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基础与实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物流的内涵

情境展现

火腿肠是怎样走上餐桌的

某火腿肠生产厂家根据客户订单为北京地区某连锁超市生产一批火腿肠。根据生产计划,该厂家首先购进生产原料,包括猪肉、淀粉、肠衣、调料等,然后在企业流水生产线上对原材料进行生产、加工;生产完毕,用集装箱将火腿肠运抵北京地区某物流配送中心;在配送中心进行分类包装,加贴标签,再由配送中心将其送至前述超市供顾客选购,最终走向消费者的餐桌。

想一想:火腿肠从生产厂家走上餐桌经历了哪些环节?

火腿肠从生产厂家走上餐桌的过程,体现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完整的物流活动过程。

1.2.1 物流的概念

物流,简单地说,就是货物从生产地到需求地的过程。世界各国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对物流有不同的定义。

1.美国对物流的定义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率和有效力地计划、实施和控制商品的储存和流动、服务和相关信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美国后勤管理协会:物流是有计划地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由其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流通活动。这种流通活动的内容,包括为用户服务、需求预测、情报信息联络、物料搬运、订单处理、选址、采购、包装、运输、装卸、废料处理及仓库管理等。

2.日本对物流的定义

日本综合研究所的定义:物流是将货物由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的经济活动,包括包装、搬运、保管、库存管理、运输、配送等活动领域。

日本工业标准的定义:物流是指将实物从供给者物理性移动到用户这一过程的活动,一般包括输送、保管、装卸及与其有关的情报等各种活动。

3.欧洲对物流的定义

欧洲物流协会: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和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

4.中国对物流的定义

在我国,为适应物流管理发展的需要,原国家国内贸易局组织部分专家学者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流标准术语》,这些物流术语已作为国家标准(GB/T18354—2001)于2001年4月正式颁布,2001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对物流的概念做了明确的界定。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1.2.2 物流的基本作业活动

物流作业是指实现物流功能时所进行的具体操作活动。依据物流的定义,物流“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本书将物流分为包装、装卸搬运、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七项基本作业。这七项基本作业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顺序:商品生产完毕后,首先进行包装,然后经由装卸搬运、运输环节,到达仓库或配送中心进行仓储,有时需要进行简单的流通加工,最后由配送环节将商品送至商品零售店或消费者手中,同时伴随以上作业的是各种物流信息的处理。

1.包装

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在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的操作活动。包装分为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工业包装的作用是按单位分开产品,以便于运输并保护在途货物。商业包装的目的是便于消费者购买,便于在销售地点按单位把商品分开销售,并能鲜明地显示商品特点,吸引购买者的注意和引起他们的喜爱。因此,包装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保护商品、单位化、便利化和商品广告四项。

2.装卸

装卸是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物品进行以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在本书中,将装卸和搬运功能统称为装卸。装卸是随输送和保管而产生的必要物流活动。它是对运输、储存、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进行衔接的中间环节。在物流活动的全过程中,装卸活动频繁发生,是产生物品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3.运输

运输是指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运输的任务是将物品进行空间移动,运输过程不改变产品的实物形态,也不增加其数量,但物流部门通过运输解决产品在生产地点和需要地点之间的空间差异问题,创造商品的空间效用,实现其使用价值,满足社会的需要。

4.储存

储存是指保护、管理、储藏物品,包括保存、管理、保养、维护等活动。储存的目的是克服产品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差异,是物流的主要职能之一。

5.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是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流通加工是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的必要的简单加工。

6.配送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可以提高供应的保证程度,方便用户,提高物流的经济效益。

7.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的功能贯穿于物流各子系统业务活动之中,或者说,物流信息处理支持着物流各项业务活动。通过信息传递,把运输、储存、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工等业务联系起来,并协调一致,以提高物流整体作业效率,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在情境展现中,火腿肠的包装,原材料和产成品在工厂、仓库和配送中心的装卸搬运,原材料的运进和产成品的运出,原材料、产成品在仓库和配送中心的储存,产成品从配送中心向各个超市的配送及伴随以上活动的订货单、收货单的传递处理等信息处理活动,分别体现了物流的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七大基本作业活动。

1.2.3 物流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志,物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按物流研究范围的大小分类

按物流研究范围的大小分类,物流可分为宏观物流、中观物流和微观物流。

(1)宏观物流。宏观物流是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是从经济社会整体上认识和研究物流。宏观物流如果从空间位置来讲,一般是指大的空间范围。例如,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物流,称为国内物流或社会物流;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过程中所产生的物流,称为国际物流。宏观物流研究的内容包括物流总体构成、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作等。

(2)中观物流。中观物流是区域性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区域性物流,是从区域上的经济社会来认识和研究物流。从空间位置上来讲,一般是较大的空间范围。例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区的物流,称为特定经济区物流;一个国家的城市经济社会的物流,称为城市物流。

(3)微观物流。微观物流带有局部性,一个生产者企业、物流的某一具体职能、某一具体物流实务、某一种物质资料的物流问题等,都属于微观物流。微观物流的最大特点表现为具体性、实务性和局部性。

2.按物流业务活动的性质分类

按物流业务活动的性质分类,物流可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

(1)供应物流。供应物流是指企业(包括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物质资料从生产者或中间商的供应开始,到购进后投入生产前的物流活动。

(2)生产物流。生产物流是指物质资料从投入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开始,到半成品、成品或可出售制品入库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物流活动,也包括流通过程带有生产性的劳务所产生的物流活动,如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

(3)销售物流。销售物流是指从企业成品库、流通仓库,或工厂分发销售过程中所产生的物流活动,包括生产厂商的直接销售和流通企业的销售。

(4)回收物流。回收物流是指生产消费过程和生活消费过程的可再利用物品在回收过程中所产生的物流活动。例如,货物运输和搬运中所使用的包装容器、废旧装载工具、工业生产中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旧钢材等在回收中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5)废弃物物流。在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旧物,一部分是可再利用,通过回收形成一种新的资源;而把另一部分不可再利用的废旧物,称为废弃物。对这些废弃物处理过程所发生的物流活动,当属废弃物物流的范围。

3.按物流作用领域分类

按物流作用领域分类,物流可分为生产领域的物流和流通领域的物流两种。

(1)生产领域的物流。生产领域的物流贯穿生产的整个过程。生产的全过程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便要求有相应的供应物流活动,即采购生产所需的材料;在生产的各工艺流程之间,需要原材料、半成品的物流过程,即生产物流;部分余料、可重复利用的物资的回收,是回收物流;废弃物的处理则需要废弃物物流。

(2)流通领域的物流。流通领域的物流主要是指销售物流。在当今买方市场条件下,销售物流活动需带有极强的服务性,以满足买方的需求,最终实现销售。在这种市场前提下,销售往往以送达用户并经过售后服务才算终止。因此,企业销售物流便是通过包装、送货、配送等一系列物流实现销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