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幸福的真相
你的快乐在哪里
幸福有真相,
它不在别处,在我们心里。
肯·莱菲尔德·詹米森说:“快乐和人类很多重要的特质一样,存在于一部分人身上,所以有的人身上找不到这种特质。对那些拥有这种特质的人,快乐是源自骨子里面的,是不可压抑的生命力量。当然,这样的力量也有高涨和低落之分,对那些有蓝眼睛的人或者大腹便便的人来说,快乐的潜质始终是他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另外一些人就不是这样,这些人缺乏兴奋感,所以他们需要提升对别人的乐观看法;通过跳舞或药物来刺激自己的兴奋感;通过音乐来推动快乐的情绪。这一切提升快乐的方法都与自我不和谐,因为快乐是每个人都追求而且应该拥有的。”
“心境”和“热情”、“激情”都是情感,但是“心境”的强度没有后两者大,不过它持续的时间较长,它的情感比较微弱,而且平静。如绵绵柔情、闷闷不乐等。在我们需要持续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心境”对我们的影响较大。
比如,稳重、暴躁、愉快、任性、和蔼、易怒,这些词语都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种意义上的特质倾向的。
而“心境”更多是指一个人的状态。所以心境的持续时间长,对我们的所思所想影响更加深远。心境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思想,而且会影响机体全身。良好的心境,比如狂热、有活力、有激情、快乐——这些都是最佳心境,能够让我们活力四射、乐观向上,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所以要寻找快乐,就要开始塑造良好的心境。
时间越多,你就越幸福
在价值观的研究中,泰姆斯·凯瑟提出一种新的价值理论,他认为,一个人的一生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将这称为“时间富足”。他将拥有这种价值观的人与物质富足的人进行对照,发现拥有时间富足的价值观比物质富足的价值观更健康。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证实,一个人的生活满意度与他花在休闲活动上的时间有关,花在休闲活动上的时间越多,对生活越满意。
在生活中,总是匆忙,不懂得休息的人,节奏是紧张的,情绪也是比较焦虑的,做事的效率也不见得有多高。而拥有富足时间的人,正显示了一个人对自己时间的掌握能力和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创意家,整日都很悠闲,但是收入却不少。人们很奇怪,就去请教他,“你整日那么悠闲,怎么会赚那么多钱呢?”他答道:“做时间的主人,别让时间做你的主人。”
可以将时间当做工具,就看你怎么利用它。忙碌并不代表富有,闲适也并不是懒惰。怎样创造价值、让自己更快乐,反映着一个人对时间的管理能力。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让自己拥有富足时间的人更快乐。
不妨先用“冷水”,再用“热水”改变心情
怎么应用冷水和热水的效应改变一个人的心情呢?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故事。
有一位哲学家看见自己的一位朋友因为生活整天愁眉苦脸。他想,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这位朋友高兴起来呢?终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先问:“你愿意离开你的妻子吗?你愿意离开你的孩子吗?”这位朋友对哲人的问题都给了否定答案。哲人说:“对啊,你应该为你有一位那么默契的伴侣高兴,也应该为有一个那么可爱的儿子高兴,这是一个很幸福的家庭啊。”于是这位朋友明白了,也就不那么愁苦了。
在这个故事中,哲人运用了冷水和热水效应,缩小了朋友心中的“乌云”,让他看见自己生活中值得高兴的地方。
冷水和热水效应是洛克在1690年出版的《人类理解论》里面提到的,它是指先将一只手放入热水,而另一只手放进冷水,然后将两只手同时放进温水中,那么,两只手的感觉是不同的。
所以为了增加别人的好印象,你就不能直接给别人一盆“热水”,不妨先给对方“冷水”,再给他一盆“热水”,这样就能获得别人的好评。
鲁迅先生说:“如果有人建议在房子墙壁上开个窗口,势必会遭到众人的反对,窗口肯定开不成。可是如果提议把房顶掀掉,众人则会退让,同意开个窗户。”
鲁迅先生的这个论述就很好地阐述了冷水和热水效应,建议把房顶掀掉时,对方心中的“秤砣就变大了”,而开个窗户的“秤砣”就变小了,对于在墙壁上开个窗户的说法也就可以接受了。
在生活中,我们完全可以先让对方尝尝“冷水”的滋味,然后再让对方尝试一下“温水”,他就会因为“温水”带给他的感觉而高兴。善用这个原理,改变对方的心情,自己与别人的交往就容易多了。
即将失去的东西让我们备感珍惜
心理学家布朗的研究发现,当环境部门提出要维持野鸭的生存环境时,野鸭捕猎者每个人只愿意支付247美元用来保护湿地;当要求他们放弃在这块湿地上捕猎时,为了能在这块湿地上继续捕猎,他们提出愿意支付1044美元的保护湿地费用。
也就是说,对于相同的一块湿地,当面临失去的危险时,他们愿意支付更多的钱来保住湿地。这就是赋予效应对价值判断的影响。
赋予效应讲的是,面对同一个事物,当我们已经得到的时候,并不觉得它贵重,但是当我们拥有过再失去的时候,会突然觉得它对自己很重要,为了重新得到,甚至愿意支付高额的费用。
心理学家塞勒向芝加哥大学MBA的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他对第一组学生提出:1998年,迈克尔·乔丹将参加冠军总决赛。当你得知消息的时候,票已经卖完了,但是你非常想去看。你了解到有人想出售手中的票,那么你愿意出多少钱购买?
