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三字经》为南宋王应麟撰写。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是影响最大的启蒙读物。此书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等中国文化的基本常识,广博生动而又言简意赅。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直到现在也是儿童的必读之书。
【原文】
人之初[1],性[2]本[3]善[4]。性相近[5],习[6]相远[7]。
【注释】
[1]人之初:人在刚刚生下来的时候。初,开始。[2]性:天性,人天生具有的性情和气质。[3]本:原来、原本。[4]善:善良。[5]相近:相似。[6]习:积习,习染,这里包括主动接受知识和被动受到影响两种情况。[7]相远:互相远离,差别越来越大。
【译文】
每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纯洁的。可以说,大家的天性十分相似。但由于后天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每个人的性格和行为习惯便出现了差别。随着年龄的增长,最开始相似的本性越来越不同,使每个人逐渐往不同的方向发展,因此才有了善与恶、好与坏的分别。
【原文】
苟[1]不教[2],性乃[3]迁[4]。教之道[5],贵以专[6]。
【注释】
[1]苟:如果、假如。[2]教:教育、教导。[3]乃:于是,就。[4]迁:改变、转变。[5]道:规律、法则。[6]贵以专:以“专心致志”最为重要。贵,宝贵,重要,值得重视;专,专一,专心致志,一心一意。
【译文】
一个人如果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恰当的引导,那么,他生来就具有的纯洁善良的本性,就会因为外界的各种不良诱惑,导致最后迷失本性,逐渐变坏。
教育的根本法则就是“专心致志”,全心全意地教诲,一心一意地学习,可以让人真诚善良。
【原文】
昔[1]孟母[2],择[3]邻[4]处[5]。子[6]不学,断[7]机杼[8]。
【注释】
[1]昔:过去、从前。[2]孟母:孟子的母亲。孟子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3]择:选择、挑选。[4]邻:邻居。[5]处:居住。[6]子:孩子,这里指孟子。[7]断:割断、折断。[8]机杼:织布机。杼,织布的梭子。
【译文】
从前,孟子的母亲对选择好的邻居这一点十分重视,为了挑选到适合孟子学习的居住环境,曾多次搬家。
孟子一开始贪玩不爱学习。有次他偷懒逃学回家,母亲非常痛心,把织布机上的梭子折断了,严厉地训诫孟子:“不能认真有恒心地学习,就像这梭子一样,梭子断了,就不能织布了,前面的努力都白费了,这样半途而废是不可能成为有用的人的。”
断杼教子
【原文】
窦燕山[1],有义方[2]。教五子,名[3]俱[4]扬[5]。
【注释】
[1]窦燕山:五代人,本名窦禹钧,由于他住在燕山附近,人们就称他为“窦燕山”。窦是人的姓。[2]义方:(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好办法。[3]名:名声。[4]俱:全,都。[5]扬:显扬、传播。
【译文】
五代时的窦燕山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不仅采用恰当、良好的教育方式,并且总是以身作则。
窦燕山有五个儿子,在他的严格教育下,都成了品学兼优的人才,每个人都很有成就,声名传播四方。
【原文】
养[1]不教[2],父之[3]过[4]。教不严[5],师之惰[6]。
【注释】
[1]养:养育、抚养。[2]不教:不教导、不教育。教,教育、教导。[3]之:的。[4]过:过错、过失。[5]不严,不严格。严,要求严格。[6]惰:懒惰、懈怠,马虎不尽责,与“勤”相对。
【译文】
父母如果认为只要将孩子们抚养长大,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就可以了,却没有教给他们做人的基本道理,这是父母的过错。
而老师不能严格要求学生,导致学生因为放任自流而荒废了学业,这是老师怠惰,没有认真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原文】
子[1]不学,非所宜[2]。幼[3]不学,老何为[4]。
【注释】
[1]子:子女、孩子。[2]非所宜:不应该。非,表示否定的意思;宜,合适、应该。[3]幼:年纪小的时候。[4]老何为:年纪大了能做什么。老,年老的时候;何,表示疑问的语气,什么;为,作为。
【译文】
如果父母和老师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小孩子却不好好读书,这是不应该的。
一个人小时候不好好读书学习,等到年纪大了,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原文】
玉[1]不琢[2],不成[3]器[4]。人不学,不知[5]义[6]。
【注释】
[1]玉:玉石。[2]琢:雕刻加工玉石。[3]成:成为。[4]器:器皿、用具。[5]知:知道,懂得,明白。[6]义:义理,公正合宜的事,思想行为的规范。
【译文】
璞玉刚开采出来的时候,看上去和普通的石头差不多,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雕刻加工,就不能成为珍贵的饰品和器皿。
人也是一样。一个人无论有多高的天赋,如果不学习,就不会懂得为人处世的正确道理,原本优良的天赋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原文】
为[1]人子[2],方[3]少时[4]。亲[5]师友,习[6]礼仪[7]。
【注释】
[1]为:作为。[2]人子:儿女。[3]方:正当。[4]少时:年少、年纪小的时候。[5]亲:亲近、接近。[6]习:学习。[7]礼仪:礼节和仪式,指应对进退的分寸,以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
【译文】
作为子女,应该趁着年少的时候,好好把握学习的机会。平时要跟老师多亲近,随时接受老师的言传身教,学习各种礼仪规范,了解如何待人处事;还要多结交好的朋友,在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中一起成长。
【原文】
香[1]九龄[2],能[3]温席[4]。孝于亲[5],所当执[6]。
【注释】
[1]香:人名,黄香是东汉时著名的孝子。[2]九龄:九岁。龄,岁数,指年纪。[3]能:知道,懂得。[4]温席:焐暖被窝。温,温暖、加热;席,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用来铺床或炕等,这里指睡觉用的被褥。[5]孝于亲:孝顺父母。孝,孝顺;亲,双亲、父母。[6]所当执:应该实行。当,应当、应该;执,执行、实行。
【译文】
黄香从小就非常孝顺,才九岁就知道在寒冷的冬天,自己先躺在冰冷的被窝里,用体温把被子焐暖和了,再让父亲睡觉。这种体贴孝顺父母的行为,每个做子女的都应该学着去做。
【原文】
融[1]四岁,能[2]让[3]梨。弟[4]于长[5],宜[6]先知[7]。
【注释】
[1]融:人名,孔融,东汉时著名的文学家。[2]能:知道,懂得。[3]让:谦让、礼让。[4]弟:这里和“悌”字意思相同,指弟弟敬爱哥哥。[5]长:兄长。[6]宜:应该。[7]先知:早点知道,这里是从小就懂得的意思。知,明白、了解。
【译文】
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吃梨,他挑了一个最小的,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要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兄弟之间要互相友爱的道理,是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孔融让梨
【原文】
首[1]孝悌[2],次[3]见闻[4]。知某[5]数[6],识[7]某文[8]。
【注释】
[1]首:首先。[2]孝悌:尊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3]次:其次。[4]见闻:指看到、听到的知识、学问。[5]某:一些。[6]数:算术。[7]识:认识,掌握。[8]文:文字。
【译文】
我们首先要培养尊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良好品质,其次要学习的才是生活中的各种常识,懂得算术,认识文字,然后才能逐步充实自己。
【原文】
一而[1]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注释】
[1]而:到,这里表示按照顺序递进。
【译文】
一是数字的开始,也是计算的起点,一到十是最基本的十个数字。
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这样一直计算下去,结果是无穷无尽的。
认识了一到十这十个基本数字,掌握了初级算术,就能继续学习难度更高的数学问题。
【原文】
三才[1]者[2],天地人。三光[3]者,日月星。
【注释】
[1]三才:天、地、人。才,这里与“材”的用法相同,泛指一切原料或资料,这里指构成宇宙世界的基本要素。[2]者:语气助词。[3]三光:日光、月光、星光。光,光明,这里指光明的自然来源。
【译文】
“三才”,指天、地、人,是构成世界的三种基本要素。天地共同形成了生存空间:天空带来了万物生存必须的阳光、空气、雨雪以及四季、寒暑、昼夜的交替;大地提供了水分、养料以及合适的地理条件;而我们人类,被称为“万物之灵”,是最高级的动物。“三光”,指太阳、月亮、星星三个发光体,是光明和能量的主要来源,有了它们,生物才能生存。
【原文】
三纲[1]者,君[2]臣[3]义[4]。父子亲[5],夫[6]妇[7]顺[8]。
【注释】
[1]三纲:指君臣、父子、夫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是渔网的总绳,抓住它就能拉起整张渔网,引申为要领,事物的关键部分,处在决定地位的事物。[2]君:君王,皇帝。[3]臣:臣子、大臣。[4]义:正义,这里指行为公正,符合法律制度及道德标准。[5]亲:亲密和睦。[6]夫:丈夫。[7]妇:妻子。[8]顺:和顺、和谐。
