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蒙学经典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的次序的形成是有历史原因的,“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全文按韵语写成,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

姓氏来源

西周的周穆王时代,有个叫造父的人,善于驯马和驾车。传说周穆王到昆仑山去见西王母,乘坐的是造父驾的八匹骏马拉的车。因为造父驯马驾车有功,周穆王就把赵城(今天山西省洪洞县一带)作为封地赐给他,造父的后代就以封地为姓。春秋时期,造父的第五世孙赵夙做了晋国的将军,而赵夙的后代又建立了赵国。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

历史名人

[赵雍]就是赵武灵王,他在战国时期积极倡导国家制度和社会文化习俗的改革创新,推行“胡服骑射”,使赵国成为强国。

[赵云]字子龙,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有胆有识,武艺高强,功勋卓著。刘备称他一身是胆,人称“虎威将军”。

[赵匡胤]宋代开国皇帝,有雄才大略,是卓越的政治家。

姓氏来源

以长寿闻名的彭祖,是远古帝王颛顼(zhuān xū)的玄孙。传说他活了八百岁,在商、周时都做过官。据说他曾救过尧的命,所以得到了“大彭”封地。到了周朝,彭祖的后代中有个叫彭孚的人,他的官职为“钱府上士”,负责掌管朝廷的钱币,于是以官职为姓就姓“钱”了。钱姓发源于陕西,兴盛于江浙。唐朝末年,钱镠(liú)建立吴越国,政绩卓著。

历史名人

[钱起]唐朝诗人,“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就是他的名句。

姓氏来源

孙姓主要有四个来源。一是周文王的后代惠孙,后人为纪念惠孙,取他名字中的“孙”字为姓;二是春秋时期楚国名相孙叔敖,后人取他的字“孙叔”为姓,演变为“孙”;三是春秋时期的田书,他是商朝君王的后裔,因为有功,被齐景公封赏并赐姓“孙”;四是商朝末年的贤臣比干,他是商纣王的叔父,因正直而被残暴的纣王杀害,他的子孙为避难而改姓,其中有一支姓孙。

历史名人

[孙武]又称“孙子”,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世称“兵圣”。

[孙思邈]隋唐时期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人尊为“药王”。

[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领导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体制,被尊为“国父”。

姓氏来源

商朝末年,有个叫理徵的人,他是尧舜时期的“理官”(相当于今天的法官)皋陶的后人。为人正直,敢于进谏。纣王一怒之下要杀害他全家。理徵的妻子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数日无食,终于找到一种长在树上的果子——“木子”充饥,才没饿死。于是,利贞脱离危险后就把自己的姓改为“李”(“木”加“子”)以示纪念。

历史名人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李自成]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又称“李闯王”。

姓氏来源

相传黄帝时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商朝时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他们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

周朝的建立者周文王,姓姬,是黄帝的儿子后稷的后裔。后稷种百谷于周原(今陕西渭河平原),从此称为周族。周朝很多是姬姓国。公元前256年,东周被秦所取代,很多周的子孙以及周朝遗民以“周”为姓。其中周平王的后裔,被认为是我国周姓的主要来源。

历史名人

[周瑜]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曾经指挥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操大军。

[周敦颐]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朱熹曾推崇他为理学的创始人。著有《爱莲说》等。

姓氏来源

远古的时候便有吴姓。颛顼帝时有个叫吴权的,少康帝时有个神箭手叫吴贺。他们的后代有些仍然姓吴。

但吴姓主要来源于姬姓。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次子仲雍都自动让贤,想让三弟的儿子姬昌(周文王)继承王位,于是躲到现在的江浙一带,被推为当地的首领,号称句吴。太伯死后,仲雍继位。仲雍的三世孙周章被周武王封为诸侯,国号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后来吴国被越国所灭,王室子孙便以国名为姓。

历史名人

[吴广]秦末反秦起义领袖,与陈胜一起在大泽乡起义,建立了张楚政权。

[吴道子]唐朝著名的画家。后人用“吴带当风”形容他的画,尊称他为“画圣”。

[吴承恩]明代杰出的小说家,著名神魔小说《西游记》的作者。

姓氏来源

西周末年,周宣王把他的弟弟姬友封为郑国的诸侯,这是西周所封的最后一个诸侯,史称郑桓公。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公的子孙流亡,以原来的国名郑为姓氏。

历史名人

[郑和]明朝人,本姓马,因为随明成祖起兵被赐姓郑,七次率领船队下西洋。

[郑成功]明朝末年的名将,率军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郑燮]清朝郑板桥,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

姓氏来源

王姓起源很多,大多是王族的后代。起源于周朝的姬姓。如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为直言进谏而惹怒君王,被废为平民,一族人迁居琅琊。因原是王族,所以世代都称他们“王家”。

历史名人

[王昭君]名嫱,西汉人,受命与少数民族和亲,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王羲之]东晋人,我国最为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世称“书圣”。

[王维]唐代诗人,是田园诗派的代表,也是杰出的画家。

姓氏来源

冯姓来源于姬姓,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个儿子毕公高,被武王封于冯地,从此以后,他的子孙就用邑名作为姓氏。汉代出现了好几位姓冯的将军,他们的后代居住在河南、山西、河北、福建等地。

历史名人

[冯梦龙]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三言”的编者。

姓氏来源

陈姓主要来源于一个叫妫满的人,他是帝舜的后裔。周武王灭掉商朝后,想要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妫满于是受封在陈国,被称为胡公。其后人用原来的国名为姓,叫陈完。这便是陈姓的最早来源。

历史名人

[陈胜]秦朝末年著名的起义军首领,他与吴广联合,领导农民反抗秦朝的暴政,建立了张楚政权。

[陈平]汉高祖刘邦的著名谋士,常常献上有智慧的计谋,帮助刘邦夺得天下。

姓氏来源

康叔是周文王的儿子,他的兄弟周武王建立西周以后,把他封在了商朝的首都殷(在今天河南安阳)一带,建立了卫国。秦朝统一天下以后,卫国的王族子孙,就以国名作为姓氏。

历史名人

[卫青]西汉武帝时有名的军事将领,曾七次出击匈奴,维护了边疆安定。

[卫玠]西晋时著名的贵公子,传说因为相貌英俊常被人围观,疲惫而死,因此有“看杀卫玠”的典故。

[卫夫人]卫夫人名卫铄,东晋有名的女书法家,据说是王羲之的启蒙老师。

姓氏来源

蒋姓的起源很单一,俗称“天下无二蒋”。蒋姓出自姬姓。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诸侯的时候,把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姬伯龄封到了蒋国,他就是蒋姓的得姓始祖。

历史名人

[蒋防]唐代文学家。他年少时就才思敏捷,聪慧过人。他的作品《霍小玉传》是唐传奇的代表作。

[蒋廷锡]清代康熙、雍正年间著名的花鸟画家,开创了“蒋派”花鸟画。

姓氏来源

沈本来是个国名,最早是大禹子孙的封国。周朝初年,周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成王的叔叔周公旦主持政事。新旧贵族联合一些边远地方的人发生叛乱。成王的另一个叔叔季载,帮助周公旦平定了叛乱,周公旦举荐他做了司空。后来,成王又把季载封到沈国。季载的后人以国为姓。

历史名人

[沈约]南朝齐梁之际的著名诗人和文坛领袖,“永明体”的开创者之一,作诗讲求声韵格律,促进了诗歌由古体向近体的发展。

[沈括]北宋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写有《梦溪笔谈》。

[沈周]明朝中期的著名画家,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姓氏来源

周朝初年,周武王少子叔虞被哥哥周成王分封到唐国(在今天的山西省翼城市)。他的儿子燮继位后改国号为“晋”。山西简称晋,就是由此而来。

但是叔虞的后代万被封到韩原(现在的陕西韩城西南),人们称他为韩万。从此,他的后代便以邑名“韩”为姓。

历史名人

[韩非]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有著作《韩非子》。

[韩信]秦末汉初著名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帮助汉高祖平定天下,被封为齐王、楚王、淮阴侯。

[韩愈]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又称“韩昌黎”。

姓氏来源

西周末年,周宣王姬静有个小儿子叫尚父。周宣王把他封在杨地(在今天的山西省洪洞县),称为杨侯。后来,杨国被晋国吞灭,杨侯的子孙就依照当初周王的分封姓了杨。

还有一种说法,说杨姓人是唐叔虞的后代。唐叔虞是周武王的第三子,是晋国人的祖先。杨氏源于周朝的王族姬姓。

历史名人

[杨坚]即隋文帝,隋朝的开国皇帝。

[杨贵妃]唐玄宗最为宠爱的贵妃,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姓氏来源

朱姓和曹姓都是远古帝王颛顼的后代。颛顼的玄孙叫安,大禹赐其姓为曹。周武王时,曹安的后人有个叫曹挟的,受封在邾国(现在的山东省邹县)。后来,楚宣王率军吞灭了势力弱小的邾国,曹挟的子孙有的继续姓曹,有的为了避难,将“邾”字去掉偏旁,改姓朱。

历史名人

[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元璋]即明太祖,明朝开国皇帝。

[朱耷]清初的著名画家,自号“八大山人”。他画的鱼鸟都是“白眼向人”的样子,表达了对明朝的怀念,对清朝的不合作。

姓氏来源

秦姓有两个来源:靠北的一支,是颛顼嬴姓的后代;靠南的一支,则是黄帝姬姓的后代。秦始皇姓嬴,是颛顼的后代。秦王子婴投降刘邦以后,子孙开始以秦为姓。另一支秦姓是周公的儿子伯禽的后代。伯禽的后代被封在秦邑(今天的山西境内),于是姓秦。

历史名人

[秦越人]就是神医“扁鹊”,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医学家。

[秦琼]唐朝初年的著名将领,又叫秦叔宝。他的故事被编成小说和评书、戏剧等。

[秦观]又叫秦少游,北宋著名词人。苏东坡称他为“山抹微云秦学士”。

姓氏来源

尤姓来源于沈姓。五代时,一个叫王审知的人在福建称王,因为他名字中的“审”和“沈”同音,所以福建姓沈的人都要避讳,把“沈”字去掉偏旁,改为“尤”。这就是尤姓的由来。

历史名人

[尤袤]南宋著名诗人,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齐名,合称“南宋四大家”。

[尤怡]清代名医,著作有《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等。

姓氏来源

在尧帝的时候,有一个贤能的人叫伯夷,他辅佐尧帝治理天下,被尊称为“四岳”之一。西周灭商后,周成王把伯夷的后裔封在许国(在今天河南省许昌市东部),称为许文叔。到战国初期,许被楚国所灭,许国的子孙流散在中原和江南各地,以国名为姓。

历史名人

[许行]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农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人人都应该劳动,并带着学生穿布衣、织草鞋,干各种活计。

[许慎]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他写的《说文解字》是我国文字学的开山之作。

姓氏来源

战国末年,韩国被秦国吞灭。秦王下令追捕韩王的后人,有位韩国的贵族逃亡到江淮地区避难。在渡河时,遭到官吏的盘查。当时天气非常寒冷,官吏问他姓什么,他心里慌张,便指了指寒冷的河水,意思是姓韩。官吏误会了,以为他是姓河,从此他以“河”为“何”,便姓了何。

历史名人

[何晏]三国时期玄学家,是魏晋玄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姓氏来源

炎帝的后裔伯夷,在尧帝时掌管礼仪,在舜帝时被任命为“秩宗”。舜帝晚年赐他姓姜,并封为吕侯。商朝末年就有了吕姓。吕尚是吕侯的后裔,人们仍用他的祖姓“姜”来称呼他,叫做姜尚,又叫姜子牙。他曾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这是吕姓之源。

历史名人

[吕不韦]战国末期的大商人。他利用政治投机辅佐了秦王,被封为宰相,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杂家著作《吕氏春秋》。

[吕雉]就是吕后,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她是中国古代行使皇帝权力的第一位女子。

[吕蒙]三国时期吴国著名的军事家。

姓氏来源

春秋时候有个鲁国君主之子叫施父,他精通音乐,看到曹国太子欣赏音乐的姿态,就断言曹国国君将会很快去世。后来果真如此。施父还很有政治才能,是当时的名臣。他的后人孝叔,把他的名字“施父”作为自己的姓。后来又省去了“父”字,这就是施姓的最早来源。明朝时,名士方孝孺拒绝为朱棣起草登极诏书而被害,族人为了避难,有人改姓施,因为“施”字拆开,恰是“方人也”。这是今天上海施姓的来源。

历史名人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著名小说《水浒传》的作者。

[施琅]清朝著名的军事家,海军统帅。他率水军出击台湾,为实现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姓氏来源

远古时候,有个人名叫挥。他的父亲和颛顼帝的父亲,都是黄帝正妃嫘祖所生。挥自幼生活在父亲的封地顿丘。当时的人们以打猎捕鱼为生,挥受到天上星星的启发,折来树枝,发明了弓,用来打猎。黄帝死后,颛顼继位。共工和颛顼争夺帝位。挥率兵迎敌,把弓矢用于战争,打败了共工,使得他撞上不周山而死。因为挥功勋卓著,颛顼帝封他为“弓正”,也叫“弓长”,赐姓张。挥就是张姓人的祖先。

