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布施:多行布施广种福田(2)
三个人听了无德大师的话充满感激,他们明白了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从此生活中的痛苦就少多了。无德大师的盛名越来越大,于是有更多的人来找他,他也为更多的人解除各种烦恼。
有一位信佛的家庭主妇,她每天都要采摘自家花园的花去寺院拜佛。有一次她拜佛出来刚好遇到无德大师。
无德大师赞赏地对她说:“你每天这样虔诚拜佛,必将有好的福报。”
主妇当然非常高兴,回答说:“多谢大师,这是我应该的,我每天到这里来都会有种心灵被洗涤的感觉,觉得非常轻松。只是这好的心情总无法持续保持,一回到家就又会被家庭琐事扰乱,不知如何是好。”
无德大师问道:“你既是每天以鲜花供佛,自是对花草非常了解。我问你,对这花,我们应如何保持其清新鲜艳。”
主妇回答说:“这很简单,只要勤于浇水,修剪残肢就可以了。”
无德大师说:“对内心清净的保持是一样的,我们应当每天以理想信念浇灌我们自己,修剪我们的心灵残枝,这样才可以保持一颗清静的心。”
主妇听了顿时大悟,从此她每天都心情愉快。
一念佛一念魔,法施者的指引既是保持清凉本心的指引,在这清凉本心的指引之下,很多人都会受益。修行人广度他人却不求世间福报,只为护持众生,让众生放下痛苦和繁琐快乐地生活。
法施能帮人改变观念转恶为善,能让人们摆脱痛苦找到快乐,那无畏施又怎样呢?
融化心中的恐怖
无畏施是指在众生身心不安、恐惧、害怕的时候,能够帮助他,消除她的恐惧。比如国家受到外敌入侵的时候,我们的军队去前方保卫国土,保障人们生活的安宁,这就是无畏施。再比如,有胆小的人不敢走夜路,胆大的人陪他走夜路,这也是无畏施。总之,能使众生身心安定、远离恐怖的布施都是无畏施。
印光法师说:“无畏施,一切众生,好生恶死,普劝同人,戒杀护生。并人有怖畏,或弭其祸,或启其衷,是小无畏施。一切众生,终难免死,死而复生,生而复死,永劫长怀此之怖畏。令彼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渐次进修,至成佛道,是名大无畏施。”
车不能超载,否则就有车毁人亡的危险。人也是如此,人生之路,漫长坎坷,要适时为心灵减负,否则一旦人的心理负担过重,就会感到压抑,会把自己捆绑的越来越紧,甚至会到几乎窒息的程度。心灵的重负终归需要解脱,只有松开绑缚、解脱内心才能祥和平静。
人在生病的时候往往会有抱怨恐惧,尤其是在病情重大总是医治不好的情况下,恐惧的心理会更加突出,圣居士生病的时候,印光大师给圣居士写了一封信:听说圣居士生了病,应该会一天比一天好,慢慢起来的。世间不明佛理的人一生病,要么怨天尤人,要么求神驱鬼,这样做有损无益。居士一向修持净业,而且现在夫人料理家事,妻贤子孝,心中没有可以忧虑的事情了,因此应该将家事、包括自己的身心都放下,让内心一尘不染,专心修持,不起丝毫的杂念。如果是寿命不该尽,这病也是消除了业障,如果不这样想,一直担心能否迅速痊愈,反而添了病。
印光大师明确了恐惧对人造成的不利影响,恐惧起到的是一种加深负担、加重病情的作用,大师给圣居士写信,正是为了给圣居士鼓励和对待病症的方法,让其消除恐惧不起杂念。
消除一个人的恐怖,使他放下恐怖内心安宁平静是无畏施最大的作用。
印光法师说:“财施、法施、无畏施这三种施,财施只在现生,后两种直尽未来。凡欲利人宜随己力而实行之。”那么按照施舍的目的来分类,另外几种布施又是什么呢?
