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佛说知足——活出轻闲幸福的感觉(2)
人生最难得是无怨无悔,之所以难,因为人生的选择多多,每一个选择,都有“机会成本”,有所得必有所失,找到工作了,意味着放弃了一些更理想的工作机会;结婚了,意味着跟其他所有优秀异性挥手道别,假设生活事业一帆风顺,自然没有怨悔的必要,可惜的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到了不如意时,懊悔心就产生了,“如果我当初……就好了”。但“当初”无论如何找不回来了,也没有重新选择的机会,于是,内心的失落情绪无法排解,烦恼像杂草一样长成一片又一片。
所以,人们在面临人生选择时,常常犹豫不决,不知道怎样作出最好的选择,不知道此时是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不知道此时的选择给自己带来的是惊喜还是失望。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办法:按自己能看到的最好的方式去做,并且相信它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一个年轻人准备出远门。他动身前拜访了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正在练字,就写了三个字送给他:“不要怕”。又说:“孩子,人生的秘诀有六个字,今天先告诉你三个,供你半生受用。”30年后,当年的游子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回到家乡,他又去拜访族长,不料老人家已在几年前去世,族长的家属取出一封信,说:“这是他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拆开信封,只见信上写着三个字:“不要悔”。
人只能在自己的知见范围内做力所能及的事,那些暂时看不见的、不喜欢的或抓不住的机会,其实并不是自己的机会,没有必要将失去这样的机会当成损失账,变成心灵的负累。面临人生选择时,只需按自己真实的渴望大胆去做,不用怕三怕四、患得患失;作出选择之后,只需按自己的能力努力去做,事情该怎样就是怎样,那都是自己应得的收获或该有的损失,用不着后悔。
徐志摩决定追求美女林徽因时,遭到大家的反对,但他还是决定投入一场毫无希望的爱情角逐,他说了一句话,后来被许多人当成座右铭:“得之我幸,不得之我命。”最后,他没有得到他渴望的爱情,只好认命。一个人只要肯认命,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也没有什么好后悔的了!
事后不悔,自然会满足于目前的收获,并且心生欢喜;只要时时享受到收获的喜悦,自然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自然内心宁静,不怨天,不尤人,不自怜自怨。古诗云:“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地春。”当内心处于云水般的宁静状态时,看一切人、一切事都是美好的,慢慢地也就能领悟自然的真谛,不再为生死挂怀。花开一季,树活千年,无所谓生,无所谓死,一切出乎自然,到此境地,不畏生,不畏死,灵魂可得真正解脱,内心一片光明,那正是佛家所谓大快乐、大自由的境界。
所以说,幸福的人生,不是从天天好运开始,而是从不怨悔开始,从欢喜心开始。无怨无悔心欢喜,人生便走上了康庄幸福之道。
◎如饮甘泉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只要相信那就是自己最好的位置、最好的人生,无论遭际如何,都能活得很精彩。
简简单单才能享受真正的安闲自在
怎样克服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佛曰:
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
——《佛遗教经》
佛祖说:欲望微小的人,内心坦然,没有什么担心和害怕的事,遇到事情总可从容应对,没有什么缺憾。
