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风雨同舟 60年辉煌共铸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奋斗的结果。60年来,多党合作在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进自治区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从1949年宁夏解放,到1956年“三大改造”结束,是宁夏多党合作制度逐步确立与初步发展时期。这期间,宁夏省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统战政策,积极筹建省政治协商委员会,帮助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等建立组织,广泛团结各界党外人士投身建设新宁夏的热潮中,多党合作得到初步发展。
(一)多党合作格局的形成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第四次会议通过了省、市、县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规定在普选前省、市、县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银川市军管会、省委和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基层人民政权相继建立的基础上,各市(县)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相继召开。至1950年9月,全省除两个蒙古族旗之外,其他各市(县)、镇都先后召开了有广泛群众性和民主性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各市(县)政府的成立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为省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1950年9月23日,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在银川召开,会议选举了由45名委员组成的省第一届各族各届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党外人士马腾霭当选为副主席,雷启霖当选为秘书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充分代表全省各族各界人民的意志,提高了各族各界人士建设新宁夏的觉悟,为以后政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1949年下半年,省委统战部成立。1950年10月6日,宁夏省政治协商委员会成立。省委统战部和省政协的成立,加强了党对多党合作的领导,为多党合作提供了稳固的组织形式,标志着宁夏省多党合作制度的正式确立,为广大党外人士在新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献计献策、实现政治诉求提供了重要渠道。1955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要求正确安排党外人士,加强政协地方委员会和地方统一战线工作。1956年2月,第五次全国统一战线工作会议提出,党的任务是继承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我们的共同目标奋斗。会议要求把对党外人士的教育工作当做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帮助大多数资产阶级分子、民主人士、高级知识分子进行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逐步做到使他们同已经改变了和正在改变着的政治地位与社会地位相适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和工商业联合会等团体的作用。中共中央批准了这次会议的工作方针,要求各级党委在党内继续加强统一战线政策的宣传教育,加强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及时纠正“左”的或右的错误倾向。中共中央西北局和甘肃省委也发出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为了贯彻中共中央、西北局和甘肃省委的批示精神,1955-1956年,银川地委、河东地委、固原州委先后召开统战工作会议,广泛开展统一战线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在各级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下,多党合作有了较快发展,各民主党派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各自优势,在积极参政议政、参加社会改革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帮助各民主党派发展组织
宁夏解放前,民革有少数成员,民盟在固原地区有1个基层组织和几个地下盟员。1950年3月、1951年1月中共中央先后两次召开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与各民主党派协商制定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纲要。根据两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和各民主党派中央组织发展纲要精神,省委统战部协助各民主党派确定了各自分工活动的主要范围和发展对象,积极开展帮助民主党派发展组织工作,成立了民盟、民革两个民主党派省级组织和省工商业联合会。至1955年初,宁夏地区各民主党派成员发展为500多人。自治区成立后,上海、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大批人员支宁,民建、民进、九三学社、农工党的成员也随之陆续来到宁夏。不同党派成员从少到多,逐步发展,分别建立了民建、民进区市级组织。
民革宁夏省分部的成立。1951年1月,民革中央批准袁金章为召集人,成立由11人组成的民革宁夏省分部筹备委员会。4月,民革宁夏省分部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召集人为袁金章,常务委员为雷启霖、李冲和,委员由8人组成。1954年9月,甘宁并省,成立银川专署。1955年1月,民革银川市筹备委员会成立,受民革甘肃省委会领导,负责银川专区、吴忠回族自治州、内蒙古巴彦浩特等地区的民革工作。4月,民革银川市筹备委员会召开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雷启霖任主委、姚启圣和涂春林任副主委、8名委员组成的民革银川市第一届委员会。自治区成立时,撤销民革银川市委会,成立民革宁夏回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1958年9月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1名主委、两名副主委、8名委员、3名候补委员组成的第一届委员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民革宁夏区委会处于瘫痪状态。
