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有流动才有留守(1)
社会转型期,社会流动加剧,农村社会也不例外,“孔雀东南飞”、“民工潮”、“外来妹”、“农民工”等词语就是农村社会流动的最好说明。留守是相对于流动而言的,有流动才有留守,有大规模的在城乡之间流动的农民工才衍生出大量的农村留守族(包括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俗称386199部队),因而,要研究转型期的农村留守问题就必须以农村社会转型和农村社会流动为切入点。
第一节 关于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social transition),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过程,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关于社会转型的研究,学界公认美国学者塔尔科特?帕森斯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他把社会制度分为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帕森斯认为,从时间上来看,这两种社会制度具有前后更替关系,传统社会在前,现代社会在后,传统社会的伦理、传统、意识、道德等,经过“行动者”的选择逐渐过渡到现代社会,在此过程中,“行动者”的选择受到行为动机、选择取向、价值标准、角色评价及角色关系五个变量的约束;从空间上来看,西方发达国家是现代社会,而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是传统社会,处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形态就是二元社会[1]。按照这个理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也就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从单一同质性社会向异质多样化社会的整体演进,是社会中的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此消彼长的过程。
农村社会转型,就是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传统向现代演进的过程。我国农村社会的转型是在中国社会整体变迁的大背景下推进的,纵观历史,它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840年以前。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一直处于封闭状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依赖于农业生产,工商业落后,可谓典型的农耕文明时期。
第二阶段:1840—1949年。鸦片战争的爆发,让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将中国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败无能的清王朝。在此期间,政治上,中国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经济上依然以农耕经济为主流,工业和对外贸易刚刚起步。到20世纪20—30年代,军阀混战、政局动荡、天灾频发,广大农村沦为内战的战场和土匪侵扰的对象,可谓农村凋敝、农民贫弱,更严重的是,受世界经济危机的深度波及,原本不堪一击的小农濒临“破产”。在这民不聊生的严峻关头,梁漱溟、晏阳初、卢作乎等知识分子在山东邹平、河北定县等地发起了著名的立志救济农村的“乡村建设运动”。客观地说,当时轰轰烈烈的运动在改造农村面貌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因为受限于国家乃至世界局势,没有大的起色,最后无疾而终。
第三阶段:1949—1978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随后经过50年代中期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初步建立了工业体系,国家发展势头强劲。遗憾的是,在百废待兴的年代,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国家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于是,大量农业积累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被“抽”走,结果是工业和城市迅速发展而农业和农村严重落后。
第四阶段:1978年至今。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也开启了新一轮农村社会转型。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户籍制度的松动,使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水平、交往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极大改变。但20世纪90年代末,农村开始出现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土地抛荒严重、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并且城乡差距、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新世纪之初,为了扶持农村发展,国家推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及“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仅免征拥有2600年历史的农业税,还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惠农政策。在此期间,2亿多农民工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寻求发展,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深刻改变着传统“乡土社会”,如今,农村居民的乡土意识淡漠了、家族依赖性降低了、家庭功能弱化了。
中国社会转型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因为农村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并且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贫穷落后的现实却是社会转型的巨大制约。
中国农村的社会转型是沉痛的。因为农民工这个30多年来在农村社会转型中最令人注目的群体,虽然为城市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们的背后却是令人心酸的留守问题。如今,留守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般家庭问题,而是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严重社会问题。如果留守问题不能及早得以解决,将会让整个社会付出代价。
第二节 关于社会流动
一、社会流动的分类
(一)社会流动的类型
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的社会位置的变动,它既表现为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的变更,又表现为社会成员的社会角色的转换,实质上是社会成员的社会关系的改变[2]。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社会流动划分为不同类型:
(1)按照流动的方向,可将社会流动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水平流动,指人们在社会地位、社会身份不改变情况下的居住地点、活动范围及从事职业等方面的变化;垂直流动,指人们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的变化,比如从较低的社会阶层上升到较高的社会阶层,或者由较高的社会阶层降到较低的社会阶层。垂直流动还可分为上升社会流动和下降社会流动。由较低的社会地位等级转变到较高的地位等级被称为上升社会流动,反之,由较高的社会地位等级转变到较低的地位等级则称之为下降社会流动。总之,水平流动是阶层内部的位置转移,而垂直流动是不同阶层之间的改变。相比较而言,社会学家对垂直流动更感兴趣,因为垂直流动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极其重要,它影响社会的阶级、阶层和产业结构。如果一个社会中向上流动的频率超过向下流动,说明该社会是进步的,反之,说明该社会是倒退的。
