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才有力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发上等心,化身成菩萨(3)

脚踏实地做事

很早以前,有一个愚蠢透顶但却很富有的人。一天,他来到另一富人家做客,看见一座三层的楼房,宽敞高大,庄严华丽而且敞亮通风,内心十分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以前没能建造一座这样的楼呢?

于是他立刻叫来木匠,对他说:“我想建一座像他家那样漂亮的三层高楼。”

木匠回答说:“他家那座楼就是我建造的。”富人便说:“那你也为我建造一座吧!”

于是木匠就清理地基测量土地,制坯垒砖、准备造楼。愚蠢的富人看到他的这些安排,心里怀疑,不明白木匠要做什么,就问他:“你这是在干什么?”

木匠回答说:“这是准备建三层楼的材料。”

蠢人说:“我不要盖下面这两层,你只为我建造最上面的一层就可以了。”

木匠答道:“不建下面两层,怎么建第三层呢!你的第三层要搭在哪里呢?”

蠢人只看到第三层的房子好看,却忽略下面两层,以为可以直接建造第三层。

这个故事让人啼笑皆非,可现实中,往往真能遇到这样的人。许多人做事浮躁,不愿按部就班,总以为能一蹴而就。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做什么工作都是一样的,今天觉得做这个事情好,明天觉得那个工作不错,后天去这里上班,过两天又换工作,到最后什么都做不成。

首先,做人立事要有根基。什么是根基?就是行事的基础。就像盖房子,地基打得牢,房子就建得稳,否则稍微有个风吹草动,便坍塌了。

其次,做事要脚踏实地。人人都有梦想,人人都渴望成功,都想找到一条成功的捷径。其实,捷径就在你的心中,那就是勤于积累、脚踏实地、积极肯干的精神。

再次,要杜绝不切实际的幻想。好的理想能引导人成功,不切实际的幻想则使人误入歧途。因此,要从观念上树立正确的认识,然后才能指导行动。

人生之路没有什么捷径可言,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肯干中包含着巨大的力量,通过时间的积累,这种力量会越积越大,最终帮助我们走向成功。

进退之道

五祖弘忍大师很懂得进退之道。《坛经》里记载,五祖弘忍大师自从发现六祖慧能决定传衣钵给他之后,就一直在暗地里传授佛法给慧能,后来又偷偷地传衣钵给他。

有人可能会很不了解这件事情,其实很简单,如同《坛经》上说的“衣为争端”。弘忍大师生怕六祖因此而遭受劫难,所以告诫慧能“汝须速去,恐人害汝”。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传衣钵本来是件光明正大的事,为什么五祖弘忍大师却要做得如此神秘,还要六祖在拿到衣钵之后赶紧逃跑呢?

其实并非弘忍大师怕事,而是他采取了一种“以退为进”的智谋。较之鲁莽行事尤胜一筹,才使得禅宗得以在六祖慧能手中发扬光大。

进退之道本该如此——以退为进,不退焉有进。五代时期著名的禅师布袋和尚曾做过一首诗偈,将进退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此偈中说的不论是“低头”,还是“退步”,都非常符合水田插秧的实际,又皆契合人生的禅悟之道。

要知道,人若在平视时,目光或为树障,或为山遮,难得及远。而“低头”插秧时,眼为之明,心为之静,而插秧时倒退着走就好像是“退步”,实际上却是一种向前。

龙虎寺的住持无德禅师,请人来为龙虎寺画一幅壁画,要求这幅壁画须以龙虎为主题。

当壁画草拟的时候,僧人都感觉壁画不太理想,但是又说不出所以然。无德禅师看罢之后,指点道:“壁画中的龙前探身躯,而虎则是高昂虎头,威风确实威风,不过却缺少了摄人心魄的力度。为什么呢?因为龙要攻击的时候,先要弯曲自己的脖子积蓄能量;而虎要攻击之前,都是弓起脊背才能发动致命一击。”大家都为无德禅师的评论所叹服。

无德禅师把话锋一转,接着说道:“其实修道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只有先把自己的欲望收缩回来,把自己的身份放低,才会真正产生前进的动力。如果人不能韬光养晦,那么是绝对不能成功的。”

把自己的身份放到最低,反而越能得到别人的敬重。古代智者指出的这个奥妙,不知今天还会有多少人能够领悟?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采取一种宁折勿弯的做法,一味地承受工作和生活带给他们的种种压力和烦恼,却不能用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将之化解。若是那样,人生也只是活在无限的迷茫和痛苦之中。

智者都不以一时的进退观成败,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化解内心的压力,采取以退为进的人生智慧实现人生的精彩。在一定条件下,窄就是宽,低就是高,退就是进。掌握了这一点,会使得心灵及其行为达到更高层次的自由。

八种后悔

有一学僧问云居禅师道:“禅师,为什么弟子每做一事,事后总后悔不已呢?”