放下独占随时布施
随至施,是八施中的第一施,指的是施邻近者、施亲近者、施现至者。
人人都放下独占欲,将爱的东西分与他人分享,幸福和快乐就会越分越多。
印光法师说:“众生心性,与佛同俦,迷悟向背,各有其由。大众受苦,我岂独乐。凡欲利人以期圆成自己福慧者,宜随己力而施之。”法师心性好施,要众生快乐而非独乐,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拥有了幸福。
一花独放花香微弱,百花齐放香飘百里,一位修行中的高僧,在寺院的角落种了一棵菊花,风雨洗礼中过了两年,竟然已是满院子的菊花了,只要是来寺庙上香的人都会赞叹这菊花的美丽迷人。花香四溢,飘到了离寺庙很远的村里去了。于是便有人向高僧提出请求,想要些菊花种到自己的院子里。高僧答应了,并且亲自动手挖了几株最美丽的,连带根须,一起送给了这个人。
人们听说这个消息后,都纷纷到寺庙里来要花。高僧也非常高兴地一一答应,并亲手为他们挖菊央。就这样没过几天,院子里的菊花就被挖了个一干二净。在一个秋末冬初的黄昏,高僧的徒弟们看了这没有菊花的空院落,都不禁感叹:“多么可惜呀!这满院子的菊花,就这样没有了。”
高僧却不以为然,他笑着对其弟子说:“你们不应当为此叹息,应当高兴,用心想一想,再过几年这里将会是什么样的景象,整村的菊花,到处都是菊香扑鼻!”
“整村的菊花,漫山遍野的花香,那将是多么迷人的景象啊!”徒弟们心里一阵阵欢喜。
高僧见弟子们个个向往的神情,满脸的笑容,恰似那菊花的绚丽灿烂。
是呀,美好的东西只有大家共同分享,让每个人都体会到幸福地滋味,哪怕是因此而使得自己一无所有,也应当是件非常幸福的事。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香满园,这就是独乐不如众乐的道理。
帮助他人并非提前计划好的,很多时候是随意的、是不经意的。
无为居士给大众讲过这样一个助人恰好助己的故事:
在抗日战争的时候,曾有一位年轻的士兵在上前线的途中救了一位正跳河自尽的村妇。可是村妇被救之后并不感谢这个士兵,而是不断地责怪他。士兵十分不解,一再追问。于是村妇告诉他,自己的丈夫被别人陷害入了监狱,家中只留下三个等待养育的孩子和一个年迈的老母。如今老母病重,她把家中所有值钱的全部当了,却只当了一块银元,没想到的是就连这一块银元居然还是假的,现在真的是走投无路,只有跳河了。
这个士兵听完了村妇的诉说,非常同情她的遭遇,于是把自己身上仅有的一块银元给了村妇,让她给老母治病,却把她的假银元随手拿在了身上奔赴前线。
可就是这一块假银元,在一次阻击战中救了这个士兵的命。原来在战场上,刚好有颗子弹打中了这士兵,可被打中的部位正好放着那个假银元。士兵时候惊叹:“这假银元真是千金难买呀!”
士兵布施的时候,没有惜才心,只想着安慰救助那位陷于困境中的村妇,这是随至施的典型事例。
人人都乐于助人,人人也都可以得到帮助。生命总是充满着无限的可能,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助人之风刮便人间大地。
送你一个心安
怖畏施是八施中的第二施,不少佛门大师解释这种布施说是有畏故施,因为怖畏缠而行惠施。怖是恐怖,畏是畏惧、害怕,怖畏施就是在人们恐惧害怕的时候,给人以安慰,指导,帮人解决实际的问题、摆脱恐怖的心境。
这种布施和上文中提到的无畏施是同一类布施,只是无畏施是从施舍者施舍什么的角度来说的,而怖畏施是从为什么要布施,即布施的原因的角度来说的。
这种布施不像布施金钱和物质一样,布施金钱和物质看得见,摸得着,成效是显性的。怖畏施的成效是隐性的,但是作用却是长久的,治愈一个人的恐怖,让他有安全感,对一个人来说,这种灵魂上的帮助是受益终生的。
当给予一个人怖畏施的时候,布施者就必须放下私念,用善良和智慧帮对方解决问题。宋朝时候有一家富户钱粮充足,但是这家的主人王三吝啬苛刻,不管对待他家里的佣人还是对待相邻,他都如此。三年之后,王三做生意赔了,从此家道败落。到最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王三带着一家老小流浪街头。