历史名人

[张骞]西汉时期的外交家。他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建立起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

[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他绘制星象图,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等。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他写了著名的《伤寒杂病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姓氏来源

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帝喾(kù),是黄帝的曾孙,他的夫人名叫简狄。简狄吞鸟蛋而怀孕,生下一子,取名叫契。因为契是简狄吞吃鸟的子(也就是鸟蛋)而生的,就以“子”为姓。经过十四代的演变,从契传到商朝的开国国君汤。汤字太乙,加上姓便叫“子太乙”。汤的后代把“太”字去掉,以“子乙”为姓,就是“孔”姓。

历史名人

[孔子]名丘,“孔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他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融]汉朝末年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后来被曹操杀害。

[孔尚任]清朝初年的诗人、戏曲作家,著名戏剧《桃花扇》的作者。

姓氏来源

曹姓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周文王的第十三个儿子,叫振铎,他被周武王封在曹邑,建立了曹国。曹国后来被宋国吞灭,曹王的后人便以故国的国名为姓。二是颛顼的玄孙陆终。陆终的第五个儿子叫安,安曾经辅佐大禹治水,因为有功,大禹赐姓曹。

历史名人

[曹参]西汉建立时期的功臣之一,与萧何一起辅佐汉高祖刘邦,开国后继任萧何的宰相职位。

[曹操]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中国北部。

[曹雪芹]清代伟大的文学家,《红楼梦》的作者。

姓氏来源

严姓是从庄姓改来的。东汉的汉明帝名叫刘庄。因为避讳,刘庄就下令姓庄的人改姓严。到了魏晋时期,有一部分姓严的人又恢复了原来的庄姓。这样,庄、严两姓就同时存在了。

历史名人

[严光]又叫严子陵,东汉初年人,曾与光武帝刘秀同学。他拒受官禄,是著名的隐士。

[严羽]宋代著名诗歌理论家。他写的《沧浪诗话》对后来的人写诗有很大影响。

[严嵩]明朝嘉靖年间的大奸臣,阉党的领袖,也是一位书法家。

姓氏来源

春秋时期,宋戴公的儿子考父,受封于华邑,他的后代就以封地名为姓。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华姓来源于考父的儿子子督。子督字华父,当时担任宋国的太宰职务,他作恶多端,杀死了大夫孔父嘉,并夺其妻,然后又杀死了宋殇公,迎立公子冯为宋庄公,自己做了一国之相。后来,狂妄的子督自己改姓华,他就成了华姓的得姓始祖。

历史名人

[华佗]东汉末年的名医,在中国历史上首次使用麻醉疗法为人治病。

[华罗庚]当代著名数学家、教育家,在数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姓氏来源

少昊是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是黄帝和正妃嫘祖所生。他在位八十四年,都城在现在的山东曲阜。按照古人的五行学说,西方是属金的,所以少昊又有金天氏的称号。他有一支子孙就以金为姓,一直沿用到现在。

历史名人

[金圣叹]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他将《水浒传》、《西厢记》等评定为“六才子书”。

[金农]清代书画家,号冬心先生,是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

姓氏来源

晋献公的大夫毕万受封于魏,他的后代就以魏为姓。毕万有着周朝王族的血统,他的先祖毕公高,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毕公高受封在毕国。后来毕国被西戎攻灭,毕万投奔到晋国,做了大官,因为有功,被赐封在魏地。

历史名人

[魏无忌]又称信陵君,战国时期魏国的贵族,是以供养食客而出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

[魏征]唐朝的著名大臣,以敢于直言劝谏唐太宗而闻名。

[魏源]清朝的军事思想家和战略家。他的《海国图志》是我国以及东亚第一本介绍西方文明的著作。

姓氏来源

陶姓的祖先是尧帝和舜帝。尧曾经是个制作陶器的人,现在的山东定陶县就是他当年制陶的地方。因此,他的后代中有的姓陶,有的姓唐。舜有一个叫虞阏的后人,在周朝做“陶飞”的官,负责管理陶器的制作。他的子孙便以官名为姓,改姓陶。

历史名人

[陶侃]东晋的开国功臣,被封为长沙郡公。

[陶弘景]南朝齐梁之际的著名道士、医药学家、炼丹家,编写过《名医别录》。

[陶渊明]东晋人,又叫陶潜,别号五柳先生,是汉魏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散文和辞赋成就也很高。

姓氏来源

姜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姜姓人是炎帝的后代。传说中的炎帝,也就是神农氏,是远古时期的“三皇”之一。炎帝出生在姜水(今天的陕西省岐山县),所以就姓姜。

历史名人

[姜尚]又叫姜子牙、吕尚、太公望,俗称姜太公,是周朝初年著名的军事家,先后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

[姜维]三国时蜀国后期的主要将领。

[姜夔]南宋词人,又称白石道人。他精通音乐,写词注重格律。

姓氏来源

戚姓来源于地名。在春秋时代,卫国有一位大夫叫孙林父。他本是卫国的贵族,被封在了戚地(今天的河南省濮阳市戚城)。这个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在当时是晋国、郑国、吴国、楚国等国的交通要道,而且紧挨着黄河,可以作为天然的防御。孙林父的子孙非常喜爱这个地方,就用“戚”作为姓,世代居住在这里。

历史名人

[戚夫人]汉高祖刘邦的宠妃,也是西汉初年的歌舞名家,善于跳“翘袖折腰舞”,会弹瑟唱歌、吹笛击筑。

[戚继光]明朝名将,著名的军事家,率军成功地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

姓氏来源

周朝的时候有个称为“申伯”的人,他原是炎帝的姜姓后裔,历经了周朝的三代帝王。在周成王时,他被封在申地(在今天河南省南阳市),所以称为“申伯”。周厉王当政后,娶了申伯的女儿,生下了周宣王。后来周宣王继承王位,把母舅申伯封到了谢地。谢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唐河南部,后来申伯的子孙们流散到其他地方,就把封地谢当做姓了。

历史名人

[谢安]东晋政治家,是一代名士与名相。

[谢玄]东晋著名的将军。他指挥了著名战役淝水之战,被誉为以少胜多战例的典范。

[谢灵运]南朝诗人,谢玄的孙子,又称谢康乐。他的山水诗成就很高,是我国山水诗作的开创者。

姓氏来源

邹姓和朱姓都来源于邾国的王族。当年周武王把颛顼帝的后人封在了邾国。邾国成为鲁国的附庸,被改为邹,后来又被楚国所灭。邾国的子孙一部分姓朱,另一部分就拿后来的国名“邹”作为姓。

历史名人

[邹忌]战国时期齐国的谋臣,以敢于进谏和善于言辞而著称。

[邹衍]战国末年齐国人,著名的哲学家,诸子百家中阴阳家的代表人物。

姓氏来源

窦姓的祖先是四千多年前夏朝帝王相的儿子少康。相在位的时候,有人作乱犯上。相的妻子当时正怀着少康,她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从墙的洞口逃亡,生下了少康。少康后来复兴了夏朝。为了纪念当初母亲带着自己从洞中逃亡的经历,少康让自己的儿子姓窦。窦,就是洞的章思。

历史名人

[窦融]东汉时的著名将领,曾经跟随汉光武帝远征,后来被封为安丰侯。

[窦默]元朝时的著名医学家,是我国针灸史上的名家之一。

[窦建德]隋末唐初人,河北起义军的领袖。

姓氏来源

姜太公是西周最大的功臣,在他的辅佐下,周文王、周武王父子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新的王朝“周”。周朝建立后,周武王封姜太公做齐国的诸侯。姜太公的一支子孙被封在了鄣国(在今天的山东省境内),是杞国的附庸国。后来,子孙把“鄣”字去掉偏旁,姓章。

历史名人

[章邯]秦朝将领,曾率秦军与项羽所率起义军在巨鹿大战,被击败,后来被刘邦的部下韩信所灭。

[章学诚]清朝著名学者,是乾隆年间的进士,在史学方面造诣很深。

姓氏来源

传说有一个叫祝融的人,是帝喾时候的火正,也就是掌管火的官。祝融的后人昆吾,有四个儿子被封,其中一个封在了苏国(今天的河南、河北一带)。从此以后,这一支子孙就用苏作为姓。

历史名人

[苏武]西汉尽忠守节的著名人物。他出使匈奴被扣留,却决不投降,被流放牧羊十九年,最终回到汉朝。

[苏秦]战国时著名的说客、谋士、纵横家,是“合纵派”的代表。

[苏轼]就是苏东坡,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词、文章、书法、绘画都有很高的成就。

姓氏来源

潘姓人的祖先,是一个叫季孙的人。他是周文王之子毕公高的儿子。周武王继承王位后,把毕公高封在了毕地,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和咸阳以北一带。毕公高就是毕国的国君,他把儿子季孙封在“潘”这个地方。季孙的子孙就以这个地名为姓,世世代代姓潘。

历史名人

[潘岳]就是有名的美男子潘安,西晋时的文学家。

姓氏来源

远古时期,我国有一个部落叫葛天氏,相传是北方葛姓人的祖先。北方葛姓的另一个祖先是葛伯,他是颛顼帝的后代,三千多年前,他在今天的河南蔡丘县建立葛国,和商汤是邻居。到商汤灭掉夏朝的时候,葛国也被灭了,子孙就把国名当做姓。

历史名人

[葛玄]三国时期吴国人,人们称他“太极仙翁”。

[葛洪]东晋时期著名的医学家、道教学专家和思想家,在道教史和道教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著作有《抱朴子》。

姓氏来源

范姓人来源单一,是尧帝的后代。尧的后人有个叫杜伯的,被周宣王杀害。杜伯的儿子隰(xí)叔逃到晋国,做了“士师”这个官职。于是就用官名做姓,姓士。他的曾孙叫士会,很有才能和智谋,当上了晋国的大官,被封在了范地(今天的河南省范县)。士会的子孙就改姓了范。

历史名人

[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他足智多谋,帮助越王勾践打败了吴王夫差。

[范晔]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他写了有名的史书《后汉书》。

[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

姓氏来源

据说彭姓和钱姓都是彭祖的后代。在传说中,彭祖很会做一种好吃又有营养的羹汤。尧帝生病的时候,他献上这种羹汤,尧帝的病就好了。所以,后世也认为他是厨师的祖先。尧帝把他封在大彭国。他活了八百多岁,被叫做“人瑞”,表示他的长寿;又被称做“彭祖”,他的后代有的便以彭为姓。

历史名人

[彭咸]商朝著名的贤臣,因为劝谏君王不被接纳,投水而死。屈原曾在《离骚》中反复提到要学习他。

姓氏来源

周公是西周初期政治家,姓姬名旦,为周成王的叔叔,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当初被封在东方的鲁国(在今天山东省曲阜市),但是他要留在周朝的首都辅佐周成王,就派儿子伯禽去鲁国。战国时,楚国灭鲁。鲁国王族子孙被迫迁居下邑(国都以外的所属城邑),就以国名为姓了。

历史名人

[鲁仲连]战国末期有名的高士,齐国人。

[鲁肃]三国时吴国将领,足智多谋。他在赤壁之战中促成了孙刘联盟,经周瑜统帅,打败了曹操。

姓氏来源

“豕韦”这个复姓是韦姓的演化来源。夏朝时,大彭国的君主将元哲封到“豕韦”这个地方(在今天江苏省铜山附近)。元哲以豕韦为姓,建立了韦国。后来的王族子孙们就以“韦”字为姓,省去了“豕”字,一直流传到今天。另外一些韦姓人,是西汉初年的大将韩信的后代。韩信的子孙当时避难到广西,为了掩人耳目,取“韩”字的右半边“韦”当做姓。

历史名人

[韦应物]唐朝诗人,有《韦苏州集》。其诗以描写田园风物著名,语言简约恬淡。

[韦庄]晚唐五代时期的诗人、词人。《秦妇吟》是他的名作之一。其词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

姓氏来源

战国时期,赵国有个叫赵奢的大将,很善于用兵打仗,功勋卓著。他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在今天河北省邯郸市西北),称为马服君,死后便葬在了这个地方。他的子孙最初用“马服”两个字作为姓氏,后来又省去“服”字,于是就有了马姓。

历史名人

[马融]东汉文学家、经学家。

[马超]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将领,智勇双全,武功卓越,后来依附了刘备。

[马致远]元朝戏曲家、散曲家,有著名杂剧《汉宫秋》传世。

姓氏来源

传说有几种版本:一种是说花姓来源于何姓,而何姓人的祖先是周文王。一种是说华姓分化而出了花姓,因为古时原本没有“花”字,后来从“华”中分化出“花”,专门指花草的花。因此,华姓人的祖先宋微子应该是这部分花姓人的祖先。还有一种说法是金代有个叫范用吉的人改姓花,他的后代便姓花。这也是现在一部分花姓的起源。

历史名人

[花敬定]唐朝上元年间著名的武将。他曾受到诗人杜甫的赞美,非常骁勇善战。

[花云]曾跟随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东征西战,成长为著名的将领,后成为明朝的开国元勋。