(2)根据流动的原因,可将社会流动分为自由流动和结构性流动。自由流动,即由于社会成员的自身原因所造成的地位、职业的变化或地区的移动,也可以称为非结构性社会流动,自由流动不会对社会结构和人口的分布产生重大影响。结构性流动是相对于自由流动而言的。凡是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突变,或由于某项社会发明与创造而引起的相当多的人的流动,包括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流动,都是结构性流动。结构性流动对社会结构和人口分布的影响很大。自由流动可以随时随地发生,没有方向性,从个别的自由流动中难以发现社会变迁的性质和趋势;而结构性流动,只有在自然或社会发生剧变的时候才会发生,具有方向性,并且从每一次结构性流动中都可发现社会变迁的性质和发展趋势。
(3)根据流动的参照基点,可将社会流动分为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代内流动,指与一个人最初的位置相比,其一生中职业或阶级地位的升降变化;代际流动,是指一个人的职业地位或阶级地位与其父辈的职业地位或阶级地位之间的变化。
(二)农村社会流动的类型
农村社会流动,指农民社会地位的变更和社会角色的转换,其实质是农民社会关系的改变,或者说是农村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在不同社会阶级、社会阶层、社会地位、职业之间的转变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大门的打开以及农村人民公社的解体,长期被禁锢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一改往日的封闭保守状态,开始了从无序到有序的社会流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农民社会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汇集成一股股势不可挡的“民工潮”。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相伴而生的农村社会流动,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产物,也是我国现代化的号角。根据流动的不同特征,我国的农村社会流动也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1)根据流动的向度,可以分为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垂直流动,或者是行业间的向上流动,这种流动主要是通过工作的顶替(接班)、参军、高考、婚嫁等方式来跳出农门,进而改变自身的农民身份;水平流动,也就是随着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的发展,农业生产率的大大提高,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开始从第一产业向乡镇企业、手工业、服务业等第二、第三产业的行业间的流动。总之,在农村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的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其中既有水平流动也有垂直流动,因每个人的人力资本、社会关系、发展机遇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流动方向。不过,从总体来看,我国农村社会流动因为流动渠道不畅以及社会流动配套措施不到位等原因,使农民工在职业转换和经济地位有所提高的同时,并未实现社会身份的转换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导致农村社会流动以水平流动居多,垂直上升流动较少。
(2)根据流动的模式,可以分为“离土不离乡”和“离土又离乡”。“离土不离乡”,指的是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各地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让农民进厂进镇,在本地域内的非农产业中就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一种方式。这种流动模式是我国特殊经济社会条件下的产物,被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新路”,因为劳动力转移的地域范围较小、转移方式简单、对农民的文化技能要求较低、不影响农村的土地产权关系,既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又避免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出现的由于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而产生的“城市病”。“离土又离乡”,是指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特别是从1989年开始的大规模的、时间和流向比较集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进入城市第二、三产业就业的“民工潮”。两种模式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非农产业中;不同的是“离土不离乡”把转移区域界定在农村或小城镇,“离土又离乡”把转移区域界定在城市。两种模式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短期利益、长期利益、宏观成效、局部成效等方面各有利弊。
(3)根据流动的原因,可以分为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结构性流动,指的是因为制度性原因而引起的社会流动,比如农民的土地被征用后成为城镇居民、农民子女通过高考而跳出农门、农民通过国家招工成为城镇居民。非结构性流动,也称自由流动,是因为个人原因而导致的地位变化、职业变化和地区变动,比如“跳槽”、升迁,等等。
(4)根据流动的区域,可以分为国内流动和国际流动。国内流动,指农村劳动力在职业间、产业间、地区间流动,由农民变为工人、商人、城里人。国际流动,指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劳务输出到国外务工。
二、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
社会流动受外界的影响较大,主要影响因素可归纳为自然环境、社会形势、资源禀赋三个方面。
自然环境影响着人口和资源的重新分配,是引起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的社会流动以空间上的流动居多,诸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干旱等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会使一定地域内的人口在短期内大量外流。此外,生态环境的变化虽然较为缓慢,但也会导致一定地域内的人口变动。
社会形势是引起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社会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社会价值观。被社会价值观肯定的东西,比如财富、名誉、地位,因为人们竞相追求而成为推动人们向上流动的原因。价值观念转变了,人们的流动方向也会随之改变。二是战争、民族歧视与民族压迫。哪里有战争和民族压迫,那里就有难民逃亡。三是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社会改革是深刻的社会变迁,必然引起社会成员在空间和职业阶层间的流动。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的阶级关系,必然出现社会成员的阶层上升或阶层下降。四是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科技和生产力发展缓慢,社会流动就少,相反,科技和生产力发展迅速,社会流动率便不断提高。
资源禀赋是引起社会流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而且依靠资源而生存,如果人口的数量与资源的多少相当,那么人与自然就会和谐相处;如果人口密度超过资源的承载力,必然引起人口的向外流动。
三、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
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社会流动,因为传统社会不仅本身具有封闭性,而且其社会成员的社会位置也具有封闭性,相反,现代社会不仅本身具有开放性,而且其社会成员的社会位置也具有流动性。合理的社会流动可以形成一种新陈代谢的社会机制,促进社会的良性循环;可以形成一种拾遗补缺的社会机制,促进社会协调发展;还可以形成一种促优汰劣的社会机制,推动社会发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