云居禅师道:“皆恶习所致。”学僧继续问:“那如何改呢?”

禅师道:“你只要把后悔的事的‘不’字改为‘要’字就可以了。”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为太多事后悔,归结起来,人生有八种后悔:第一,逢师不学去后悔。俗话说“良师难求”,人生有太多的事需要学习,而如遇到良师,不去亲近学习,等到机会失去时追悔莫及。我们常说良师益友,都是我们人生的福德,也许良师的一句话,就能让我们终生受用。

第二,遇贤不交别后悔。前面说良师益友,这里讲的就是益友。古人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见,知己是多么难得。生活中朋友不少,但有几个是真正知心的呢?所谓贤友,并不是天天混在一起就是贤,而是能客观指出你的缺点帮你改进的人,在你困难时能为你想办法脱离困境的人。遇到这样的朋友,要好好珍惜,否则错过了,人生的好机缘也就错失了。

第三,事亲不孝丧后悔。人生的幸事之一莫过于“子欲养而亲还待”,父母亲人在一日,便是我们的福缘,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是我们最亲近的人,生前不好好侍奉,等到死后还有什么用呢?

第四,见义不为过后悔。义乃人生重要的道德之一,若因一己之私而见义无所为,那便是折了自己的德厚,免不了终日受到良心的谴责。

第五,见危不救陷后悔。与见义不为一样,见危不救也是一种德行的缺失。危者,往往只在一刹那间,这一刹那的思想有时可造成生死之别。若见危不救,即使恶果并非由你直接造成,但内心里终免不了良知的叩问。

第六,有财不施失后悔。施,是一种善行。只有施才有得。如果一个人在有能力布施的时候,不去布施,将财紧紧看死,那么他的福报也大不到哪里去。没有人会与这样的人交朋友,他自己便会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等到有一天他没有能力布施的时候,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布施。

第七,因果不信报后悔。世上的事皆因因果轮回而生,凡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前世种下的善恶,必会结果。因此,我们要常种善因,以得善果;常行善事,以得善报。若肆意胡为,为非作歹,放纵六根,早晚会追悔莫及。

第八,佛道不修死后悔。身体强健时,不好好修行求菩提,等到白发增添牙齿松动了,连佛号都念不清了,这难道会修行成功吗?这也告诉我们,平日里要多多修炼,不要临时抱佛脚。

人的恶习,往往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掉泪,假如能慎于始,就不会事后懊悔了。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总是果报现前时才会后悔,如能够事先予以肯定,即不后悔了。对好事,太多的否定,当然就会后悔;假如对好事肯定,对坏事否定,那就不会后悔了。

嫉妒是魔

一群魔鬼来到人间,想要将更多的人变得和他们一样邪恶。这天,他们远远看见一位禅师迎面走来,马上来了兴致。

第一个魔鬼走上前,用名利诱惑他。禅师完全不为所动,并且正言厉声地拒绝了他。第二个魔鬼用情欲诱惑他。禅师苦笑着摇了摇头,说自己根本不为情欲所动。第三个魔鬼用恐惧逼迫他。禅师回答道:“我空空一人,心无杂念,游山玩水,有什么好恐惧的呢?”第四个魔鬼搬出了死亡来威吓他。禅师哈哈大笑:“生老病死一循环,死就像生一样,无法避免,生亦何哀,死亦何惧?”于是,四个魔鬼均失败了。

魔王得知后,怒斥这群手下:“一群没有用的东西,都滚到一边去,看我的!”他轻轻走到禅师身边,俯在他的耳边说:“你的师弟都已经当上大住持了,不知道你听没听说呢?”