【译文】
“三纲”,是指三种最重要的社会伦理关系,即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
君臣之间(在现代社会是上司与下属之间)要遵守法律制度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父母和子女之间要亲密融洽;夫妻之间要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只有三纲之间维持应有的秩序,整个社会才能和谐欢乐。
【原文】
曰[1]春夏,曰秋冬。此[2]四时[3],运[4]不穷[5]。
【注释】
[1]曰:说,这里是叫做、称为的意思。[2]此:这,代名词,这里代指春夏秋冬四季。[3]四时:四个时序,这里指春、夏、秋、冬四季。[4]运:运转、循环。[5]不穷:无穷尽,无终极,没有停止的时候。穷,终止、停止。
【译文】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先从温暖的春季到炎热的夏季,再从凉爽的秋季到寒冷的冬季,每一年,四季都这样按顺序循环交替。
还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万物的生长及活动也都随着四季变化不息。
【原文】
曰南北[1],曰西东。此[2]四方,应乎中[3]。
【注释】
[1]南北(西东):方位名,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早晨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2]此:这,代名词,这里代指东南西北四方。[3]应乎中:与中心相对应。应,对应;乎,于;中,中央、中心。
【译文】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方,后面是西方,左手边是北方,右手边是南方。南、北、西、东四个空间方位,都是对应于一个中心基准点而言的。
【原文】
曰水火,木金[1]土。此五行[2],本乎数[3]。
【注释】
[1]金:金属。[2]五行: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它们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要素,是总称各项事物的抽象概念。[3]本乎数:根源于天地自然的数理。本,根源;数,天地自然之数。
【译文】
金、木、水、火、土是构成物质的五种基本元素,宇宙万物的形成、变化都是来源于此。
对古人来说,宇宙天地的道理及奥妙,都包含在复杂的五行生克理论之中。
【原文】
曰仁[1]义[2],礼[3]智[4]信[5]。此五常[6],不容[7]紊[8]。
【注释】
[1]仁:仁爱,仁慈友爱的善良之心。[2]义:正义,正直、符合道义标准的行为。[3]礼:礼貌,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4]智:明智,明辨事理的智慧。[5]信:诚实,不欺骗。[6]常:永恒不变的法则。[7]容:容许。[8]紊:乱。
【译文】
仁、义、礼、智、信是五种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就是一个人应该有仁慈友爱的善良心肠,为人正直,行事公正,对人诚恳有礼,有明辨事理的智慧,对人要诚实守信。它们体现的智慧和价值是恒久不变的,因此被称作“五常”。每个人都应该遵守五常,随便乱来的行为是绝对不容许的。
【原文】
稻[1]粱[2]菽[3],麦[4]黍稷[5]。此六谷[6],人所食[7]。
【注释】
[1]稻:稻子,去壳后称大米,南方人以稻米为主食,分水稻和旱稻,但“稻”通常指水稻。[2]粱:高粱。[3]菽:豆类的总称。[4]麦:麦子。[5]黍稷:同类异种的谷物,有黏性的是黍,又称黄米;没有黏性的是稷,又称小米。[6]谷:谷物,粮食。[7]食:吃。
【译文】
稻米、高粱、豆类、麦子、黄米和稷,这六种谷物的果实颗粒饱满、产量丰富,是人类维持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合称为“六谷”。六谷既养活了中华民族的众多人口,又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原文】
马牛羊,鸡犬[1]豕[2]。此六畜[3],人所饲[4]。
【注释】
[1]犬:狗。[2]豕:猪。[3]六畜:指马、牛、羊、鸡、狗、猪这六种家畜。畜,家畜。[4]饲:饲养、喂养。
马
牛
羊
鸡
犬
豕
【译文】
马、牛、羊、鸡、狗、猪开始都生活在野外,但是聪明的古人将它们驯服后,喂养在家里,它们从各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有的还能帮助人类干重活,节省了人的力气和时间。
马能供人骑乘、搬运重物,牛是农夫耕田的重要帮手,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肉类来源,羊可以提供皮毛和肉类,狗能看家,保护人们的安全,鸡的肉、蛋可以食用。这六种动物对人们有不同的重要贡献,合称为“六畜”。
【原文】
曰喜[1]怒[2],曰哀[3]惧[4]。爱[5]恶[6]欲[7],七情[8]具[9]。
【注释】
[1]喜:高兴、开心。[2]怒:生气、愤怒。[3]哀:伤心、悲伤。[4]惧:恐惧、害怕。[5]爱:喜欢、喜爱。[6]恶:讨厌。[7]欲:想得到某个东西或想达到某个目的。[8]七情:指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情绪。情,情绪、情感。[9]具:具备。
【译文】
高兴、生气、悲伤、害怕、喜欢、讨厌、贪欲,这七种情感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合称为“七情”。
这七种情绪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我们不能排斥或消灭它,但是放纵或过分压抑自己的情感都是不健康的,我们要学会掌握理智与情感之间的平衡。
【原文】
匏[1]土革[2],木石金[3]。丝[4]与竹,乃[5]八音。
【注释】
[1]匏:匏瓜,形状像葫芦,这里指匏瓜制成的乐器。[2]土革:这里分别指用陶土烧制的“埙”以及用皮革制成的鼓、二胡等乐器。[3]木石金:指用木材、玉石、金属制成的乐器。[4]丝(竹):用丝弦(竹管)演奏发声的乐器。[5]乃:是。
【译文】
古人把制造乐器的主要材质分为:匏瓜、陶土、皮革、木材、玉石、金属、丝线和竹子,用它们制成的乐器合称为“八音”。
“八音”的主要代表分别为笙、埙、鼓、板、磬、钟、琴、箫,它们的音色各具特点,听的人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八音经过组合变化能产生多种优美的旋律,使音乐更加丰富。
【原文】
高[1]曾[2]祖[3],父[4]而身[5]。身而子[6],子而孙[7]。
【注释】
[1]高:高祖父,是祖父的祖父。[2]曾:曾祖父,是祖父的父亲。[3]祖:祖父,是父亲的父亲。[4]父:父亲。[5]身:指自己。[6]子:儿子。[7]孙:孙子。
【译文】
从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再到我们自己为止,这样从上往下一共是五代,代表着家族中的长幼秩序,是家庭伦理的基础。中华文化非常重视伦理传统,因为血缘亲情就是这样直接继承下来的。
【原文】
自[1]子孙[2],至玄[3]曾[4]。乃九族[5],人之伦[6]。
【注释】
[1]自:由,从。[2]子孙:这里指儿子和孙子。[3]玄:玄孙,指孙子的孙子。[4]曾:曾孙,指孙子的儿子。[5]九族:从高祖父到玄孙,一共九代人。[6]伦:人伦,指尊卑长幼之间的等级关系。
【译文】
从我们自己传到儿子、孙子,再往下传,就是曾孙与玄孙。从高祖父这一辈开始算起,曾祖父、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一共九代,就是“九族”。
古代家族往来十分密切,大家互相照应、祸福与共,因此特别强调长幼尊卑的伦理秩序,要求每个家族成员都要尽到自己的本分,共同维护家族的平安与荣誉。
【原文】
父子恩[1],夫妇从[2]。兄[3]则[4]友[5],弟则恭[6]。
【注释】
[1]恩:恩情、慈爱。[2]从:顺从,和睦相处。[3]兄:兄长,哥哥。[4]则:表示并列关系。[5]友:友爱、爱护。[6]恭:恭敬、敬重。
【译文】
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要慈爱,子女对父母要孝顺,丈夫和妻子要和睦相处,兄弟姐妹之间要团结友爱,哥哥姐姐要爱护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则要尊敬哥哥姐姐。这些是家庭关系中最基本的道理。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只有每个家庭都和谐融洽,社会才可能安定祥和。
【原文】
长幼[1]序[2],友[3]与朋[4]。君[5]则敬[6],臣[7]则忠[8]。
【注释】
[1]长幼:指年长的与年幼的。[2]序:排列顺序,次序。[3]友:志趣相投,志向相同的人。[4]朋:在同一个老师门下接受教育的人。[5]君:皇帝。[6]敬:尊敬,敬重。[7]臣:大臣。[8]忠:尽忠,诚心尽力做事。
【译文】
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注意长幼有序,不可以没大没小。朋友往来要讲信用,真诚相待。身为君主(在现代社会是上司),要懂得尊重、体恤臣民百姓(在现代社会是下属);身为臣子(下属)要忠于职守,尽心竭力地做事。这些是社会上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掌握了这些基本道理,在应对交往中才有所依据,不会无缘无故惹来麻烦。
【原文】
此十义[1],人所同[2]。
【注释】
[1]十义:指父慈、子孝、夫和、妇从、兄友、弟恭、朋谊、友信、君敬、臣忠十种美德。[2]同:共同遵守。
【译文】
古人认为上面提到的十种人伦关系是每个人都必须遵从的美德,于是称之为“十义”。
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身份的变换,随时做出调整,努力遵循这十种人伦义理,因为这十义不是无理专制的规定,它可以帮助我们发挥人性善良美好的一面。