姓氏来源

榆罔是远古时代的神农氏的后代,将儿子封在方山一带。这个儿子本来叫“雷”,受封方山后又叫方雷。方雷的子孙就以地名为姓,世代姓方。另外周朝时,南方的诸侯国在周宣王的时候发生叛乱,大臣方叔率领三千辆兵车平定了叛乱,方叔的后代就跟着姓方。方叔的后代当初主要在河南境内活动,后来逐渐南迁,在福建形成了望族。

历史名人

[方孝孺]明代初年的大学问家。他拒绝为篡位的朱棣写即位诏书,被灭了十族,所谓十族就是九族加上他的朋友学生一族。

[方苞]清代“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著名的散文家。

姓氏来源

俞跗是黄帝的一个大臣,他医术很高明,通过摸病人的脚就可以诊断病情。他甚至能割开病人的皮肤和肌肉,清洗肠胃等内脏,这在四五千年前是非常了不起的。战国时的名医扁鹊对他十分敬佩,西汉的史学家还把他的事迹写进了史书里。他就是俞姓人的祖先。

历史名人

[俞伯牙]春秋时期人,他和钟子期的“高山流水”的传说是千古美谈,其琴艺非常出众。

[俞大猷]明代抗倭名将,也是诗人和兵器发明家。

姓氏来源

禺阳是远古帝王黄帝的小儿子,他受封在任邑,建立起了任国(在今天的山东省济宁市一带)。任国王族的子孙,就以任为姓。还有传说认为,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十二个因为有德,被赐封了姓氏,任姓就是其中之一。像后来的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这十个姓,最初的时候都是从任姓发源而来。

任姓历史非常悠久,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就是上古时候的任姓人氏。

历史名人

[任不齐]春秋时期孔子的七十二贤弟子之一,楚国人。被唐朝皇帝追封为任城伯,被宋朝天子加封为当阳侯。

[任昉]南北朝文学家,和著名诗人沈约并称“任笔沈诗”。

[任仁发]元朝画家、水利家。《二马图》是他的代表作。曾主持修浚吴淞江等工程。

姓氏来源

周朝时,有个叫诸的贵族,是被周武王分封为陈侯的胡公满的十一世孙,他字伯爰。伯爰的孙子叫涛涂,他把祖父的名字作为姓,就有了爰姓。在春秋时期,“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读音同,意思也相通,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六个字为姓。繁衍到后来,袁姓的子孙最多、势力最大,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大姓。伯爰也就是袁姓的始祖。

历史名人

[袁绍]东汉末年北方的一位军事首领,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败。

[袁崇焕]明朝末年著名的边防将领,有勇有谋,威震关东。

[袁枚]清朝文学家,是“江右三大家”之一,人称“随园先生”。

姓氏来源

春秋时候,鲁国有个叫展禽的人,是掌管刑狱的官,被封在柳下这个地方。他很懂得尊重人,也很正直,人们都很尊敬他。有一次,一个女子到他家后门躲雨,他怕女子冷,就用衣服把她裹在怀里,抱在腿上,但是心里没有一点淫乱的念头,真正做到了“坐怀不乱”。孟子称他是贤良君子。他死后,鲁公赠给他“惠”的谥号,人们就叫他“柳下惠”。他的后代也就跟着用柳作为姓了。

历史名人

[柳宗元]唐代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和韩愈齐名,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公权]唐代大书法家。与颜真卿齐名,世人并称“颜柳”,书法界也素有“颜筋柳骨”之说。

[柳敬亭]明末清初著名的说书人,评书的创造者。

姓氏来源

敬叔是春秋时期人,他原本是禹的后人、杞国的公子,到齐国当上了大官,得到鲍邑这块封地。敬叔的后代就用鲍作为自己的姓,齐国也就成了鲍姓的发源地。鲍敬叔的儿子叫鲍叔牙,曾孙叫鲍国。

历史名人

[鲍叔牙]春秋时期齐国的大臣,因为举荐管仲有功,被齐桓公封到鲍城。

[鲍照]又称鲍参军,南朝宋文学家,杜甫诗中“俊逸鲍参军”,指的就是他。

[鲍令晖]著名才女,钟嵘在《诗品》中专门称赞过她,南北朝时期人。

姓氏来源

史姓人的祖先是传说中汉字的发明者仓颉。黄帝的时候,仓颉任大臣,职务相当于后来的史官。后人就以先祖的官职作为姓,安徽宣城一带是这一支史姓的繁衍发展地。另一支发源于湖北武昌的史姓,他们的祖先是周朝一个被称做太史佚的人。其实太史佚是他的官名,职责是记录天子的言行。太史佚的后代便取“史”字作为姓,世代传了下来。

历史名人

[史达祖]南宋中期的词人,在当时名气很大,尤其善于咏物。

[史可法]明朝末年著名的爱国将领,后英勇就义于清军大举南下时。

姓氏来源

尧帝的后代和周文王的子孙是唐姓人的祖先。尧帝年老时把帝位主动让给舜,舜封尧的一个儿子做了唐侯。唐侯的后人于是用“唐”作为姓流传下来。周成王灭掉唐国以后,把它改封给了自己的弟弟叔虞。唐叔虞的儿子迁居到晋地,一部分子孙就用原来的国号“唐”作为姓。这两支唐姓,都出现在西周初年的时候,均为黄帝轩辕氏的后代。

历史名人

[唐伯虎]:明代的著名画家,又叫唐寅,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和仇英、沈周、文徵明合称“吴门四家”。

姓氏来源

姓费的人早在夏朝就有。史书上有记载的费昌、费仲等人,据说都是夏禹的后代。春秋时候,鲁国鲁懿公的孙子、大夫无极被分封在山东费县西北,人们称他为费无极。费无极的子孙就用邑名“费”为姓。所以说,费姓人是鲁国公族的后代。

历史名人

[费直]西汉时著名的易学家,创立了“费氏学”。

[费祎]三国时期蜀国重要的文臣,官至后军师、尚书令、大将军,直至主持相府。

姓氏来源

黄帝有个后裔叫奚仲,是个聪明灵巧的人。最早的马车就是由他发明的,在大禹时期做“车正”的官,他就是薛姓人的祖先。奚仲因为造车有功,被封在了薛国(在今天的山东省滕州市)。薛国历经了夏、商、周朝,直到周朝末年被楚国吞灭。奚仲的后代就用薛作为姓。还有的薛姓来源于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孟尝君被封在薛国,也就是奚仲曾经受封的地方,人们称他为“薛公”。孟尝君的后代也有的姓薛。

历史名人

[薛烛]春秋时期秦国人。他善于鉴别宝剑,被人称为天下第一相剑大师。

[薛仁贵]唐朝初年著名的将领,在唐王朝开国时期功勋卓著。

[薛涛]唐朝有名的女诗人。曾创制了一种特别精美的信纸,称“薛涛笺”。她晚年居住在成都浣花溪畔。

姓氏来源

相传在黄帝时有一个精通医术的大臣,叫雷公,曾和黄帝一起讨论医学理论,可见雷姓是个古老的姓氏。具体说,雷姓的起源,是来自方雷氏族。方雷氏是炎帝神农氏的九世孙,和黄帝关系密切,方雷氏的女子还曾嫁给黄帝。后来这个氏族因为战功被黄帝封在方山(在河南省中北部的嵩山一带),建立了诸侯国。氏族的子孙就把国名当做姓氏,也就是复姓方雷。后来逐渐又分化为两支,一支姓方,一支姓雷。

历史名人

[雷焕]晋代天文学家。会观天象,曾看出斗牛(星名)间有紫气而断定丰城有宝剑,果然当地挖出龙泉、太阿两把宝剑。

[雷威]唐代著名的古琴制作家,是唐代制琴名手四川雷氏中的杰出者。

姓氏来源

贺姓人本来姓庆。东汉时,汉安帝的父亲叫刘庆,姓庆的人避讳帝王的名字,就改为同义词“贺”了。贺姓人的祖先是庆封。他是春秋时期齐桓公的曾孙,取父亲公孙庆克名字中的庆字为姓,由子孙继承下来。他在齐国做了很多坏事,引起了齐国人的极大不满,儿子被杀死,他逃到了吴国。吴王给他很高的待遇,比在齐国时还要好。庆氏宗族的人听说后,都赶来吴国相聚。直到东汉,贺氏主要在江浙一带繁衍。

历史名人

[贺知章]唐朝著名诗人,生性喜酒,与李白、张旭等并称“饮中八仙”,其号为“四明狂客”。

[贺岳]明朝著名医学家,著有《医经大旨》、《明医会要》、《药性准绳》等。

姓氏来源

成汤是汤姓人的始祖,他是商朝的开国国君。他本来姓子,叫履,又叫天乙,是帝喾的十五世孙,成汤是他死后人们给他的谥号。成汤最初是夏朝专管征伐的官。夏朝末年,帝桀残暴昏庸,他就开始实行灭夏的计划。经过多年的征战,他终于把夏桀放逐到南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由于他爱护百姓,施行仁政,很受拥护,死后有了“成汤”的谥号。他的子孙中有一支就以这个谥号为姓。

历史名人

[汤显祖]明朝戏曲家、文学家,《牡丹亭》的作者。

[汤天池]清朝人,铁画的创始人。

姓氏来源

周武王灭商后封了一些异姓的诸侯国,罗国就是其中之一,在今天的湖北襄阳。春秋初期,罗国被楚国所灭,国人就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罗。他们迁居到今天的长沙、南昌两地,繁衍发展起来。还有一部分罗姓人来自熊姓。他们的祖先重黎,是远古时期管理火种的官员,被称做“祝融”。后来重黎被杀,他的弟弟吴回继任。吴回后人又从熊姓中分化出罗姓来。

历史名人

[罗艺]隋末唐初的著名将领。

[罗隐]唐朝末年的著名诗人,咏物诗写得很有特色。

[罗贯中]元朝末年的著名文学家,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

姓氏来源

周朝的王族姬姓是毕姓的来源。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叫姬高,被封在了毕国(现在的陕西西安、咸阳以北),人们叫他毕公高。毕国后来被楚国所灭,毕公高的后人就用国名做了姓,毕姓就这样流传下来。

历史名人

[毕轨]西汉著名的学者,与创立清谈风尚的何晏齐名。

[毕昇]宋朝著名的科学家,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姓氏来源

商朝的帝乙是郝姓的始祖。帝乙即位后,将他的儿子子期封在了太原郝乡(在今天的山西太原)。大概是在商朝被周朝灭亡以后,子期的后代子孙有的用故国的国名作为姓,姓商;有的就用先祖的地名作为姓氏,姓郝。郝姓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从商朝末年到汉代,郝姓人大都活动在今天的山西太原一带。直到宋代,南方一些地方才出现了少数的郝姓人家。

历史名人

[郝孝德]隋末农民起义领袖。他带领好几万人起义,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转战在黄河下游以北地区。

[郝澄]宋代著名画家。他所画的道佛、人马很有名。

[郝懿行]清代著名的经学家、训诂学家。

姓氏来源

安姓人是安息国人的后代。上古时候,黄帝有个儿子叫昌意。昌意的第二个儿子叫安,被封在西戎,后来建立了安息国。东汉时,安息国的王子清,在父王去世后,主动让位给他的叔父,自己出家到河南洛阳,专门从事佛经翻译,为我国早期的佛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时,王子清以及和他一起来到中原的安息人,都用国名为姓,这就是安姓的由来。于是,后世的安姓人尊奉安清为得姓始祖。

历史名人

[安清]汉代佛教学者。他本是安息国王子,放弃王位传扬佛法,翻译佛经三十多种。

[安禄山]唐朝人。他和史思明同为著名的“安史之乱”的发动者。

姓氏来源

常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早在远古的黄帝时代,就有姓常的人。比如黄帝曾让一个叫常仪的人观看月亮来占卜。当时还有一个叫常先的人,被黄帝任命做大司空。今天河南的常姓人,大多是他们的后人。还有一部分常姓来自周朝的王族、卫国的国君康叔。康叔被周武王封到卫国后,又把自己的儿子封到常邑去。卫国直到秦二世时才被攻灭,经历了春秋战国时代,王族子孙有的姓卫,有的姓常。所以,有的卫姓人和常姓人是有相同血脉的。

历史名人

[常惠]汉代人。他曾随苏武出使匈奴,被拘留十余年而始终不屈。

[常遇春]明朝名将,曾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汗马功劳,能征善战,有勇有谋,因其能率领十万士兵,号称“常十万”。

姓氏来源

周朝王族是于姓的来源之一。周武王推翻商朝以后,把王族子弟分封到各地。其中一个儿子分封到于邘国这个地方,被称为于邘叔。后来,于邘国的子孙就以国名为姓氏,姓“于邘”,后来又简化为姓“于”。于姓另外一个重要来源是淳于姓。唐宪宗李纯时,为避讳“纯”和“淳”同音,复姓淳于氏改为单姓于氏。到了宋代,有部分于姓恢复淳于姓,也有一部分没有改,仍然姓于。

历史名人

[于禁]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将领,跟随曹操,屡立战功,被拜为虎威将军、左将军。