民盟宁夏省支部的成立。1950年3月,民盟西北总支指派盟员黄执中在宁夏发展组织,开展工作。6月,民盟宁夏小组成立。9月,民盟宁夏省支部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11月,民盟西北总支部正式批复,民盟宁夏省支部筹备委员会由黄执中等9人组成,黄执中为召集人。1951年2月,民盟宁夏省支部筹委会成立大会召开,会议推举黄执中、徐宗孺为正副主任委员。10月,民盟宁夏省支部筹委会第一次盟员代表大会在银川召开,正式成立了民盟宁夏省支部委员会,发展了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教授入盟,增强了宁夏民盟组织的凝聚力。甘宁合并后,民盟西北总支于1954年11月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决定成立银川市民盟分部,暂由原宁夏省支部留银川的委员组成委员会,在甘肃支部的领导下主持银川盟务工作。12月,民盟宁夏省支部正式撤销,成立民盟银川市分部委员会,徐宗孺任主任委员,下设基层组织20个,共有盟员189人。1956年4月,民盟银川市分部改名为银川市委会,基层组织更名为支部。民盟平凉市委会所属的西吉、海原、固原、泾源、隆德等县的民盟基层组织划归民盟银川市委会领导。1958年自治区成立之际,撤销民盟银川市委会,成立民盟宁夏回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黄执中任筹委会主委。9月,民盟宁夏区委员会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11人组成的民盟宁夏区委会第一届委员会,黄执中任主任委员。1961年10月,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15名委员组成的第二届委员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民盟宁夏区委会处于瘫痪状态。
民建银川市支部委员会的成立。1953年7月,史邦英等6名有影响的工商、经济界人士经民建西安分会批转入会,成为宁夏首批民建会员,并建立了民建银川市小组。1954年,成立了民建银川市支部委员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民建银川市支部委员会处于瘫痪状态。
民进银川会员直属支部的成立。1956-1958年,响应中央支援边疆建设的号召,北京、上海等地先后有几批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知识分子来到银川,其中有10名民进会员,他们组建了民进活动小组,组长由银川二中教师杨嗣业担任。“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民进银川会员直属支部处于瘫痪状态。
宁夏省工商业联合会成立。1952年10月,省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何义江任主任。省工商联筹委会成立后,教育引导工商业者遵守《共同纲领》及人民政府的政策法令,代表私营工商业者的合法权益,向政府有关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指导私营工商业者在国家计划经济指导下,发展生产,改善经营,并与工会协商劳资关系,组织工商业者学习、改造思想和参加各项社会改革运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宁夏省工商业联合会处于瘫痪状态。
(三)与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逐步开展
在宁夏各级政权建立与建设中,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积极参与,与省委共同承担起建设新宁夏的历史重任。与此相适应,政治协商成为广大党外人士参与政权建设的重要形式。各级党委坚持与各民主党派、各界民主人士进行平等、真诚、充分的协商讨论,先后就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选举、第一部宪法草案等进行了协商讨论,各民主党派也出于对共产党的尊重、拥护,以及对宁夏各项事业发展的责任感,积极提出批评建议,不少党外人士因此成为中共各级领导同志的朋友。
(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
宁夏解放后,统战工作的任务从过去主要面向敌区,瓦解国民党反动统治,转向巩固和发展与各民族、各阶层、各党派以及一切可以团结、争取的人士的合作,建立和巩固各级人民政权,安定城乡秩序,消除敌人的影响,恢复和发展生产,从事新民主主义的建设。在这一方针指导下,省委统战部把统战工作的重点放在引导广大党外人士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在各级党委的推动下,广大党外人士积极参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等五大运动以及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为贯彻执行《共同纲领》和在全区范围内建立新民主主义制度做出了贡献。土地改革工作中,各民主党派组织成员参加土改参观团,分赴各县参加或参观土地改革。在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斗争中,省民革、民盟筹委会等多次举行座谈会动员,各党派成员捐款捐物支援抗美援朝。他们还采取举办图片展览等形式,协助省抗美援朝分会开展宣传活动,号召民众大力支持、积极参加抗美援朝。经过“五大运动”和各项社会活动的锻炼与考验,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民主党派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党外人士的政治安排
党外人士的政治安排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具体体现。解放初期,宁夏省委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高度重视党外人士的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工作。许多在民主革命时期参加过爱国民主活动,在人民群众中有影响、有代表性以及在宁夏和平解放时做过有益工作的民主人士、党派成员,都得到了适当的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宁夏省建制撤销时,前后任政府厅局级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有:袁金章(民革宁夏省分部筹委会召集人,省粮食厅厅长)、李冲和(民革宁夏省分部筹委会常委,省检察署副检察长)、雷启霖(民革宁夏省分部筹委会常委,省民政厅副厅长)、黄执中(民盟宁夏省支部主任委员,省卫生厅厅长)、徐宗孺(民盟宁夏省支部筹委会副主任,省文教厅厅长)、曹友参(起义将领,省转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马惇靖(起义将领,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副主任)、马全良(起义将领,省交通厅厅长)、马子珍(回族社会人士,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那笋巴图(蒙古族,省畜牧厅厅长)、塔旺吉(蒙古族,抗美援朝宁夏分会副主席)、马振东(宗教人士,省民委主任)等。省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人民政府委员、协商委员会委员中,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阶层、各民族的人士都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逐年增加。各州市县也根据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相应地安置了一大批党外人士。对安排的党外人士,省委十分重视发挥他们的作用。解放初期的宁夏,党内党外肝胆相照、关系融洽、气氛祥和。党的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得到了正确贯彻执行,各民族、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代表人士参加新宁夏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
