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甲午之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5章 建颐和园费用可以买10支“北洋舰队”

醇亲王最近有点儿累、有点儿烦。

已经到了快封印的时候,还有上百万银子的开销没有着落,而旗营将弁向来逢年过节,都要靠醇亲王周济,年久成例,也得一大把银票,才能应付得了。公私交困,几乎又要累得病倒。

累倒还不怕,最使醇亲王心里难过的是,三海工程将完,重修清漪园的工程亦已开始,两处工款又积欠到150多万,只发半数,亦须七八十万。

重修清漪园的工程是1884年开始的,慈禧原本是想重建毁于八国联军的圆明园,但测算之后费用太大,需要白银3亿两。所以改议重修清漪园,预算费用是白银1亿两,相对花费少很多。而清漪园也改名为颐和园。

慈禧的如意算盘是,颐和园工程预计是5年完工,那时光绪皇帝正好18岁,她就可以第二次(第一次在1873年同治亲政之时)结束垂帘听政,让光绪皇帝去处理日常朝政,自己就可以住在颐和园,遥控军国大事,颐养安和。

颐和园工程预算费用是白银1亿两,这是什么概念?这笔巨款,可以用来组建10支“北洋舰队”还要多。

当日本明治天皇勒紧裤带饿肚子来筹集日本海军军费之时,当日本皇娘为购买那条最新科技的世界最快的巡洋舰吉野号战舰而捐出仅有的一点儿首饰之时,大清帝国的海军衙门总理大臣醇亲王,却在想尽办法,挖空心思为他的主子挪用海军军费去修游乐的园林。

这样的对比实在是太强烈、太惊人。

慈禧太后听了李莲英的建议,责成醇亲王转告李鸿章借洋债,却又不愿背一个借洋款修园的名声,只好以兴办海军学堂为名,秘密嘱托李鸿章设法。

李鸿章亦知道此举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敢明目张胆地进行,只关照天津海关道周馥私下探问,这一来事情就拖沓了。好不容易到了腊八节才有消息,汇丰银行愿意借80万,年息6厘,两年还清;法国东方银行肯借100万,年息5.75厘,照英镑折算,分10年偿还;德国德华银行亦愿意借100万,年息只要5.5厘,期限亦比较长。然而不管哪一家银行,都是等运河解冻,才能将银子运到天津,那是春暖以后的事了。

为此,醇亲王特地派专差到天津,传达口信,要李鸿章无论如何在封印以前,凑齐80万现银,赶运进京,否则就会耽误“钦工”。如今又是10天过去,尚无消息。

于是慈禧太后特地召见醇亲王,询问究竟。醇亲王不敢说实话,一说实话必遭呵责,心一横,大包大揽地说:“款子一定可以借成。不过洋人办事,丝毫不苟,所以就慢了。反正年前总可以取到。”

慈禧太后问道:“莫非真要等到大年30方能发放?”

这近乎责备的一问,将醇亲王噎得气都透不过来。只不过供她一个人游观享乐的费用,倒像比发放军饷还重要似的,心里真想顶一句:“这笔款子本来就可以不必借的!”然而心念甫动,便生警惕,自己替自己吓出一身汗。

“怎么着?”慈禧太后又在催了,“总得有个日子吧?”

“准,准定下个月25日交到内务府。”

“好吧,就是25日!可别再拖了。”

醇亲王又是一阵气结。话中倒好像他有钱勒住了不放手似的。他勉强应了一声:“是!”

“总理衙门有个折子,说袁世凯如何如何,你听说了没有?”

“听说了。”醇亲王答道,“袁世凯要扶植大院君李罡应,简直胡闹!”

“怎么胡闹呢?”

光是这平平淡淡的一问,就使得醇亲王不知话从何处说起了。因为一时想不出慈禧太后是真的不明白,还是装作不明白。多想一想,袁世凯果真有拥立大院君李罡应的企图,那么他的胡闹之所以为胡闹,是用不着作解释的。尤其是慈禧太后看了20多年的奏折,什么言外之意,话中之刺,入眼分明,谁也不用想瞒她,岂有看不懂奕(左讠右斤)的奏折的道理?

照此说来是装作不明白。然则用意又何在?转念到此,令人心烦意乱,话就越加说不利落。本来的意思是想用大院君自况,袁世凯要拥立朝鲜王本生父,岂非就像中土有人要拥立光绪皇帝本生父一样的荒唐胡闹?这番意思原也不能表达,但胸中不能保持泰然,便觉喉间处处荆棘,听他的话,好像因为朝鲜王与他本生父意见参商,所以袁世凯要拥立大院君才荒唐。反过来说,如果他们父子和睦,那么推位让国由李罡应接位倒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话一出口才发觉自己立言不仅不得体,简直是促使他人生出戒心:当今皇帝要与醇亲王不和,彼此猜忌才是,如果父子一条心,帝系就有移改之虞。那不等于自绝天伦之情。这样又悔恨、又惶恐,不由得满头冒火,汗出如浆。

慈禧太后见此光景,觉得他可笑、可气,亦可怜,就不忍再绕着弯子说话,让他为难了。“袁世凯是人才,要说伸张国威,也就是只有袁世凯在那里的情形,还有点像大清朝兴旺时候的样子。”她说,“这些事让李鸿章料理就得了。奕(左讠右斤)的折子我不批、不留,也不用交军机。你现在就带走,告诉奕(左讠右斤):不用理那个姓金的使臣,有话叫他跟李鸿章说去。”

醇亲王除了称“是”以外,更无一语,退出殿来,满心烦恼,回到适园,便觉得头晕目眩,身寒舌苦,又有病倒下来的模样。

到晚来霍然而愈,只为李鸿章发来一个电报,说德华银行愿借500万马克,按时价折付银子,约有90多万两。年息5.5厘,分15年还清,前5年付息不付本,往后10年,分年带利还本。

李鸿章说:“自借洋债以来,以这一次的利息最轻。”

这件事就算办得很漂亮了。

对于这样的荒唐事,李鸿章也是无能为力,只能是装聋作哑,和稀泥,打太极拳。

耐心,忍耐,尽自己之力,也许会出现以时间换空间的转机,局面还不至于不可收拾。也许这就是李鸿章的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