[于谦]明代大臣,以“两袖清风”、正直无私著名。

姓氏来源

黄帝有个后代叫大由,他就是傅姓的祖先。大由被封在傅邑这个地方,后来他的子孙就以地名为姓。傅姓的另外一个主要来源是商朝名相傅说。当时,商高宗武丁想要重振国力,希望找一个得力的大臣。他在一个叫傅岩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叫“说”的人,当时他还只是一个筑墙的奴隶。武丁任命他为宰相,结果天下大治。说因此被赐姓为傅,成为了傅姓的祖先。

历史名人

[傅玄]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学问渊博,擅长乐府诗。

[傅山]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不但在诗文、书画、医学等领域都有很高造诣,更是精通经史诸子、佛道之学。

姓氏来源

商朝末年有位大才,叫姜子牙,年过七十了仍然没有作为。他就在渭水边用直的鱼钩钓鱼,等待贤明的君主来发现他。周文王知道他与众不同,封他为国师。在他的辅佐下,周文王和周武王推翻了商朝,建立了新政权。因为功劳显著,姜子牙被封到齐国做诸侯。姜姓的后裔有的就以国号为氏,姓齐。

历史名人

[齐德之]元代著名的外科医生,担任过当时的医学博士、御药院外科太医。

[齐召南]清朝人,小时候就被称为“神童”,长大后成为著名的史地学家。

姓氏来源

周武王灭商后,把同母的弟弟姬叔封在康这个地方,称为康叔。武王死后,成王继位,商朝的旧臣勾结商纣王的后裔发动了叛乱,最后被贤臣周公平定。然后,周公就把原来商都周围的地区和商朝的旧臣交给康叔管辖,改封康叔到卫国,所以又称卫康叔。康叔把卫国治理得很好,被成王升为司寇,权位比其他诸侯都要高。康叔死后,谥号是“康”,他的后代有的就用谥号作为姓,姓康。

历史名人

[康泰]三国时吴国人,曾出使扶南(今柬埔寨)等国,写有《吴时外国传》,是中国早期的旅行家。

[康昆仑]唐朝时西域康国人,琵琶演奏家,在当时有“长安第一手”之称。

[康有为]近代维新派著名领袖,“公车上书”的主要人物。

姓氏来源

伍胥,黄帝时候人,传说是著名的《玄女兵法》的作者。今天有些伍姓人就是他的后代。春秋末期,楚国有个将领叫伍参。楚庄王讨伐郑国,晋国派兵阻挠。紧急时刻,伍参要求参战,结果立了战功。伍参被封为大夫,就以自己的名字做了姓。从此,伍家在楚国非常显贵,伍参的儿子伍举、孙子伍奢都世袭了大夫这个职位。伍姓就流传下来了。

历史名人

[伍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帮助吴王实现了富国强兵,先后打败了楚国和越国,成为了吴国有名的大臣。

[伍孚]东汉灵帝时的大臣,刺杀奸臣董卓失败,大骂董卓,慷慨就义。

姓氏来源

由余,春秋时期人,是余姓人的祖先。由余本来是晋国人,为了避难,逃到我国西北部的西戎,在那里做了大官。西戎王只知道饮酒作乐,昏庸无能,由余多次劝告,都没有效果。有一次,由余代表西戎出使秦国,和秦穆公交谈,十分投机。秦穆公非常欣赏他的才干,劝他来秦国。由余答应了,在秦国大展才华,为秦国称霸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子孙把他的名字分作由、余两姓,有的姓由,有的姓余,共同来纪念他。

历史名人

[余象斗]明朝著名的通俗小说编著者和刊刻者。

[余怀]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笔记《板桥杂记》是其最为出名的著作。

姓氏来源

商朝末年,商王帝乙打算废除太子弃的王位继承权,改立另一个儿子受辛。史官元铣极力劝阻,但是帝乙不听。后来受辛继承王位,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商纣王。贤臣元铣死后,有的子孙就用他名字中的“元”字作为姓,沿袭下来。另有一些元姓是源于春秋时期,魏武侯的儿子被封在了元邑(现在的河北省元氏县),他的后代就用这个地名作为自己的姓。

历史名人

[元稹]唐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白居易是好朋友,两人文学主张也相近,世人将他们共称“元白”。

[元德昭]五代十国时期著名的将领。他战功卓著,被吴越王拜为丞相。

[元好问]金朝最为优秀的诗人、文学家。

姓氏来源

越王勾践是顾姓人的祖先。汉代时候,越王勾践的七世孙叫摇,曾担任过闽越族(分布在今天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地区)的首领。他因为帮助刘邦打败项羽有功,受封为东海王。他又在自己的诸侯国封儿子为顾余侯。顾余侯的一支子孙就用他封号的第一个字为姓,顾姓由此开始传承。

历史名人

[顾恺之]东晋时期著名画家,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顾宪成]又叫东林先生,明代人,曾在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朝政人物,从而促成了历史上有名的东林党的形成。

[顾炎武]清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很有气节,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

姓氏来源

春秋时期鲁庄公的弟弟庆父据说是孟姓的祖先。鲁庄公死后,子般继位,庆父派人行刺了他。鲁闵公接着做了两年国君,庆父又行刺闵公,想自己做国君。鲁国人非常恨他,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非常害怕,逃到莒国,改称孟孙氏。但鲁国还是要追究他的罪责,他就在回国的途中自杀了。庆父的子孙都改称孟孙氏,后来又简化为孟,就有了姓孟的人。

历史名人

[孟子]名轲,人称“亚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的代表人物。

[孟光]东汉时期的一个女子,是“举案齐眉”这个成语的主人公。

[孟浩然]唐代初期的著名诗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对后来的诗人有很大影响。

姓氏来源

黄姓发源于古黄国(现在的河南省潢川县),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舜帝的时候,东方部落的首领叫伯益,因为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姓嬴。传说伯益的后裔有十四支,其中一支就是黄氏。大约商末周初的时候,黄氏子孙建立了黄国,又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一方,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但最后还是被楚国灭了。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姓,姓黄。

历史名人

[黄歇]战国时楚国的丞相,被封为春申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

[黄盖]三国时期吴国有名的老将,赤壁之战中用苦肉计假装向曹操投降,帮助孙刘联军打败了曹操。

[黄庭坚]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所写诗与苏轼并称“苏黄”,开创了江西诗派。

姓氏来源

穆姓是产生较早的一个姓。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宣王死后,由弟弟和继位。和执政九年,临死时遗诏传位给哥哥宋宣王的儿子与夷,而让自己的儿子离开宋国,到郑国去做事。因和做君主的时候贤良和气,所以与夷即位后,给和追加谥号为“穆”,史称宋穆公。后来,宋穆公的子孙们就以祖上的谥号为姓,姓穆。穆姓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鲜卑族丘目陵氏改为汉姓,姓穆。

历史名人

[穆宁]唐朝人。他和韩休都以家教严格而闻名,人们用“韩穆二门”形容有家教的人。

[穆修]宋朝人。专心于学问,他的古文造诣受到欧阳修的赞赏。

姓氏来源

宋国的始祖微子启的孙子叫大心,春秋时期,大心的封地在萧邑(今天的江苏省萧县)。当时宋国有个叫南宫长万的大将杀死闵公,发动了叛乱。宋国公子纷纷逃往萧邑。大心把这些王族子弟和他们的随从人员组成一支军队,又从曹国请来援军,消灭了南宫长万,平息了内乱。闵公的弟弟宋桓公即位后,把大心的萧邑封为附属国,称大心为萧叔。萧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大心的后世子孙就以封地为姓,姓萧。

历史名人

[萧何]西汉著名的大臣,辅佐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

[萧统]是梁武帝的儿子,又称昭明太子,南朝时梁朝文学家。他编的《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

[萧太后]名叫萧绰,辽景宗的皇后。是著名的女军事家、政治家,她使辽国达到了鼎盛。

姓氏来源

“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的后人就是姚姓人。传说舜出生在姚墟,他的父亲和继母,以及同父异母的弟弟企图陷害他,但是善良的舜却一直以德报怨。舜的德行渐渐被尧帝知道,于是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又将帝位让给了他。舜治理天下,和尧一样英明贤德,人们都很尊敬他。舜为国操劳,后来死在了南巡的途中。他的子孙以他为骄傲,就用他出生的地名“姚墟”作为姓氏,姓姚。

历史名人

[姚崇]唐朝政治家,曾任武则天、唐玄宗朝的宰相。

[姚广孝]明朝著名的僧人,又叫僧道衍,是明成祖朱棣的心腹,曾参与修纂《永乐大典》等工作。

[姚鼐]清朝文学家,曾参加《四库全书》的编纂,创立了清代散文的重要流派——桐城派。

姓氏来源

周朝王族的后代就是邵姓人。周朝初年,大臣姬是因功被周王封在召地(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因而被称为召公。召公曾与周公旦一起平定武庚之乱,是周朝初年的四朝元老。召公的子孙世袭他的爵位,并以“召”为家族的姓氏。由于“召”在古代有“邵”和“召”两种写法,召氏也因此分为邵氏和召氏两支。汉代以后,召姓大多都改为邵姓。

历史名人

[邵雍]北宋著名哲学家。他精研周易,创立了象数之学。

姓氏来源

汪姓也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有四千年左右的历史。其祖先是夏朝的诸侯防风氏。传说,夏朝的国君禹召集诸侯到会稽山,防风氏因为来得迟了,被禹杀了头。到了商朝,防风氏改为汪芒氏,又称汪罔氏。商朝以后,后代子孙又改为单字“汪”。春秋时代,又出现一支汪氏子孙——鲁国国君鲁成公的儿子,被封到了汪邑,他的后世子孙有的就用地名为姓,姓了汪。这一支汪姓的后裔在隋唐时期成为望族。

历史名人

[汪元量]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擅长弹琴,曾是宫廷的乐师。

[汪昂]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学家,有《医方集解》、《汤头歌诀》等著作,非常实用,流传很广,对普及医学有很大贡献。

[汪士慎]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姓氏来源

周文王的第八个儿子名叫叔郑,武王灭商后,把叔郑封在毛国(今天的陕西省岐山、扶风一带),叔郑就被称为毛公。直到西周晚期,毛国还存在。毛公的子孙在周朝世代继承显要的官位,称为毛氏。因此,毛姓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今天的毛姓人大多都是他们的后代。

历史名人

[毛亨]西汉著名学者,他注解的《诗经》一直流传到今天,被称为《毛诗》。

[毛晋]明朝藏书家。他有九万八千余册藏书,历代收藏家无能出其右者。

姓氏来源

周武王的儿子孝伯因居于参卢,又被叫做参卢氏。周成王继位后,为巩固统治,分封了十五个同姓兄弟做诸侯,孝伯被封在狄成(今天的山东省高青县南),建立了狄国。狄国灭亡后,子孙便用国名当做姓氏,这便是狄姓的一支。古时常把北方的少数民族泛称为狄族。周代有一支狄族活动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东部一带,他们的子孙有的用族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也姓狄。

历史名人

[狄仁杰]唐朝武则天时的宰相,善于断狱和举贤。

[狄青]北宋靖边名将,熟读兵法,在抵御西夏的战争中功勋卓越。

姓氏来源

春秋时期鲁国公有个儿子名彄,字子臧,他的子孙就以他的字“臧”为姓,称为臧氏;而到鲁惠公时,惠公也有个儿子,名叫欣,字臧,后代也把他的字当做姓氏,这是臧氏的另一个来源。由于鲁国的始创者是周公旦之子伯禽,因此,这两支臧姓子孙其实都是周公的后裔。

历史名人

[臧洪]东汉末年人,在董卓乱政时,他游说各地首领,合力讨伐董卓。

[臧懋循]明朝戏曲家、文学家,编有《元曲选》,对元杂剧的保存和流传贡献颇大。

姓氏来源

戴国是西周初分封的一个小诸侯国。戴国灭亡后,国人以国名为姓,是为戴姓的起源。还有一个说法,春秋时期,宋国第十一位国君死后,谥号为“戴”,也就是宋戴公,他的后人有的用他的谥号为姓,这也是戴姓的一个来源。先秦时期,戴姓主要在发祥地河南东部一带发展繁衍,后来迁居到安徽、山东、江苏扬州等地,在那儿成为望族。

历史名人

[戴复古]号石屏,南宋“江湖诗人”代表人物,诗词兼有文采,一生不仕。

[戴名世]清代史学家。康熙年间,他一本《南山集》触怒清廷,株连甚广,自己也被逮捕入狱,为清朝四大文字狱之一。

[戴震]清代思想家、学者。他对经学、语言学贡献颇大,开一代考据之风。

姓氏来源

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兄长,周灭商后,周王分封他做了商朝旧都附近的宋国的国君,都城在商丘(现在的河南省商丘市南)。到了春秋时期的宋襄公以后,宋国国势渐渐衰微,后来终于被齐国灭了。宋国国君的后代就姓了宋。宋姓发源于河南境内,经过了几千年的繁衍,已经成为中国古老而又辉煌的姓氏之一。

历史名人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的辞赋家,相传为屈原的弟子,他以《九辩》闻名后世。

