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基础与实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物流管理的内涵

情境展现

“东大”物流管理的做法与启示

山东东大化工集团主导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原材料用量,近两年翻了一番,但原材料及产成品运输费用、车辆、库存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大幅度下降。这一切源于他们在采购、保管、运输等非生产环节,创出不凡业绩。

一、缺口由运输撕开,思路顿开源于车辆拍卖

东大集团的前身是张店化工厂。自建厂以来,物料运输一直由公司车队承担。车队26名员工,18辆大货车,加上一个修理厂,运转费用不菲,效率却不高。司机上班拖拖拉拉,偷工怠工现象严重,有时为了私自揽活延长运输时间,使原材料不能及时入库,给企业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

办法想了不少,成效却是寥寥。公司决定向内部招标拍卖,18辆卖掉了12辆,收回75万元,其中14名司机中标,其余车辆报废,人员分流。被拍卖车辆的驾驶人员承担公司运输任务,运价先是与公司以前平均运价持平;过度两个月后降低0.02元,与市场价持平;紧接着又比市场价降低0.03元。

车成了自己的,每辆车运行里程比拍卖前多出2倍,半年的时间公司运输费用就节约了184万元。此外,工资、车辆维修费等一概不用公司负担,合计节约费用354万元。当被拍卖车辆逐渐进入报废期时,公司开始将运输推向社会,先是面向社会公开竞价招标,年节约运费390万元;然后又对运量相对集中的几条线路公开招标买断,运价由0.44元降到0.2元,前后节支1431万元。

二、缩减成本从信息切入,全面信息管理提升效益

为了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低成本,“东大”开始对原材料、中间过程的库存、最终产品的储存与销售以及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管理,有意识地导入了物流管理这一全新理念。

“东大”是大型化工企业,使用原材料多达2万多种,库存占用资金5228万元。在本身具备了运输环节的优化控制的前提下,企业开始向物流管理的下一个目标——合理库存挺进。过去由于运力有限,原材料采购需要提前一星期,产品到客户手中需要一星期以上。现在运力、运输效率大为提高,原材料购进最多只需要提前2天,国内市场送货一般不超过2天。可以就近采购的物资,坚决保持“零库存”。对不易采购的物资,采购计划批准前必须先经仓库保管员审核签字,以确认库里没有存货和替代物品。自实施这种库存管理以来,1998年企业库存比上年降低2/3,减少资金占用1800万元。2000年仅去掉危险品仓库,让危险品直接进入生产装置,就减少资金占用2200万元。

实现合理库存,信息有效流通是关键。由于能及时掌握国内外市场的大量信息,“东大”在库存的控制上始终处于主动地位。1998年第二季度,预测丙烯价格将有较大的回落,“东大”提前压缩库存,等回落到最低点又大量购进,仅此一项举措就增加收益100多万元。2000年国家加大打私力度,“东大”分析认为国内化工原料市场将有大的波动,就加大了产品库存,待价格上扬后集中促销,一举增收200万元。

信息的有效流通,对采购环节优化控制产生了深刻影响。由于众多原材料的供求信息、价格信息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在企业有关部门间实现了快捷采集传递,“东大”建立起由技术、财务、审计、设备四部门随时检查监督的高效物资采购体系,采购由暗箱操作走向完全透明,仅1998年采购成本就降低了1910万元。

三、物流业务外包,凸显专业物流优势

物流管理在发达国家并不新鲜,日本丰田公司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广泛采用,到90年代初日本制造业已普遍采用。可惜的是,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对这一概念还相当陌生。一提降低成本,就只知道盯着生产环节。其实随着生产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个环节的挖潜空间已日趋有限。以“东大”为例,主导产品环氧丙烷、聚醚均是引进日本先进技术,全过程计算机控制。紧盯着生产环节减成本,企业显然无路可走。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生产越来越趋向多品种、小批量,营销区越来越宽。随之而来的是采购成本、仓储费用在企业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东大已超80),但众多企业忽视的恰恰是这一块,特别是国有企业,采购、运输、仓储不计成本,一概全包。难怪这一领域被管理学家称为“黑色地带”。

