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不尽如人意的业绩(2)
第二点,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高。由于散户的交易金额比较小,交易成本比较高,所以散户投资者真正获得的最终净收益可能会和纸面上看到的股票表现有很大差距。根据我们在美国的研究数据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交易成本占到投资者总收益的0.7%~0.8%。中国A股市场的交易成本相对低一些,散户的总交易成本往往在0.2%~0.3%之间(包括佣金,税收和冲击成本)。但正是由于相对低廉的佣金,中国投资者的换手率要远远高于国际投资者。中国散户的换手率基本上为500%~900%不等,而美国散户的换手率仅为80%~100%。在不能提升投资业绩的前提下,较高的换手率也无形增加了散户投资者的投资成本,降低了投资者的费后或税后的净投资收益。
第三点,不少散户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只考虑收益,而不考虑风险;只考虑自己是否赚钱,却没有考虑自己为赚钱付出了多少成本或者承担了多少风险。同时,投资者往往会对投资的基本理念缺乏必要的了解。正是因为他们对于投资收益来源未能充分了解,因此不能区分自己在股市中的获利是因为自己的投资能力,还是市场的大趋势,抑或是碰巧运气不错。有时候投资者虽然赚钱了,但这只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譬如,有些投资者把资金投在了一只风险较高和波动性较强的股票上,随着股票大市的上涨,他所购买的股票因此也赚了钱。但是因为对投资业绩的来源不是非常清楚,散户投资者会错误地以为自己挑到了好股票,所以不愿意卖掉这只赚钱的股票。不幸的是,随着之后市场的调整,他所买的股票往往会出现大幅度的下跌,把之前的收益又都送还给了市场。
投资者在考虑自己投资业绩的时候,往往用是否赚钱来作为衡量的标准,而忽略了单只股票的涨跌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大市表现的影响这一事实。虽然有时候他们在赚钱,但同时可能也冒了很大的风险。他们赚钱的时候可能是因为股票大市处于上涨阶段,有时候他们所赚的钱还不如直接投资股票大市。投资者往往认为只要是赚钱了,就代表自己有很强的投资能力。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如果他们选择简单地买入指数型基金或者股指期货,可能会获得更高的收益。
这即是散户对于投资收益的来源没有准确理解的表现,事实上,散户偶尔的盈利往往只是因为大市的波动。而投资者真正需要做到的是在考评自己投资业绩的时候,更多地想到自己的收益是不是足以超过大市表现,是不是足以值得让自己花时间进行这个选择,是不是足以涵盖自己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散户应该更多地投资在股票指数或者基金上,从而获得更平稳也更持续的投资收益。但是,如果投资者对投资、风险、业绩和自身的能力都不能够有清晰的认识的话,合理投资、提升业绩又从何谈起呢?
基金投资的损失
除了本书之前谈到的机构投资者的巨额亏损和散户不知不觉造成的巨额亏损之外,即使是非常有名的机构投资者或者投资大师,也在投资过程中犯过很大的错误。在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危机中,虽然公司的管理团队里包括了两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多名名校教授,但仍然在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到来后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亏损了58亿美元,几乎把全球金融体系拖垮。
此外,投资界大鳄索罗斯也在1987年的全球股灾时,因为投资全球股指期货而“一举”损失了15亿美元,进而导致这位全球“金融狙击手”的财富和声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受到严重的打击。最近的例子,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因大量做空和房地产相关的CDO(担保债务凭证)和CDS(信用违约掉期)产品,而获益颇丰的美国对冲基金管理者保尔森。他在2008年一举为自己所管理的基金赚取了超过200亿美元的收益,同时也为自己获得了70亿美元左右的收入,成为对冲基金历史上年收入最高的基金经理。但是,随着2013年黄金价格大跌,他所管理的基金在2013年4月的短短一个月里,就迅速亏损了10亿美元。
除了基金管理者在二级市场上的损失之外,最近在国内红得发紫的私募股权投资在其历史上也并不总是能够给它们的投资者带来骄人的收益。2007年,全球著名的私募股权基金科尔伯格–克拉维斯集团(KKR)和得州太平洋集团(TPG)联手收购了美国得克萨斯州能源公司,交易总额是438亿美元。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私募股权收购案例。然而,由于科尔伯格–克拉维斯集团和得州太平洋集团对于宏观经济和能源价格走势的错误判断,收购方过分自信地借了225亿的天量债务来完成这次收购活动。结果,债务压力和业务提升的缓慢,使得目前这项收购交易给收购方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同样是在2007年,科尔伯格–克拉维斯集团以27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电子支付公司第一资讯(First Data)。又是因为收购方借用了天量的债务(230亿美元),导致第一资讯公司在收购完成后连年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科尔伯格–克拉维斯集团的投资损失也“轻松”地超过了十亿美元。
除了积极管理的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之外,我们也看到,以美国加州公务员退休养老基金(CalPERS)为代表的美国很多公务员养老金体系,为了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将部分投资组合投入到风险较高的权益类产品,以及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等另类投资产品中。在金融危机时,此类风险极高的投资导致那些本该追求平稳安全投资的养老基金承受了巨额的损失,同时给这些养老金的长期保金支付能力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冲击。