从1957年下半年反右派斗争开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为多党合作的曲折时期。这一期间,宁夏和全国一样对民主党派的性质作了错误的判断,严重伤害了民主党派成员的感情,民主党派组织受到重创。尽管如此,“十年内乱”中,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绝大多数没有动摇过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并且在逆境中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充分体现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强大凝聚力。
二、多党合作制度的恢复和发展阶段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9中共中央制定和颁布《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发[1989]14号)文件之前,是多党合作恢复和发展阶段。这期间,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揭开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序幕,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重新端正统战工作指导思想,恢复统一战线机构,着手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恢复政协组织和活动,建立健全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多党合作事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10年间多党合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开始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轨道,多党合作重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喜人局面。1978年12月—1989年6月,自治区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直接进行的协商活动就有40多次。这一时期,被称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统战工作的最好时期之一。
(一)恢复统一战线机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自治区及各地市县(区)党委普遍恢复和建立了统战部。1979年11月,自治区党委召开全区统战、民族、边防工作会议,着重研究部署各项统战政策的落实。1982年5月,自治区党委又一次召开由各地市县委与区直机关党委(党组)会议,根据中央指示精神,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上批判了统战工作中存在的“左”的错误,指出统战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加强对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会议还着重提出,要进一步抓好各项统战政策的落实,妥善做好党外人士的安排工作。这两次会议认真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为统战系统摘掉了“执行投降主义、修正主义路线”的帽子,消除了阻碍统战工作发展的严重障碍,统一战线广大干部和成员从精神压抑状态下解放出来,统一战线工作扎实开展起来。一是为“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诬陷迫害的18位民主人士得到平反昭雪。二是对全区错划“右派”的2150人给予纠正,对受株连的亲属子女,按照政策给予妥善安置。三是落实原工商业者和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的政策。按国家政策规定把属于“三小”(小商贩、小手工业者、小业主)从原工商业者中区别出来,对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原工商业者,根据个人专长妥善安排使用。并根据中共中央对原工商业者政策规定,补发了公私合营后欠发的定息,恢复和补发了被扣减的高薪等。在落实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政策中,对10800人颁发了“起义投诚人员证明书”。四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在全区范围内对“文化大革命”中被查抄的存款和其他财物进行了普查,对被查抄的财物和被挤占的房屋等进行了退赔。此外,还为归侨、侨眷、港澳同胞以及台湾同胞、眷属中受到各种错误处理和株连的246人落实了政策。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党外人士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力地推动了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
(二)多党合作组织机构逐步恢复和发展
1978-1980年,民革区委会、民盟区委会及民进银川市支部相继恢复。1981年10月,民进区委会正式成立。1983年3月,九三学社自治区直属小组成立。10月,九三学社筹委会成立。1988年3月,九三学社区委会正式成立。1984年3月,农工党直属宁夏支部成立。1986年民建自治区筹备组成立,1989年民建区委会成立。1978-1989年,各民主党派分别召开代表大会,修改各自章程,选举领导机构,确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标志着全区各民主党派的组织全面恢复,工作步入正轨。1980年12月,自治区归国华侨联合会成立。1984年11月,自治区台胞联谊会成立。1979年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室成立。1980年4月,自治区工商联第三届委员会恢复了活动。至此,自治区级民主党派组织由“文化大革命”前的3个增加到6个,自治区统战系统各单位由“文化大革命”前的6个增加到10个,多党合作组织机构逐步恢复和发展。
举办各民主党派区委会常委培训班
(三)各级政协组织不断发展
1977年12月后,自治区各级政协组织恢复工作,自治区政协先后成立了学习、文史两个委员会和对台、侨务、民族宗教、妇女、科技5个工作组,政协工作得到全面的恢复与发展。1977年12月,召开的自治区政协三届一次会议,9名副主席中民主党派和民族、宗教界人士就有5名。此后,自治区政协党外常委、副主席的比例逐步增加,代表的广泛性也逐渐扩大,界别从三届一次的19个扩大到四届的28个,委员总数由199名增加到349名,民主党派和非中共人士所占比例由55.56%增加到68.77%;知识分子委员逐年增加,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占委员总数的52.04%,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占委员总数的33.64%。政协人事安排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政协主席、副主席人数中,中共党员不超过党外人士;常委中,中共党员占36%,党外人士占64%;委员中,中共党员占40%,党外人士占60%,成为自治区政协人事安排沿用至今的规定比例。新时期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时代特征得到了充分体现,各级政协在积极组织委员学习,开展自我教育、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台工作、认真办理委员提案和人民来信来访、开展文史资料的征集编印工作等,政协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爱国统一战线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三、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与繁荣发展时期
