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不要让孩子太过沮丧
美国心理学家戴克斯曾经说过:“孩子需要鼓励如同植物需要水一样。”鼓励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沮丧的父母是无法去鼓励沮丧的孩子的。因此,鼓励自己跟鼓励别人同样重要。如果你对自己没有信心,又怎能对别人有信心呢?道理很简单,你无法付出你自己没有的东西。
有些父母和老师常问:“总是说要鼓励孩子,我也尝试着去做了,但是没有用,甚至产生反效果,难道做错了什么吗?还是说鼓励根本没有效?”很多人都会说鼓励两个字,但是到底怎么做,才是关键所在。有了理想目标,没有方法或方法不对,依然是徒劳无功的。因而鼓励不是挂在嘴边一个含混的抽象名词,鼓励有其正确的观念和实际的方法。
为什么会沮丧
沮丧是一个人无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而产生的失败和挫折感。沮丧的人通常重视名和利,看重结果甚于过程。也就是说,他害怕不能把这件工作做好的话,往往会逃避它。然而,有勇气的人则是相信自己,而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所关心的是完成一件事的努力程度,而不是在乎完成这件事所带来的价值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些错误的观念和行为,因为这些都是反鼓励之道,造成沮丧的原因。
1 负向的期望
你可能听说:“期望什么,得到什么。”如果你认为孩子不可能做到这件事,通常你得到的结果就是如此。期望对我们的影响很大。一个人预期自己可能会失败,那会离失败越来越近;反之,一个人若有信心,这种正向期望导致成功的机会越来越大。
当我们不相信孩子的能力时,我们的言行就会有形或无形地表现出来没有
信心。举一个例子:小华想参加少年棒球队的选拔,爸爸觉得他各方面条件还不够,于是对他说:“儿子,我觉得你今年选上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你还没有准备好,为什么不等明年再参加呢?”但是,小华不听,坚持要今年参加。他爸爸又说了:“好吧!但是别说我事前没有提醒过你。”结果,小华果然没选上,他变得很沮丧,认为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棒球选手。其实,他爸爸的意思不是要泄他的气,而是希望他明年准备好再参加,那样把握更大些。然而孩子的想法很单纯,是直线型的:爸爸的话和自己后来的失败,说明自己根本毫无能力。
2 不合理的高标准
每一个人都有他追求的目标。如果目标定得过高,很可能因为达不到要求而沮丧或气馁。大多数人都期望完美,然而却很难满足。完美是不可能且不必要的梦想。试想如果大家都是完美的,而生活中不再有任何挑战,那么生命是多么枯燥乏味!
有些人虽然不期望完美,但对自己和别人仍有不合理的标准。比如说,小明在学校功课不好,考试常常不及格。可是有一次,成绩单上居然没有一个是红字。他的父母虽然看出他的进步,却告诉他,他们期望下次能考到80分以上。父母的话,没有让小明感受到赞
许,只让他觉得自己仍然不够好。有一回,笔者参加一所中学的家长会,一位父亲告诉笔者说:“我跟我的孩子说,只要他考上重点高中,我就给他买欧米茄手表。”后来这位父亲的孩子对笔者说:“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以我的成绩,能考上个学校就不错了。考上重点高中,那简直是梦想!”
3 过度的野心
父母和孩子都需要有适当的野心,这是以求进步的动机。但是如果我们的野心过度,对自己和孩子的表现就永远不会满足,所能得到的也只是沮丧。有些父母和老师逼迫孩子读书,期望孩子将来考取理想学校以证明自己的成功。假使孩子未能达到标准,我们会说:“你可以做得更好。”而达到我们期望的时候就说:“继续保持。”类似这样的话,给孩子的感觉就是:唯有成功才有价值。于是造成孩子承受不起任何的失败,然而成功却往往是由多次失败的经验换取而来的。
4 过分强调竞争
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无可避免地面临许多竞争,如考试、找工作等。然而竞争的价值被过分夸大了,忽视了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大多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的。
孩子学会竞争是不需要经过特别训练的,在家中兄弟姐妹之间个性的差异,常常反映出一种地位的竞争。当一个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优异,其他的孩子就会避开而另谋其他方面的发展。你曾经对自己说过“我希望我能像我哥哥(姐姐一样)”之类的话吗?举例来说,小强的姐姐功课很好,而小强则在体育方面表现出色。这并不表示小强不是读书的材料,而可能是为了竞争之故,小强害怕在功课上比不上他姐姐,所以在他姐姐不及他的方面努力发展。这种例子,在许多家庭中都可以看到。