“东大”在向人们展现管理创新无穷潜力的同时,也向国有企业提出了一个强化管理的全新课题,那就是依托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体系,克服“大而全”、“小而全”的通病,降低成本,提高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推行物流管理以前,其所在地张店区没有一家专业化的化工储运企业,但在运输走向社会的短短一两年时间,在企业巨大运量的刺激带动下,张店及周边一批专业化工储运公司迅速崛起,并且在激烈的竞争中日渐走向成熟,专业优势发挥得越来越明显,“东大”自己也最终受益。

资料来源:“东大”物流关系的做法与启示,华人物流咨询网。

想一想:“东大”物流管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东大集团通过对采购、保管、运输等物流活动的改革,创出了不凡业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为我国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1.3.1 物流管理的概念

根据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2005年发布的定义:物流管理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对产品、服务和相关信息从生成点到消费点的有效率和有效果的正向、逆向流动及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部分的供应链过程”。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管理的定义是:“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1.3.2 现代物流管理的特点

1.现代物流管理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

现代物流是基于企业经营战略基础上从顾客服务目标的设定开始,进而追求顾客服务的差别化战略。在现代物流中,顾客服务的设定优先于其他各项活动,并且为了使物流顾客服务能有效地开展,在物流体系的基本建设上,要求物流中心、信息系统、作业系统和组织构成等条件的具备与完善。具体来讲,物流系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物流中心网络的优化。即要求工厂、仓库、商品集中配送、加工等中心的建设(规模、地理位置等),既要符合分散化的原则,又要符合集约化的原则,从而使物流活动有利于顾客服务的全面展开。

(2)物流主体选择的合理化。从生产阶段到消费阶段,会经过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等物流主体,他们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物流活动的效果或实现顾客服务的程度。

(3)物流信息系统的高度化。能及时有效地反馈物流信息和顾客对物流的期望。

(4)物流作业的效率化。即在配送、装卸、加工等过程中采用高效率的作业方法和作业手段,使企业最有效地实现商品价值。

2.现代物流管理更关注全过程、供应链管理

传统物流管理的对象是“销售物流”和“企业物流”,即从生产阶段到消费者阶段的商品的实体移动。而现代物流的管理范围已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侧重于从供应链的角度进行管理,包括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消费者的供应链之间的物流及相关的信息流、资金流等全过程的管理,从供应商开始到最终用户的整个流通过程中全体商品活动的综合管理。

3.现代物流管理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当今商品市场,商品生产周期不断缩短,流通地域不断扩大,从原材料的采购到商品向消费者移动,顾客都要求高效而经济地输送物资,因而部门与部门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必须有效结合发挥综合效益,力图追求全体最优。从成本的角度来看,有些活动虽然可能使成本上升,但如果它有利于整个企业战略的实现,那么这种物流活动仍然是可取的。当然,追求全体最优并不是可以忽略物流的效率化,物流部门在强调全体最优时,应当与现实相对应,彻底实现物流部门的效率化。

4.现代物流管理重视物流信息的管理

现代物流活动不是单个生产、销售部门或企业的事,而是包括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所有关联企业在内的整个统一体的共同活动,为了使整个统一体的各个节点顺畅运行,准确掌握信息,如采购信息、库存信息、销售信息等,并在统一体内充分共享信息就显得尤为必要。

1.3.3 物流管理的内容

物流管理主要包括物流活动要素管理和物流系统要素管理两大部分内容。

1.物流活动要素管理

对物流活动要素的管理,即对运输、储存、包装、流通加工、配送、装卸搬运等环节的管理,其管理内容如表1-1所示。

表1-1 物流活动要素管理的内容

2.物流系统要素管理

物流系统要素管理是指对构成物流系统的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六大要素的管理活动,其管理内容如表1-2所示。

表1-2 物流系统要素管理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