1989年12月,中发[1989]14号文件明确了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各自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实际上是以社会主义劳动者为主体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这个论断为各民主党派热烈赞成和接受,标志着多党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成为国家意志。1997年和2002年,中共十五大和十六大又分别将这项制度写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今后必须长期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并把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加以强调。2005年5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发[2005]5号)。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基本准则的确定,为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确保多党合作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治规范和政策依据,推动了多党合作事业的繁荣发展。自治区党委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多党合作的途径和形式,多党合作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取得新进展,多党合作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多党合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中发[1989]14号文件颁布后,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贯彻意见和措施。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规范化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与政协工作联系的决定》等重要文件,中发[2005]5号下发后,自治区党委又及时制定下发了《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设。
中发[1989]14号文件下发20年来,自治区各级党委对多党合作高度重视,普遍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委与各民主党派协商、座谈和情况通报会制度,“双月座谈会”制度,各级政府部门与民主党派对口联系制度,邀请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特约人员制度,举荐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职务制度等。合作与协商的内容、形式、载体、程序不断深化,可操作性更强。形成了重大问题协商于决策之前的制度,凡是自治区政治经济生活中重大事项决定,包括党代会、人代会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长期规划及重要产业规划等重大事项都事先提交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讨论;自治区重要人事变动和换届拟任人选都做到事先征求民主党派意见;定期向民主党派通报经济社会发展、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情况,认真倾听民主党派的意见。
召开全区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座谈会
20年来,自治区党委共召开或委托有关部门召开各类协商会、座谈会、通报会等300多次。坚持各民主党派与政府部门对口联系工作制度。自治区6个民主党派及工商联与政府的14个厅(局)保持了对口联系,各民主党派负责人积极参加对口部门组织的专题调查、检查及有关业务会议,参阅有关政策性文件和材料,并就对口部门的工作提出真诚的意见和建议。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坚持召开“双月座谈会”,就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重大问题及时向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通报。全区民主党派各级组织负责人积极参加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政协等召开的情况通报会、协商会、座谈会等,并就重大问题发表意见与建议,为自治区党委决策提供依据。
(二)参政议政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多年来,各级党委统战部门坚持以大团结大联合为主题,积极引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自觉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积极探索并推动实施“党委出题、党派调研、政府采纳、部门落实”的工作模式,协助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就国家大政方针、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问题进行专题调研。20年来,形成调研报告213篇,提交提案3000多件。这些调研意见建议和提案,涉及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多层次、多领域。其中有见解、有深度、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的被采纳实施,有的被新闻媒体刊载,为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民盟区委会报民盟中央信息《民间治沙呼唤激励机制》被全国政协以“单篇”形式编发,回良玉副总理作了批示。民建区委会报民建中央信息《听证会制度亟待完善》受到国务院领导批示,民革区委会提案《建设大银川应重视的几个问题》受到自治区党委重视。民建区委会《关于尽快组织实施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估的建议》被自治区环保局列为年度重点办理提案,邀请民建区委会负责人现场办理,专门成立规划环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总体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案》,专门安排资金用于环评基础工作。由于成效明显,国家环保总局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规划环评列为全国规划环评首批试点单位。农工党区委会《关于尽快搬迁石嘴山区二矿塌陷区居民的建议》提案,受到国家发改委和自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发改委下达了《关于宁夏石嘴山市采煤沉陷区治理有关问题的批复》,下拨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9亿多元,使一项惠及1.26万户困难居民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顺利落户石嘴山市惠农区。该提案选入农工党中央《多党合作案例》。九三学社区委会和民进区委会共同提出的《关于尽快修订我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规定》提案,受到自治区财政厅重视,修订和完善制定的新管理办法已实施。农工党区委会《关于宁夏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关于加强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建议》等提案,为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提出了建议。自治区政府据此确定了合理调整乡镇卫生院布局,加大乡村卫生人员培训力度,实施城镇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等工作方案。民盟区委会提案《用好党外人才服务建设大局》和《关于五一黄金周等两个长假有关问题》分别被《人民日报》和《人民政协报》登载。
