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佛说知足——活出轻闲幸福的感觉(1)
将自己的最低需求作为贫富分界线
人就容易知足
将别人的状况作为贫富分界线
则永不知足
佛授“绿色美容法”:爱美先洁心
怎样让自己变成一个人见人喜、漂亮可爱的人?
佛曰:
不悲念过去,不念于未来,于现前而活,则肤色清润。
——《佛陀语录·下篇·杂品》
佛陀告诉了我们一个“美容妙方”:不悲念过去之事,不挂怀未来之事,安享眼前的生活,皮肤的颜色就会光洁润泽。
有人认为,学佛之人,看破红尘,不像普通人一样关心自己的容貌,这显然是对佛学的误解,佛学是自然之学,什么是自然?生机勃勃,美丽多姿,方为自然——每一朵花都努力开放得更美丽,每一棵树都努力成长得更茁壮,每一泓泉水都努力沉淀得更纯净,而健康漂亮,也是一个人最自然的状态。
学佛的人,如果都学成电视连续剧里的济公那样,满嘴黄牙,一脸褶子,眼角窝着眼屎,身上能搓出泥团,学佛有什么意义呢?
不过,济公的形象如此不堪,有一个顺理成章的原因:他身为丐僧,为了更好地隐身于乞丐群中,当然要把自己变得像乞丐一样。
俗话说“真人不露本相”,在沙滩上变成一粒沙子,在水流中变成一滴水珠,在乞丐中变成一个乞丐,是另一种自然态。
使自己的形象变得越来越健康漂亮,是学佛的利益之一。佛陀弘法四十余年,信徒千万众,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底层人民,无不对他顶礼膜拜,堪称国王中的国王、明星中的明星,他的成功之处在哪儿?除了佛法的精妙和说法的高超外,外表形象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天赋条件和后天修炼,佛陀身具“色相庄严八十种好”,怎么看怎么漂亮,让人一见便喜欢,不知不觉地为他的魅力所吸引。所谓“八十种好”,从头发、皮肤、指甲、五官、四肢、神色、姿态、声音,总之,全身上下,每一个部位,无不美妙,例如:
手足里赤;
手足润泽;
身体滑泽;
身体净洁;
身体柔软;
身体紧细;
身色不黑;
身体无黡;
身毛净洁;
身体明净见诸色相。
佛家认为,身体只是一个“臭皮囊”,不必贪爱;但不贪爱不等于可以随意糟蹋,一个精致漂亮的“皮囊”岂不更让人喜爱?何况修成“色相庄严”,也是佛家“方便说法”的形式之一,因为凡夫都爱漂亮,都在意自己的外表,一看学佛可以改善自己的形象,学佛的积极性就高了。
奇怪的是,佛陀不化妆、不整容、不吃营养补品,每天只吃两顿饭,过了午时便不再进食,吃的东西毫不讲究,施主给什么就吃什么,或精致或粗劣,从不挑剔;有时参禅打坐,几天只吃一顿饭,一般人过这样的日子,必然营养不良、身体消瘦、肤色枯干,佛陀为什么能身具“八十种好”呢?因为美化形象的最好办法不是物质方法而是精神方法,而且方法非常简单,只需看空过去、未来,“于现前而活”,心里的杂念少了,烦恼没有了,自然“肤色清润”,年轻时固然青春俊美,年老了也“妙相端庄”,男为漂亮老先生,女为美貌老太太。
佛陀的“绿色美容法”,已为现代医学和心理学所证实,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跟身体内部的各器官都有关联,身体的疾病、心理的变化,都会通过“肤色”反映出来。
疾病见于表征的特点,早就为中医学所利用,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所谓“望”,就是观察病人的肤色、气色等可视表征以诊断疾病,“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一般来说,健康的人往往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反应灵敏,而面色自然、有光泽,不健康的人往往精神委靡、表情淡漠、目光晦暗、反应迟钝,而面色或青或白,呈不自然的状态。当然,这是很专业的问题,不必在此讨论。
心理的变化对皮肤的影响,最近越来越受到相关专业人士所重视,瑞士权威美容和心理研究机构CNS中心发现:精神压力可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出现持久的心身功能失调,使皮肤干燥松弛,失去光泽,肤色呈病态。而大量临床医学也证明,皮肤疾病如黄褐斑、青春痘等,都跟心理因素关系极大,烦躁、焦虑、压力、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宣泄,就会被压抑到无意识中,从而使皮肤的正常新陈代谢被打乱,诱发斑点、痤疮、暗黄等症状。