在一定时期内,人的能力、处境以及拥有的资源是一定的,有没有担心的事、能不能把事情办好、会不会留下遗憾,跟欲望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一个欲望大的人,一定要求某种结果,期望值越高,压力越大,必然扰乱心态。例如,过日子如果一定要求有房有车有票子,一定要求过得比别人好,内心就难以保持平衡了,自然会产生种种担心:事业不顺,愿望不能达成怎么办?买了房、车,付不起月供怎么办?患病了无钱医治怎么办?将来知识陈旧了,观念落伍了,被人超越了怎么办?年老无力工作了,没有养老金怎么办?心里有担心在,为了减轻压力,只好拼命挣扎,努力获得更多,无论得到多少都嫌不够,那么,苦恼永远没有消除的时候。办事情,如果一定要求达成某种结果,就会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无论做得多好都嫌不够好,一旦出现些许意外的变化,就会感到紧张不安。由于缺乏平常心,反倒无法正常发挥,能做好的事也做不好,事事留下缺憾。
相反,一个欲望小的人,不一定要过怎样的日子,只是按目前的状况,尽量把日子过得更好、更快乐,住不起高楼别墅,将自己的一间陋室收拾得温馨整洁,并不太难;吃不起山珍海味,把一碟小菜炒出色香味形,并不太难;没钱出国旅游、逛遍名山胜景,在小河边散散步,在小树林里吹吹风,也是一种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方式;活不到一百岁,带着爱心快快乐乐地活到五六十岁,也是完美人生。那么,在生活上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一个欲望小的人,不一定要达成怎样的结果,只是按自己的能力,尽力去做,“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不管什么结果,都坦然接受,那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禅诗云:“有尘三界窄,无事一床宽。”心里的欲望太大,各种各样的杂念太多,无论遭际如何,无论收获多少,总归不会满意,世界如此广大,仍然处处受缚,不得自由;心里的欲望微小,凡事易于满足,一张小床,足够自己一夜无梦,睡得舒舒服服。
何谓“少欲”?对未得之物不起贪欲,对已得之物不生厌憎,便是“少欲”。对自己的收获,无论大小多少,都感到满足;对自己的际遇,无论顺境逆境,都随遇而安,自然身心自在,生活快乐。
北宋大文豪苏轼,在朝廷政争中失败,被贬为密州知州。假设他是一个欲望大、认为自己非做朝廷高官不可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会像一条挨了打的狗一样痛苦不堪,内心也难得宁静,一面怨恨他人的无情,一面哀叹自己的不幸。但苏轼学佛多年,深得禅中滋味,以平常心对待自己的不平遭遇,处之泰然,安之若素。
他很快喜欢上了自己的新岗位,喜欢上了这个民风淳朴、风景秀丽的地方,一上任,便兴致勃勃地整理花园、清扫庭院、修整破漏的房屋,使州衙焕然一新,由于政事少,闲暇时间多,他经常邀请二三好友,登临山水,吟诗作词,日子过得其乐陶陶。
不巧的是,是年密州正好闹饥荒,食物缺乏,苏轼薪俸微薄,拖家带口,钱不够花。为了应付日常开销,他将自己每月的收入分成三十份,挂在屋梁上,每天挑出一包用度,只准节余,不准超支,对节余的钱,便储蓄下来备用。他还带着家人,开垦衙门后面的空地,栽种粮食和蔬菜瓜果,到了收获季节,用自己收获的粮食,酿高粱酒,煮糙米饭吃,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充实而快乐。
一年后,远方的朋友来拜访他,看见他容光焕发,白胖了不少,白头发也变黑了一些,根本不像一个被贬往灾区的落难官员,不禁大为惊奇。
后来,苏轼又被贬到更穷、更偏远的惠州,许多人贬到该地后,往往客死于此,再也没有机会返回故乡了。苏轼却不为未来担忧,每天过得很乐观,随时在生活中寻找快乐。有一天,新雨之后,苏轼邀请禅友刘世安一同去参谒“玉板”禅师,还说,“玉板”禅师不但善于演示佛法真谛,还能救人性命。刘世安大喜,跟他来到城外的一座寺院,谁知苏轼并不进寺,把刘世安带到寺后的竹林,一同采集刚刚破土的嫩笋,然后剖成薄片,放在火上烤着吃。
刘世安吃着烤竹笋,只觉味道清香,别有滋味,便问这道佳肴有何名称。苏轼大笑道:“这就是玉板。此老不但能演示佛法真谛,还能果腹充饥,救饿人的性命。”苏轼又即兴创作禅诗一首,内有四句,深得禅味:“不怕石头路,来参玉板师”、“瓦砾犹能说,此君那不知”。
是啊!瓦砾、竹笋都能说法,告诉人们幸福的真谛。说什么法?说自然法,一切皆属自然,只要以自然之心,做本分上该做的事,接受自然而至的结果,就能从容恬淡地享受自然的快乐。
◎如饮甘泉
过多的欲望是苦难的根源,为一点点日常的小收获感到欣喜的人最幸福。婴儿捡到一片树叶就会眉开眼笑,修道的最高境界便是回复到婴儿般的自然自在。
过分的贪爱,带来的是没完没了的烦恼
得到的总是比想得到的少得多,怎么办?