[宋慈]南宋法医学家,曾任提点刑狱官,写了一部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

[宋应星]明代科学家,所写的《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名著。

姓氏来源

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武王死后,幼子成王即位,周公旦就帮他处理政事。为巩固统治,成王分封王族子孙及一些有功劳的人到各地做诸侯。诸侯管理自己的封地,对王室负责。周公旦的儿子茅叔被封在了茅(今天的山东省金乡县西南),建立了茅国。茅国是个小国,春秋时期,被相邻的邹国灭掉。茅国的公族子孙就用国名为姓,世代相传。

历史名人

[茅焦]秦朝人,因冒死劝谏秦始皇与太后恢复母子关系,被尊为“仲父”。

[茅星来]清朝著名的学者,著有《近思录集注》、《钝望文钞》,是研究经史和宋明理学的大家。

姓氏来源

西周初,周文王的儿子毕公高被封在毕国做诸侯王。毕公高在自己的诸侯国里,继续分封子孙,让他们分别去管辖各个地方。其中一支就被封到 “庞”这个地方,庞地的子孙后来就用地名为姓,一直发展到今天。

历史名人

[庞涓]战国时魏国大将,与孙膑一起学兵法,才能不及孙膑,后来战败而死。

[庞统]东汉末年人,因为很有才干,被称为“凤雏”。

姓氏来源

文坚是商纣王时候贤臣比干的儿子。周朝建立后,文坚受到了周武王的接见。周武王看到他左右手掌纹分别像 “纟”和 “己”字,合在一起就是“纪”字,于是赐他姓纪。还有一种说法,周武王封炎帝后裔于纪国,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寿光一带,到春秋时纪国灭亡,公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了。

历史名人

[纪信]刘邦的大将,楚汉相争时,为保护刘邦而被项羽所杀。

[纪君祥]元代戏曲作家,代表作《赵氏孤儿》闻名海外。

[纪晓岚]又叫纪昀,清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曾任《四库全书》总编纂,并写有短篇志怪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

姓氏来源

楚国是黄帝后裔的封地。到楚武王时,他的儿子瑕在朝中政绩显著,楚武王很满意,就封了屈邑这个地方给他,所以后人称他为屈瑕。以后他的子孙世代以屈为姓,这就是屈姓的起源。

历史名人

[屈原]战国时楚国名臣,曾任左徒、三闾大夫,创作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文人诗《离骚》,其它著作如《九问》、《湘夫人》等亦是名作。

[屈大均]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岭南三大家”之一。曾参与反清,后出家落发为僧。

姓氏来源

周成王时分封诸侯,其中将王族中的一支封到项国(今天的河南项城一带)。这是一个小国,到春秋时即为楚国灭掉(有的史书上说是被鲁国灭掉的)。亡国后,项国王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这就是项姓的开始。

历史名人

[项槖]春秋时候的神童,传说他善于辩论,七岁时就能让孔子口服心服,被后世称为“圣人之师”。

[项羽]又叫项籍,楚将项燕之孙,自称西楚霸王。后来楚汉相争,于乌江兵败自尽。

姓氏来源

远古时代,有一个官职名叫巫祝,专门负责祭祀,还跟鬼神交流,测问吉凶。由于巫祝是世袭的,传到后来,有的子孙就以官职为姓,祝作为姓氏就诞生了。还有一种说法,黄帝的后裔曾被周武王分封到祝这个地方,建立了祝国(今山东济南),亡国后,祝国的公族子孙就世代姓祝了。

历史名人

[祝融]颛顼帝的孙子,名叫重黎,传说上古时由他掌管火,所以被称为火神。

[祝枝山]又叫祝允明,明朝书法家、诗人,与唐伯虎等人并称“吴中四才子”。

姓氏来源

“董”最初是指一种能制绳索的草。远古时候,有一个擅长编制草绳的部落叫惠连氏,他们以草为图腾。

生活在舜帝时代的董父,是惠连的孙子。传说他颇了解龙的习性,擅长驯龙,于是舜帝任命他当专门养龙的官职——豢龙氏。董父工作认真,龙经他的驯养,不但能听懂人话,还很善舞。舜帝看了很高兴,对他进行奖赏,而且赐他姓董,他的后代就以董做了姓氏。这是董姓的开始。

历史名人

[董仲舒]西汉武帝时的大儒。武帝采纳了他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后世中国影响深远。

[董卓]东汉灵帝朝的权臣。他操持朝政,深为时人痛恨,后为部将吕布所杀。

[董其昌]明朝书画家,“华亭派”的代表人物,精于书画鉴赏及文物收藏。

姓氏来源

秦仲是周宣王时的名臣,也是善于养马的非子的曾孙,他在征讨西戎时,不幸兵败被杀。秦仲的五个儿子十分悲愤,他们率兵继续打仗,终于战胜了西戎。康是秦仲的小儿子,因征伐有功被封在梁,建立了梁国,他就是梁康伯。春秋时,梁国为秦穆公所灭,梁国子孙在亡国后大部分逃到晋国,他们以梁国国名为姓,于是有了梁姓。

历史名人

[梁鸿]东汉时的隐士,妻子名孟光,“举案齐眉”的典故说的就是他们两个。

[梁红玉]宋朝时的巾帼英雄,出身卑微,后成为抗金名将韩世忠之妻。

[梁启超]清末民初的国学大师,康有为的学生,是戊戌变法的参与者之一,著有《饮冰室合集》。

姓氏来源

尧帝的后代中有个叫刘累的人。传说他跟豢龙氏学习驯龙,是夏朝有名的驯龙师,于是被夏王赐为御龙氏。后来,刘累的后代建立了唐国。西周初年,周成王的弟弟叔虞被封在唐,于是唐国国君迁往杜城居住,被称为杜伯。宣王时,杜国因杜伯被杀而亡,公族子孙大都投奔他国,留在杜城的就以杜为姓,成为杜氏先人了。

历史名人

[杜康]传说中发明酒的人,善于造酒,生活在上古黄帝时期。

[杜甫]唐朝大诗人,又称“老杜”、“诗圣”。因忧国忧民,他的很多写实诗歌被称作“诗史”。

[杜牧]唐朝著名诗人,晚唐诗歌的代表之一,被称为“小杜”。

姓氏来源

商朝的时候,有个由尧帝后裔建立的诸侯国,名叫阮国,大概在今天甘肃泾川县境内。商朝末年,西伯侯姬昌吞灭了许多小国,其中就包括阮国。亡国后,阮国王族为了避难,分散到了各个地方,并以“阮”为姓开始新的生活,这就是阮姓的起源。

历史名人

[阮瑀]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阮籍]三国时曹魏名士、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有八十二首《咏怀诗》留世。

[阮咸]魏晋名士,阮籍之侄,“竹林七贤”之一。

姓氏来源

春秋后期,楚国有个叫亹(mén)的大夫,官居蓝县尹,他亦被称为蓝尹亹。蓝尹亹的后人就以他官名中的“蓝”字为姓,蓝姓就此出现。蓝姓还有一个来源,在陕西渭河流域有个盛产玉石的蓝田,它在战国时本是魏国国土。后来秦国贵族秦子向战败于魏国,魏王把他封在蓝田,秦子向的后代就以地名为姓,改姓蓝了。

历史名人

[蓝采和]唐朝末年的逸士,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蓝玉]明朝初年著名将领,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之一,后因谋反罪被杀。

[蓝瑛]明末著名的画家,工于山水画,是画坛上的“浙派殿军”。

姓氏来源

春秋时期,吴国有个叫季札的公子。季札博学且谦虚,曾多次推辞王位,北游齐、鲁、郑、晋等地,有远见卓识。后来,他的后代便以他名字中的“季”为姓,这是季姓的主要来源。另外,春秋时鲁僖公有个宰相名叫季友,他在鲁国劳苦功高。他的后人就用“季孙”或“季”为姓,沿用至今。

历史名人

[季布]秦末汉初人,楚汉战争中的名将。

[季振宜]清初江浙人士,著名的藏书家,以精藏宋元版本而闻名。

姓氏来源

西周初年,身为成王兄弟的叔虞,被分封做了唐国的诸侯王。后来周康王即位,又把“贾”这个地方,也就是现在山西襄汾西南一带,封给了叔虞的小儿子公明,作为唐国的一个附庸,公明就是贾伯。后来,唐叔虞的子孙燮做了唐的国王,把国名改名叫晋国。后来春秋争霸,晋国把同宗的贾国灭掉,贾伯的后裔就以国名为姓,这就是贾姓最主要的来源。

历史名人

[贾谊]西汉文学家,官至长沙太傅。擅长散文,《过秦论》是其代表作。

[贾岛]晚唐苦吟派诗人,早年曾出家为僧。他的诗清峭瘦硬,与孟郊并称为“郊寒岛瘦”。

[贾思勰]北魏农学家,他根据自己的观察实验、搜集到的资料以及对老农的访问,完成了一部农学巨著《齐民要术》。

姓氏来源

颛顼帝有个玄孙叫伯益,他的第三个儿子名恩成。后来周朝分封诸侯,恩成做了江国的君主。江国位于楚、宋、齐三国之间,乃大国必争之地,时常为大国操纵,又因为淮水泛滥等自然原因,江国始终很弱小,后来楚国把它灭掉了。而江国王族的后代就把国名当做姓氏,江姓就此出现了。还有一种说法,江姓是从萧姓改来的。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有位姓萧的义军领袖在混战中败给了黄巢,于是他指着江水,把姓氏改成了江。

历史名人

[江淹]南朝时文学家,善于写辞赋,代表作有《别赋》。

[江总]南朝时陈国的宰相、文学家,以写宫体诗闻名。

姓氏来源

邾子挟是传说中的圣王陆终的后人,他在周武王的时侯,被分封在邾这个地方,在那儿建立了邾国。又过了五代,邾子挟出了个叫夷父的子孙,因为他字颜,又称为邾颜公。后来邾国为楚国所灭,颜公的子孙就有人把颜作为姓氏。颜姓还有个来源,周成王把伯禽封在鲁国,鲁国有个颜邑后来成为伯禽子孙的领地,子孙就把邑名做了姓氏。

历史名人

[颜真卿]唐朝书法家。他的字被称为“颜体”,擅长楷书,“楷书四大家”之一。

[颜师古]唐代文字学家,著有《五经定本》等。

[颜之推]北齐文学家,《颜氏家训》是其影响后世的名作。

姓氏来源

西周初,周武王的弟弟虢叔、虢仲被分封到西虢、东虢做诸侯。后来,西虢和东虢随着西周的衰亡而湮没。虢国的后代子孙们就把国名做了姓氏。由于古时“虢”和“郭”这两个字是相通的,所以姓氏就称为“郭”。还有个说法,据古书记载,夏商时有两个叫郭支和郭崇的人,他们也是郭姓人的祖先。

历史名人

[郭子仪]唐朝中兴名将,因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被封为“汾阳王”,也称“郭令公”、“郭汾阳”。

[郭守敬]元代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他主持编制了我国历史上施行最久的历法《授时历》。

姓氏来源

商王太丁有个弟弟,被太丁封在梅(今天的安徽省亳州市东南),他和他的子孙就被称为梅伯。到商纣王时,忠心且正直的梅伯因批评纣王荒淫,被纣王施以酷刑致死。商灭周兴后,周武王把前朝贤臣的后人封为诸侯,于是分封梅伯的后裔到了黄梅,号称忠侯。梅伯的一支子孙就以梅为姓,是为梅姓的起源。

历史名人

[梅尧臣]北宋文学家,与欧阳修一起推动古文运动。擅长写诗,与苏舜臣合称“梅苏”。

[梅文鼎]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曾考察古今中外历法,又对国内传播了欧洲数学。

姓氏来源

商纣王有个叔父名叫比干,是个正直的忠良之才,传说他有七窍玲珑心。纣王昏庸残暴,他把批评自己的叔父杀了,还把他的心剖出来看。比干身怀六甲的夫人陈氏怕纣王斩草除根,逃到树林里躲避追杀,在一个石室里产下了儿子,取名叫坚。后来周武王灭商,他听说了坚的逃难经历,赐他“林”姓,于是名字变成了林坚,而他就是林姓人的得姓始祖。

历史名人

[林禄]第一个把林姓从北方带到南方的人,也是“闽林” (南方林姓中影响最大的一支)的始祖。

[林默娘]宋朝时福建莆田人,相传她慈善好施、泽被苍生,故而百姓尊她为圣母或妈祖,是浙闽一代家喻户晓的保护神。

[林则徐]清末禁烟名臣。他清正廉洁,忧国忧民,一场虎门销烟更是可歌可泣。

姓氏来源

春秋时候,宋国有个叫伯宗的贵族,后来他做了晋国大夫。伯宗这个人很直爽,他因给一位贤臣求情说好话,遭到晋国奸臣陷害致死。而他的儿子州犁为避难也逃到楚国,楚王出于尊重贤人之后,赐他以太宰之职,并把他分封在钟离(今天的安徽省凤阳县一带),他的后人就以封地之名为姓,有的姓钟,有的姓钟离。到了以后,这两个姓氏合并起来都姓钟了。