【原文】
凡[1]训蒙[2],须讲究[3]。详[4]训诂[5],明[6]句读[7]。
【注释】
[1]凡:凡是。[2]训蒙:对小孩子进行启蒙教育。训,教育、教导;蒙,没有知识,这里指刚开始读书识字的儿童。[3]讲究:尽力做到精美完善。[4]详:详细。[5]训诂:用通俗的话语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的字义。[6]明:明白。[7]句读:标上标点符号,给文章断句。
【译文】
教育刚入学读书的儿童,必须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做到无微不至、面面俱到。文章中每一个字的读音和意义都要详细讲解;一句话到哪里停顿意思才是完整的,都要解说得明明白白,这样才能正确标注标点符号,使段落间层次分明,方便儿童了解文意。
【原文】
为学者[1],必[2]有初[3]。小学[4]终[5],至[6]四书[7]。
【注释】
[1]为学者:读书求学的人。为学:求学,研究学问。[2]必:一定。[3]初:开始、基础。[4]小学:指研究字形、字音、字义,并学会使用的学问,这里指古人编的讲字音、字形、字义方面知识的儿童启蒙课本。[5]终:结束。[6]至:到,到达。[7]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合称为“四书”。
【译文】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每一个求学的人,都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刚入学的时候,必须先学习每个字的音、形、义。只有把小学里的知识学透了,才能开始研读经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儒家的四部重要经典著作,合称为“四书”,它能让人了解并思考更深奥的道理。
【原文】
论语[1]者,二十篇[2]。群[3]弟子[4],记[5]善言[6]。
【注释】
[1]论语:书名,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2]二十篇:《论语》整部书一共有二十篇。[3]群:众多。[4]弟子:徒弟,学生。[5]记:记录、记载。[6]善言:有益的、有保存价值的重要语言。
【译文】
《论语》总共有二十篇,是儒家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直接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学说及处事原则。
相传孔子有三千多弟子,其中以贤能著称的有七十二人。《论语》就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成的。他们将孔子的教诲,孔子和弟子相处时的情形,研究学问的内容,以及孔子应答当时人的言论等都整理记录了下来,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德因此得以流传千古。
【原文】
孟子[1]者,七篇止[2]。讲[3]道德[4],说[5]仁义[6]。
【注释】
[1]孟子:名轲,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这里是书名,指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2]七篇止:共有七篇的意思。止,结束、停止。[3]讲:讲述、阐述。[4]道德: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5]说:论述、说明。[6]仁义:宽厚正直、仁爱正义的行为。
【译文】
孟子是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他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创立了“仁政”学说。
《孟子》整部书共分七篇,由孟子本人亲自编写而成,文章气势浩然,长于辩论,言语犀利,说理透辟,充分阐述了儒家精神。
《孟子》这部书主要讲的是道德、仁义问题,主张个人修养浩然正气,希望君王实行王道和仁政,建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待别人家的老人、小孩和对待自己家的老人、小孩一样,一视同仁)的理想社会。
【原文】
作[1]中庸[2],子思[3]笔[4]。中[5]不偏[6],庸[7]不易[8]。
【注释】
[1]作:写作、创作。[2]中庸:书名,作者是子思。[3]子思:本名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孙子,是儒家学说的重要传承者。[4]笔:执笔,写作。[5]中:中正,不偏不倚。[6]不偏:没有偏差。[7]庸:平常。[8]易:改变。
【译文】
子思,是孔子的孙子,相传他是曾参的学生,他的弟子是孟子的老师。他在儒家学派中承上启下,是儒学的重要传承者。
子思写了《中庸》。“中”就是坚持原则,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庸”是永恒不变。
【原文】
作大学[1],乃曾子[2]。自[3]修齐[4],至平治[5]。
【注释】
[1]大学:书名,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作者曾参。[2]曾子:名参,字子舆,是孔子的弟子。[3]自:从。[4]修齐:指修身齐家。修身,陶冶身心、涵养品德;齐家,治理家庭,使家族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修,修身养性。[5]平治:治国平天下,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
【译文】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他写了《大学》这部书。
《大学》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首先必须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提高自身品德修养,广泛吸收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治理好家庭;家庭和睦融洽,才能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最后推广到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使天下太平。
【原文】
孝经[1]通[2],四书熟[3]。如六经[4],始可读。
【注释】
[1]孝经:书名,记载了孔子和弟子曾子谈论孝顺的道理。[2]通:通晓,了解,明白。[3]熟:熟悉,了解透彻。[4]六经: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分别是《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孔子孝经传曾
【译文】
《孝经》是儒家的重要典籍,它从头到尾只讲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孝。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因此,把《孝经》的道理了解透彻,熟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经书,这样才算打牢了做学问的基础。
接下来就可以开始阅读更加深奥的六部经书了,它们分别是:《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原文】
诗[1]书[2]易[3],礼[4]春秋[5]。号[6]六经,当[7]讲求[8]。
【注释】
[1]诗:这里是书名,即《诗经》。[2]书:也是书名,即《书经》,又名《尚书》。[3]易:书名,《易经》。[4]礼:书名,《仪礼》。[5]春秋:书名,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书修订整理而成。[6]号:号称,称为。[7]当:应该,应当。[8]讲求:仔细阅读、研究。
【译文】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书经》又名《尚书》,中国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官方史书;《易经》讲述了宇宙和哲学,内容非常深邃;《仪礼》记载古代的典礼仪节;《春秋》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书修订整理而成。这五部书和早已失传的《乐经》合称“六经”,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六经”是了解古代政治、历史、思想、制度的重要途径,应当仔细阅读和研究。
【原文】
有连山[1],有归藏[2]。有周易[3],三易[4]详[5]。
【注释】
[1]连山:书名,相传是伏羲氏所作。[2]归藏:书名,相传是黄帝所作。[3]周易:书名,相传是周文王所作,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4]三易:指《连山》、《归藏》、《周易》三本书。[5]详:详细,详尽,完备。
【译文】
传说伏羲氏作《连山》,黄帝作《归藏》,周文王作《周易》,三本书虽然作者不同,但都是以“卦爻”来阐明天地万物生灭变化的道理,因此合称为“三易”。《连山》、《归藏》已经失传,《周易》就是现在流行的《易经》。儒道两家都把《易经》尊为经典,其中所讲的阴阳之道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时俱进、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文】
有典谟[1],有训诰[2]。有誓命[3],书[4]之奥[5]。
【注释】
