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余波不息——戊戌政变后的维新党人(2)
本札称光绪之死(上宾)“为天下人所同疑”,愤慨于奸贼“竟敢悖逆如此”,虽不十分肯定,但已相当明确地把袁世凯视为凶手。“先帝已失,奸贼犹逍遥法外”二语,含蓄地提出了诛袁要求。由于已有梁札,所以汤觉顿在本札中仅要求长福火速通报“朝局”。“至祷至祷”以下,当时日本情报人员就已经看不懂,特别标注了“不明”二字,笔者目前也还不能解读清楚。其中宝云,似指梁启超,大意当为迫切期待长福有所指示,本人“待令”北上云云。
其三:
封书
上海〈海〉宁路须征呈〔里〕香山何禺〔寓〕何清逸先生
(同文学校)
文意
兹公:夜〔报〕已到了。此数日内沈静之局面,使〈人〉闷绝,此次在南方,当无从着手,惟有此〔北〕行之一法。然今日见夜〔报〕,山公确已首途。恐兹公井〔并〕入北,正石〔不〕易了。无论如何,必以〔须〕设法,能此为妙。子笺处,最当注意也。今日夜〔报〕纸言,仓主提议,速布宪法,手段真是可畏。奈何奈何!匆匆,即请大安。余详荷函
今日×××语夜〔报〕已收到。
两浑
本札反映了梁启超为诛袁而采取的第三个步骤。受信人何清逸,名天柱,改良派在上海的据点——广智书局的实际负责人,当即函中所言兹公。山公,指岑春煊。仓主,指袁世凯[73]。荷,指汤觉顿[74]。两浑,当时书信中的隐语,常用于受信人、发信人均隐名之时。
岑春煊是袁世凯的老对头。1906年,清政府将岑从两广调任云贵总督,岑春煊认为是奕劻和袁世凯的奸计,托病就医上海,暗中和改良派发生关系。1907年春,奉旨调补四川总督,但同时清政府又规定他“毋庸来京请训”。岑春煊乃于启程赴任舟次武汉之际,突然乘车入京,在西太后面前参劾奕劻“贪庸误国”,被任命为邮传部尚书。他和瞿鸿禨联结,接连参劾了袁世凯的亲信朱宝奎和段芝贵二人,被外放两广总督。在他出京到达上海之际,梁启超曾秘密自日本返沪,准备和他会谈。因瞿鸿禨已被免职,岑本人也因“暗结康梁”之嫌被参,二人未能见面。自此,岑春煊即居留上海。1908年11月,光绪病重的消息传出后,岑春煊曾准备带着医生入京,已经订好了船期[75]。听到光绪的噩耗后,岑春煊更为“激昂”[76]。19日上海《神州日报》从北京发出专电称:“岑春煊即将起用。”20日又报道称:“前两广总督岑宫保向居沪北垃圾桥地方,前晚接到京电,着即来京等因,宫保当即北上。”22日,日本报纸也报道说,岑春煊于20日通过芜湖,拟经汉口入京[77]。梁启超致何天柱函中所称:“山公确已首途”,当即本此。从信中可以看出,梁启超准备派何天柱随岑春煊北上,但因岑已上路,感到“不易”,但仍表示,“无论如何,必须设法,能此为妙”。函中所言“仓主提议,速布宪法”云云,据《大公报》及日本报纸报道,袁世凯在光绪、西太后相继去世后,曾向清政府提议,迅速召开国会,实行宪政,以安人心[78]。梁札当即指此。袁世凯在载沣登台后,地位岌岌可危,但是,他却迅速抓住了“速开国会”、“实行宪政”一类题目,借以收买人心,争取好感。因此,梁启超发出了“手段真是可畏”的感叹。
其四:
封书(书留)
上海海宁路须征里香山何寓何大人清逸启
神户同文学校
文意
对伟两公同釜〔鉴〕:构父来,得具忠〔悉〕伟公不获与山公偕行,诚大憾事:今所忧者,无途可以入都可〔耳〕。无论如何,必须设法者。答〔若〕能者〔有〕得,自有生发,不一日得〔待〕一日也。十乘昨未〔来〕一书,乃事前取〔所〕发,不遇〔过〕告急可〔耳〕,尚待次凶〔函〕乃有别消息也。
今晨东电言,子笺已起用,此亦可注目者。伟公入北,当必能见比〔此〕公也。
名心叩
高叟与山公偕否?座〔望〕示知。
本札11月25日发。书留,日语挂号信之意。受信人中的对公,指麦孟华[79];伟公,指何天柱(清逸)[80]。发信人仍署“名心叩”,当为梁启超。函中所言构父,指向瑞彝,是改良派的重要成员。