心理因素对肤色的影响更大、更直接,心理上的一点点变化,都会通过不同表情反映出来,肤色也随之而变,例如,一个人高兴时,往往红光满面、喜形于色;一个人暴怒时,往往脸色铁青或面红耳赤;一个人受到惊吓时,往往面色惨白、目光痴呆;一个春风得意的男子,往往印堂发亮,脸有光泽,而一旦倒霉了,则印堂发暗,一脸晦气;一个热恋中的女子,往往神情愉悦、肤色光润柔美,而一旦遭遇失恋等痛苦,则面色灰暗、无精打采……
有时候,一个人随着心理的变化,可以一瞬间由美变丑或由丑变美。一位作家曾描述自己亲眼看见的一件奇事:一天,作家和数友结伴,去拜访一位朋友,适逢朋友不在家,接待他们的是相貌平平的女主人。作家心里暗暗奇怪:那位朋友眼界甚高,不知为何娶此凡妻?过不多久,朋友回来了,女主人匆忙跑去开门,当她回身的一刹那,作家惊奇地发现,她的神情容颜全都改变了,只见她面貌如新,神采飞扬,眼里写满了柔情蜜意,分明是一个大美人!最后作家总结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并非想象,有情人真的能变成“西施”。
每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都可能魅力四射,也可能黯然失色,爱美,首先要养护好自己的心。很显然,将心情交给境遇,任由情绪支配,人必然时美时丑,有时可爱,有时可厌,难以保持一个稳定而美好的形象。只有万缘放下,心系当下,“于现前而活”,才能保持一个稳定的心理状态,也能使自我形象保持在最自然、最健康漂亮的状态。
◎如饮甘泉
“三分医药,七分精神”,通过医疗、食疗等物质方法可能改善形象;“三分人才,七分打扮”,通过修饰、着装等物质手段也可能改善形象,但最方便、最省钱、效果最佳的美容法是心系当下、保持宁静愉悦的心理状态。
恶念一起,第一个受伤的是自己
为什么有的人被大家喜欢着、呵护着,而自己不招人待见?
佛曰:
恶生于心,还自坏形,如铁生垢,反食其身。
——《法句经·尘垢品》
佛说:恶念萌生于心,反倒会毁坏自己的形象,就像铁生锈一样,吞食的只是自己。
一个人的形象很重要,它好比商店的招牌与装潢,又好比商品的包装,招牌不抓人眼球,包装没有吸引力,人家不进你的店,不拆开你的包装,里面的货色再好,又怎能畅销?生活舒心、事业顺心的人,往往拥有一个成功者的形象:皮肤光洁、表情自然、神态安详、气度从容、身体舒展大方;而生活事业举步维艰的人,往往呈现出失败者的形象,或忧或愁或苦或闷或怨或恨,从表情上一眼可见其落寞的境况。
究竟先有成功然后有成功者的形象,还是先有成功者的形象然后有成功呢?其实,两者相辅相成,拥有成功形象的人,往往受人欢迎和喜爱,人缘好,机会多,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了;而一个成功的人,内心的良好状态自然会通过形象气质表露出来,让人感受到某种特殊的魅力,这是良性循环。反之,身具失败形象的人,让人觉得不可亲近、不可信任,成功的机会就少了。机会毕竟是人造就出来的,没有人缘,哪有机会?而事业、生活的失意,会使心情变得一团糟,形象气质也坏掉了,这是非良性循环。生活中的“幸运儿”,必然是那些进入良性循环状态的人;而“倒霉蛋”们,必然处于非良性循环状态。
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看一个人的脸色,即可知道对方处于何种心理状态;还可能看出对方处于何种生存状态,例如事业是否顺利?家庭是否富足?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等等。一般来说,人的形象并非一成不变,从生下来那一刻起,随心情、境遇的不同,形象便一直在变化着。但是,人的内心和外表一样,都有“弹性限度”,一旦长期处于某种状态,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例如皱纹、色斑、苍老的皮肤、浑浊的眼神,等等,形象因此固着下来,例如,农民看上去像农民,工人看上去像工人,知识分子看上去像知识分子,便是形象固着的结果。
形象固着后,仍有改善的可能,但难度极大,所以,为了获得一个成功者的形象,最好在形象固着之前便加以改善。
