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书九章》何以平息一场国际争论?
《数书九章》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秦九韶于1247年写成的一本数学名著。这部中世纪的数学杰作,在许多方面都有创造,其中求解一次方程同余组的“大行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
公元1819年7月1日,英国人霍纳在皇家学会宣读了一篇数学论文,文中提出了一种解任意高次方程的巧妙方法。由于这一方法有其独创之处,而且对数学科学有很大的推进作用,所以很快引起了英国数学界的轰动,他们以霍纳的名字命名这一方法,叫做“霍纳方法”。
“霍纳方法”不久就在欧洲传开了。当这一方法传到意大利时,意大利数学界立即提出了异议。异议的原因是霍纳的这种方法,早在15年前就由意大利人鲁菲尼所得到了,只是没有及时地报道罢了。因此,意大利数学界强烈要求将这一数学方法命名为“鲁菲尼方法”,而不能叫做“霍纳方法”。
一场喋喋不休的争论就这样在英、意两国数学界展开了。
据说,有一次,英、意双方聚在一起进行面对面的争论,誓要分个谁是谁非。双方各呈证据,各摆理由,可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正巧,有个阿拉伯人前往欧洲,听说这件事后,连忙赶到辩论场去看热闹。当他听了双方的争论后,不置可否地大笑起来。争论双方听到他发笑,便停下争论问他为何嘲笑。这位阿拉伯人不慌不忙地从包里掏出一本书,书名叫《数书九章》,作者是中国的秦九韶。他将书递与争论双方,说道:“你们都不要争了,依我看来,这个方法应该称作‘秦九韶方法’”。
英、意双方将书一看,他们这才知道,早在570多年前,有个叫做秦九韶的中国人就发明了这种方法。双方的争论马上平息了。
秦九韶生于1202年,南宋普州安岳(今四川安岳)人,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数学家。他在数学上有许多创造,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他的数学著作《数书九章》。
《数书九章》共分9大类,每类有9题,全书共有81道数学题目,内容包括天时、军旅、赋役、钱谷、市易等类问题。在这81道题目中,有的题目比较复杂,但题后大多附有算式和解法,在这些解法中包含着许多杰出的数学创造,高次方程的解法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