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腺:默默无闻却不可思议
唾液腺可根据腺体的大小和部位分成大、小两种唾液腺。小唾液腺分布于口腔各部位的黏膜内(如唇腺、颊腺、腭腺、舌腺)。大唾液腺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3对,它们是位于口腔周围的独立的器官,但其导管都开口于口腔黏膜。
唾液是由唾液腺所分泌的液体。人一昼夜分泌量约为1 000~1 500毫升。其中大唾液腺分泌的量约占5/6,小唾液腺分泌占1/6。唾液最终被人体自觉与不自觉地咽入胃中,绝大部分被再吸收,以维持体液平衡。唾液分泌有一定节律,夜间静止,清晨较少,下午4~6时达高峰。
小贴士:刷牙的学问
● 医学家们认为,刷牙的最佳时间在早、中、晚三餐饭后。因为进食后3分钟,口腔的细菌就开始分解食物残渣中的蔗糖、果糖和淀粉,产生的酸性物质会腐蚀、溶解牙釉质而引起龋齿。所以,人们应该在饭后立即刷牙。
● 刷牙宜用温水。为牙髓牙体提供营养的血管神经均由牙根尖孔出入。刷牙漱口用温水,可以避免口腔温度骤降引起牙髓痉挛、循环障碍,导致牙髓病变,牙齿寿命缩短。
◎ 保健和护理
小知识:唾液的成分和功能
唾液含水分98.4%,固体物质0.6%,其中有机物有:黏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淀粉酶、溶菌酶、变位酶;无机物有:钠、钾、磷、钙、镁等。它们在保护口腔和人体正常功能中各有重要作用。
唾液的功能主要有:
● 湿润口腔,调和润湿食物,使食物溶解并引起味觉,便于吞咽。
● 唾液可防止口腔干燥,清除食物残渣,洁净口腔;其中溶酶体硫氰酸盐及蛋白质抗体可杀灭细菌。
● 唾液可中和胃酸保护胃壁。
● 唾液中含的氟化物可减少龋齿发生率,保护牙齿。
● 唾液中含的ABO血型物质可测定血型。
● 唾液中有一种叫上皮生长因子的蛋白质,能促进表皮和上皮组织的生长。
流涎俗称流口水。除了小孩,如果成年人在清醒状态下流涎则绝大部分是病态引起的了。总的来讲,成年人的流涎可分为真性和假性唾液分泌过多两种情况。真性唾液分泌过多的原因主要有:口腔炎、咽炎、舌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刺激;脑性麻痹、帕金森病、癔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假性唾液分泌过多,不是由于唾液分泌亢进,而是口腔唾液分泌受阻所致的。其主要原因是:食管狭窄或肿瘤、瘢痕等引起通路障碍;面神经、舌神经以及下颌运动功能阻碍;老年人唾液腺萎缩,可因服用药物而导致药源性唾液分泌过多。建议到医院确定病因后再对症治疗。
小知识:唾液可用来诊断疾病
唾液的成分与血液成分相似,唾液成分的异常,可用于疾病的诊断。比方说,唾液中含有一种免疫球蛋白,正常人的唾液中这种蛋白含量是比较稳定的。患有细菌感染性牙病的人,免疫球蛋白含量就会下降,相反,霍乱病患者其含量则增加。所以,通过检测唾液中免疫球蛋白能反映肠道的免疫状态。又如,肾功能不全者,其唾液中的尿素含量会有明显增加,成为确诊尿毒症的重要标准之一。肠道有蛔虫寄生的人,唾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升高而使酸性增加,所以化验唾液的酸碱度,有助于蛔虫病的诊断,这比化验大便方便、卫生得多。正常唾液中钠钾含量有一定的比例,而精神病患者唾液中的钠钾比例往往失调。交感神经过敏患者唾液中的钠钾比值升高,而副交感神经过敏患者钠钾比值下降。
唾液不仅是诊断疾病的“助手”,也是监护患者药物用量的一面奇妙的“镜子”。患者服药后,在一定时间内采集其唾液,经过分析化验,就可以知道该药在血液中的浓度。
当人们睡眠时,各种生理功能普遍降低,如果睡眠姿势不当,压迫一侧面部使口张开,也有可能导致流口水,但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不必担心。然而,睡眠时经常流涎却是病理表现,如口腔炎、口腔溃疡、口舌疼痛等疾病可使唾液分泌增加。再加上睡眠时由于体位的关系,过多唾液不能下咽,就容易外流。成年人为了防止睡觉时流涎,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吃完饭不要马上就睡。
● 睡前不要吃得过饱。
● 不要吃太过油腻、黏糯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 饭后要漱口、刷牙。
● 睡前不要剧烈活动或过于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