历史名人

[钟离春]战国时期齐国人,虽相貌丑陋,却贤良有才,后成为齐宣王的王后。

[钟繇]三国时魏国大书法家,官至太傅,他在书法上堪与王羲之齐名。

[钟嵘]萧梁时著名学者,尤善文学批评,最有名的著作当属《诗品》。

姓氏来源

伯益是辅佐大禹治水的功臣,舜帝很赏识他,赐他姓嬴,还为他挑了本族的姑娘姚氏做妻子。他们后来生有二子,其中小儿子叫若木,若木因父亲的功劳而被封在徐地(江苏泗洪一带),建立了徐国。徐国传了四十多代,历经夏、商、周三朝。到春秋时,吴国灭了徐国,徐国的子孙就用“徐”为姓,一直用到现在。

历史名人

[徐渭]即徐文长,明朝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自称书法天下第一。亦擅长戏曲,《四声猿》是流传后世的名篇。

[徐霞客]明朝旅行家,著有《徐霞客游记》。

[徐光启]明代科学家。他是较早学习并介绍西方科技的中国学者,写有《农政全书》。

姓氏来源

姜太公吕尚是西周开国之相。他凭伐纣兴周之功获封诸侯,成为齐国首位国君,定都营丘。他的后代有的就以国都名字中的“丘”为姓。还有一个来源,春秋时陈国、邾国分别有宛丘、弱丘这两个地方,而那两个地方的人就以“丘”为姓氏了。到了后来,为避孔子之讳,清雍正帝下令把“丘”一律改为“邱”姓,邱作为姓氏才开始出现。

历史名人

[邱心如]清代女作家,善弹词。晚年曾设帐授徒,著有长篇弹词《笔生花》。

[邱远才]清末人士,太平天国“淮王”。因作战勇猛而获“邱老虎”之名,后在冀中饶阳战役中阵亡。

姓氏来源

西周初年,开国功臣姜尚受封于齐地,称为齐太公。齐太公的后代中有个叫公子骆的,其后人便把他的名字作为姓氏,这就是北方骆姓的起源。南方也有一支骆姓,传说他们的始祖是春秋时的霸主越王勾践。

历史名人

[骆俊]东汉末年人,官至陈留相。他为人忠义,因不肯借粮给袁术而招致杀身之祸。

[骆统]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骆宾王]初唐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姓氏来源

周朝时,齐国有由周天子直接任命的国、高二公,他们地位显赫,可以决断齐国大事。其中高公就是一部分高姓人的祖先。大部分高姓人其实是齐国公子的后代。姜子牙的六世孙齐文公把自己的一个儿子封到了高邑(今天的河南省禹县),这个儿子被称为公子高。公子高的后人就以他的封地名作了姓氏。从此,这个姓就传下来了。

历史名人

[高渐离]战国末燕人,长于击筑(一种乐器),因刺杀秦始皇未遂而被杀害。

[高适]盛唐时候边塞诗人的代表。与岑参齐名,并称为“高岑”。

姓氏来源

大禹凭治水之功获封夏国。他死后儿子启登上王位,建立夏朝,从此王位的继承由禅让变成世袭。夏朝享国十七代,最终亡于桀之手。之后,亡国的夏朝王族后人就把夏作为他们的姓氏了。夏姓还有个来源。西周初年,舜的后代妫满被封在陈国。到春秋时,陈国有位公子名叫子西,字子夏。子夏的孙辈征舒就以祖父的字“夏”为姓,是为夏征舒,而他的后人也将夏姓延续下去。

历史名人

[夏圭]南宋画家,与马远齐称“马夏”,他常以半边或一角景色构图,人称“夏半边”。

[夏完淳]明末诗人、抗清义士。十四岁随父抗清,后不幸被俘,慷慨就义。著有《夏完淳集》。

姓氏来源

周武王时,文王的第十二个儿子叔度获封蔡地,人称蔡叔。他是“三监”之一,负责跟管叔、霍叔一起监管商之遗民。武王死后,因成王年幼,朝政由周公暂摄。这引起“三监”的嫉妒,于是联合武庚造反。后来蔡叔兵败而遭流放,周公便让他的儿子做了蔡国之君,称为蔡仲。战国时期,楚国灭掉了蔡国,蔡国子孙便散居各地,以国名为姓了。

历史名人

[蔡伦]东汉时人,他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等为原料造纸,发明了造纸术。

[蔡邕]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官至左中郎将,故人称“蔡中郎”。

[蔡琰]又叫蔡文姬,东汉蔡邕之女。际遇坎坷,曾被南匈奴掳去十二载,后为曹操以重金赎回。音乐、诗歌造诣颇深,《胡笳十八拍》是其名作。

姓氏来源

春秋时,陈国因诸公子争夺王位而内乱不止,陈历公的儿子陈完出于避难,到了齐国,被齐桓公封在了田这个地方。后来,陈完就以齐国的封地为姓,改姓田,他的子孙也效法陈完,一直把田姓延续下去,后来田氏还废了姜氏,成了齐国新主人。

历史名人

[田单]战国时期齐国大将,最早采用火攻之术作战。

[田文]又称“孟尝君”,战国时齐国贵族。他尊贤纳士,手底下有食客三千,是“战国四公子”之一。

[田横]齐国贵族的后裔。汉初,他因不向刘邦屈服,带领五百人逃亡到海岛,全部自杀。

姓氏来源

周文王有个孙子名叫仲山甫,他因在辅佐周宣王开创“宣王中兴”的过程中功勋卓著,被封为樊侯。以后樊姓就为仲山甫的子孙所用了。还有一部分樊姓是有其他来源的。商朝自成汤立国之后,他的子孙形成了陶、施、樊、繁、锜、几和终葵七大族,其中樊族子孙将樊姓沿用下来,一直到今天。

历史名人

[樊於期]战国时秦国名将。后因败给了赵将李牧而逃到燕国,父母宗族皆为嬴政杀戮,最后自捐项上人头助荆轲去刺杀秦王。

[樊哙]西汉初年名将,屡次救高祖刘邦于危难之间。

姓氏来源

西周初年,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孙有个叫胡公满的,他是周武王的女婿,后来周王把他封到陈国。春秋末期,陈国为楚国所灭,陈国后人就以胡公满的姓氏为姓,流传下来。还有个说法,西周时候有一个与王室同姓的胡国,后来被楚国灭掉。另外,春秋时期还有一个王族姓归的胡国,在鲁定公的时候也被楚国吞并。这两个诸侯国王族的后代便以国名为姓氏,胡姓得以光大。

历史名人

[胡安国]宋朝经学家,很受王安石推崇。

[胡宗宪]明中期大臣、抗倭名将,官至兵部尚书,后因“严嵩案”下逮入狱,瘐死牢中。

姓氏来源

叔处是周武王之弟,周文王的第八个儿子。后来武王分封王族做诸侯,叔处被封霍地(今天的山西省霍县西南),人称霍叔,他是负责监管商朝遗民的“三监”之一。后来“三监”勾结武庚造反失败,周公把他废为平民,他的儿子做了霍君。春秋时,霍国被晋献公灭掉。霍君的后人就以霍为姓,叔处就是霍姓祖先。

历史名人

[霍去病]西汉名将,抗击匈奴有功,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名言,死时仅二十四岁。

[霍光]西汉政治家,与霍去病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他辅佐昭帝,中兴汉室,权倾朝野二十年。

姓氏来源

西周时有个大夫被封在芮国,历代国君称为芮伯。春秋时期,有位叫万的君主做了芮伯,他还一度去朝中做官,官至周朝司徒。后来他迷恋女色,母亲芮姜把他赶出芮国。他的子孙就以他的名字“万”为姓,这是万姓的一大来源。万姓的另一祖先是毕万。他身为晋国大夫辅佐晋献公有功,故而获封魏地,人们称他魏万,他的后人就世代以“万”为姓了。

历史名人

[万树]清朝文学家、戏曲作家。编有一部重要的词学著作《词律》。

[万斯同]清朝史学家,人称石园先生。康熙年间,以平民身份参与修撰《明史》。

姓氏来源

管叔原名叔鲜,周文王之子,封地是管国,跟蔡叔、霍叔一起监管商朝遗民,并称“三监”。后来侄子成王继位,由周公摄政,“三监”不服气发动了叛乱,失败后管叔被杀。他的后代把封地名“管”作为姓氏沿用至今,所以管姓的祖先就是管叔了。

历史名人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宰相,他助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后来人们尊称他为“管子”。

[管道升]元代有名的女画家,乃书画家、诗人赵孟的妻子,被封为魏国夫人,又叫管夫人。

姓氏来源

春秋时,有位叫高傒的齐国正卿,他品德敦厚,而且还是姜子牙的十一世孙。齐襄公时,公孙无知勾结边将管至父和连称弑君夺位。齐国上下义愤填膺,高傒施计骗管、连这两个奸臣来家赴宴,伏兵于酒席旁,将二人诛杀。然后,高傒辅佐公子小白做了齐王,小白即是后来的齐桓公。为表彰高傒之功,齐桓公把卢邑封给他。后来他的子孙就以邑名为姓,卢姓就此产生并延续至今。

历史名人

[卢照邻]唐代诗人,“初唐四杰”之一,其作《长安·古意》脍炙人口。

[卢纶]中唐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代表作有《塞下曲》。

姓氏来源

叔虞是周武王之子,他被封在了唐国。后来叔虞分封给儿子们一些领地,其中有个儿子叫良,封到了解地(今天的山西省解县),被称为良解。他的后人就以“解”这个地名为姓,世代相传。解姓还有个起源。周朝京城镐京分为大解和小解,住在小解的人后来就以“解”为姓,这是解姓的另外一支。

历史名人

[解处中]五代时期南唐画家。长于画竹,尤善雪中之竹,经常冒雪到野外写生。

[解缙]明永乐年间大臣,主编了一部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姓氏来源

“四岳”是尧时掌管地理物候事务的官职。周朝时,四岳的后人中有的做了掌管祭祀典礼“宗伯”,跟后来的礼部尚书差不多。“宗伯”是世袭的,后来的子孙以官职为姓,宗姓就产生了。宗姓还有一支。春秋时期,宋人伯州犁因父亲伯宗遭难,逃到了楚国。后来小儿子连去了南阳居住,就以他祖父的字为姓,后代也一直沿袭下来。

历史名人

[宗炳]南朝刘宋时杰出的书画家和画论家,《明佛论》和《画山水序》是其代表作。

[宗泽]两宋之交的政治家、军事家,官至东京留守,主战派的代表人物。

姓氏来源

商朝原本有个诸侯叫丁侯。他对纣王忠心耿耿,尽管知道商纣昏庸无道,可还是死心塌地地追随。后来周武王伐纣,丁侯被其所灭。丁侯的子孙便以“丁”作为姓氏,散居到各地生活。还有一种说法是大部分的丁姓人的祖先是姜子牙。姜太公有个儿子叫姜伋,死了以后谥号为“丁公”,他的后人就以谥号为姓,沿用至今。另外,还有史书记载说,三国时吴国国主孙权后人改姓了丁,这又是丁姓的一个源头。

历史名人

[丁敬]清代篆刻家,开“浙派”篆刻之先河,是“西泠八家”之首。

[丁谦]清末地理学家,著有《蓬莱轩地理学丛书》。

姓氏来源

商朝时候,商王武丁的叔父曼季被封在曼城,是为曼侯。后来,曼季的后人又被改封在邓国。楚国灭掉邓国后,曼侯的子孙为了纪念故国,以邓为姓。邓姓的来源最主要就是这支了。较晚的一支邓姓,出现在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把儿子李从镒封为邓王,后来南唐为赵宋所灭,李从镒之子李天和为躲避追杀改姓邓,他的子孙就此继承了下来。

历史名人

[邓攸]晋朝人,字伯道,战乱中弃子而保全侄子,此后再也没有生儿子。成语“伯道无儿”正出于此。

[邓石如]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开创篆刻的一个新派“邓派”,也称“皖派”。

姓氏来源

共工是远古传说中专管水利的人物,他的后代称为共工氏,都做了治水的官。到了后来,共工氏在颛顼和大禹时代谋反,以失败告终,最后被放逐到了江南荒凉之地,并在那儿定居。共工氏的后人为纪念祖先掌管水利的功绩,在“共”旁加上“水”,成了“洪”字,作为自己的姓氏流传下来。

历史名人

[洪迈]宋朝学者,凭四十年之功力写成《容斋随笔》,深为后世推崇。

[洪承畴]明末蓟辽督师。后降清,成为清军南下之重臣。

姓氏来源

远古时代有个伏羲,是中华文明的始祖。相传他不但创八卦、造文字,还教人捕鱼和饲养家畜,于是人们的厨房里有了鸡鸭鱼肉,故而他又被叫做庖牺或庖羲。由于庖有厨房、做饭之意,他的后代便以“庖”为姓,后来“庖”字演化成“包”,包姓就出现了。包姓还有个较大分支。春秋时有个大夫申包胥,他曾为救楚国到秦国求援,他的后人为纪念他便以他名字中的“包”为姓,包姓也就流传了下来。