在改良派中,麦孟华和岑春煊关系最深。1907年春,岑春煊调任四川总督时,曾特聘麦孟华随行。岑春煊准备舟次武汉时突然改道入京的计划,麦孟华也深知,并拟借岑之力入京活动,岑也表示愿“出力相助”[81]。但因事机不密,消息泄露,麦孟华的随行计划被迫作废。后来,陈庆桂曾参劾岑春煊“逗留沪上,将有他图,皆麦某一人为之主谋。以应行严缉之人,而竟倚为心腹”[82]。但这并未影响岑、麦二人之间的关系。光绪逝世后,麦孟华也认为关键在于载沣能否“行大赏罚”、“戮一二人”,如果袁世凯不死,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力促岑春煊入京,曾进言说:“上崩必出贼手(且后亦必有变),亟当预驰入北,联有力者申大义。”[83]由于岑、麦之间的关系已经暴露,因而,随岑北行的任务自然落到了改良派在上海的另一员大将何天柱身上。从密札看,梁启超从向瑞彝处得悉,何天柱终于未能随岑北行,感到极大遗憾,但仍坚持北上方针,再次强调“无论如何,必须设法”。因为只有在北京,他们的诛袁谋划才有可能“生发”。
函中提到的十乘,看来是改良派在北京的密探,应指潘博。他向梁启超报告了光绪病重的消息,所以函中称:“十乘昨来一书,乃事前所发,不过告急耳,尚待次函乃有别消息也。”函中提到的子笺,疑指瞿鸿禨。前函称:“子笺处,最当注意也。”本函称:“今晨东电言,子笺已起用,此亦可注目者。”当时,有人估计,瞿鸿禨有可能被再次起用,梁启超并估计,何天柱入京时,将能见到他。至于所言高叟,改良派密札中有时称他为固哉,盖取《孟子》“固哉高叟之为诗也”之义,当是岑春煊的幕僚。
三 请杀谋划的失败
改良派虽然做出了请杀袁世凯的种种谋划,但其进行却困难重重。
首先是汤觉顿北行受阻。由于嫌疑未消,北京方面发函劝他暂时不必返国[84]。其次是岑春煊听了别人的话,对北京政局采取“沉吟观变”态度,决定暂不北上[85]。报上并发表了“闻岑春煊咯血病甚剧,不能北来”的消息[86]。这一切使改良派很生气,也很失望。麦孟华在致康有为书中愤愤地说:“初闻彼议论,以为一倜傥士,今彼先事绝无布置(前此弟尚以为彼有密谋,不令我辈知耳,今乃见其实无预备也),既不能谋,临事又复首鼠,又不能断,嘉州无可复望矣。”[87]此外,子笺的起用也迄无确讯。虽然康、梁二人都很关心此事,但麦孟华只能告以“此间尚无闻”[88]。
尽管如此,改良派仍然在作努力。他们分析了形势,觉得载沣的地位并不十分巩固。麦孟华函称:“今醇势颇摇摇,然彼非行大英断,则势必不能固;欲其行大英断,则非有人运动不可。”[89]于是,他们决定,由何天柱携带康有为从海外汇来的款子,单独入京“运动”[90]。何天柱此行的成果如何,不得而知,长福方面却给梁启超传达了善耆和载泽的讯息:元凶必去,决无中变,不必担心[91]。1909年1月2日,载沣以袁世凯患有足疾为名,命他开缺回籍休养。
对袁世凯的开缺,改良派中有人表示满意,徐勤函称:“袁贼被逐,为之狂喜。中国虽未即强,然罪人斯得,大仇已复,吾党天职,亦可少尽矣。”[92]但康、梁二人都不甘心。梁启超致书善耆,认为对袁世凯,“虽明正典刑,殊不为过”,至少也应该明诏宣布他的罪状,加上“革职”、“交地方官严加管束”一类字样[93]。他估计张之洞可能会成为讨袁的障碍,因此极力主张“和张”,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拉拢。康有为则仍然企图以光绪被毒为理由要袁世凯的脑袋。他于1909年1月致书梁启超说:“惟览来各书意,北中不欲正名,极不欲认弑事。此义最宜商。以《春秋》之义正之耶?抑岂彼等隐忍了事耶?”[94]他提出:在伦敦时,有人告诉他,袁世凯曾以三万金贿买御医力钧下毒。康有为建议揭发此案,查讯力钧。他并曾准备发动各埠华侨签名上书,给清政府施加压力,已经写好了《讨贼哀启》,内称:“醇王以介弟摄政,仁明孝友,应有讨贼之举;我会本以保皇为事,忠义昭著,应发讨贼之义。”[95]与此同时,康有为又起草了《上摄政王书》,此书经梁启超修改后发出,信中,康有为提出,袁世凯“苟有弑逆之事,其恶固擢发难容;即无弑逆之迹,其恶亦难从未减”。他历数袁世凯“造言诬君”、“纵匪误国”、“招权纳贿”等罪状,以康熙诛鳌拜等事为例,要求载沣将袁世凯“明著爰书,肆诸东市”。康有为并忧心忡忡地警告载沣:袁世凯虽然离开了朝廷,但“潜伏爪牙,阴谋不轨”,清朝的“宗社”之忧,“且未有艾”。[96]书上,没有结果。1911年,在武昌起义的疾风暴雨中,载沣不得不起用袁世凯。
袁世凯之所以没有被杀,并非载沣有爱于袁世凯,而是因为:一、袁世凯羽翼已成,且外有帝国主义的支持;二、清朝贵族集团已经极端衰弱,不仅远非康熙擒鳌拜的时代,连西太后诛肃顺的时代也不能相比了。载沣非不欲也,实不能也。
毕永年生平事迹钩沉