对第二组提出:1998年,迈克尔·乔丹将参加冠军总决赛。你很幸运地拿到了票。但是在比赛前一天,你听说有人想要看,这个时候,你想将票卖给这个想去看的人。请问你愿意以什么价格出售?
统计发现,第一组学生,他们愿意支付的平均价格是330美元;第二组学生,平均售票价格是1920美元。
很明显,拥有者索要的价钱远远高于购买的人愿出的价钱。这是因为拥有过的东西上包含了拥有者的情感价值和时间价值。
因此,这就可以解释失而复得的惊喜、失恋比单相思更痛苦,以及等拥有过后又失去带来的痛苦了。
做做心理按摩,让它更有弹性
“温室里长大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因为它们没有抵抗力。就像对孩子的教育一样,要将孩子们放在外部环境中接受锻炼,为的是让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有很多研究表明,孩子本身就具备对环境的适应力,而且有的孩子在困难的情境下也能成长得很不错。沃纳将一个孩子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品质叫做“弹性”。邦妮伯纳德对沃纳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展,认为将这个理论应用到青年身上同样适用,每个儿童都具有发展这种弹性的可能。
弹性是由哪些元素构成的呢?
主要有坚持、顽强、目标性、健康的成功导向、成就动机、教育期望、对未来的信念、期望感、目标感、一致感。拥有这些品质,就可以使一个人在面对压力事件时更加灵活。
因此,有空就给自己做做心理按摩,让心理更有弹性,这样就会更灵活、更健康了。
塑造成熟的心理防御,让自己更幸福
心理防御机制是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出现的。他认为防御机制是一个人用来保护自己、避免焦虑的一种潜意识策略。
比如,投射。投射是指把自己不接受或不被人接受的某些想法和特点加到别人身上。比如,我们会因为别人的虚荣而去指责别人,其实这个虚荣也是自己身上存在的,但是自己并不包容这种性格特点,所以转向批评别人。
再比如,压抑。压抑是指我们将某些不好的记忆或者感觉压制在潜意识层面。有些人想不起来过去发生的事情,就是因为将过去那件事情压抑在潜意识层面。因为这件事情给自己带来的感觉实在不好。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推测的就是防御机制并不是减轻焦虑的健康方式。于是乔治·威廉特提出,防御机制有成熟与不成熟之分,只有成熟的防御机制,才可以让人们活得更加幸福快乐。
但是什么样的防御机制才算是成熟的防御机制呢?打个比方,幽默就是一种成熟的防御机制。扭曲或者否认了事实的防御机制,都不是健康的。
完美人生在于完满的渡过各个心理时期
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各自的发展阶段,只有很好地完成各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心理才会成熟,才能很好地成长,也才能获得完满的人生。
我们的一生有哪些发展阶段呢?