佛曰: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妙色王求法偈》
佛说:因为有爱,所以有了忧愁;因为有爱,所以有了恐惧。
若是放下爱,就没有了忧愁也没有了恐惧。
“爱”,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一切幸福似乎都与它有关。可是仔细一想,原来一切忧愁、恐惧也跟它有关。父母爱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自从有了孩子,就不再有轻闲的时候;恋人爱另一半,“想得到偏又怕失去”,患得患失,感情多好都不算好,一直要揪心到劳燕分飞乃至爱情冷却成灰,才算一了百了;商人爱钱,没得到时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害怕会失去,一手拿着账本,一手捧着钱袋子,哪有省心的时候?贪官爱钱爱权,得不到则忧心如焚,得到了又提心吊胆,从此听不得警铃声;好官忠君爱国,也不省心,“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故进亦忧,退亦忧”,为了天下事,愁白了自己的头……总之,一切烦恼从爱而起,往往爱得越深,伤得越重。
那么,能不能“离于爱”呢?将爱放下后,又将如何呢?许多人试图为这个问题求解。金庸的著名小说《神雕侠侣》中,有一个情节:
“(郭襄)正出神间,忽听得碑林旁树丛后传出一阵铁链当啷之声,一人诵念佛经:‘是时药叉共王立要,即于无量百千万亿大众之中,说胜妙伽他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郭襄听了这四句偈言,不由得痴了,心中默默念道:‘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只听得铁链拖地和念佛之声渐渐远去。郭襄低声道:‘我要问他,如何才能离于爱,如何能无忧无怖?’”
当时郭襄正为情所困,她爱杨过,杨过深爱的人却是小龙女。
面对这份绝望的爱情,她想放下却心有不甘,不放下又能如何?后来,郭襄得少林高僧觉远大师的点化,又经历了太多的江湖风波,终于大彻大悟,最终出家创立了峨眉派。
郭襄放下了,摆脱了感情的痛苦,走出了一片新天地。但现实中,许多人却没有这么容易放下,正如智尚禅师所说:“一个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在付诸行动时,拿得起容易,放得下却很难。”
许多人最大的苦恼,正是放不下。
情能否放得下?人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个情字,凡是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剪不断,理还乱”。
财能否放得下?李白在《将进酒》诗中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假设千金散尽真的能复来,自然可以潇洒地放下,“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怕就怕散尽了就不再来,只能望着天上的云彩发呆。
名能否放得下?许多人奔波半生,为的就是一个“名”字,岂能说放就放?据说,高智商、理性思维型的人,患心理障碍的概率相对较高,原因在于他们一般都喜欢争强好胜,对名看得较重,有的甚至爱“名”如命,不惜为此累得死去活来。
忧愁能否放得下?现实生活中令人忧愁的事实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所说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因为爱,所以忧愁、恐惧,又因为爱,所以放不下,带来更大的苦恼,于是,只好让心灵浸泡在苦水中,难得半刻欢悦。
如何让自己对“爱”拿得起、放得下呢?有一个简单的法子:放下“放下”的观念,或许就放下了。心里有了父母之爱,为什么要放下?为儿女担心着、害怕着,内心也有一份充实;心里有了男女情爱,为什么要放下?爱时就爱着,得不到时就失落着,越是想尽快摆脱无望的爱,爱的绳索反倒缠结得越紧,不去理会,不求解缚,任由时间的流水冲洗内心的情感,反倒不解而自解;心里有了名利之爱,为什么要放下?凭自己的能力追求着,在追求的同时,不是也能为世界创造价值吗?不是也能为生活增添一份精彩吗?
真正要放下的,其实是非得到不可的贪爱。
◎如饮甘泉
佛说:烦恼即菩提。因爱而追求,因追求而心忧,既是烦恼,也是幸福。不为爱所苦的要点是增强“心理弹性”,可进可退,可得可失,可取可舍,可成可败,不强求结果,顺其自然,人生才能收放自如。
知足的人能品味一滴露的甘甜、一瓣花的芳香
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快乐为什么越来越少?
佛曰:
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佛遗教经》
佛说:知足的心,就是富乐安稳的地方。知足的人,虽然睡在地上,也觉得安乐。不知足的人,虽然身处天堂,也不满意。不知足的人,虽然富有,内心却很贫穷。知足的人,虽然贫穷,内心却很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