(三)民主监督工作迈出新步伐
开展检察、监察、审计、教育部门特约人员的工作,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民主党派实行民主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自治区特约人员工作是从1992年开展起来的,目前已聘特约监察员4批,特约检查员4批,特约审计员3批,特约教育督导员两批。截至2008年底,自治区各民主党派成员中担任自治区特约监察员、检查员有113人。这些特约人员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和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是本单位的业务骨干,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代表性。他们不辜负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组织的重托,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充分反映社情民意,表现了较高的政治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多次对全区教育、物价、财务、税收等方面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议和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促进政府各部门廉洁自律,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工作作风发挥了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与政权工作得到强化
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担任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领导职务,是实现多党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不断发展的战略任务和措施。安排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到政府职能部门、司法机关任职、兼职和挂职,不仅使党外人士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还有更多的参谋决策权、行政管理权,是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与政权建设的重要体现。全区各级党委积极做好推荐政治上靠得住、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有真才实学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工作。任职的党外干部在工作中能挑重担,有职有权。各级党委统战部门坚持培养促选拔的工作思路,掌握了2000多名党外代表人士基本情况,建立了近期、远期党外后备干部名册。每年按计划举办各类党外干部培训班、学习班、研讨班,加大党外干部培训力度。通过各种方式的培训教育,党外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和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截至2008年底,全区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党外人士有3280多人,担任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有419人(其中省级干部5人,地厅级干部44人,县处级干部370人),市县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中,党外干部的配备基本达到了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
(五)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多年来,自治区全力支持、积极引导民主党派以“思想建设为基础,组织建设为核心,制度建设为保障”加强自身建设。在各级党委统战部门的协助下,各级民主党派、工商联组织经过4次换届,实现了组织上新老交替,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上不断完善。特别是2008年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协助指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成功开展了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全区各民主党派6个省级组织、24个市级组织、7个县级组织、305个基层组织共5203名民主党派成员参加了学习教育,841名无党派人士接受了集中教育。通过这次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及广大成员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民主党派组织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有力地推动实现新老交替基础上的政治交接,形成的经验总结在中央统战部召开的专题会议上进行了交流。自治区各级党委不断加大对民主党派的支持力度,积极帮助其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尽力提供保障。在历次的机构改革中,民主党派的机构和编制不但没有削减,还有所加强。在自治区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从1989年到2004年的15年间,各民主党派经费增加了4.8倍,办公经费人均增加到2000元,年均递增20%以上。从2005年起,财政划拨每个党派调研经费8万元,2008年增加到10万元。2008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建设民主党派办公楼,改善民主党派办公环境和条件。
召开全区无党派人士政治交接主题教育活动动员会
(六)民主党派社会服务成效明显
作为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作用,开展了许多独具特色、实实在在的社会服务活动。
扶贫支教奉献爱心。多年来,各民主党派始终把支援南部山区和贫困地区作为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提供科技咨询、智力支持和形式多样的扶贫活动。民革区委会积极争取民革中央扶贫项目,先后实施“中山01号”和“中山02号”科技扶贫开发项目。在项目带动下,示范户年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670元提高到2200元,示范点人均纯收入达到1750元。民革中央领导对该项目给予充分肯定,民革中央专门在银川召开民革“中山02号”科技扶贫开发项目现场会。民革区委会创办的以文化补习、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综合性学校——银川中山业余学校,至2005年底,累计培训学员2.5万人次,多次受到自治区政府、政协、民革中央的表彰奖励,多次在市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被称为“职工教育战线中一朵绚丽的奇葩”。九三区委会多方争取资金47万余元,改扩建了同心县窑山中学、金凤区兴源村西台回民小学。民盟区委会与上海民盟结为扶贫对子,设立扶贫教育基金,奖励教学成绩突出、学习成绩优秀且家庭生活困难的教师和学生,现已奖励教师和学生610人。