[1]典谟:古代文体,《尚书》中《尧典》、《舜典》和《大禹谟》、《皋陶谟》等篇的并称。典是立国、治国的基本原则,谟是计谋策略。[2]训诰:古代文体,《尚书》中《伊训》、《召诰》等篇的并称。训是臣子劝导君王的进谏之词,诰是君王颁发的号令、通告。[3]誓命:古代文体,《尚书》中《秦誓》、《说命》等篇的并称。誓是起兵讨伐时的文告,命是君王对臣子下达的命令。[4]书:这里指《书经》,又名《尚书》。[5]奥:精深奥妙的道理。
【译文】
《尚书》是夏、商、周三个朝代历史文献汇编。它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记载立国、治国的基本原则;二谟,记载计谋策略;三训,记载臣子劝谏君王的言辞;四诰,记载君王颁发的号令、通告;五誓,是起兵讨伐时的文告;六命,是君王对臣子下达的命令。《尚书》丰富详实的材料、精深奥妙的道理,就是通过这六种特别的体式展现的。
【原文】
我周公[1],作周礼[2]。著[3]六官[4],存[5]治体[6]。
【注释】
[1]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是周文王第四个孩子。[2]周礼:书名,最系统地记录了礼的体系,相传是周公所作。[3]著:写作、撰写。[4]六官:《周礼》中以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帮助君王掌管朝政,称“六官”或“六卿”。[5]存:保存,保全。[6]治体:治理国家的纲领、要旨。
【译文】
周公在《周礼》一书中将周代的礼乐制度、行政官制与政府组织体系完整记录下来,为后代留存了宝贵的资料。
周朝设立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这“六官”,各自掌管不同的职务,帮助君王治理朝政,使国家运作迈入正式的轨道。
【原文】
大小戴[1],注[2]礼记。述[3]圣言[4],礼乐[5]备[6]。
【注释】
[1]大小戴:西汉今文经学家,大戴是戴德,小戴是戴圣,两人是叔侄关系。[2]注:解释古书原文的意义。[3]述:记述,阐述。[4]圣言:圣人所说的话。[5]礼乐:礼节仪式及典礼乐章。[6]备:完备,完整。
【译文】
西汉学者戴德和戴圣叔侄二人,都曾仔细研究过《礼记》这部书。叔叔戴德编辑的称为《大戴礼记》,侄子戴圣编纂的称为《小戴礼记》。
《大戴礼记》与《小戴礼记》的篇章内容虽略有不同,但都整理并详细注解了《礼记》,忠实记载了圣人的言论,其中各种礼节仪式及典礼乐章的制度都记述得十分完整详细,使后代人充分了解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及礼乐文化的精神与意义。
【原文】
曰国[1]风[2],曰雅[3]颂[4]。号四诗[5],当讽咏[6]。
【注释】
[1]国:这里指古代诸侯的封地。[2]风:民间歌谣。[3]雅:朝廷正乐,宫廷宴飨、朝会时的乐歌,分为大雅和小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4]颂: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5]四诗:指国风、大雅、小雅、颂。[6]讽咏:朗诵吟咏。讽,不看着书本念,背书;咏,唱,声调有抑扬地念。
【译文】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05篇,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指国风,是各诸侯国地区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雅多为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是赞颂天子功绩的乐歌,小雅是天子宴飨宾客时的乐歌;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时赞颂祖先功业的乐歌和史诗。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诗经》的内容非常丰富,充满了浓郁的感情和生活气息,我们应该经常加以朗诵吟咏。
【原文】
诗[1]既[2]亡[3],春秋[4]作[5]。寓[6]褒[7]贬[8],别[9]善[10]恶[11]。
【注释】
[1]诗:这里指周朝曾经实行的到民间采诗的制度。[2]既:已经。[3]亡:失去,消失。[4]春秋:书名,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书修订整理而成。[5]作:书写,创作。[6]寓:寄寓,包含。[7]褒:赞美,称赞。[8]贬:批评,指责。[9]别:区分,辨别。[10]善:好的。[11]恶:坏的。
【译文】
自从把国都迁移到东方的洛邑之后,周天子的势力逐渐衰弱,各诸侯国都不将周天子放在眼里,互相争夺霸主的地位,《诗经》的礼乐教化已经不再受到重视,逐渐没落了。
孔子看见当时纷乱的情形,于是根据鲁国史书修订整理了《春秋》,书中以隐喻的方式评论史事,或是给予赞扬,或是给予指责,辨明了各国行为的是非善恶。
【原文】
三传[1]者,有公羊[2]。有左氏[3],有榖梁[4]。
【注释】
[1]传:替经书作注解的著作。三传就是指解释史书《春秋》的三部书《左传》、《公羊传》、《榖梁传》。[2]公羊:指《公羊传》,也叫《春秋公羊传》或《公羊春秋》。[3]左氏:指《左氏春秋》,也叫《春秋左氏传》,简称为《左氏传》,通称《左传》。[4]榖梁:复姓,这里指《榖梁传》,也叫做《春秋榖梁传》或《榖梁春秋》。
【译文】
孔子撰写的《春秋》文字极其简练,却蕴藏精微深远的寓义,这样的微言大义不用功钻研是难以理解的。“三传”是解释《春秋》的三本书,分别是《公羊传》,相传为鲁国人公羊高所作;《左氏传(左传)》,相传为鲁国人左丘明写成;《榖梁传》,相传为鲁国人榖梁赤所著。“三传”能帮助读书人更好地阅读、理解《春秋》这部书。
【原文】
经[1]既[2]明,方[3]读子[4]。撮[5]其要[6],记[7]其事。
【注释】
[1]经:圣贤所作,具有特殊性和权威性的典籍,这里主要指儒家经典。[2]既:已经。[3]方:然后,才。[4]子:记载诸子百家及佛道宗教思想的书籍。[5]撮:选取,选择。[6]要:要点。[7]记:记下,记住。
【译文】
“四书”、“六经”、“三传”这些重要典籍都读熟之后,就可以开始接触诸子百家的思想了。这些记载各家各派思想言行的书,统称为“子书”。
“子书”数量庞大,内容包罗万象,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仔细分辨读过的内容,抓要点,记住每件事的因果本末,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原文】
五子[1]者,有荀[2]扬[3]。文中子[4],及老[5]庄[6]。
【注释】
[1]五子:这里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与庄子。[2]荀:指荀子,姓荀名况,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3]扬:扬子,名扬雄,西汉学者、辞赋家、语言学家。[4]文中子:指隋朝的王通,著名教育家、思想家。[5]老:指老子李耳,春秋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后被封为太上老君,在道教中被尊为道祖,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6]庄:指庄子,名周,战国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代表作为《庄子》,道家尊称此书为《南华经》。
【译文】
诸子百家的言论著作繁多,不胜枚举,其中比较重要和著名的有五位,即所谓的“五子”,分别是: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庄子。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和孟子人性本善的观点恰好相反,著有《荀子》一书;扬子模拟《易经》作《太玄经》,模拟《论语》作《法言》;文中子著有《续六经》(又称《王氏六经》),众弟子在他去世后,仿效孔子门徒作《论语》编撰了《中说》,保存了他讲课的主要内容,以及他与众弟子、学友、时人的对话;老子与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著有《道德经》,庄子著有《南华经》,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原文】
经子[1]通[2],读诸史[3]。考[4]世系[5],知终始[6]。
【注释】
[1]经子:经书和子书。[2]通:通透,了解透彻。[3]诸史:指历代以来的历史著作。[4]考:探究,研究。[5]世系:家族世代相承的系统,这里指朝代的系统次序。[6]终始:从头到尾,这里指国家从兴起到灭亡。
【译文】
熟读经书与子书,了解、掌握了各种思想之后,就应该开始阅读各朝各代流传下来的史书了。
研读史书的时候要注意历代王朝的次序,深入研究其中的关系与因果,才能明白国家兴亡盛衰的道理,掌握治国的方法和原则。确切地研读史书才能从中汲取历史教训,避免再犯同样的过错。
【原文】
自羲[1]农[2],至黄帝[3]。号三皇[4],居[5]上世[6]。
【注释】
[1]羲:指伏羲氏,号太昊,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我国古籍中有记载的最早的王。[2]农:指神农氏,即炎帝,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3]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名轩辕,他首先统一华夏族的伟绩被载入史册,也是华夏民族文明的始祖,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4]三皇:指伏羲氏、神农氏、黄帝。[5]居:处于。[6]上世:上古时代。
黄帝像
【译文】
