学性突触数目越多,则兴奋传递所需的时间也越长。

3.兴奋的总和:在反射活动中,单根神经纤维的传入冲动一般不能使中枢发出传出效应;而若干神经纤维的传入冲动同时到达同一中枢,才能产生传出效应。

4.兴奋节律的改变:某一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在兴奋传递过程中的放电频率,两者往往不同。

5.后发放:在环式联系中,即使最初的刺激已经停止,传出通路上冲动发放仍能继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后发放。

6.对内外环境变化敏感和容易发生疲劳。

考点四: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是指在突触传递过程中,起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主要的递质有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此外还有单胺类、氨基酸类、肽类、嘌呤类、气体和脂类。

考点五:感觉投射系统

根据丘脑各部分向大脑皮层投射特征的不同,可把感觉投射系统分为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两类。

1.特异投射系统,主要功能是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冲动。

2.非特异投射系统,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的作用。

考点六:躯体感觉

1.浅感觉,包括触压觉(触觉和压觉)、温度觉(热觉和冷觉)和痛觉。

2.深感觉,即为本体感觉,主要包括位置觉和运动觉。

考点七: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1.维持身体平衡,主要是前庭小脑的功能。

2.调节肌紧张,主要是脊髓小脑的功能。

3.协调随意运动,这是皮层小脑的主要功能。皮层小脑损伤的患者,动作不协调,在临床上称为小脑共济失调。

考点八: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是初级的,可完成血管张力反射,发汗反射,排便、排尿等反射,但调节力较差。

2.低位脑干:(1)延髓——呼吸、心血管基本中枢。(2)脑桥——呼吸调整中枢、角膜反射中枢。(3)中脑——瞳孔对光反射中枢。

3.下丘脑:(1)体温调节:调节体温的中枢在下丘脑。(2)摄食行为调节:①下丘脑外侧区——存在摄食中枢,受刺激多食;破坏,拒食;②下丘脑腹内侧区——存在饱食中枢,受刺激拒食;破坏,多食。

4.大脑皮层边缘系统是自主神经的高级中枢,可调节内脏和血管活动。此外,还与情绪、摄食、性行为、学习记忆等有关。

第十一节 内分泌与生殖

考点一:激素的概念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是细胞与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化学媒介。

考点二:激素的分类

1.含氮激素。

(1)蛋白质激素:主要有胰岛素、甲状旁腺激素及腺垂体激素等。

(2)肽类激素:包括下丘脑调节肽、神经垂体激素、降钙素和胃肠激素等。

(3)胺类激素: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甲状腺激素等。

2.类固醇激素: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和性腺所合成与分泌,包括皮质醇、醛固酮、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等。

3.固醇类激素:包括胆钙化醇(维生素D3)、25-羟胆钙化醇(25-羟维生素D3)和1,25-二羟胆钙化醇(1,25-二羟维生素D3)。

4.脂肪酸衍生物如前列腺素。

考点三: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

1.促进生长。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患侏儒症,分泌过多患巨人症,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2.调节代谢。GH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脂肪分解和升高血糖作用。

考点四:甲状腺激素

1.概念

甲状腺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甲状腺激素是酪氨酸的碘化物,主要有两种:甲状腺素,也称四碘甲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

2.生理作用

(1)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影响长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患呆小症。

(2)对代谢的影响: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加产热量。对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既有合成作用又有分解作用。

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甲状腺激素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4.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甲状腺激素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考点五: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作用

当血中T4和T3浓度增高时,可使TSH的合成与释放减少,进而使T4和T3的浓度降至正常水平,反之亦然,这是典型的负反馈调节。

考点六:甲状旁腺激素

甲状旁腺激素(PTH)是由甲状旁腺主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主要是升高血钙和降低血磷,是调节血钙和血磷水平最重要的激素。

考点七: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1.调节物质代谢。

(1)糖代谢:糖皮质激素可促进糖原异生,抑制糖的氧化作用,使血糖升高。

(2)蛋白质代谢: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肝外组织特别是肌肉的蛋白分解,并加快氨基酸进入肝的速度,生成肝糖原。

(3)脂肪代谢: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脂肪分解和重分布,长期大量服用激素可致向心性肥胖。

2.对水盐代谢的影响:糖皮质激素有利于水的排出和较弱的保钠排钾作用。

3.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可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增加;糖皮质激素还能抑制胸腺和淋巴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使淋巴细胞减少。

考点八: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

胰岛素促进合成代谢、维持血糖浓度稳态的主要激素。

1.对糖代谢:胰岛素通过增加糖的去路与减少糖的来源,使血糖降低。当胰岛素缺乏时,血糖浓度升高。

2.对脂肪代谢:胰岛素可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

3.对蛋白质代谢:胰岛素可促进蛋白质合成,并抑制蛋白质分解。

4.对电解质代谢:胰岛素可促进K+、Mg2+等进入细胞,使血钾降低。

考点九: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

1.睾丸的生精作用:曲细精管是生成精子的部位。

2.睾丸的内分泌功能:睾丸的间质细胞合成和分泌雄激素,主要为睾酮。

睾酮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影响胚胎发育;②维持生精作用;③刺激生殖器官的生长和维持性欲;④促进蛋白质合成。

考点十:卵巢的功能

卵巢也有双重功能,一是产生卵子,具有生卵作用;二是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还分泌少量雄激素。

1.雌激素:是由卵泡和黄体分泌的,胎盘也能分泌雌激素。体内雌激素包括雌二醇、雌酮和雌三醇。雌二醇活性最强。雌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

(1)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

(2)促进乳腺等发育。

(3)影响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骨骼代谢及水盐代谢。

2.孕激素:卵巢的黄体产生孕激素,称为黄体酮。黄体酮可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5℃左右。

考点十一:月经周期

1.月经:是女性的生理现象,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剥落、出血,血液自阴道流出。

2.月经周期:女性月经的出现开始于青春期(13~15岁),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即约为1个月出现一次月经,称为月经周期。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的变化分3期:

(1)月经期: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剥落和出血,历时3~5天。

(2)增殖期: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增生,腺体和血管增加,历时10天。

(3)分泌期:表现为子宫内膜的腺体分泌,血管充血,历时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