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柳永(5)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①挂雨,雄风指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②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注释】

①雌霓:虹有二环时,内环色彩鲜盛为雄,名虹;外环色彩暗淡为雌,名霓,即霓,今称副虹。

②素商:秋天。

【赏析】

《竹马子》是柳永自度曲,抒情沉郁深远,感慨悲凉。柳永作品多以通俗见长,本篇却比较特别,是一首寄寓文人士子离愁别恨的雅词。

词人站在荒凉的孤壁残垒上,于高亭中,静静远望着雨雾迷离的洲渚。“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上阕开篇便见遣词用语的典雅考究,“旷望”即远望,“旷”与“远”字相较,更加典丽,更显视野之宽阔。“对雌霓挂雨,雄风指槛,微收烦暑”,远览霓虹雨下,劲风吹卷于栏槛间,渐觉炎热暑气微微散去,不再令人烦闷。“雌霓”色泽偏暗,“雄风”苍劲雄健,二词文雅讲究,此处写景也偏于典丽,表现了夏末雨后渐显凉爽,秋意隐约袭来的气候特色。孤垒、危亭、烟渚、雌霓、雄风等一系列庄典苍劲的意象,营造出苍浑悲凉的意境,增加了词的雄浑之感。

“渐觉”二字领出更富夏末秋初这一时令特点的景物:“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再次直接点出季节。古人常以颜色、音律等代称季节,因商音凄清,有肃杀气,“素商”即指秋天。“则览景想前欢”,词人从览景悲秋渐渐过渡到怀人,“前欢”指的是他在帝都时过从甚密的歌妓。“非雾非烟深处”,可见此歌妓与词人相隔太远亦太久,以致往事如烟消散。

在“览景想前欢”的回忆里,词人于下阕抒发了“向此成追感”的感思。“新愁易积,故人难聚”,想到离别的场景,词人心里愁情堆积,现在又回忆旧情,倍添新愁,再想到相聚难期,更是在新愁上再添新愁,百般愁烦,实在令人难堪。面对“新愁”的“易积”与“故人”的“难聚”,词人无法不“成追感”。

“凭高尽日凝伫”与“赢得消魂无语”二句,将愁情萦绕心间,难解又难消的情状表达出来,遥应篇首“危亭旷望,静临烟渚”,使上阕内容更加充实形象,情感表达也到极致。

“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这三句转回景色描写。内心的追忆与感慨如同浪涌,词人再极目远望,见到了与此前不同的景色:霁雾迷蒙,晚暝中,归鸦点点,江城被笼罩在萧瑟的暮色里。“零乱”与“萧索”都透出人物内心的情感状态,把新愁融入客观景色。“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两句暗扣“尽日凝伫”,词人凭高久立,直至斜阳日暮,听到南楼画角声起。此处以拟人手法写报时的画角送走残阳,表现了词人“消魂无语”的状态。

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以波荡起伏的感情为线索,全词由登高临远展开,其后写词人望远生悲,悲中思人,思人愁起,再至望远尽日,整个过程流畅自然,意脉严谨。感情与景色交融在一处,布局错落有致,柳永在这首长调里把以景抒情的手法发挥到了极致。

【大师导读】

柳耆卿溶情入景之作,情文并茂,不知何处是情,何处是景。

——梁启勋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①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注释】

①狎(xiá):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赏析】

这是柳永对自己坎坷人生的自写自画。他因秋景触目伤怀,把老大无成之悲与茫然无期之感融入词里,情感寥落低回,赋予作品平而不浮之美。

以“长安古道马迟迟”开篇,瞬间便烘托出沧桑萧瑟的氛围。词人骑着马儿缓缓独行于古道,既有孤独羁旅之感,还有仕途失志之悲。“长安”既含寓意又是写实,“长安”曾是汉唐之都,诗词中常借以指代京城,而“长安道”更是争逐利禄之路,无数车马驱驰其上,得势失势交替而行,往来中见人生浮沉。柳永以“马迟迟”来接“长安古道”,隐诉对仕途意兴阑珊的心情。

“高柳乱蝉嘶”,以“高”写“柳”,不仅描绘出秋天叶落后柳树愈显高远的萧瑟疏落,也暗暗烘托出秋高寂寥的氛围;以“乱”字写蝉声,不仅写出了季候转换时景物的特征,蝉声的嘈杂,更衬托出人物内心纷乱烦扰的情感。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秋日黄昏,翔鸟回旋日下。风起草低,原野空落,一眼望去,四方天空仿佛垂落边际。这三句写秋日原野上的辽阔萧瑟。景象本就辽远,又被妙笔挥写得传神生动,营造出苍茫辽阔的意境,有低沉而冲淡的美感。