上古时的人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伏羲氏发明了八卦,成为中国古文字的源头,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来捕鸟打猎,并在人类中普及了这个方法,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开始。后来神农氏播种五谷、尝遍百草,教导人们耕种饲养,以及如何使用火,人类至此开始定居的生活。黄帝统一华夏族,又率领族人打败外敌,保卫家园。他的功绩包括创造文字,制作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等等,在中华文明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伏羲氏、神农氏、黄帝都是勤政爱民的首领,被尊称为“三皇”。他们是上古时代功劳最大、最受敬爱的伟大领袖。
【原文】
唐[1]有虞[2],号二帝[3]。相[4]揖逊[5],称盛世[6]。
【注释】
[1]唐:这里指陶唐氏,也就是尧。[2]虞:指有虞氏,也就是舜。[3]二帝:指尧帝、舜帝。[4]相:互相。[5]揖逊:揖让,这里是禅让的意思,即古代帝王让位给别人。[6]盛世:安定兴盛的时代。
【译文】
黄帝之后,先是尧得了天下,国号唐;后来舜得了天下,国号虞,两位帝王都是古代贤明君王的代表,并称为“二帝”。
尧年老时,认为自己的儿子品行不好,不如德才兼备的舜,因此没有把帝位传给儿子,而传给了舜。舜果然不负尧所托,勤政爱民,到了年老时,就效法尧,将帝位传给比自己儿子更加优秀的禹。
尧和舜都是大公无私的优秀帝王,在他们的治理下,开创了安定繁荣、人人称颂的太平盛世。
【原文】
夏[1]有禹[2],商[3]有汤[4]。周[5]文王,称三王[6]。
【注释】
[1]夏:这里指夏朝。[2]禹:夏禹,传说中夏朝的第一个君主,因治理洪水有功被尊称为“大禹”。[3]商:商朝。[4]汤:指成汤,商朝的建立者。[5]周:周朝。[6]三王:指大禹、成汤、周文王。
【译文】
夏朝的开国君王是大禹,商朝的开国君王是成汤,周朝的开国君王是文王。这三个人都是德才兼备的好君王,勤于政事,爱护百姓,分别开创了一段太平盛世,因此被尊为“三王”。
大禹像
【原文】
夏传子[1],家天下[2]。四百载[3],迁[4]夏社[5]。
【注释】
[1]传子: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2]家天下: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作为一个家族的私有财产,世代相传。[3]载:年。[4]迁:变迁、改变,这里是结束的意思。[5]社: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都要祭祀社稷,后借指国家。
【译文】
大禹年老时,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夏启。从此,尧舜以来的禅让制度被父传子的世袭制度所代替,国家成为一个家族的私有财产,世代相传。相传夏朝先后历经了十七位君王,维持了四百多年,直到成汤起兵才宣告结束。
【原文】
汤[1]伐[2]夏,国号[3]商[4]。六百载,至[5]纣[6]亡[7]。
【注释】
[1]汤:指成汤,商朝的建立者。[2]伐:讨伐,出兵攻打。[3]国号,即国家的称号,或一个朝代的名称。国家或朝代创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4]商:成汤的国号。[5]至:到。[6]纣:指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位君王。[7]亡:灭亡。
【译文】
夏朝最后一位君王——夏桀的统治非常残暴。汤是夏朝一个附属小国的国王,他率领人民起兵讨伐夏桀,最后灭了夏朝,建立了新的国家,取名“商”。
汤王建立的商朝相传一共维持了六百多年,直到商纣王即位,商朝才走向灭亡。
【原文】
周武王[1],始[2]诛[3]纣。八百载,最长久[4]。
【注释】
[1]周武王:姓姬名发,周文王的第二个儿子,西周的开国君王。[2]始:开始,才。[3]诛:杀死有罪的人。[4]最长久:指周朝是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朝代。
【译文】
商朝最后一位君王——纣王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周武王是商朝属国的国王,他雄才大略,趁机率领军队讨伐商朝。最后,纣王放火烧死了自己,商朝灭亡。武王建立了新的国家,取名为“周”。周朝总共持续了八百多年。放眼整个中国历史,没有任何朝代能与周朝的历史长度相比。
【原文】
周辙[1]东,王纲[2]坠[3]。逞[4]干戈[5],尚[6]游说[7]。
【注释】
[1]辙:车轮经过留下的痕迹,这里指帝王的车驾。[2]王纲:君王的政治法度纲纪。[3]坠:落下,掉下,引申为崩溃,衰落。[4]逞:放纵,任意。[5]干戈:干和戈是古代常用武器,故而以“干戈”用作兵器的通称,引申为战争。[6]尚:尊重,注重。[7]游说:用言语劝服他人听从自己的主张。这里指战国时代策士们周游列国,劝说君主采纳其政治主张的一种活动。
【译文】
周平王将周朝国都迁到东方的洛阳之后,东周时代开始了。从此,周天子在诸侯中的权势威望和统治力日益衰落。诸侯们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号令,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相互间战争不断。在乱世动荡中,有才能的士人各凭本事四处向国君推荐自己,希望能说服君王采用自己的政治主张,从而施展才华、实现抱负。
【原文】
始[1]春秋[2],终[3]战国。五霸[4]强[5],七雄[6]出。
【注释】
[1]始:开始。[2]春秋(战国):历史时期的名称。[3]终:结束。[4]五霸:春秋时期势力强大而称霸一时的五位诸侯,一般指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5]强:强盛,强大。[6]七雄:指战国时期秦、楚、齐、燕、韩、赵、魏这七个强大的诸侯国。
【译文】
历史上将东周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是春秋时期,从鲁隐公元年起,到鲁哀公十四年为止,总共二百四十二年;第二个是战国时期,从春秋时代结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为止,总共一百八十二年。
春秋时代先后称霸的诸侯君王依次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战国时代则是秦、楚、齐、燕、韩、赵、魏这七个强大的诸侯国并立。
【原文】
嬴秦氏[1],始兼并[2]。传[3]二世[4],楚[5]汉[6]争[7]。
【注释】
[1]嬴秦氏:指秦国或秦王朝。秦国的国君姓嬴,故称嬴秦。这里指秦始皇嬴政。[2]兼并:大国吞并小国。[3]传:传位。[4]二世:指秦始皇的儿子秦二世胡亥。[5]楚:这里指西楚霸王项羽。[6]汉:指刘邦,他被封为汉王,最后建立了汉朝。[7]争:这里指争夺王位。
【译文】
战国末年,秦国日渐强大,通过各个击破的方式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国国君便自称为“始皇帝”。
秦始皇去世,他的儿子胡亥继承皇位。由于施行严刑峻法,加上宦官赵高专权,不过短短三年时间,秦朝的统治就被推翻了。
秦朝灭亡后,群雄并起,其中以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实力最强大,彼此争斗不止,各不相让。
秦始皇像
【原文】
高祖[1]兴[2],汉业[3]建[4]。至孝平[5],王莽[6]篡[7]。
【注释】
[1]高祖:这里指汉高祖刘邦。[2]兴:兴起。[3]汉业:指汉朝的天下大业。[4]建:建立。[5]孝平:指汉平帝。[6]王莽:汉元帝王皇后的侄子,曾任汉朝宰相,后来自立为皇帝,建立了新朝。[7]篡:特指封建时代臣子夺取君位。
【译文】
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最后胜出,打败项羽,登上帝位,成了汉高祖,开启了刘家的天下大业。到汉平帝时,野心勃勃的王莽掌握了国家大权,他杀了平帝,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新朝。
【原文】
光武[1]兴,为东汉[2]。四百年,终[3]于[4]献[5]。
【注释】
[1]光武:东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的开国君主。[2]东汉:刘秀恢复汉朝,建都洛阳。由于洛阳在东边,而汉朝以前的都城长安在西边,为了区别,后人就把光武帝之前的汉王朝称为“西汉”,把光武帝重新建立的汉王朝称为“东汉”。[3]终:终止,结束。[4]于:在。[5]献:指汉献帝,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
【译文】
王莽建立新朝后,人民无法安稳生活,于是国家重新陷入纷争局面。王莽在混乱中被杀,新朝灭亡。
刘秀沉稳冷静,又有谋略,最终打败其他势力,光复汉室,史称东汉,刘秀就是汉光武帝。汉朝到最后一位皇帝献帝为止,总共持续了四百年之久。
【原文】
魏[1]蜀[2]吴[3],争汉鼎[4]。号三国[5],迄[6]两晋[7]。
【注释】
[1]魏:国名,是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曹操的儿子曹丕废除汉献帝后建立。[2]蜀:这里是国名,刘备建立,定都成都,其国号“汉”意味着是汉朝的延续,又因其占据的益州俗称蜀地,也称“蜀汉”。[3]吴:国名,孙权建立,定都金陵。[4]鼎:传国宝物,是王位和权力的象征。[5]三国:指魏、蜀、吴三个国家。[6]迄:到。[7]两晋:指西晋与东晋。
【译文】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曹操占据了北方绝大部分地区,他的儿子曹丕取代汉献帝自立为王,国号“魏”;刘备占据西南,国号“汉”,史称“蜀汉”;孙权统治了长江下游地区,国号“吴”。魏、蜀、吴三分天下,史称三国时代。
公元263年魏军攻入益州,蜀国灭亡。然后司马炎逼迫魏王退位,改国号为“晋”。晋武帝司马炎灭吴,重新统一天下,结束分裂局面。之后,晋元帝往东迁都,定都建康(现在的南京),史称东晋。
【原文】
宋齐[1]继[2],梁陈承[3]。为南朝[4],都[5]金陵[6]。
【注释】
[1]宋齐(梁陈):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四个朝代名称。[2]继:继续,继承。[3]承:承接,承继。[4]南朝: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分别是宋、齐、梁、陈四国。[5]都:定都,建都。[6]金陵:地名,即现在的南京。