历史名人

[包咸]东汉学者。曾以帝师之身教导汉明帝。

[包拯]北宋直臣。官至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世称包待制、包龙图。为人刚毅廉洁,其事迹流传民间,编成戏曲、小说,还被尊称为“包公”、“包青天”。

姓氏来源

史书记载,远古黄帝时代有个名叫左彻的小官,他被认为是左姓人最早的祖先。还有个说法,周朝时朝廷和各诸侯派专人记录君王言行和国家大事,这些人就是可以世袭的史官。史官分左、右史:左史记录君臣言论,右史记载国家大事。后来,左史的后人有的就以“左”为姓,流传至今。

历史名人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史官。著有《春秋左氏传》,即《左传》。

[左思]西晋文学家。曾以一篇《三都赋》,惹得洛阳人竞相抄写,一时“洛阳纸贵”。

姓氏来源

春秋时期,卫国有个叫公孙碏的王族公子,字石。他为人忠义,他的儿子厚联合恶人州吁刺死了国君卫桓公。公孙碏不但不支持,还暗地里给陈国君主发出密信,把州吁和石厚骗到陈国处死。之后,公孙碏又辅佐桓公之弟做了卫君,公孙碏的孙子骀仲为纪念祖父忠厚,便以公孙碏的字“石”为姓,石姓由此产生并流传至今。

历史名人

[石崇]西晋富豪,曾和贵戚王恺斗富。八王之乱时,赵王将其杀害。

[石介]北宋文学家、理学家。与孙复、胡瑗授书于泰山,并称为“宋初三先生”。

姓氏来源

西周初年,姜子牙受封建立齐国。姜子牙的儿子丁公佶,是齐国第二代国君。其退位时,长子季子没有继位,却让位给弟弟叔乙,自己去了崔邑(现在的山东省章丘县西北)。后来,季子的子孙就用这个地名作为姓氏,于是有了崔姓。

历史名人

[崔颢]唐朝诗人。他写的七言律诗《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连李白都自愧不如。

[崔护]唐朝诗人。他写的《题都城南庄》非常有名,成语“人面桃花”即来源于此。

姓氏来源

龚姓有两个来源:

其一,西周后期,贵族姬和,被封在共地,封位是伯爵,所以又称共伯和。适逢周厉王昏庸异常,京城发生暴乱,他被赶出王宫。于是共伯和被推举暂时代理国事,史称“共和行政”,这一年即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共国在春秋时期被大国吞灭。共伯和的子孙就用国名作为姓氏,写做“龚”,继承了下来。

其二,上古时期,黄帝时治水之官,名为共工,共工的儿子就姓“洪”(“共”加上“水”)。他有一个儿子名叫句龙,句龙的后代就以句龙中的“龙”字与姓氏中的“共”字合而为一,组成“龚”字,作为自己的姓氏。

历史名人

[龚遂]史书上有记载的第一位龚姓名人,西汉时担任渤海太守。后世把他和黄霸作为“循吏”的代表,称为“龚黄”。

[龚自珍]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诗和文都有较高的成就。

[龚贤]清代著名的画家,是“金陵八家”之一。

姓氏来源

上古时代的程国是远古时期重黎的后代。当时,重黎任“火正”这个官职,管控火,对人们的生活十分重要。此后,重黎的子孙世代都担任这个官职。商朝时,重黎的后人在程地(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东)建立程国,国君为程伯。从此以后,程伯的子孙就以程为姓了。

周宣王时,程伯的后裔休父做了大司马,他的子孙有的姓司马,有的姓程。

历史名人

[程邈]秦朝人,他把大小篆变化成隶书,使汉字定型,在汉字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程普]三国时的著名大将。

[程颐、程颢]北宋人,宋明理学的奠基人,史称“二程”。他们的学说被朱熹发扬光大,后世称为“程朱理学”。

姓氏来源

陆姓有三个来源:

其一,尧帝时,有个“祝融”叫吴回,他儿子名陆终。陆终的后世子孙有一部分以“陆”为姓。

其二,战国时,齐宣王的孙子田通受封在山东平原县陆乡,即陆终原来所在的地方,所以就以“陆”为姓。日后陆姓就在山东发展起来。

其三,春秋时,有一个少数民族国家叫陆浑国,后来晋国将其攻灭。亡国之后,陆浑国的人依照汉人的习惯,以国为姓,世代流传下来。

历史名人

[陆逊]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曾经打败关羽。

[陆羽]唐代著名的茶道专家。他的著作《茶经》既是关于茶的科学著作,又是关于茶的文化专著。

[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一生中创作了很多诗歌,现存九千多首。

姓氏来源

翁姓有两个来源:

其一,夏朝建立时,有个叫翁难乙的人,据说他就是翁姓最古老的祖先。

其二,周朝时,昭王的儿子,出生时双手握拳,没人能掰开。后来周昭王亲自来掰,一掰便掰开。只见儿子左手的掌纹像“公”,右手的掌纹像“羽”。于是,昭王就给儿子起名“翁”。翁的子孙后代有的就以“翁”为姓,一直流传到今天。

历史名人

[翁方纲]清朝人,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藏书家、学者,著有《两汉金石记》、《复初堂集》。

[翁同龢]清朝人,官至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物衙门大臣,是光绪皇帝的老师。

姓氏来源

荀姓有三个来源:

其一,远古时期,据说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分别有十二个姓氏,荀就是其中之一。

其二,黄帝时的大臣荀始,他是荀姓的另一个祖先。他的后代子孙用他的名字作为姓,传了下来。

其三,西周初期,被分封在古郇国的是周文王的第十七个儿子。古郇国灭亡后,他的子孙以国名为姓,后来又去掉偏旁,加“草”字头,成为“荀”姓。

历史名人

[荀况]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被人们尊称为荀卿,著有《荀子》三十二篇。著名思想家韩非、政治家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彧]三国时期人,曹操的谋士,官至尚书令。

姓氏来源

焦姓有两个来源:

其一,周朝初年,周武王分封诸侯,王族子弟、有功的大臣及前代圣贤的后人都在分封之列。炎帝神农氏的嫡系后裔,被分封在焦地为伯爵,建立了焦国,人们称这位神农后裔为焦伯。春秋时期,焦国被晋国吞并,焦伯的后人就以国名为姓,称焦姓。

其二,许灵公是春秋时期许国的诸侯,迁居在焦地,后代就以这个地名作为姓氏。

历史名人

[焦遂]唐朝名士,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白、张旭等人并称“饮中八仙”。

[焦竑]明朝学者,精于文、史、哲学科,著有《澹园集》等。

姓氏来源

侯姓的来源有三个:

其一,有的侯姓是仓颉的后代。仓颉作为黄帝的史官,据说汉字是他发明的。他的后代有一支住在冯翊衙县,称为侯氏。

其二,春秋初期,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因为谋反被杀。他死后,郑庄公赐他的儿子共仲姓侯,这也是侯姓的一个来源。

其三,春秋时期,晋武公杀害了晋国的哀侯,哀侯的子孙们逃到其他国家。哀侯的爵位是侯爵,所以子孙们都以“侯”字为姓。曾经帮助魏国公子信陵君的侯嬴,就是这一支的后裔。

历史名人

[侯方域]明末清初“复社”名士,明末“四公子”之一,文学家,古文成就很高,是“清初三大家”之一。

姓氏来源

以班为姓的人,有的是楚国贵族芈氏的后代,有的是上古颛顼高阳氏的后裔。

说到班姓起源,就不得不说到楚国一个叫斗班的人。他是楚国贵族若敖的孙子,斗伯比的儿子,从小吃老虎的奶长大,而喂他的老虎身上有斑纹,所以人们又叫他“斗斑”。在古代,“斑”和“班”通用。斗斑的孙辈就用祖父的名字为姓,姓了班。

历史名人

[班彪]东汉光武帝时人,史学家。

[班固]班彪的儿子,史学家,继承父亲的事业,用二十年时间写成《汉书》。

[班昭]又名班姬,班固的妹妹,我国第一位女历史学家。

姓氏来源

仇姓有两个来源:

其一,仇姓来源于九吾氏。夏朝诸侯九吾氏,到了商朝,立国号为“九”。后来纣王杀害了九侯。九侯的族人逃难到各地,于是有些人把“九”字加上”人”字偏旁,成为“仇”姓。

其二,春秋时期的仇牧是宋国宋泯公的大夫。宋国奸臣宋万要杀泯公,仇牧得知后,急忙前去搭救。于宫门处遇到宋万,仇牧欲取这弑君的国贼的性命,可惜寡不敌众,被宋万摔死。因为感动于仇牧的忠烈行为,所以仇氏的后人都奉他为仇姓始祖。

历史名人

[仇远]宋末元初人,著名诗人,和诗人白挺齐名,人称“仇白”。

[仇英]明朝大画家,号十洲,画作题材广泛,尤其擅长人物。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明四家”或“吴门派”。

[仇兆鳌]清朝文学家、学者。他用二十多年的时间编著成《杜诗详注》,是一部关于杜甫诗歌的集大成之作。

姓氏来源

祖姓来源有两个:

其一,“祖”作为一个古老的姓氏,大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商朝的建立者成汤,其六代孙中有祖甲、祖乙、祖丁三位帝王,后代子孙就以他们的名字为姓,世代相承。

其二,另外,商朝的时候还有叫祖已、祖伊的两位宰相,他们的子孙也用先祖的名字为姓,这也是祖姓的一个来源。

历史名人

[祖逖]晋朝时著名的北伐将领。成语“闻鸡起舞”、“击楫中流”都是源自他的故事。

[祖冲之]南朝时期宋朝人,著名的科学家。他首次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六位,在当时是最精密的。

[祖孝孙]唐朝音乐家。他创作了大唐雅乐。

姓氏来源

武姓的来源有三个:

其一,西周末年,周平王的小儿子姬武手掌上有一片形状像“武”字的纹路。于是周平王就赐他姓武。后来,姬武做了大夫。他的子孙便继承了“武”姓,他们主要是河南武姓的源头。

其二,还有,商朝国君武丁的后人以“武”为姓。

其三,春秋时的宋武公,死后谥号是“武”,其后人以此为姓。这也是武姓的一个来源。

历史名人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本是唐高宗的皇后,后来自称圣神皇帝,将国号由唐改为周。

[武禹襄]清朝的武术家,创造了武氏太极拳。

[武训]清朝末年人。他靠着乞讨、织麻攒钱,兴办义务学校,受到清政府的奖励,被封为“义学正”。

姓氏来源

刘姓有三个来源:

其一,相传祁姓是黄帝后裔的姓氏之一,后来被封在刘国(今天的河北省唐县)。祁姓后来的子孙就用国名“刘”为姓。

其二,周朝时,刘国的覆灭使得刘姓人曾改为杜唐氏。春秋时,一部分杜唐氏逃到秦国,他们又恢复了刘姓。

其三,秦朝末年,平民刘邦建立汉朝。刘姓子孙被他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于是两千多年来,刘姓几乎遍及全国。

历史名人

[刘邦]即汉高祖。他和项羽经过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取得胜利,建立了西汉。

[刘备]三国时蜀国的建立者,和北方的曹操、东吴的孙权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他提出了“天人交相胜”的哲学观点。

姓氏来源

叶姓人的祖先就是成语“叶公好龙”中的叶公。他说喜欢龙,可是真龙来了,他又吓得魂飞魄散。其实,历史上的叶公才能出众,他是颛顼的后人,本名沈诸梁,在楚惠王时,他做了楚国北边叶邑的行政长官。因为楚国县尹通称“公”,所以人们叫他“叶公”。他在叶邑兴修水利,改善环境,深受百姓爱戴。他还平定了白公之乱,功成身退,终老叶邑。他的后裔就以邑名“叶”为姓,叶公也就成为叶氏始祖。

历史名人

[叶适]宋代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在哲学、史学方面都有成就,是南宋“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其著述自成一家。

姓氏来源

白姓来源有两个:

其一,春秋时,一个叫胜的贵族,被楚王封在白羽(今天的河南省西峡县),所以叫白胜。他发动政变,想夺取王位,但最终失败。他死后,子孙以他的封地名为姓,代代相传。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就是这一支白姓的后人。

其二,春秋名臣百里奚的孙子叫白乙丙。他在秦国做了大官,其后人便以“白”为姓。

历史名人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的著名将领,白乙丙的后人。

[白居易]唐代杰出的诗人。他诗歌的风格自成一派,与李白、杜甫一样出名。

[白朴]元代著名的戏曲家。他最著名的杂剧是《墙头马上》和《梧桐雨》。

姓氏来源

战国时,韩国国君韩献子的玄孙叫韩康,他在赵国做官,获得蔺(在今天的山西省柳林县北)这个封地。韩康的子孙就用封地名作为姓。蔺相如就是这支蔺姓的后裔。

最初,蔺姓主要分布在中山(在今天河北省境内)和华阳(在今天四川省境内),后来向全国扩散,渐渐发展,壮大起来。

战国时期,蔺氏家族出现了文臣蔺相如,后来又出了很多著名的武将。

历史名人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名相。“完璧归赵”、“将相和”、“负荆请罪”等故事都和他有关。