上阕以长安为背景,绘出一幅秋风萧瑟图,古道、瘦马、高柳、蝉鸣、夕阳、翔鸟、秋风、原野、垂天等诸种景物互相交错,氛围萧瑟且清远,惆怅又淡然,为下阕抒情定下基调。

下阕从写景转而写自身,抒发词人的追思:“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归云”紧承上阕“四天垂”之句,又暗含了别意。词人以“归云”暗示曾经的游冶狎兴、愿望期待与欢爱誓约,如今一切都“一去无踪迹”,那茫然失落之意必然生出,“何处是前期”则顺情而发。曾经的期许誓约都已经落空,如今毫无着落的自己,又能对未来有什么祈愿呢?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这三句荡开了上句“何处是前期”的茫然,再次描述现状。曾经的“狎兴”阑珊,疏狂的“酒徒”也变得颓废,这些曾经失意时的消遣,如今已不能勾起词人的兴致。“不似少年时”乃全词关键所在。词人少年时,不以失意为意,狎兴酒醉,狂欢作乐,以种种不羁行为表达对傲视世俗的气魄,而今他少时已过,老大无成,仍旧失路无期,失了少年心志,词人仿佛瞬间衰老落魄起来。柳永表达了落拓无成,年华凋零的惆怅之情,令人唏嘘。

【大师导读】

在这首小词中,柳永既失去了那一份高远飞扬的意兴,也消逝了那一份迷恋眷恋的感情,全词所弥漫的只是一片低沉萧索的色调和声音。

——叶嘉莹

“夕阳”三句,境界寥廓,景象萧疏,不禁令人想起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小令。

——徐培均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①。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②。

【注释】

①蘅皋:长满蘅草的江边。

②兰桡(ráo):指小船。桡,船桨。

【赏析】

灞桥是古今著名的送别之地。这首《少年游》里,柳永将离情与怀古融在一起,又把常年羁旅带来的漂泊感一并嵌入,词情感复杂丰厚,是怀古咏怀词中比较特别之作。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杨柳明灭,树影参差,满眼望去,灞陵桥畔尽是前朝风物。“参差烟树”表现灞桥周围概貌,虽只写“树”,但以“参差”和“烟”形容,就把树的形态与灞陵桥上迷蒙恍惚的整体感觉刻画出来。灞桥送别是诗词中常见的场景,所以此句于灞陵桥这一意象中蕴入离情,于“风物尽前朝”中又将怀古之思揉进,赋予“灞桥”这一既是别地又是古迹的特殊场所,以更加复杂的情感内涵。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年年岁岁,灞桥上的杨柳被多少别离之人攀折,显得憔悴不堪。词人通过写杨柳“几经攀折”而“憔悴”,刻画离别之多。这三句总体表达别离之苦,但词人用“衰”“古”形容“杨”“柳”,又增添了古今沧桑之感,离情也脱离个人狭隘情怀,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上阕直接点明所咏对象,将个人离愁与古人别恨统统写出,更从羁旅离别情怀中,见出人世沧桑、历史兴亡,所有情感都被融入灞陵桥这一特殊场景,值得深味。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落日昏黄,深秋景残,极目之处愁思弥漫在铺满杜蘅的边岸。以“闲淡”形容“夕阳”,将夕阳无意人心,不随人事而变迁的情态表现出来。以“老”形容“秋光”,绘出秋景凋残萧瑟之感,作者心中由羁旅带来的衰老之愁一并流露。“离思满蘅皋”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愁思之浓重,也令“夕阳闲淡秋光老”的诗意落到实处。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灞桥水溶,残阳夕照,烟柳憔悴,深秋景残,满目愁景,忽然又听到一曲《阳关》。景色已摧折心脉,又有悲音传来,令人断肠。从视觉转到听觉,目观之不足,又以耳闻佐之,把离愁绘得“黯然销魂”,无以复加。而“独自凭兰桡”一句更增孤身飘零之感,词人以此煞尾,把残景断声收得沉而又沉,郁而又郁,所有情感于此结住,却又郁郁难收。

此词回还旋绕,沉郁凄清。柳永借灞桥这一特殊之地,既独抒己情,又融古今兴替之感。作品寓意深厚,却又客观平陈,将“前朝”“风物”慢慢写来,虽冷静沉着,却感慨无限,艺术手法独特,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大师导读】

屯田此调,居然胜场,不独“晓风残月”之工也。

——清·先著《词洁》

上阕苍凉怀古,下阕伤离怨别。“阳关”三句有曲终人远之思。

——俞陛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