禅师的脸色马上黯淡了下来,一股嫉妒的阴云悄悄爬上了他的脸。功名利禄、情欲生死都不为禅师所动,而小小的嫉妒却将他打败了。

可见嫉妒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有些人觉得只要不为功名利禄就是修行到家了,殊不知功名利禄比起嫉妒心来是多么渺小。

有些人看到别人得到荣誉、好处或利益,表面上也许会说些赞美的话,但是内心却不服气;也有些人会对他人的成就抱持“没什么了不起”的想法,然后将他人的成就归结于好运等,这些都属于嫉妒。嫉妒普遍存于人性之中,即使有修行的人,还是会有嫉妒心理,只是程度深浅不同而已。嫉妒使人迷惑,人一旦嫉妒别人,心中不免会产生烦苦,既对他人无利也对自己无利,甚至有的人因为嫉妒会去陷害别人,阻碍别人的成功。这都是不可取的。

见他人获得好处,取得成就,你就心生嫉妒,只能说明你的修行还不够,智慧还不够圆满。佛法常发心发愿众生快乐,别人获得了,你为什么不高兴呢?如果没有嫉妒,只有帮助人,只有恭维人,只有培养人,都希望别人好,一切荣耀都归于你,那才是真正的福报。

避免嫉妒是双向的,一方面不要嫉妒别人,另一方面也不要引起别人的嫉妒。有的人自认为获得了一点小成就,就骄傲自满,处处高调行事,姿态狂放,引起他人的不满。所以,平常处世时,也要注意避免这些。

发出自己的光

刚工作不久的徒弟满腹委屈地向师父抱怨:“公司的人都是老员工,就我一个新人,我再怎么努力也代替不了他们,超越不了他们啊!”师父听完没有说话,默默地将徒弟带进一间房子。房里开着三盏灯,照得房间明亮无比。这时,师父随手关掉一盏灯,问道:“是刚才亮些,还是现在亮些?”徒弟说:“先前开着的灯多,当然是先前亮些。”师父说:“这就对了,公司里不管有多少能人,都影响不了你的成绩,你发出的是你自己的光。”

生活中,常听有些人抱怨自己是新人,公司老员工多,自己在公司里不容易立足,公司的岗位就那么多,自己很难挤进去。但其实,正如这个故事一样,每个人都是一盏灯,每一盏灯都有它自己的光辉,一盏灯不会影响到另一盏灯的光。同样,每一盏灯要发出自己的光,不要从众地跟随他人的光。那么,如何才能发出自己的光呢?

首先,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只有努力加油,灯才会长明不灭。同样的道理,不管你身边的能人多还是少,你只要还在不断学习,努力工作,就会发出自己的光。

其次,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知识是无止境的,实践也是无止境的。工作的人往往有个误区,觉得自己已经离开了学校,走入了社会,就没有必要再学习了。其实工作中往往更需要学习,因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学校所学的知识不能解决的。

再次,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不要把别人当成自己的敌人,而要把他们看成是自己学习的对象,尤其是老员工,经验丰富,要多虚心地向他们学习。

自己能发出多少光与别人没关系,只取决于自己有多少灯油。灯油越多,光亮越亮;光亮越亮,力量越大。芸芸众生,无不发光发亮,只有自己发出大的光亮,才能将周遭照亮,将自己照亮,将人生照亮。

无种不结果

相传唐贞观年间,在长安城里的一家磨坊里,住着一匹马和一头驴。它们彼此是好朋友,马经常外出拉货,而驴却终年在磨房里推磨,因此马的见识要比驴广博得多。

贞观三年,玄奘法师选定了这匹马陪同他一起去印度取经。作为朋友,驴很为马担心,担心它会死在这上万里的路途中。而马却很珍惜这个机会,认为即便是死在路上那也没有虚度此生,马毅然地陪着玄奘法师踏上了取经的路。

十几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与玄奘法师回到了长安,风光无限的它重新来到了磨坊会见它的朋友驴。老马兴兴致勃勃地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它与玄奘共同走过了浩瀚无边的沙漠,穿越了耸入云端的山岭,穿越了终年积雪的冰川,爬过了传说中的火焰山……驴听了之后极为惊异。

驴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啊!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

老马说:“其实,我们这些年所走过的距离是相等的。只是我们奔着一个更为远大的目标前进,你却将自己困在了这狭窄的磨盘前。所以我们取得了人们都羡慕且称道的成功,而你却始终蒙着眼睛裹足不前,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窄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