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我国粮食生产是如何实现“十二连增”的?
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2,429亿斤,比上年增加288亿斤,增产2.4%,再创历史新高,并实现了自2004年以来连续十二年增产、自2013年以来连续3年保持在12,000亿斤以上。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生产丰歉波动周期,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已经稳步跃上新的台阶。特别是稻谷产量达4165亿斤、小麦产量达2604亿斤、玉米产量达4492亿斤,三大主粮作物自给率超过了98%,表明依靠国内生产满足消费需求的能力显著提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为稳定物价、稳定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亮点。
面对产量基数越来越高、增产难度日益加大,我国粮食生产2015年之所以能够顺利实现“十二连增”,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种植面积扩大。2015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7亿亩,比上年增长0.5%。全年因播种面积扩大增产粮食约67亿斤,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约23%。另一个则是单产提高。2015年我国粮食单产达到每亩365.5公斤,比上年增长1.8%。全年因粮食单产提高增产粮食约221亿斤,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约77%。进一步分析,粮食种植面积扩大和单产提高的背后,实际上是当期和长远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简要概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2015年,尽管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支平衡困难,“三农”投入力度仍然继续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三农”的比重连续5年超过50%。在国际粮价持续低迷、内外价格严重倒挂的情况下,着眼于稳定农民收入预期、保障农民种粮能够获得合理收益,国家及时下达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补贴资金;继续实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继续开展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加强粮食进出口调控,严厉打击粮食走私,防止进口冲击国内市场;扩大财政促进金融支农试点范围,推动农业保险覆盖主要风险和物化成本。同时,继续实施产粮大县奖励补助政策,国务院印发并实施了《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和《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通过这些政策举措,有力地调动了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
二、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方面,由于种植棉花、油菜籽等费工费时,缺乏比较效益,一些地区调减了部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相应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2015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630万亩、糖料减少240万亩,腾出来的耕地基本上都用于改种粮食。另一方面,粮食内部作物结构也在调整。近年来,粮食单产提高,既有各种粮食作物单产普遍提高的因素,也有玉米、稻谷等高产作物替代大豆、薯类等相对低产作物的因素。特别是玉米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2015年三大主粮作物中,除稻谷增产0.8%、小麦增产3.2%之外,玉米增产幅度达到4.1%,对粮食增产的贡献度超过六成;玉米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1490万亩,增长2.7%,拉动全国粮食单产提高1.3个百分点。
三、防灾减灾工作得到加强。2015年我国气象条件对粮食生产总体有利,没有发生流域性洪涝灾害和大范围旱灾。在粮食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光温水匹配较好。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比上年减少4680万亩,绝收面积减少1290万亩,绝收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由2014年的12.4%下降为去年的10.2%,下降2.2个百分点。这其中虽有天帮忙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人努力的结果。2015年我国局部地区自然灾害依然较重,并且各种生物灾害依然多发频发,但各地区各相关部门坚持主动避灾、科学防灾、有效抗灾,强化灾情调度和指导服务,及时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大力推广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广泛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和专业化防治,有力减轻了灾害损失。
四、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耕地是粮食生产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2015年部署开展了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严守耕地资源红线。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土地整治,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等试点。全面完成1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2015年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等28项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并进一步加大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力度,深入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继续开展东北节水增粮、西北节水增效、华北节水压采、南方节水减排等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全年新增耕地灌溉面积237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81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2。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为粮食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科技支撑作用日益彰显。2015年国家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积极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土壤深松、播后镇压、越冬浇水、一喷三防、覆膜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在更广范围得到集成推广应用。深化种业科研体制改革,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2069件,比上年增长17%。中央财政单列制种大县奖补资金,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规划正式出台,甘肃、海南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建设全面启动。
大力推广减量增效技术模式,三大主粮作物化肥利用率35.2%、农药利用率36.6%,分别比2013年提高2.2、1.6个百分点。2015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这是粮食生产“十二连增”最重要的驱动力,也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六、物质装备水平持续提高。集中表现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2015年,国家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启动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强化机具调度和信息服务,积极组织开展跨区作业,全年粮食作物机播率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大规模小麦机收作业比上年减少1天,为粮食生产赢得了农时主动。将现代农机装备列入《中国制造2025》重点支持领域,支持适宜地区统筹一定比例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用于深松整地作业试点,完成深松整地2.05亿亩。农机社会化服务继续向纵深发展,农机合作社超过5.3万个。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11亿千瓦,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插秧机保有量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3倍、1.75倍和2.1倍,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这为粮食连年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适度规模经营蓬勃发展。粮食生产“十二连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推进。2015年,按照“谁多种粮食,就优先支持谁”的思路,国家在全国范围调整20%的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加上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资金和农业“三项补贴”增量资金,统筹用于支持主要粮食作物的适度规模生产经营者。同时,进一步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2015年,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4.43亿亩,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超过250万个。规模经营的发展,不仅使得先进技术的推广、大型装备的应用等成为可能,而且有的地方仅打掉田埂就可增加10%以上的粮食播种面积,有力地推动了粮食增产。
我国粮食生产“十二连增”,归根到底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辛勤努力的结果。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形势好,但从长远来看,仍面临资源要素趋紧、环境生态脆弱、生产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加剧和需求刚性增长等诸多制约,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过关。因此必须始终把粮食生产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牢牢把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李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