心理学家艾瑞克·埃里克森将一个人的一生分为八个发展阶段,他认为一个人要想顺利地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就必须处理好本阶段的任务。成熟意味着顺利地完成每一个阶段的任务。
八个阶段的任务分别如下。
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新生的婴儿首先要树立起对周围世界的信任和安全感。树立了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儿童,会充分信任这个世界。
儿童期(1.5~3岁):自主对怀疑。这个阶段的儿童需要学会决定做什么事情。比如,儿童要明白随地大小便是一件羞耻的事情,要按时吃饭,节约粮食。但是儿童会坚持自己已有的吃饭习惯和排便习惯,所以要让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不容易。而这个阶段如果没有很好的过渡,就会形成自我怀疑。
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主动探索周围的世界。所以家长要鼓励孩子的探索,他们会在这样的鼓励中获得信心。如果没有得到鼓励,他们就会内疚,并怀疑自己。
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务是专注于自己的爱好。如果他们能够专注于自己的爱好,就会更加勤奋,也更加努力。否则就会产生自卑感。
青春期(12~18岁):青少年在这个时期需要确定自己心中的自己与社会需要的自己,并将它们整合起来。如果整合得不好,同一性出现危机,就会出现角色混乱。没有同一性的人,宁可做坏人或者堕落地活着,也不会做不伦不类的人。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亲密关系的建立意味着将自己的同一性和别人的同一性进行融合,产生亲密关系。在同一性建立的情况下,才能顺利进入这个阶段。因为只有具有牢固同一性的人才会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否则就会体验到孤独。
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这个阶段的人需要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养育。如果没有生育概念,就会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关心他人。
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对失望。如果他们是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就会形成自我同一的感觉;否则,就会对自己的人生失望,会觉得人生太短、太不公平。
以上就是人生发展各个阶段的任务,各个阶段的任务关系着我们未来的发展。只有顺利地完成了各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才能拥有更有力量的人格,也才能更加适应社会,身体和心理才会更加健康。否则就会出现心理危机、情绪障碍,人格也可能是不健全的。
那么通过上面人生各个阶段的展示,您是否明白自己在各个阶段应该完成的成长任务呢?
幸福源自对自己的肯定
著名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他的一生中,为我们创造了极大的精神财富。他本可以很快乐地活着、思考着,但是他一直处在烦躁中,因为他不能肯定自己的价值,所以一旦没有了外界的回应,他就会进行严厉的自我批评。在弥留之际,他还需要别人告诉自己他有一个精彩的人生。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其实快乐不快乐就在一念之间。如果快乐来源于外界,那么你的注意力时时刻刻都在别人身上;如果你的快乐来源于自己,那么无论外界怎么变化,都不会影响到你。就算是世界末日,你仍然能够创造价值。而且明显地,快乐的时候心情好,做事也更有效率。
那么,你的幸福和快乐是来自哪里呢?如果你很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那么你就需要重新认识一下自己、多欣赏自己。
快乐和幸福都来自你对自己的肯定,来自你对自己价值的肯定。
尽可能多地体验积极情感,才会更幸福
体验或者感受积极情感是一种能力。那些性格外向、开朗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外界的变化。
但是怎么才算是对积极情感的体验呢?
首先,体验并不是意味着多动、神经兮兮,而是有活力、眼睛富有神采、动作欢快、自信、活泼。
积极情感状态下的人,就拥有积极的心境,这样的心境使得他们在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拥有积极的行动力、充满活力,而且更加积极乐观。当困难出现的时候,他们的心态不是悲观失望,而是想办法去解决困难。
同样是看见半杯水,积极心境的人会认为还有半杯水,而消极心境的人就会认为只有半杯水了,后者自然会有点悲观失望。
很自然地,在生活中,能发现生活存在美好的人,就会更加幸福快乐。同样的事情,换一个角度,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应对,事情处理的结果也就会发生变化。
乐观让你健康、人缘双丰收,怎能不快乐
乐观是积极心理学家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
为了了解乐观对一个人的影响,积极心理学家从哈佛大学挑选了最好、最有前途的学生进入研究。并对这些挑选出来的学生做跟踪研究。
研究发现,在35年以后,使用“好的”思维方式的人,比其他思维习惯的人更健康。
积极心理学家由此得出结论:一个人越是乐观,在数十年以后越有可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为了了解乐观对总统竞选结果的影响,心理学家对美国的23场竞选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这些竞选中有18位竞选者因为乐观,成为了最后的赢家。所以乐观主义精神是吸引很多人注意力的卓越品质之一。比如,在1992年的竞选中,比尔·克林顿就向美国公民传达了一个信息——他来自一个叫做希望的地方,他最终赢得了竞选。1996年鲍勃·杜勒也复制克林顿的口吻,在自我介绍中提到:“我是鲍勃杜勒,我是美国最乐观的一个人。”
所以乐观更能吸引周围的人,也更受周围人的欢迎。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任何人。
除了从实验研究的角度来看乐观的意义以外,吸引力法则也可以解释它。人们总是喜欢和能带给自己好心情的人在一起。套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乐观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