【译文】
刘裕灭了东晋,改国号为“宋”。六十年后,萧道成灭宋,改国号为“齐”。二十三年后,萧衍亡齐,改国号为“梁”。五十六年后,陈霸先灭梁,改国号为“陈”。三十三年后,陈的国运也最终宣告结束。
宋、齐、梁、陈四朝都把国都设在金陵,国土都局限于长江以南地区,统治时间又都非常短暂,于是历史上合称为“南朝”。
【原文】
北[1]元魏[2],分东西[3]。宇文周[4],与高齐[5]。
【注释】
[1]北:北方,北朝。[2]元魏:北魏是拓跋氏建立,拓跋氏是鲜卑族,后改姓元,所以又称元魏。[3]分东西:元魏后来分为东魏、西魏。[4]宇文周:指宇文觉所建立的北周政权。宇文,复姓。[5]高齐:高洋所建立的北齐政权。高,姓。
【译文】
长江作为天然界线将南方政权和北方政权隔开。拓跋氏在北方建立了魏朝,又称元魏。元魏到了孝武帝时,大臣高欢独揽大权,孝武帝向西投奔宇文泰,于是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趁势夺取皇位,建立周朝,史称北周(宇文周)。高欢的儿子高洋同样趁机灭了东魏,建立齐朝,史称北齐(高齐)。
【原文】
迨[1]至隋[2],一[3]土宇[4]。不再传,失统绪[5]。
【注释】
[1]迨:等到。[2]隋:指隋文帝杨坚建立的隋朝。[3]一:统一。[4]土宇:土地和房屋,指国家、天下。[5]失统绪:亡国的意思。统绪,政权,统治。
【译文】
南北朝时期朝代不停变换,直到杨坚以武力再度统一天下,才结束了这段纷乱的历史。
杨坚建立隋朝,史称隋文帝。可惜只传到隋炀帝就亡国了。
【原文】
唐高祖[1],起[2]义师[3]。除[4]隋乱[5],创[6]国基[7]。
【注释】
[1]唐高祖:指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2]起:起义,兴起。[3]义师:反抗残暴或为正义而战的军队。[4]除:去除,消除,平定。[5]隋乱:指隋朝末年混乱的局面。[6]创:创立,开创。[7]国基:国家基业。
【译文】
隋炀帝好大喜功、荒淫残暴,到处发动战争,大量增加税收,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纷纷起义对抗朝廷。
最后,李渊率领的军队脱颖而出,逐个铲平各地势力,李渊登基为唐高祖,开创了大唐帝国的基业。
【原文】
二十传[1],三百载。梁[2]灭之[3],国[4]乃[5]改。
【注释】
[1]二十传:指唐朝自建国到灭亡,一共传了二十位皇帝。[2]梁:指五代时后梁开国皇帝梁太祖朱温(全忠)。[3]之:代指唐朝。[4]国:国号。[5]乃:才。
唐太宗像
【译文】
唐朝从建国到灭亡为止,总计历经二十位皇帝,统治将近三百年之久。
唐朝是一个文治武功都很有成就的大帝国,不过在“安史之乱”后,国势逐渐衰落,又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动乱,最后朱全忠掌握大权,篡夺了唐昭宣帝的皇位,改国号为“梁”,为了与南北朝时期的梁朝相区别,史称“后梁”。
【原文】
梁唐晋[1],及汉周。称五代[2],皆有由[3]。
【注释】
[1]梁唐晋(汉周):分别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2]五代:唐朝灭亡之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五个朝代,即上面所说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3]皆有由:都是有原因的。皆,全、都;由,原因、缘由。
【译文】
朱全忠篡唐建梁,史称后梁;李存勖篡梁建唐,史称后唐;石敬瑭篡唐建晋,史称后晋;刘知远篡晋建汉,史称后汉;郭威篡汉建周,史称后周,五个朝代合称“五代”。这些朝代最长的不过十几年,最短的甚至只有四年,是一个动荡不安的黑暗时代。
五代的开国君王都是篡夺了别人的帝位才当上皇帝,所以五个朝代的突然兴起和突然灭亡都是有原因的。
【原文】
炎宋[1]兴,受周[2]禅[3]。十八传[4],南北混[5]。
【注释】
[1]炎宋:自秦开始,历代王朝为标榜自己是正统,取代前朝是天命所归,便用五行的转换来解释朝代的更替,宣称自己是五行之一。宋朝认为自己代表“火德”,因此称宋朝为炎宋。炎,是火的意思。[2]周:这里指五代中的后周。[3]禅:禅让,古代帝王让位给别人。[4]十八传:一共传了十八位皇帝。传,这里是指传授帝王权位。[5]混:混同,掺杂在一起。
【译文】
后周的恭帝七岁即位,大权便落入了禁军将领赵匡胤手中,他与部下合力演出“黄袍加身”的戏码,后周皇室知道大势已去,只好将帝位禅让给他。赵匡胤登基后,改国号为“宋”,就是宋太祖。
宋朝自建国至灭亡,总计经历了十八位皇帝,这时北方少数民族势力非常强大,经常南下袭击宋朝边境,造成南北混战的局面。
宋太祖像
【原文】
辽[1]与金[2],皆称帝。元[3]灭金,绝[4]宋世[5]。
【注释】
[1]辽:国名,契丹人耶律阿保机建立,后为金所灭。[2]金:国名,女真人完颜阿骨打建立,后为蒙古所灭。[3]元:指元朝,蒙古人建立的朝代。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初号蒙古,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国。[4]绝:断绝,消灭。[5]宋世:宋朝的天下。
【译文】
宋朝建立前后,北方少数民族势力强大,契丹人、女真人与蒙古人先后称帝,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他们全都野心勃勃,想攻打南方,以夺取更广大的土地和更丰富的物产。
契丹人建立了辽国,女真人灭辽建金,最后成吉思汗统一各部落,建立了蒙古国,并先后灭掉金朝与宋朝,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忽必烈改国号为“元”,他就是元太祖。
【原文】
莅[1]中国[2],兼[3]戎狄[4]。九十载,国祚[5]废[6]。
【注释】
[1]莅:治理,统治。[2]中国:这里指中原地区,主要是现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3]兼:兼并,大国吞并小国。[4]戎狄:先秦时对中国北方、西北等地少数民族的统称。[5]国祚:祚是帝王的宝座。“国祚”引申为王朝统治的时间。[6]废:废止,灭亡。
【译文】
蒙古人入主中原,又吞并了西方和北方各少数民族,统一全国。元朝疆域空前广阔,它的全盛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在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帝国。
元朝统治期间四处征战,导致民不聊生,结果只维持了短短九十年的时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原文】
太祖[1]兴,国[2]大明。号[3]洪武[4],都[5]金陵[6]。
【注释】
[1]太祖:这里指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2]国:这里指的是国号。[3]号:这里指的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社会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4]洪武: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5]都:定都,定立国都。[6]金陵:现在的南京。
【译文】
汉族受元统治者的压迫非常严重,于是在政治腐败黑暗的元末时期纷纷起兵反抗。
朱元璋的军队异军突起,扫平各地势力之后,挥军北上,灭了元朝。朱元璋自立为帝,定国号为“明”,以洪武为年号,建都金陵(现在的南京)。
【原文】
迨[1]成祖[2],迁[3]燕京。十六世[4],至崇祯[5]。
【注释】
[1]迨:等到。[2]成祖:指明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3]迁:这里指迁都。[4]十六世:皇位一共传了十六代。[5]崇祯:明思宗朱由检,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年号“崇祯”。
【译文】
明太祖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不满自己的侄儿建文帝继位,于是率军发动政变。建文帝在战乱中下落不明,朱棣夺取了皇位,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明成祖,他将国都从南方的金陵迁到北方的燕京(现在的北京)。
明朝一共传了十六个皇帝,直到最后一位皇帝明思宗在煤山自缢,明朝灭亡。
【原文】
权阉[1]肆[2],寇[3]如林[4]。李闯[5]出,神器[6]焚[7]。
【注释】
[1]权阉:有权势的宦官。权,有权势的;阉,太监、宦官。[2]肆:放肆,大胆放纵。[3]寇:流寇、盗匪,这里指农民起义军。[4]如林:形容很多。[5]李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闯王李自成。[6]神器:代表国家政权的实物,如玉玺、宝鼎之类,借指帝位、政权。[7]焚:烧坏,烧毁。
【译文】
明朝皇帝从明成祖开始对宦官十分宠信,宦官的地位因此迅速提高,国家大权渐渐落入他们手中。宦官仗着权力胡作非为,百姓怨声载道,全国各地都纷纷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国家政权逐渐衰弱。
众多起义军中以闯王李自成的势力最大,他率领部下攻进京城,崇祯皇帝被迫在煤山上吊自尽,明朝的统治结束。
【原文】
清太祖[1],膺[2]景命[3]。靖[4]四方[5],克[6]大定[7]。
【注释】
[1]清太祖:即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2]膺:承受,接受。[3]景命:上天的命令。[4]靖:平定,使秩序安定。[5]四方:指国土各地。[6]克:能够,这里引申为完成。[7]定:平安,安定。
