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吐血及血门

论治血宜顺性

凡人出血,乃血病不肯归经,或上或下,或四肢皮毛,各处出血者是也。血循经络,外行于皮毛,中行于脏腑,内行于筋骨,上行于头月、两手,下行于二便、两足、一脐,固身无非血路,一不归经,自然各处妄行,有孔则钻,有洞则泄,甚者呕吐,或见于皮毛,或出于齿缝,或渗于脐腹,或露于二便,皆宜顺其性而引之归经。方用∶熟地(五钱) 生地(五钱) 当归(三钱) 白芍(三钱) 川芎(一钱) 黑荆芥(一钱) 茜草(一钱) 甘草(一钱)水煎服。

此方即加味四物汤,妙在用茜草、〔荆芥〕,引血归经,〔不拂乱其性,则血自归经,各不相犯矣。〕。

阳症吐血

凡人感伤暑气,忽然吐血盈盆,人以为阴虚也,不知阴虚吐血与阳虚不同。

阴虚吐血者,人安静,不似阳虚之燥动不宁也。

阳虚必大热作渴,欲饮凉水,舌必有刺,不似阴虚之口不渴而舌滑也。法当清胃火,不必止血也。方用∶生石膏(三钱) 青蒿(五钱) 香薷(三钱) 荆芥(一钱) 当归(三钱) 人参(三钱)水煎服。

此方乃阳症吐血之神剂也。方中虽有解暑之味,然而补正多于解暑,去香薷一味,实可通治〔诸阳症之吐血也。〕但此方止可用一、二剂,即宜改用六味地黄汤,〔以滋其阴水,水足则阳火自消耳。〕

血不归经吐血

此症吐血,人以为火盛,用凉药以泻火,乃火愈盛而血愈多;或用止血之品仍不效〔者〕,谁知是血不归经乎?治法当用补气之药,而佐以引血归经之味,不止血而自止矣。方用∶人参(五钱) 当归(一两) 炒丹皮(三钱) 炒荆芥(三钱)水煎服。

一剂而血无不止者。此方妙在不专补血,而反去补气以补血;尤妙在不去止血,而去行血以止血。盖血逢寒则凝结而不行,逢散则归经而不逆,救死于呼吸之际,实大有奇功。

大怒吐血

有大怒后吐血,或倾盆而出,或冲口而来,一时昏晕,死在顷刻也。以止血治之,则气闷而不安;以补血治之,则胸满而不受;有变症蜂起而死者,不可不治之得法也。方用解血平气汤,白芍(二两) 当归(二两) 炒荆芥(三钱) 黑栀子(三钱) 柴胡(八分) 红花(二钱) 甘草(一钱)水煎服。

一剂而气平舒,二剂而血止息,三剂而病大愈。盖怒伤肝,不能平其气,以致吐血。若不先舒气而遽止血,则愈激动肝木之气,必气愈旺而血愈吐矣。方中芍药为多用之品,平肝而又舒气;荆芥、柴胡,皆引血归经之品;当归,红花,生新去旧;安有不愈者哉?

肺经吐血

六味地黄汤加麦冬、五味子,最能补肾滋肝,木得其养,则有可藏之经而不外泄,血症最宜服之。

据《石室秘录》“血治法”录如下∶〔血病最忌寒凉之品,寒则凝滞而不行,难以归经。六味地黄丸、汤,妙在不寒不热,补肾水以滋肝木,肝木得养,则血有可藏之经,自然不致外泄,何至上吐?方用六味地黄汤加麦冬、五味子∶〕熟地(五钱) 山萸(三钱) 山药(二钱) 丹皮(三钱) 泽泻(二钱) 茯苓(二钱) 麦冬(三钱) 五味子(一钱)水煎服。

六味地黄汤得麦、味二味,又能清补肺金,使毛皮得养,毛孔坚固,则血难外越。肺金不干,下且足以克肝,而肝木畏金之克,又何至上犯于肺耶?故血症最宜用此方,久服三年不吐,始庆重生,否则尚在生死之间也。

吐白血

血未有不红者,何以名“白血”?不知久病之人,吐痰皆白沫,乃白血也。白沫何以名白血?以其状似蟹涎,无败痰存其中,实血而非痰也。若将所吐沫,露于星光之下,一夜必变红矣。此沫出于肾,而肾火沸腾于咽喉,不得不吐之者也。虽是白沫,而实肾中之精,岂特血而已哉?苟不速治,则白沫变为绿痰,无可如何矣。方用∶熟地(一两) 山萸(五钱) 山药(五钱) 丹皮(二钱) 茯苓(五钱) 泽泻(二钱) 麦冬(一两) 五味子(一钱)水煎服,日日服之。

三黑神奇饮

丹皮(七分炒黑) 栀子(五分炒黑) 真蒲黄(一钱二分,炒黑) 川芎(一钱,酒洗)生地(一钱,酒洗) 贝母(一钱) 陈皮(七分)水二樽,童便、藕汁各半樽,煎服。此方治吐血,神效无比,二剂止。

急救吐血

吐血不止,救急方用∶青柏叶(一把) 干姜(三片) 阿胶(一挺)共三味,水二碗,煎一碗服。

又方∶就用吐出血块,炒黑为末,每服三人,以麦冬汤调服。

又方∶以古金墨磨汁,同萝卜汁饮之。

又方∶痰带血丝,童便、竹沥止之。(《男科》中无)又方∶茜草根末二、三钱,童便煎服。

又方∶吐血不止,藕汁加童便良。

又方∶大苏叶根,捣汁温服。

衄血

鼻血欲死,乱发烧灰,水服方寸七,仍吹之。

又方∶刀削指甲末,吹之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