父母和老师常无意间助长竞争的观念,言谈之间把孩子相互比来比去。比赛、奖赏、称赞等,常拿来作为成绩高下的对比。有一位篮球教练说:“胜利不代表一切,但它是唯一的事。”不幸的是,此种非赢不可的心理,不止存在于体育比赛中,而是充塞在我们社会的各个角落。过分强调竞争,造成了太多的挫折和沮丧。一个竞争心太强的人,常常失去机会,因为他只有在成功率高的时候才肯尝试,他害怕失败,失败对他而言会严重地伤害了自尊。当我们想比别人多一点儿的时候,我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合作观念强的人,了解到唯有团体获益,个人方能获益。竞争观念太强的人,总以为非得压倒别人,否则自己无利益可言。
孩子生长在一种强调接纳和合作的气氛中,才会更有勇气和信心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5 过分看重错误
我们有时会感到自己生活在以错误为中心的社会,每一个人都是鸡蛋里挑骨头的专家。有种说法:“找出错误,方能进步”,可这对人而言,常有反效果。要帮助孩子进步,不要一味挑孩子的错误,否则会使孩子丧失尝试的勇气。许多人害怕犯错,可是他们越害怕,就越可能犯错。然而,错误也可能是有价值的,只要父母和老师把孩子的错误看成是一种学习的必然过程,错误会教导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获得成功的线索。因此,不要对自己或孩子的错误耿耿于怀。要建立这样一种价值观:即使我不能样样事都做得尽善尽美,我仍然可以过得很愉快。
鼓励的途径
虽然我们都知道人没有十全十美的,有时候我们也会用这句话来劝别人。但是我们之中究竟有多少人能接受这个事实?除非我们不再老生常谈,现在就开始将这个观念运用在平时的待人处事上,否则将经常陷于沮丧之中,亦无法去鼓励别人。
戴克斯强调,人要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气,并且认为沮丧是所有人类问题的根源。如果孩子经常受到鼓励,他们便很少犯错,因为从鼓励中他们能肯定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我们常能看到我们周围有许多极度沮丧的人,沮丧仿佛渐渐成为现代人的通病,也是今日社会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那么,鼓励要从何做起呢?
1 真诚地接纳
要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气,先得从接纳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开始。这意思并不是说,你必须接纳自己或者别人所有的行为,因为人的行为本来就有些是可以接纳的,有些是不能接纳的。我们常去批评或判断一个人(而不是他的行为),这不是一种接纳的态度。举例说,李老师上课时,发现两位学生在后面讲话,影响了上课的进行。李老师说:“很抱歉,你们两个人影响了上课。你们可以选择:是安静地听课?还是两个人分开来坐?你们自己决定。”在这个例子里,李老师接纳他的学生,但不接纳他们不对的行为;而且他尊重学生,给予他们选择:安静听课或者分开来坐;同时,也兼顾到了教室秩序和学校规范的维护。
2 避免令人沮丧的话
言语常反映出一个人的态度。有些话说出口,非但不具有鼓励的作用,反而能使人感到沮丧、灰心或失望。比如说,我们常说:“我不能……”“我无法……”,而实际上是我们有能力去做,但不愿意去做。这里“我不能”的意思是“我不愿意”,但有些事的确是我们能力所不及的。孩子会说:“我不能做完数学习题”,“我无法和某某同学和好”,这种“我不能”的背后,常有其目的,可能是需要别人的帮助,甚至以无助的姿态出现;也可能是缺乏信心,害怕失败,宁可少做少错,不敢面对挑战。
不要接受你自己的“我不能”,也不要接受你孩子的“我不能”,假如它实际上是“我不愿意”的逃避之词。从现在开始,停止这种“我不能”的游戏。想一想:只要我愿意,我就能。问一问:我愿意吗?当你察觉到孩子在玩这游戏时,不要接受这种求助的眼光,告诉他:你相信他的能力;告诉他:不要以“我不能”来推卸责任;告诉他:什么是“我不能”,什么是“我不愿意”。
另一句常令人沮丧的话是:“我试试看!”通常我们说这句话时,总是在为自己找退路。万一失败了,我们会说“至少我试过了”,“我早知道不会成功的”之类的话。这显示出来的是,我们没有信心。拿这种态度来教育孩子,既无法鼓励自己,更无法鼓励孩子。要对自己说:“我愿意”,不要再被“我试试看”所愚弄。当你的孩子面临问题说“我试试看”时,要建议他不要说试,要决定到底愿不愿意去做。
还有一句常听到的话:“他让我……”“他强迫我……”之类,也是令人沮丧的。当父母说“孩子让我如此生气”时,除了把权利交给孩子,也表示出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是的,你对孩子犯错感到生气,但不是孩子让你如何如何,你有权决定自己的态度:生气与否。假如你的孩子说:“是那个哥哥让我生气的!”“是小华把我弄哭的啦!”你可以很尊重地问他:“哦!哥哥为什么能有办法让你生气呢?”“你是木偶吗?不然小华怎么能把你弄哭呢?”如此,可能换来孩子的破涕为笑,然后你再和孩子讨论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如何对自己的态度和言行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