企业收购的损失
除了投资机构的投资损失之外,全球的各种企业其实也在通过不断地收购、兼并、重组而进行大量的投资活动。在这一系列投资活动中,很多企业也曾犯过非常多的错误并造成过巨大的损失。
十多年前的互联网泡沫时期就曾经发生过多起重大的收购兼并失败案例。2000年发生在美国在线(AOL)和美国时代华纳公司(Time Warner)之间的合并案例,曾经造成了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公司合并损失。新兴的、提供有线上网服务的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合并之后,不但没有帮助时代华纳公司更好地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反而因为大量的资金浪费、人员流失和整个合并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阻碍了两家公司的顺利发展。以至于华纳公司不得不在十年之后,被迫剥离了合并时收购的美国在线的业务。
另外一起发生在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失败收购案例,即美国雅虎公司收购美国互联网公司“Broadcast.com”的案例。Broadcast公司的创始人是马克·库班(Mark Cuban),现在也是达拉斯小牛队的拥有者。互联网泡沫时期,雅虎公司运用自己的股票进行换股,收购了Broadcast公司。当时整个交易估值大概在50亿美元左右,但该交易的价值事后被外界估计只值一两亿美元。在收购完成之后,成功地把Broadcast卖出好价钱的马克·库班因为认识到雅虎公司的股票被高估,所以便马上抛售自己获得的所有雅虎公司的股票以锁定收益。但很多其他跟随库班创业的Broadcast公司员工因为受互联网泡沫的影响太大,迟迟不肯抛售雅虎的股票,最后白白放走了大笔原本可能获得的收益。
还有一起非常有名的互联网泡沫时期的经典收购失败案例,就是美国泰瑞(Terra)网络公司收购美国莱克斯(Lycos)公司一案。莱克斯公司是一家在互联网泡沫时期创建的搜索引擎公司。泰瑞网络公司在2000年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莱克斯公司。但4年之后,泰瑞公司将莱克斯公司卖掉时,却只卖了9500万美元。从125亿美元跌到不到当时收购价值的1%,这是公司收购历史上又一则巨额损失事件。
最近一则比较有名的案例是美国的惠普公司支付了88亿美元收购了英国的一家数据分析公司Autonomy。惠普在收购时认为这家公司进行了很多很有价值的数据分析业务,可以帮助惠普的工作进一步多元化,并进一步提升惠普服务业的发展。但遗憾的是,在收购之后,惠普发现Autonomy公司的很多盈利都是虚构的,存在很多财务上的造假,甚至很多业务根本不存在。在整个交易完成之后的一年里,惠普公司不得不注销88亿美元的资金,这里面有50亿美元的损失都是因为Autonomy公司会计上的一些违规行为所导致的。此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损失来源,即惠普在收购过程中对Autonomy支付了过高的商誉。由于没有具体业务的支持,Autonomy的商誉其实也没有惠普最初想的那么有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讲,惠普公司进行了一次极其失败的收购活动。由此看出,在兼并的过程中,无论是公司的高管还是参与收购兼并的投资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都没能尽到应有的调查责任。结果自然是在收购兼并的失败史中增加了又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案例。
无独有偶,历史上还有不少巨型IT公司的“愚蠢”收购案例。1991年,美国当时最大的电信公司——全国电话电报公司(AT&;T),为能够进入计算机领域,花费7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NCR公司,后来这个收购以失败告终。在几年之后,AT&;T以40亿美元的价格卖出了它当初收购的这部分资产。几年的时间里,AT&;T的股东就损失了30亿美元。此外,鼎鼎大名的美国微软公司,在互联网泡沫时也犯过类似的错误。该公司在互联网泡沫时期,花了60亿美元买了aQuantive公司。结果,该公司的技术很快就被证明无法有效地帮助微软工作。收购之后两年,微软公司就决定把整个aQuantive业务放弃,白白损失了60亿美元。
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政府、投资机构和企业的这些专业投资部门在进行投资的时候,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这些错误导致了他们在投资过程中出现巨额的损失。作者希望利用本书,通过这些案例,来提醒投资者:虽然散户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蒙受了重大的损失,但投资损失其实并不只是散户所独有的,即使是高水平的机构投资者或者是企业,也会在投资过程中面临巨大的投资损失。所以,风险和投资是相生相伴的,投资者在考虑投资的时候必须要认识到风险。
阴谋论和战争论
以上提到的众多投资者的投资表现都如此不尽如人意,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对于这个问题,社会舆论和学术界有着非常不同的看法。在国内,最近一段时间比较流行一种说法,即战争论和阴谋论。二者的论点基本上是一样的,即认为无论是国际投资者也好,海外政府也好,对于中国的政府、企业以及中国的投资者,都采取极端敌视的态度。这些国外的阴谋家从投资最开始,就试图和中国的投资者作对。他们以中国政府、企业和投资者为假想敌,希望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创新产品,通过操纵全球金融体系,利用销售某些金融工具的方式,来达到遏制中国经济发展、阻碍中国企业国际化、摧毁中国人民财富的损人利己的、见不得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