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帝制走向共和:杨天石解读辛亥秘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9章 余波不息——戊戌政变后的维新党人(3)

为了使南学会的活动内容更为丰富,4月下旬,谭嗣同、熊希龄、毕永年分别致函岳麓书院山长王先谦,邀请他来会讲学,王虽是湖南名儒,但为人守旧顽固。5月,王先谦复函毕永年,指责南学会诸人“侈口径情,流为犯讪”,“所务在名,所图在私”。王要毕氏“闭户自修,不立名目,不事争逐”,否则,“请各行其是,毋复后言”[105],叶德辉并拟将此函刊刻张扬[106]。此后,湖南守旧派对南学会和《湘报》的攻击愈来愈厉害,皮锡瑞等曾公举毕永年去日本人办的报馆任主笔,以便在外人的保护下得以放言无忌[107]。由于学会一类的活动受阻,毕永年又曾受谭嗣同之命,和唐才常相偕去议口联络哥老会[108]。

同年8月21日(七月初五日),谭嗣同应光绪皇帝之召入京。9月5日(七月二十日),被任命为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共同参与新政。为了追随谭嗣同,毕永年也于8月间离开湖南,经上海入京。途经烟台时,与日人平山周、井上雅二等相逢。9月12日(七月二十七日),相偕抵京。毕永年住在广升店中。次日,会见康有为。当时,正是帝后两党斗争白热化的时候,康有为早已从谭嗣同处得知,毕永年是会党好手,命他留京相助。当日,毕永年移居南海会馆,与康有为住到一起,得以参预密谋。康有为计划命毕永年往袁世凯幕中为参谋,并计划命毕永年统率百人,在袁世凯兵围颐和园时乘机捕杀西太后。毕永年认为袁世凯胆小,又是李鸿章之党,恐怕靠不住,而且自己是南方人,初至北京,统领彼此不相识的士兵,不可能在短期内收为心腹,得其死力,因此,对接受这一任务表示犹疑。9月19日(八月初四日)晨,当他从谭嗣同处获悉,谭已将密谋向袁世凯和盘托出时,立即预感到事情必败,表示“不愿同罹斯难”,并劝谭嗣同“自谋,不可与之同尽”[109]。当日午后,毕永年即迁居于附近的宁乡馆。20日(八月初五日),康广仁、梁启超准备推荐毕永年为李提摩太的秘书,为毕氏所拒。当夜,毕永年致书谭嗣同,劝他速自定计,不要白死。又致书梁启超作别。21日(八月初六日),毕永年急驰出京。同日,西太后即下令逮捕康有为,查抄南海会馆。

毕永年行至上海之际,得到谭嗣同等殉难的噩耗,即自断辫发,发誓不再隶属于满清统治之下[110]。不久,应横滨大同学校校长徐勤之邀,随日人安永东之助东渡[111],在横滨会见孙中山,讨论国事,感到意气投合,于是加入兴中会,走上新的道路。

在毕永年离京之前一日,康有为即仓皇南下。10月26日(九月十二日),康离港赴日。到日本后,即与唐才常一起制订了一项湖南起义计划。其内容为,利用南学会的力量和影响,在长沙起兵,引军直进,攻取武昌,然后沿江东下,占领南京,再移军北上,进取北京,推翻西太后的统治[112]。日本人宗方小太郎表示支持这一计划。11月1日(九月十八日),毕永年曾与唐才常一起访问宗方,再次说明该项计划,要求宗方相助[113]。宗方是个中国通,负有为日本军方在中国收集情报的任务,当年正在汉口经营《汉报》。他劝毕、唐二人沉潜待机,做好准备,待他到中国后妥商方略。其后,毕永年并介绍唐才常会见孙中山,商量在湘、粤及长江沿岸各省的起义计划。为此,当时正在日本的兴中会会长杨衢云飞函通报在香港的革命党人:“我们的计划获得成功,和湖南的维新派取得合作。”[114]同月,唐才常首途回国。12月,毕永年接到湖南即将起事的电报,也偕平山周回到上海。离日之前,他曾有一函致日本文部大臣犬养毅,函云:

先生见教极是,湘人素称勇悍,仿佛贵邦萨摩。今日因西后淫虐之极,湘人激于义愤,咸思一旦制其死命。仆远在此间,不知湘中刻下已有举动否?但昨飞电急催,不得不发,则将来各国干预时,亦望贵国出面干预,则仆等自有成算,惟先生察之。[115]

维新派由于自身没有多大力量,最初依靠光绪皇帝,戊戌政变后,企图依靠列强,本函正反映出这种情况。同时,毕永年又有《留别诸君子诗》,答谢饯别的犬养毅诸人,诗云:

日月久冥晦,川岳将崩摧。中原羯虏沦华族,汉家文物委尘埃。又况惨折忠臣燕市死,武后淫虐如虎豺。湖湘子弟激义愤,洞庭鼙鼓声如雷。我行迟迟复欲止,蒿目东亚多悲哀。感君为我设饯意,故乡风味俨衔杯。天地澄清会有待,大东合邦且徘徊。短歌抒意报君贶,瞬看玉帛当重来。[116]

末署“双湖浪士毕永年拜呈,均希哂收”。

1898年5月,康有为曾与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约定,举行“两国大合邦会议”,实行两国联合。诗中所称“大东合邦”即指康有为的这一计划;但诗中又有“羯虏”、“汉家”之语,表明这一时期毕永年的思想已经越出了康有为的范畴。上函及诗稿的原件今均存日本冈山市木堂纪念馆。

毕永年在上海稍作停留,即与平山周相偕赴汉口,会见原湖南时务学堂学生林圭,三人一起入湘,具体设计了在长沙纵火起义的计划[117]。毕等先后到过长沙、浏阳、衡州等地,遍访哥老会头目及康有为视为同党的人物,包括威字营统领黄忠浩、熊希龄的父亲熊兆祥等,发现情况和预料相反,不仅熊、黄不敢有轻动之心,而且整个湖南人心消沉[118]。南学会、公法学会已经消亡解体,《湘报》改为只录上谕的《汇报》,时务学堂改为求是书院,恢复了老一套。半年前生龙活虎的气概丧失殆尽。只有在和哥老会头目杨鸿钧、李云彪等人的接触中,才使毕永年和平山周感到鼓舞[119]。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2月初,二人回到上海。

此际,唐才常已因康有为的一再催促,离沪赴港,经由广西桂林入湘,毕永年读到了康有为的一封来信。信中,康有为指使毕永年“制造事端”[120]。其内容,已无可查考,可能是康有为得悉湖南人心消沉后,要毕等制造排外事件以激动民气。毕永年对康有为的做法本来就已经不满,读信之后,大为愤激,因而便记述康有为密谋包围颐和园、捕杀西太后等情节,题为《诡谋直纪》,交给平山周,平山周交给日本驻上海代理领事小田切万寿之助。小田切随即于2月8日抄呈日本外务次官都筑馨六。此后,毕永年就和康有为分道扬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