关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多年来,各民主党派坚持把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为社会服务重点,通过送医送药下乡、开办医疗机构服务基层等形式,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农工党区委会长期坚持到贫困地区开展义诊活动,为贫困地区群众送医送药。联系农工党福建省委会筹集价值25万元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用于全区10个农村养老院卫生室改善医疗条件和药品补充。从国家卫生部争取“中国农村地区癫痫病社会控制”项目资金110万元,在原州区、平罗县等14个县市培训专项治疗癫痫病乡村医生232名,为3000名癫痫病人提供免费治疗,近90%癫痫病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编写出版科普读物《农民家中的医生》,免费发放万余农户,为农民防病治病提供指导。民革区委会自筹资金创办的中山医馆,面向农村和基层社区,以高尚的医德和良好的医术赢得了信誉,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重大疫情灾情面前顾全大局,勇于奉献。面对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各民主党派顾全大局、恪尽职守、勇于奉献,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成员和先进事迹,体现了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深厚友谊。抗击“非典”战斗中,农工党区委会组织医学专家学者编撰印制《非典型肺炎可以预防》科普知识小册子两万余册,免费发放。许许多多民主党派成员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谱写了许多感人事迹,3名农工党员被农工党中央评为“抗击‘非典’优秀党员”,7人被农工党中央评为“抗击‘非典’先进个人”,两个支部被农工党中央评为“抗击‘非典’先进集体”。“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号召,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采取捐款捐物、医疗援助、争当志愿者等多种方式向灾区人民送去温暖与真情。民进区委会、民盟文化支部举办了抗震救灾书画捐赠义卖会,农工党吴忠市委会向灾区捐赠了价值7.5万元的清真食品。截至2008年6月3日,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和成员向灾区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426万元。
回首60年多党合作历程,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继承与发扬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风雨同舟,和全区各族人民一起共同创造了今天宁夏的辉煌成就。60年来,多党合作制度植根宁夏大地,得到了成功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充分昭示了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60年多党合作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多党合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首要的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各民主党派的自觉选择,也是多党合作政党制度的基本前提。60年多党合作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多党合作中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确保同心协力把共同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巩固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参政党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共识和精神支柱。在各种敌对势力利用意识形态进行渗透破坏的情况下,在社会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益多样的条件下,在各种重大政治考验面前,参政党始终与我们党同心同德、奋勇向前,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
必须坚持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多党合作制度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在围绕中心中定位、在服务大局中尽责,是多党合作制度巩固和发展的共同点和着力点。只有坚持自觉服务科学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参政党成员的意志、智慧和力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党合作制度的优势和作用。
必须坚持尊重、维护和照顾同盟者利益,不断巩固党与党外人士的联盟。多党合作是建立在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合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同盟者的利益,是巩固发展多党合作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充分尊重、维护和照顾同盟者利益,才能最广泛地调动参政党广大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共同奋斗的活力。
必须坚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理念,始终保持多党合作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也是多党合作的重要原则。要在坚持团结一致、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一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妥善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矛盾和分歧,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团结带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全区各族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自治区多党合作的未来,我们充满希望,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必将发挥更大优势,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和宁夏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执笔:李明珍 王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