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解(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孝悌谨信 为人之本

第六句,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几句话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因为最近这几年讲《弟子规》的老师特别多。《弟子规》是清代李毓秀先生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编辑的,给所有做弟子的(不要以为是给小学生看的,我们这些成人,在老师面前,永远是弟子,我们就是做弟子的),要按照《弟子规》去做,没做到,四书五经十三经,背滚瓜烂熟没有用。因为没做,全是假的,开谎花。

大家种过黄瓜没有?我小时候在农村,种过黄瓜。黄瓜是会开假花的,有一些花,只开花不结瓜,它就是这样一种植物。就是说,黄瓜黄瓜,有些事为什么成不了?黄了嘛!就是这个黄瓜。中国古代文化伟大的不得了,大家注意,同音同义,音相似,义也近。这一点您明白了,观其音而入这个法门,整个中华文化的大门为你次第展开,越观越有妙处。为什么叫黄瓜?要是学英文的,完蛋了,海参英文是sea cucumber,海里长刺的黄瓜。现在让孩子拼命地学西文,西文也有词根,也有门道在里面。西方文化也有传统,只不过现在丢了,也在找。我们的传统也是这样,要找这个文化的秘诀和钥匙,打开了之后,一通百通,一门开百门开。

“入则孝”,为什么强调这是学习呀?回到家里面怎么学?你就是市委书记,回到家里,碰到父母、长辈,你是孩子,别把官架子端到家里去。尤其是现在有好多女强人,现在男女平等嘛,甚至好多女人赚的钱要比男人多。千万不要做女强人!因为女人天性属水,越温柔,水就生木,木主生发,家里事业就越好;越硬越冷,成为冷美人,就成了冰冻之水,什么东西都不长,家里面无论丈夫的事业,还是孩子的学业,全部被冰封了。家里面有一个好太太,不是说好三代呀,三代是能看得见的,是好千秋万代呀。这可不得了!所以,为什么当母亲极其重要,叫“母仪天下”,怎么没有父仪天下?是因为做母亲,涵养这个孩子,托起全家。水生万物,都在里面涵养着,所以当娘的,当媳妇的,这一点极为极为重要,一定要恢复到温柔似水,别烫着人,要温暖。“温良恭俭让”,学老夫子,要温、要和蔼、要大度,水嘛,没有什么容不下的,任何一个东西扔到水里面,不管是什么形状,水都包容。女人要学到这一点,丈夫一定会事业发达,孩子的学业一定会好。具体的道理,去看《王凤仪讲人生》,去看《刘有生演讲录》。

还要跟大家报告这次北戴河论坛会议的另外一个信息,《刘有生演讲录》的英文版已经在美国正式发行。第一翻译者是刘力红老师的父亲,老人家翻译完第一稿,半年以后去世,九十岁。刘力红老师说,他老人家此生为此而来。因为,中华文化做人的这个道理,家道的道理,属于全人类。全世界的人如果不明此道理的话,都在苦海当中,明白此理,人民幸福,天下幸福,功德无量。所以,刘力红老师才会盖棺定论这样说,刘左之老人家这一生,就为这本书的翻译而来,非常非常值得庆贺的一件事情。

“出则弟”,出了家门四海之内皆兄弟。对兄弟一定要有笑脸,一个人能笑出来,说明内心化了,温软、和蔼,阳光一样的温顺。否则,一见面,皱着眉头,冷峻对人,长得再漂亮,没有人会喜欢。有一些犯贱的男性,喜欢冷美人,但是,无论是娶了这样的人,还是跟这样的女人打交道,他的事业一定是走下坡路的,你去观察,这件事没有例外。不管他多大的福报,他往下走,甚至可能有福报极为大的,到死,也没看到他衰落,可是再往后看,一定是一个衰落的曲线。每个人的道德账户是不同的,就是祖先给我们积下的德,完全不一样,细微到人人不同,所以,要积累自己的德行账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易经》不会骗我们。

“谨而信”,要严谨,说话不能跑火车。上一次大连论坛,我正好有幸挨着老市长魏富海,八十六岁的老爷子,听了四天,我特别佩服他。有一天我注意到,老人家上午八点十五坐下来,第一次起身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中午吃完饭都没有动。本来团市委赵书记有意让我陪着老人家,说吃完饭稍适走动走动,可是老市长他说不用,身体好着呢。一坐六个小时,认认真真地听,而且每次听得条理清晰,说每个老师都有进步。为什么提到这件事情?老人家说,有一些人嘴没有把门的,说话不严谨。听他的一些评论,我在旁边深受教育。我也发现有一些被称为老师的人,不说胡说八道吧,起码用他老人家话说,嘴没把门的。

我们开口讲话,非常重要,尤其学传统文化了,不能随意地去讲。《弟子规》上讲,“见未真,勿轻言”。你看一下,整天那个嘴嘚嘚嘚,嘚嘚嘚,像打机关枪似的,要小心呀,不是上讲台,在底下就开始一刻不停地讲,要小心。为什么小心?大家慢慢去琢磨。什么样的人才是值得大家要想办法跟他接触?你要观察,一圈儿人,比如说十几、二十几个人,大家很容易三五成群就近讲话,有的人笼罩了整个桌子,全听他的,但是你看自始至终听得很认真,一言不发的那个人,几乎可以断定,他就是个真正的高手。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第五届大连市传统文化公益论坛。有一位老师,比我年纪小,被十三所学校开除的黑社会青年,后来改好了。我跟胡斌老师吃了两顿饭,就是一大桌子人围着吃,一顿中午饭,一顿晚上饭,两顿饭,一言没发。他是年轻人啊,二十四五岁吧,很年轻。我就细心去观察,果不其然,在大连上台讲的这一次,比我在网上查到的那一次讲得还好、还通达、还自然、还真切,效果非常好。他现在在敬老院当义工,而且是把自己藏起来,几乎不出来,这是真修、真干、真学,“谨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