【译文】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声称自己接受了上天的旨意,建立了后金国(清朝的前身)。到清世祖顺治皇帝时,派兵进入山海关,打败了李自成,夺取了原本由他占领的北京,定为国都,成了第一位入主中原的大清皇帝。此后,清朝又先后平定了拥戴福王、鲁王、唐王、桂王等建立的南明小朝廷,以及全国各地的抗清斗争,建立了空前巩固的多民族国家。
【原文】
廿二史[1],全在兹[2]。载[3]治[4]乱[5],知兴衰[6]。
【注释】
[1]廿二史:从《史记》、《汉书》一直到《辽史》、《金史》的二十二部史书。廿,二十。[2]兹:此,这里。[3]载:记录,记载。[4]治:安定、太平,这里指社会稳定、政权巩固、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5]乱:混乱、动乱,这里指动荡不安定的乱世。[6]兴衰:兴旺和衰败,这里指国家的兴起与衰落。
【译文】
从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一直到清朝的历史都写在这里了。
正如古人所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人们只要用心学习这些历史,就能了解各个朝代由兴盛繁荣到逐渐衰亡的原因,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原文】
史[1]虽繁[2],读有次[3]。史记[4]一[5],汉书[6]二。
【注释】
[1]史:这里指史书,古籍中专门记录历史的书。[2]繁:多。[3]次:次序,顺序。[4]史记:书名,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经典著作之一,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作,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5]一(二):第一(第二)。[6]汉书:书名,东汉班彪、班固及班昭所作,主要记述了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历史。
【译文】
中国上下五千年,可谓历史悠久,各朝各代有关历史的书籍数量惊人,内容庞杂,阅读的时候应该有重点、有次序,才能对历史发展脉络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首先应该研读的是《史记》,它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代的历史;接下来,应该研读的就是《汉书》,它记载了整个汉代的详细历史。
【原文】
后汉[1]三,国志[2]四。兼[3]证[4]经[5],参[6]通鉴[7]。
【注释】
[1]后汉:这里是书名,指《后汉书》,南朝刘宋时范晔写作的记载东汉历史的史书。[2]国志:书名,指《三国志》,西晋陈寿所作的记载魏、蜀、吴三国历史的史书。[3]兼:同时。[4]证:验证,证实。[5]经:经书、经典,圣贤所作,具有特殊性和权威性的典籍。[6]参:参考,参阅。[7]通鉴:书名,《资治通鉴》的简称,北宋司马光所作,记载了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共16个朝代1363年的详细历史。
【译文】
读完《史记》、《汉书》后,第三本要读的就是《后汉书》,它是范晔综合各家历史资料编撰而成。第四本就是陈寿所作的《三国志》。《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这四本史书,内容详实,各具特色,文学价值极高,合称为“前四史”,又称“四史”。
研读“四史”的同时,还要求证于圣贤所著的经典,并参阅《资治通鉴》,通过综合阅读、多方比较,才能对中国历史有比较完整准确的认识。
【原文】
读史者,考[1]实录[2]。通[3]古今[4],若[5]亲目[6]。
【注释】
[1]考:研究、推求。[2]实录:符合实际的记载。[3]通:懂得,彻底了解。[4]古今:古代和现代,这里指古往今来的历史脉络。[5]若:好像。[6]亲目:亲眼看见。目,看。
【译文】
阅读史书还要注意进一步查找历史资料,和书籍互相对照参考,从多个角度和侧面去理解历史事件,对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原因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能深入透彻地掌握古往今来的历史脉络,好像自己身临其境,亲眼看见了历史上人、事、物盛衰兴亡的过程。
【原文】
口而诵[1],心而惟[2]。朝[3]于[4]斯[5],夕[6]于斯。
【注释】
[1]诵:朗诵、朗读,有高低起伏地大声读出来。[2]惟:想,思考。[3]朝:早晨。[4]于:在,到。[5]斯:此、这,这里代指所读之书。[6]夕:夜晚,晚上。
【译文】
掌握了研究历史应该注意的事项之后,就该总结学习方法了。
读书时,不仅要大声朗读、背诵,还要用心思考,深入了解所学的内容,这样可以让记忆更深刻。勤奋地学习是最重要的,必须持之以恒,才能对书中的内容熟记不忘,并不断有新的收获。
【原文】
昔[1]仲尼[2],师[3]项橐[4]。古圣贤,尚[5]勤学。
【注释】
[1]昔:以前,过去。[2]仲尼: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
[3]师:把……当做老师,就是向人学习。[4]项橐:人名,春秋时鲁国的神童。[5]尚:尚且,还。
【译文】
鲁国有个叫项橐的小孩,他只有七岁,但小小年纪便已十分聪明,很有主见,孔子并不因为自己是公认的大学问家,而对方比自己年纪小,就觉得向他学习是丢脸的事,仍然把他当做老师一样虚心请教。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且不耻下问、勤奋好学,我们普通人应该更加努力才对。
孔子像
【原文】
赵中令[1],读鲁论[2]。彼[3]既[4]仕[5],学且[6]勤。
【注释】
[1]赵中令:指宋太宗时中书令赵普。中令,宋朝官名,相当于宰相。[2]鲁论:书名,指《论语》。《论语》有三种流传版本,《鲁论》、《齐论》、《古论》,现在我们通常读的《论语》是《鲁论》。[3]彼:他,这里指赵中令。[4]既:已经。[5]仕:做官。[6]且:尚且,还。
【译文】
宋太宗时的中书令赵普虽然做了大官,工作十分忙碌,但仍然没有放弃学习。在所有书籍中,赵普最爱读《论语》,一有机会就捧在手中反复品味,于是就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
赵普已经当了高官,尚且刻苦攻读,我们普通人更加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原文】
披[1]蒲编[2],削竹简[3]。彼[4]无书[5],且知勉[6]。
【注释】
[1]披:翻开,翻阅。[2]蒲编:编起来的蒲草,这里指用蒲草编成的书,讲的是西汉路温舒的故事。蒲,草名,又叫草蒲。[3]削竹简:将竹子削成薄片,编成书册。削,用刀切去或割去;竹简,竹片,战国至魏晋时代用来书写的材料,这里讲的是西汉公孙弘的故事。[4]彼:他们,指路温舒与公孙弘。[5]无书:意思是贫穷买不起书。无,没有。[6]勉:勤勉,勤奋。
【译文】
纸发明以前,所有的书都是逐字抄录在绢帛、羊皮、竹简和木牍上的,因此价格十分昂贵。西汉路温舒家里很穷,买不起书,但一心上进的他,把向别人借来的书抄在编起来的蒲草上阅读。
西汉还有个名叫公孙弘的人,和路温舒一样穷得买不起书,就把竹子削成薄片,再把文字一个个刻在竹片上,编成书册,供自己平时苦读。
路温舒和公孙弘家境贫寒买不起书,尚且勤勉好学。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千万不能放弃,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原文】
头悬梁[1],锥刺股[2]。彼[3]不教[4],自[5]勤苦[6]。
【注释】
[1]头悬梁:头发挂在房梁上。头,这里指头发。悬,悬挂、吊挂。梁,房梁,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这里说的是汉朝孙敬的故事。[2]锥刺股: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锥:锥子,尖头锐利的铁器;股:大腿。这里说的是战国苏秦的故事。[3]彼:他们,指孙敬和苏秦。[4]不教:没有人教导。教,教导、教授。[5]自:自己。[6]勤苦:勤奋刻苦。
【译文】
汉朝的孙敬为了防止自己读书时不小心打瞌睡,于是用绳子绑住头发,再把绳子悬挂在屋梁上,这样,只要打瞌睡时低下头,绳子就会拉扯头发,然后痛醒过来,抖擞精神接着读书。战国时的苏秦,只要读书时累得快睡着,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用疼痛战胜疲倦,强迫自己打起精神继续读书。
孙敬和苏秦两个人,没有人督促和教导他们学习,全靠自己勤奋刻苦。
【原文】
如[1]囊萤[2],如映雪[3]。家虽[4]贫[5],学不辍[6]。
【注释】
[1]如:比如,像。[2]囊萤:把萤火虫装入袋子里。这里说的是晋朝车胤的故事。囊,用袋子装。[3]映雪:映着雪光,借着雪地反射的亮光。这里说的是晋朝孙康的故事。[4]虽:虽然。[5]贫:贫穷。[6]辍:停止,中断。
【译文】
比如晋朝的车胤,家里贫穷,买不起油来点灯看书,于是把萤火虫装进用纱布做成的袋子里,借着它们发出的微弱亮光来读书。再比如晋朝的孙康,同样是家境贫困,买不起油点灯读书,他不顾冬夜的寒冷,借着屋外雪地反射出的亮光读书。
车胤和孙康虽然家境贫困,却从未停止学习。
【原文】
如负薪[1],如挂角[2]。身虽劳[3],犹[4]苦[5]卓[6]。
【注释】
[1]负薪:挑着木柴。负,背,挑担;薪,木柴、柴火。这里说的是汉朝朱买臣的故事。[2]挂角:(把书)挂在牛角上。角,指牛角。这里说的是隋朝李密的故事。[3]劳:劳累。[4]犹:依然,仍然,还。[5]苦:用心,尽力。[6]卓:高超不平凡。
【译文】
比如西汉朱买臣出身贫寒,靠砍柴卖钱勉强维持生计。他总是把书挂在担子前,在挑柴去卖的途中一边走路一边看书。还有隋朝的李密,从小帮人放牛,他就把书挂在牛角上,一边放牛一边看书。
朱买臣和李密两个人,虽然天天都要干活,身体上非常劳累,但是依然用心学习。
【原文】
苏老泉[1],二十七[2]。始[3]发愤[4],读书籍。
【注释】
[1]苏老泉: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洵,大文豪苏东坡的父亲,唐宋八大家之一,老泉是他的号。[2]二十七:指二十七岁。[3]始:才。[4]发愤:下定决心努力去做。