在戊戌维新以至兴中会惠州起义期间,毕永年都是个重要人物,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对他所知甚少。冯自由辛勤收集辛亥革命史料多年,著有《毕永年削发记》一文,是目前最完整的毕氏传记,但该文讹误甚多,关于毕氏的下落,竟认为“不知所终”[97]。近年来出版的一些辛亥革命史著作,在涉及毕氏生平时,叙述也常有谬误。这就启示我们,有必要对毕氏的生平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
毕永年,号松甫,一作松琥,湖南长沙人。1870年(同治九年)生。8岁时随父叔往来军中,练就了一身过人的胆识,长大时读王船山遗书,受到民族思想的熏陶。当时,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还是不少湖南老乡的崇拜对象,毕永年却愤然表示:“吾乡素重气节,安得有此败类。”[98]1894年(光绪二十年),江标督学湖南,以“变风气,开辟新治为己任”,试士的内容注重舆地、掌故、算学、物理及世界形势等内容,即使是制艺,也允许议论时事[99]。毕永年所作文即有“民不新,国不固,新不作,气不扬”之语,认为中国三代以下,天下嚣嚣的原因在于“陈陈相因,气颓于寐”,表明了这个年轻人已经具有鲜明的维新思想[100]。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与唐才常同时考取拔贡。自此,即与唐才常、谭嗣同结为好友,经常一起商议救国大计。三个人都重视会党的力量,毕永年并亲自加入哥老会,往来于汉口、岳州、新堤、长沙等地。他体格魁伟,为人豪放不羁,轻财好义,很快就结识金龙山堂龙头杨鸿钧,腾龙山堂龙头李云彪及张尧卿、辜天佑、师襄等人,得到他们的信任。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2月,谭嗣同、唐才常等在长沙组织南学会,讲演并讨论新学,毕永年成为会中的活跃分子。当时,谭嗣同等以“保种”、“保教”相号召,而毕永年却独持异议,认为首先必须开通民智,“示群民以人皆读书之益”,“俾知通商之局,终此不更,则中西聚处日繁,不必再作闭关之想”。某次会上,他对谭嗣同说:“所谓保种、保教,非保之于今日,盖保之于将来也。此时若不将此层揭破,大声疾呼,终属隔膜,愈欲求雪耻,愈将畏首畏尾。或以西学为沽名之具,时务为特科之阶,非互相剿袭,则仅窃皮毛矣。”毕永年的话触动了谭嗣同的心思,回答说:“王船山云:抱孤云,临万端,纵二千年,横十八省,可与深谈,惟见君耳。然因君又引出我无穷之悲矣。欲歌无声,欲哭无泪,此层教我如何揭破?会须与君以热血相见耳。”[101]
4月14日(夏历三月二十四日),毕永年在《湘报》发表《存华篇》,将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天赋人权观念结合起来,认为权为人人共有之权,国为人人共有之国,只有发扬民权,才有可能上下一心,保存中华。文称:
人人皆承天地之气以为命,即人人皆有自主之权以立命。权也者,我与王侯卿相共之者也;国也者,非独王侯卿相之国,即我群士群民共有之国也。既为群士群民共有之国,则为之上者,必无私国于己、私权于国之心,而后可以绵绵延延,巩祚如磐石;下亦必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之心,而歧视其因为乘銮服冕者之国,然后可以同心合作,上下一心,保神明之胄于一线,救累卵之危于泰山。[102]
文章痛切地陈述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急局势,呼吁清朝统治者“殷忧启圣,恐惧致福,乘此伐毛洗髓,涤秽荡瑕,与天下更始”。当时,湖南学会林立,毕永年除与黄遵宪、徐仁铸、熊希龄等人共同发起组织湖南不缠足会外[103],又和唐才常共同发起成立公法学会,研究中外通商以来所立约章,作为“将来自强之本”。毕永年手订章程十七条,规定会中集资订阅各报,会友各持日记一本,将研究心得按“大弊”、“小疵”、“议增”、“议改”四项分类编记,定期传观讨论。[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