一般来说,婴儿的形象最可爱,少年的形象最可喜,从青春期开始,情感经历、生活经历日益丰富,人的形象开始急剧变化,有的人变得越来越可爱,有的人变得越来越可厌,而多数人变得平凡无奇、没有特色。影响形象的最大因素是什么呢?是自己的心灵。
心灵有净有不净,有善有不善,心地纯洁、善良的人,外表也明净和善,可亲可爱;心地龌龊、观念邪恶的人,内心的污秽、怨毒也会在脸上呈现,让人厌憎;而大多数人,内心的“洁净度”、“善恶等级”适中,外表也普普通通,不太引人注目。
有一种人,表演天赋出色,且懂得内心洁净、善良的重要,尽管内心原本不洁、不善,却擅长掩饰,知道怎样用别人喜欢的言行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呈现在别人面前的可能是一个受欢迎的形象。但“演员”毕竟只是“演员”,一旦遇到特殊的情境,搅起内心的沉渣污垢,恶臭便掩盖不住了!“披着羊皮的狼”再狡猾、再会伪装,獠牙迟早会曝光;“白骨精”再漂亮、再善变,一棒子就打回了原形。
还有一种人,内心原本洁净、善良,只是由于生存竞争的需要,攻击意识或防御意识较强,呈现在别人面前的可能是一个“麻烦分子”的形象,但真性情一旦为人所知,内心的美质表露出来,仍然会为人所喜爱。
今天是一个文化多元、价值观相异的时代,许多人刻意模糊是非善恶的观念,对“因果报应”持怀疑态度,对“好人好事”不屑一顾,对“坏人坏事”反倒特别宽容。但是,无论任何时代,基本的道德观念都是不能抛弃的,“因果报应”也不会失效,恶念一生,不等见诸行为,自身已受报应,“还自坏形”,把形象毁掉了,损失难以估量。
明代高僧莲池大师写《十善行》时,一个自以为是的游方僧对他说:“禅的真谛是无一事可褒,无一物可贬,四大皆空,五蕴非有,善恶诸法,都不是禅,你写这种书有什么用呢?”
莲池大师故意说:“现在不懂装懂的人太多了,你也是这类人,还是说点别的吧!如何?”
游方僧一听,气得脸色铁青。
莲池大师微微一笑,温和地说:“你怎么不拂拭一下脸上的污秽呢?”
游方僧将“四大皆空,五蕴非有”的道理讲得头头是道,但心里毕竟未空,嗔念一生,污秽马上浮现在脸上。
“四大皆空,五蕴非有”确实是佛家的至高玄理,但“空”只是一种境界而非实相,在生活中,善恶的观念是不能混淆的,善与恶,一佛一魔,只有到达佛境的人,才能泯灭魔佛,视一切如自然,所言所行,“从心所欲”,亦无不合乎自然。一般的人,心里善恶分明,佛是佛,魔是魔,有此分别,自然应该向善弃恶,以免“走火入魔”。
佛家讲“因果报应”,并非空洞的道德说教,而是为了“自度度人”,“度人”的目的能否达到,取决于人;“自度”却可由自己把握,善念一生,天堂即现眼前,天使的形貌也显现于自身,岂不美妙?恶念一生,地狱即现眼前,自身亦如恶鬼附体,岂不丑陋?
那些心怀不善的人,怨天怨地怨父母怨社会怨他人,心里恶念丛生,往往面目可憎,人见人厌,找工作,交朋友,谈恋爱,无一事顺利,跟成功幸福无缘,岂不是得着了最大的报应吗?
◎如饮甘泉
心灵也需要“环保”,爱惜自己的最好方式是清扫内心的尘埃,用善良的观念“杀菌消毒”,尽量不让病毒般的恶念滋生于心田。
没有怨悔的心,才能品味到人生的幸福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幸福从何而来?
佛曰:
无悔恨故心得欢喜,得欢喜故心得悦乐,得悦乐故心则安隐,心安隐故得无动定,得无动定故得实知见,实知见故厌离生死,厌离生死故便得解脱,得解脱故明见佛性。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七·梵行品第八之三》
佛说:因为无所悔恨,所以心生欢喜;因为心生欢喜,所以心情愉悦;因为心情愉悦,所以心态平和;因为心态平和,所以可得禅定;因为得入禅定,所以能领略真知实见;因为领略了真知实见,所以可以看透生死;因为看透了生死,所以能得到解脱;因为得到了解脱,所以可以明见佛性。
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一条“成佛”的简便途径。所谓“成佛”,并不是普通人想象的,变成一个全身金光四射、走路脚不沾地、有通天彻地之能的神秘人物,而是变成一个心体自然、安享“极乐”的人,这样的人,说普通并不普通,说不凡又很平凡,没有一伸手变成五指山、压住孙泼猴的本领,却有降伏心魔、不生微尘的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