【译文】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洵,年轻时贪玩不爱学习,直到二十七岁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下定决心努力向学。虽然起步比别人晚,但苏洵通过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最终成为大文学家。
【原文】
彼[1]既[2]老,犹[3]悔[4]迟[5]。尔[6]小生[7],宜[8]早思[9]。
【注释】
[1]彼:他,这里指苏老泉。[2]既:已经。[3]犹:尚且。[4]悔:后悔,懊悔。[5]迟:慢,晚。[6]尔:你,你们。[7]小生:小孩子,年轻人,对晚辈的称呼。[8]宜:应当,应该。[9]早思:早点思考,早点想清楚。
【译文】
苏老泉到了二十七岁才发奋努力,尽管后来成了大文学家,但他还是后悔自己醒悟得太晚,只能更加勤奋以弥补过去浪费的时光。
你们这些小孩子,应该吸取苏老泉的教训,及早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以免将来后悔。要珍惜最宝贵最适合读书的青春时光,努力用功。
【原文】
若[1]梁灏[2],八十二[3]。对大廷[4],魁[5]多士[6]。
【注释】
[1]若:如。[2]梁灏:人名,生活在五代末北宋初。[3]八十二:这里指八十二岁。[4]对大廷:参加殿试(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在皇宫的大殿上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对,答,回答,这里指回答皇帝的提问;大廷,朝廷。[5]魁:魁首、第一,这里指夺得第一名。[6]多士:诸多考生。
【译文】
梁灏年轻时参加科举考试,成绩一直不理想,但他始终不放弃,终于在八十二岁那年金榜题名。他参加殿试时,对皇帝提出的问题总是对答如流,而且见解不凡,远远胜过其他诸多一同参加殿试的考生,最后高中状元。
【原文】
彼[1]既成[2],众[3]称异[4]。尔小生,宜立志[5]。
【注释】
[1]彼:他,这里指梁灏。[2]成:成功。[3]众:众人,大家。[4]称异:感到惊异,认为是令人惊讶的。[5]立志:树立志向。
【译文】
和梁灏一同考上的人全都比他年纪小很多,对于梁灏勤奋好学,这么大年纪还能高中状元,大家都觉得既惊讶,又佩服。
你们这些小孩子,就应该向梁灏学习,树立远大的志向,不断向目标迈进。只要坚持到底,最后一定会有回报。
【原文】
莹[1]八岁,能咏[2]诗。泌[3]七岁,能赋棋[4]。
【注释】
[1]莹:祖莹,北齐人。[2]咏:唱,朗诵,声调有抑扬起伏地念。[3]泌:李泌,唐朝人。[4]赋棋:以下棋为题目作诗。赋,这里是作诗的意思。
【译文】
北齐的祖莹,从小聪明伶俐,喜欢读书,才八岁就会吟诗,让大人都惊叹不已。唐朝的李泌,同样从小聪明活泼,热爱读书。在他七岁时,皇帝召见了这个小神童,想看看他是否如传说的那样有真才实学,于是要小李泌以“棋”为题做一首诗。小李泌毫不慌张,当场写了一首好诗,皇帝大加赞赏。
【原文】
彼[1]颖悟[2],人称奇[3]。尔幼学[4],当[5]效之[6]。
【注释】
[1]彼:他,他们,这里指祖莹和李泌二人。[2]颖悟:天资聪慧,聪明过人(多指少年)。[3]称奇:因不寻常而表示惊奇。[4]幼学:初入学的儿童。[5]当:应该,应当。[6]效之:学习他们。效,效法、向……学习;之,他们,同样指祖莹与李泌二人。
【译文】
祖莹与李泌二人,天资聪颖,又热爱学习,小小年纪就能吟诗作赋,大家对他们的优异表现都是既惊奇又赞叹。
你们这些刚入学的小朋友,应该以他们为榜样,从小培养对学习的热情,用功读书。
【原文】
蔡文姬[1],能辨琴[2]。谢道韫[3],能咏吟[4]。
【注释】
[1]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大学者蔡邕的女儿,精通音乐,是历史上著名的才女。[2]辨琴:辨识琴声。[3]谢道韫: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女,诗才敏捷,也是著名的才女。[4]咏吟:这里是作诗的意思。
【译文】
蔡文姬是东汉末年大学者蔡邕的女儿。她天资过人,尤其在音乐方面非常有天赋,她能准确分辨琴声好坏,甚至能听出弹奏者的感情。谢道韫是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女。她文思敏捷,很小的时候就会吟诗作对,所作的咏雪诗句甚至压倒了其他兄弟。
【原文】
彼[1]女子,且[2]聪敏[3]。尔男子,当自警[4]。
【注释】
[1]彼:指蔡文姬和谢道韫。[2]且:尚且。[3]聪敏:聪慧且反应敏捷。[4]自警:自我警醒。
【译文】
蔡文姬与谢道韫都是女孩子,尚且如此聪明,有才华,一个能分辨音律,一个能吟诗作对。
你们身为男子,看到女生优异的表现,更应当时时刻刻自我警醒,以她们为榜样,珍惜时光,不断充实自己。
【原文】
唐[1]刘晏[2],方[3]七岁。举[4]神童[5],作[6]正字[7]。
【注释】
[1]唐:唐朝。[2]刘晏:人名,七岁能作诗写文章,大家公认他是神童。[3]方;才,刚刚。[4]举:推选,推荐。[5]神童:特别聪明、才能非凡的儿童,这里是唐宋时所设立的童子科举的别称。[6]作:担任,从事。[7]正字:官名,负责校对文字。
【译文】
唐朝的刘晏,天赋很高,热爱学习,小小年纪就能作诗写文章,年仅七岁就被推选为神童。唐玄宗听说了他的事迹,为了表示赞赏与鼓励,选拔他担任正字官,负责校对书籍文字。
【原文】
彼[1]虽幼[2],身已[3]仕[4]。有为者[5],亦[6]若是[7]。
【注释】
[1]彼:指刘晏。[2]幼:年纪小。[3]已:已经。[4]身已仕:已经做官。仕,做官。[5]有为者:指希望有所作为的人。[6]亦:也。[7]若是:像这样。若,如、像;是,这样。
【译文】
刘晏小小年纪就已经做了官,肩负重任,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希望将来能有所作为的人,应当像刘晏这样,认真负责、勤奋上进。
【原文】
犬[1]守夜[2],鸡司晨[3]。苟[4]不学,曷为人[5]。
【注释】
[1]犬:狗。[2]守夜:晚上担任守卫看家。[3]司晨:早上打鸣报晓。司,掌管。[4]苟:假如、如果。[5]曷为人:怎么做人呢?曷,如何、怎么;为人:做人。
【译文】
狗会在晚上充当警卫,看守门户,保护主人的安全;公鸡每天清晨都会高声打鸣报晓,催促人们按时起床。
狗和鸡尚且能尽责工作,身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如果整天懒惰贪玩,不肯认真学习有用的本领,还怎么做人呢?
【原文】
蚕[1]吐丝,蜂[2]酿[3]蜜。人不学,不如[4]物[5]。
【注释】
[1]蚕:家蚕,一种动物,能够吐丝结茧,是丝绸的主要来源。[2]蜂:蜜蜂。[3]酿:发酵酿造。[4]不如:比不上。[5]物:这里指动物。
【译文】
蚕会吐丝结茧,人们用它来制作布料、衣服。蜜蜂会采集花粉,酿成甘甜的蜂蜜给人食用。蚕、蜂和狗、鸡一样,都能尽职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果我们不懂得自己应尽的责任,不勤奋读书学习实现自己的价值,岂不是连这些动物都比不上吗?
【原文】
幼而学,壮[1]而行[2]。上[3]致君[4],下[5]泽民[6]。
【注释】
[1]壮:壮年,古代以三十岁为壮年,泛指中年人。[2]行:努力实行。[3]上:对上。[4]致君:尽力辅佐国君。致,尽力。[5]下:对下。[6]泽民:施恩惠于人民,使人民能得到福利。泽,恩泽,恩惠;民,人民,百姓。
【译文】
年轻的时候记忆力最好,学习能力最强,我们应当把握这段黄金时期,不断学习,努力充实自己,等到长大成人后,就要学以致用,用所学的知识和本领做出一番事业,对上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下服务人民,造福百姓。
【原文】
扬[1]名声[2],显[3]父母。光[4]于前[5],裕[6]于后[7]。
【注释】
[1]扬:显扬,传播。[2]名声:名誉声望。[3]显:传扬,显扬。[4]光:光耀、增光。[5]前:前人,指祖先、祖宗。[6]裕:富裕,富足。[7]后:指子孙后代。
【译文】
如果长大后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人民自然会赞扬你的功绩,不但自己能名扬天下,也使父母感到荣耀,给祖先增光,还能给子孙后代树立好榜样,使他们受益匪浅。
【原文】
人[1]遗[2]子[3],金满籝[4]。我教[5]子,惟[6]一经[7]。
【注释】
[1]人:别人,有的人。[2]遗:留给,遗留。[3]子:孩子,子孙。[4]金满籝:满筐金子,意思是巨大的财富。籝,竹子编的筐。[5]教:教育。[6]惟:只有。[7]一经:一本经书,这里指《三字经》。
【译文】
有的人疼爱子女,给子孙留下许多钱财,希望他们能过上富裕的生活。我的想法和那些人不同,留下来教育子孙的,只有这本《三字经》。希望能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还有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教训,让他们努力学习,打好根基,将来能开创自己的事业。
【原文】
勤[1]有功[2],戏[3]无益[4]。戒之哉[5],宜[6]勉力[7]。
【注释】
[1]勤:勤奋,勤劳。[2]有功:取得成就。功,功绩、功劳。[3]戏:玩乐,嬉戏玩耍。[4]无益:没有好处。益,好处、利益。[5]戒之哉:要以此为警戒啊。戒:警戒、警惕;之:代指前面所说的“勤有功,戏无益”;哉:啊,表示感叹的语气。[6]宜:应该,应当。[7]勉力:尽力,辛勤努力。
【译文】
勤奋努力的人最后一定能取得相应的成就,这就是俗话说的“有志者,事竟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反,如果只知道贪玩,最终一定会后悔自己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光,却一无所获。我们一定要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教训牢记在心,以此为警戒,经常提醒自己,珍惜时光,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