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急性高热

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体温高至39℃以上,且在2周内发生称之为急性高热。急性高热常是一些疾病的前驱症状。

【病因和诱因】

1. 感染因素 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真菌、螺旋体及寄生虫等都可侵入机体形成局限性或全身性感染,成为致热源。

2. 非感染因素 如胶原病、恶性肿瘤、变态反应、肉芽肿病、内分泌与代谢疾病、脑血管意外、颅内损伤、惊厥、癫痫大发作及中暑等。

3. 变态反应 过敏、异体血清、疫苗接种反应、输液、输血反应等。

急性高热的原因多为感染性高热,主要病原体为细菌和病毒,如各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常见于药物热、血清病、甲亢危象、溶血、痛风、急性白血病、中暑和脑出血等。

【临床表现】

1. 体温上升期 此期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甚至寒战。一般畏寒寒战越明显体温越高。体温上升可有骤升和渐升两种方式,骤升是体温突然升高,在数小时内升至高峰,常伴有寒战,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流感、急性肾盂肾炎、输液或药物反应肺炎球菌、疟疾等。渐升是指体温逐渐上升,数日内达到高峰,多不伴寒战,见于伤寒等。

2. 高热期 此期特点是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脉搏加快,头痛头晕,食欲减退,全身不适,软弱无力。

3. 退热期 此期的特点是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主要表现为大量出汗,皮肤潮湿。体温下降可有骤退和渐退两种方式。体温骤降者由于大量出汗,体液大量丧失,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数,四肢厥冷等虚脱或休克的现象。

【护理评估】

1. 起病状况 如起病前病史、病因、症状等。急性感染性疾病起病多较急骤,常有受凉,疲劳,外伤或进食不洁食物等病史。若发热前有明显寒战者,多属于化脓性细菌感染或疟疾;而一般非感染性发热,以及结核,伤寒,立克次体和病毒感染多无寒战。如发热的诱因有无受寒、饮食不洁、过度疲劳等,服用某种药物(如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老人,婴幼儿,术后患者等。

2. 发热类型 临床上常见的高热热型有以下几种。

(1)稽留热(contimledfever):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remittent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intermittentfever):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波状热(undulant fever):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恶性淋巴瘤

(5)回归热(recurrentfever):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Hodgkin)病等。

3. 伴随症状

(1)全身状况:高热伴血压降低,烦躁不安或精神萎靡,四肢湿冷,要警惕感染性休克或败血症;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而一般情况良好者多为上呼吸道感染;伴胸痛、咳铁锈色痰和呼吸困难者,则多为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伴头痛、呕吐、昏迷、惊厥、脑膜刺激征等则表示病变在中枢神经系统,应考虑各种脑膜炎,急性脑卒中,中暑;伴随腰肋部疼痛及尿频,脓尿,血尿者提示多为泌尿系统感染;伴明显关节痛或关节炎症状者多应考虑风湿热等结缔组织疾病发热;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者,多应考虑急性胃肠道炎症。

(2)面容:高热伴面色苍白者见于感染性休克、急性白血病、急性溶血、恶性组织细胞病;伴表情淡漠常见于伤寒;有醉酒面容常见于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出现口周疱疹常见于大叶性肺炎、疟疾、流脑、流感等。

(3)皮肤状况:高热伴皮肤有出血点常见于传染病、血液病、流脑、感染性心内膜炎;巩膜、皮肤黄染常提示肝胆系统疾病、急性溶血、毒物中毒;皮肤或软组织有化脓灶往往为败血症的来源;皮肤多汗可见于结核病、败血症、恶性淋巴瘤等;皮肤发疹多见于风湿热、伤寒、麻疹、药物热等。

4. 其他 有无紧张,疲乏,抑郁,焦虑或恐惧等。

【护理措施】

1. 环境管理 帮助患者尽量离开致病环境,保持空气流通、清新,温度适宜,减少噪音。

2. 体位安置 绝对卧床休息,有烦躁不安、抽搐、意识障碍者,要加以约束带固定床旁,防止坠床或意外损伤。

3. 降低体温 可选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方法。物理降温有局部和全身冷疗两种方法。局部冷疗采用冷毛巾,冰袋,化学制冷袋等,放置于患者腋窝、肘窝处,通过传导方式散热;全身冷疗可采用温水拭浴,酒精拭浴方式,达到降温目的。药物降温是通过机体的蒸发散热而达到降温目的,病因不明时慎用退热剂,使用时应注意药物剂量,尤其是对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疾病者应防止出现虚脱或休克现象。

4. 补充营养和水分 遵医嘱适当补液;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以补充高热的消耗,鼓励患者多饮水,以每日3000ml为宜,以补充高热消耗的大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

5. 监测生命体征 监测体温、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根据病情变化需要可以随时测量;实施降温措施30min后应重复测量,并及时记录。

6. 观察病情及治疗效果 观察发热的原因和诱因有无解除;观察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全身症状等;注意退热后大量出汗有无导致电解质紊乱或加重休克;观察饮水量、饮食摄取量、尿量及体重变化;体温骤降时要及时观察血压、脉搏,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7. 皮肤护理 退热时,往往大量出汗,应随时揩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8. 心理护理 耐心解答患者患者提出的问题,安慰关心患者,满足患者舒适的心理要求。

9. 转运护理 如病情需要转运时,要持续降温以维持正常体温,并及时记录,注意及时擦干汗液,随时更换毛巾衣物,保持干燥。伴有抽搐者要适当制动,防止跌伤。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的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

(2)保持环境空气流通,维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发热期间注意多休息、多饮水,进食清淡、富营养的饮食。

(4)适当运动,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