[蔺钦]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将领,被称为“智武将军”。他的父亲蔺子云也是当时的名将。

[蔺亮]隋朝的名将。他曾经在浦口山屯兵,当时的人把山上的岩石叫做蔺将军岩。

姓氏来源

乔姓来自“桥”。相传有座山的名字叫“桥”,黄帝死后,就葬在这座山下。守陵看山的子孙,就以山名“桥”为姓。南北朝时,魏孝武帝不堪忍受宰相高欢的专权和压迫,于是同北魏平原内史桥勤一起投奔到西魏。一天,建立西魏的宇文泰突发奇想,叫桥勤去掉木字边改“桥”为“乔”,取“乔”的高远之意。桥勤从此姓乔,世代传承下去。

历史名人

[乔吉]元代散曲家、戏曲作家,和张可久并称元散曲两大家。作品有《两世缘》、《扬州梦》、《金钱记》。

[乔清秀]近代著名河南坠子演员。她创造的表演风格被称为“乔派”。

姓氏来源

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派鲧治水失败。鲧的妻子生下了禹。舜即位后,任用禹治水。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给他。

西周初年,姒姓的一支被封在了谭国。谭国不久就沦为齐国附庸。春秋初期,齐桓公吞并谭国。谭国国君的儿子逃到莒国,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名“谭”为姓。

历史名人

[谭元春]明朝文学家,与钟惺同为“竟陵派”的创始人。

[谭鑫培]近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和戏曲革新家,自创“谭派”,被誉为清代“同光十三绝”之一。

[谭嗣同]近代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他在戊戌变法中牺牲,是“戊戌六君子”之一。

姓氏来源

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大禹敬重黄帝,把他的后裔涓封在了郦这个地方,并让他们建立郦国。

夏商时期,郦国逐步成为骊戎部落,迁到骊山一带。

商末周初,骊戎部落首领郦山助周灭商,成为十大功臣之一。

春秋时期,骊戎被晋国所灭,王族后裔聚居在新蔡,就用国名作为姓氏,世代相传,称为郦氏。

历史名人

[郦食其]西汉初年人,是帮助刘邦统一天下的功臣之一。

[郦炎]东汉诗人、学者,有文才,精音律,以品行高洁闻名。

[郦道元]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作《水经注》四十卷,是中国古代地理名著之一。

姓氏来源

周朝时的温国所在地,是郄至的封邑。当时晋厉公对权势很大的郄氏非常不满。一天,郄至打到一头野猪,派人拿给厉公,却被厉公宠幸的宦官孟张夺去,一怒之下郄至射死了孟张。厉公极为恼火,想除掉郄氏。郄至知道后,有人主张先下手杀厉公,但郄至认为宁可被杀也不可犯上,结果郄至被厉公杀死。有些郄至的子孙逃到国外,就以封邑为姓。

历史名人

[温峤]西晋和东晋时期的政治家,是一代名臣、名士。

[温庭筠]唐朝诗人,擅长诗和词,与李商隐并称“温李”。

姓氏来源

颛顼帝后裔陆终的第五个儿子叫晏安。晏安的后代用“晏”为姓。

尧帝时期的大臣晏龙是历史上记载的最早的晏姓人。

春秋时期,晏姓和高、国、鲍姓成为齐国的四大望族,世代做高官。名相晏婴就是这一族的子孙。

在以后的历史中,晏姓从北向南发展、迁移。北宋时,江西晏氏家族曾经很兴盛。

历史名人

[晏婴]春秋时期齐国人。他处理政事很有成就,后人把他的言行编辑成《晏子春秋》一书。

[晏殊]北宋时的宰相,著名的文学家,尤其擅长于写词。有词集《珠玉词》传世。

[晏天章]宋代的棋师。他擅长下棋,著有《元元棋经》。

姓氏来源

上古时,有个地方叫瞿上。商朝时,有一位大夫被封到那里,人们称“瞿父”。其后代就以这个封地名为姓氏,称为瞿氏。瞿父是瞿姓人最早的祖先。

春秋时,跟孔子学习《易》的一个弟子,姓商。因为他曾居住于瞿上,所以叫商瞿。后来,瞿上这个地方就被人称为商瞿里。以后,居住在这里的人,就分别姓“商”和”瞿”。

历史名人

[瞿佑]明朝初年著名文学家,著有小说集《剪灯新话》。

[瞿式耜]南明文渊阁大学士,抗清志士。他在抗清斗争中就义,被清朝乾隆皇帝追谥“忠宣”。

[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姓氏来源

文姓有两个来源:

其一,商朝时,纣王的统治非常腐朽。诸侯姬昌在位五十年,渐渐扩充势力,灭掉其他许多诸侯国,举起反商大旗。他死后,儿子姬发建立周朝,自称周武王。姬昌被追封为周文王。在周文王的子孙中,有些用他的谥号“文”为姓。

其二,春秋时,卫国将军孙文子很有声望,他的子孙中有人以他的名字为姓,于是形成了河南的文姓。

历史名人

[文种]春秋时楚国人。他在越国辅佐越王勾践,帮助勾践灭了吴国。后来勾践听信谗言,让他自杀。

[文天祥]南宋大臣,历史上有名的民族英雄。

[文徵明]明代书画家。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又被称为“吴门派”。

姓氏来源

聂姓来源有两个:

其一,周朝第一开国功臣姜子牙,在周成王时被封在齐国。齐丁公时,姜子牙的一些子孙被封到聂国,这些子孙后来就以国名为姓。因此,姜子牙被尊奉为聂姓始祖。

其二,春秋时期,地处中原的聂北归属邢国。邢国灭亡以后,聂北就归齐国所有,住在那里的人就以地名为姓。

历史名人

[聂政]战国时期人,著名的刺客。

[聂夷中]唐朝末年诗人。他的诗篇大多关怀民生疾苦、讽喻时世。代表作有《咏田家》。

[聂耳]现代作曲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

姓氏来源

夏朝贤君少康曾经把最小的儿子封在了鄫国(今天的山东省苍山西北),历经夏、商、周三代,到了春秋时期,鄫国被莒国吞灭。太子巫逃奔到鲁国。他的后代为了纪念故国,把“鄫”字去掉“阝”旁,改姓了“曾”。

原本,鲁国是曾姓人的聚集地。不过,西汉末年,为了躲避王莽乱政,一部分曾姓人南下到了今天的江西吉安,从此曾姓在南方也繁衍起来。

历史名人

[曾参]春秋末战国初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曾巩]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创作的成就最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国藩]清朝的封疆大吏,中兴名臣,建立了与太平天国对抗的湘军,是洋务运动的创办者之一。

姓氏来源

关姓有两个来源:

其一,远古时代,董父为帝舜养龙,他是颛顼帝的后裔,被封为豢龙氏。因为古时“豢”、“关”二字通用,所以后来又写做“关龙氏”。

到了夏朝,贤臣关龙逄因为帝王桀的统治腐朽,他前去劝谏,结果犯上被囚,赐死。于是,关龙逄的后代就改姓关。

其二,春秋时期的尹喜在函谷关任关令。相传尹喜在老子西游出关时,追随他而去。之后,尹喜的后代就以他的官名为姓,也称关氏。

历史名人

[关羽]东汉末年人,刘备的部将,著名的三国人物。

[关汉卿]元朝戏剧家。他所作杂剧有六十余种,现存十三种,包括著名的《窦娥冤》。

[关天培]清朝军事将领。他任广东水师提督,协助林则徐查禁鸦片,在鸦片战争中牺牲。

姓氏来源

荆姓有三个来源:

其一,西周初年,苗人领袖鬻熊在荆山一带建国,称为荆国。春秋时期,荆国改称楚国。在楚文王之前,荆国国君的后人中,就有以国号为姓氏的。

其二,楚国的王族后代,有一些居住在秦国,姓楚,为了避讳秦王嬴子楚的名字,于是改姓了荆。

其三,有些荆姓是从庆姓改来的,比如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荆轲就是由庆姓改做荆姓的后代。

历史名人

[荆轲]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齐国人,帮助燕太子行刺秦王而牺牲。

[荆浩]五代时期后梁人,画家,擅长山水画。著有《笔法记》,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荆嗣]宋朝有名的军事将领,一生历经一百五十多次战役,未曾失败。

司马

姓氏来源

周宣王时,重黎(颛顼的后人,帝喾的火正,即掌管火的官)的后代程伯休父做了司马。作为一种官职,司马非常重要,一方面掌管国家的军队,另一方面帮助君王处理国家大事。在征战中,程伯休父立下大功,于是周宣王允许他用官职为姓,让后代一直继承。于是,世上便有了司马这个姓氏。

从春秋一直到秦汉、魏晋时期,作为名门大姓的司马氏出了很多政治、军事、文学方面的名人。

历史名人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影响很大。

[司马相如]西汉的辞赋家,也是历史上赋这种文体写得最好的人。

[司马光]北宋著名的大臣、史学家。他编撰的《资治通鉴》是著名的史书。

上官

姓氏来源

春秋时,优秀君主楚庄王重用孙叔敖,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使得国力强盛。他成为继晋文公之后的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的小儿子兰被分封为上官邑(今天的河南省滑县东南)的大夫。兰的子孙就用这个邑名作为姓,于是有了“上官”这个姓氏。

战国时期,楚国的公族子弟靳尚担任了上官大夫,他的后代子孙就用官职作为姓,姓上官。

历史名人

[上官桀]汉朝人,汉武帝时候的将军,后来想要造反,失败后被诛灭九族。

[上官仪]唐朝初年的著名诗人。他创造的诗歌风格被称为“上官体”,在当时有很多人模仿。

[上官婉儿]上官仪的孙女,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才女。

欧阳

姓氏来源

夏朝国君少康把他的一个儿子封在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建立越国。战国时期,越王无疆把他的第二个儿子蹄分封在乌程欧余山的南边。古时称山的南边、水的北边为“阳”,所以蹄又称欧阳亭侯。后来,无疆被楚王打败,越国灭亡。欧阳亭侯的后代就以“欧阳”和“欧”为姓。

历史名人

[欧阳生]西汉时候的学者,以研究《尚书》著名。他的后代也有很多人以研究《尚书》为特长,因此,有关《尚书》的学问也被称为欧阳氏学。

[欧阳询]唐朝的著名书法家。

[欧阳修]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

诸葛

姓氏来源

诸葛姓有两个来源:

其一,葛伯,葛天氏的后裔,在今天的山东省诸城建立封国。封国灭亡后,原来葛姓人中的一部分由琅邪郡诸县迁徙到阳都。由于阳都已有葛姓,为了区分,就称这些来自诸县的葛姓人为“诸葛”姓,意即来自诸县的葛姓。经过代代相传,就成了一个新的姓氏。

其二,有的诸葛姓氏是来自一个口误。春秋时齐国熊氏的后人中有姓“詹葛”的,因为被叫错,遂成“诸葛”。

历史名人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三国演义》里将他写成智慧的化身。

[诸葛瑾]诸葛亮的哥哥,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要大臣。

[诸葛高]宋朝的制笔专家。宋朝文学家梅尧臣称赞他说:“笔工诸葛高,海内称第一。”

附:《百家姓》原文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皮卞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 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

熊纪舒屈 项祝董梁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贾路娄危 江童颜郭

梅盛林刁 钟徐邱骆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万支柯 昝管卢莫

经房裘缪 干解应宗 丁宣贲邓 郁单杭洪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

程嵇邢滑 裴陆荣翁 荀羊於惠 甄曲家封 芮羿储靳 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 乌焦巴弓 牧隗山谷 车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宫

宁仇栾暴 甘钭厉戎 祖武符刘 景詹束龙 叶幸司韶 郜黎蓟薄

印宿白怀 蒲台从鄂 索咸籍赖 卓蔺屠蒙 池乔阴郁 胥能苍双

闻莘党翟 谭贡劳逄 姬申扶堵 冉宰郦雍 却璩桑桂 濮牛寿通

边扈燕冀 郏浦尚农 温别庄晏 柴瞿阎充 慕连茹习 宦艾鱼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庚终 暨居衡步 都耿满弘 匡国文寇 广禄阙东

殴殳沃利 蔚越夔隆 师巩厍聂 晁勾敖融 冷訾辛阚 那简饶空

曾毋沙乜 养鞠须丰 巢关蒯相 查后荆红 游竺权逯 盖益桓公

万俟司马 上官欧阳 夏侯诸葛 闻人东方 赫连皇甫 尉迟公羊

澹台公冶 宗政濮阳 淳于单于 太叔申屠 公孙仲孙 轩辕令狐

钟离宇文 长孙慕容 鲜于闾丘 司徒司空 亓官司寇 仉督子车

颛孙端木 巫马公西 漆雕乐正 壤驷公良 拓拔夹谷 宰父谷粱

晋楚闫法 汝鄢涂钦 段干百里 东郭南门 呼延归海 羊舌微生

岳帅缑亢 况后有琴 梁丘左丘 东门西门 商牟佘佴 伯赏南宫

墨哈谯笪 年爱阳佟 第五言福 百家姓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