王三的母亲年纪大了,经不住这样的折腾,一下子就病倒了。王三没钱给母亲抓药,想想自己平时做的那些坏事儿,心里后悔极了,他觉得对不住大家,也没脸去求大家帮忙。看着被病痛折磨的母亲,他心里难过极了。
刚巧一个僧人从这里路过,他问王三怎么回事儿,为什么不找别人帮忙等等,王三一边流泪一边倾诉。这位僧人听了王三的诉说问他:“现在要是用你的生命换你母亲的命,你愿意吗?”王三连忙说愿意。僧人说既然你愿意,我保证你的母亲就能够得救。你临死前还有什么话说吗?王三忽然变得很难过:“我有钱的时候对相邻和家里的佣人不好,常常算计他们,现在我自己流落街头,尝到了贫穷的滋味,死倒没什么,就是觉得心里不安,我会在恐惧和后悔中痛苦地死去。”
僧人说:“既然如此不安,你的相邻们都还住在周围,你也知道以前佣人们的家乡住址,那你临死前可以当着他们的面去悔过,等你都对他们悔过了,再回来找我求死,我保证到时候你的母亲已经好起来了。”
王三按照僧人说的,一家一家、一个人一个人地当面去道歉,人家骂他他就听着,打他他也挨着,大家看他诚心悔过,出出气也就不再计较了,两个月之后,王三回到僧人那里,看到母亲和一家老小都面色红润,看来母亲的病真的好了。
王三对僧人说,现在他心安了,可以死了,僧人听了哈哈大笑:“王三啊,你已经不用死了,你看,因为你的悔过,你的相邻们花钱给你母亲治好了病,而且他们还找了一间房子给你的家人住,你以前的佣人看在老人孩子的份上,照顾你母亲直到病好。我不是真的要你死,我是要让你悔过,还你一个心安,以后好好生活吧。”
这位僧人的布施,就是怖畏施,治愈了人的心病,让人对人生有新的理解,重新做人,这种布施使人获益终生。
放下自私知恩图报
你既然对我有恩,我也应该回报你的恩情,这是报恩施,是八施中的第三施。报恩施这个说法明确了施者布施的原因。受人恩惠的人不忘回报对方是一种美德,但是报恩需要自我牺牲精神,需要放下很多自己在乎的东西心甘情愿地去给施者帮助。
知恩图报是人性中的善,是让人们心灵相通的钥匙。印光法师在讲解修净土的法门时,曾提到报恩法门的修行,在这一法门中法师教化众生知恩图报。
印光大师说:“静下来想想我们这一生,对我们恩情最大的,就是我们父母了。母亲十月怀胎,三年哺乳,以及父母的教养恩德,这样的大恩德,我们怎么才能报答呢?我们从无量劫中来,生生世世不可穷尽,未报的父母恩情也不可穷尽。我们的无量宿世父母,有的正经受苦难煎熬。如果我们不相信,就像母鸡被杀了而小鸡不信一样。我们如果不思救度,犹如小鸡虽然看见母鸡被杀了但不知救度一样。说道这里,应当涕泪交加,举身投地,为宿世今生父母,以及恩师和眷属们发菩提之心,至心称念若干声佛号。念念中先免其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往生之后,回到娑婆世界再尽行度脱。如果有至亲骨肉、新遭丧亡的人,也应该一并回向。”这是印光大师在报恩法门中说的一段话。报恩不仅是印光大师一个人提倡,佛门把报恩当作一个法门来修,有一天,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祗树孤独园为常常伴随在身边的弟子们说法,听法的除了长随他身边的五百人之外,还有菩萨摩诃萨三万八千人一起听法。释迦牟尼一边给众弟子说法,一边往南走,忽然他看见路边有一堆枯骨,他五体投地,恭恭敬敬地对那些枯骨行大礼。
这时阿难尊者对释迦牟尼合掌说道:“世尊,为什么要顶礼膜拜这些枯骨呢?”
释迦牟尼回答说:“你们虽然是我的座上弟子,出家的时间也不短了,但是知道的事情还是不够广博。这一堆枯骨或是我前世祖先的骨骸,或是我多生累世父母的骨骸,所以我才对他们顶礼膜拜。”
释迦牟尼接着对阿难尊者说:“请你把这一堆骨骸分成两份,男人的骨骸颜色白而分量重,女子的骨骸颜色偏黑而分量轻。”
阿难尊者说:“人活着的时候,从着装穿戴上一眼就能看出男女,人死了变成骨骸,弟子们看着都是一堆白骨,为什么还能分男女呢?”
释迦牟尼说:“男子活着的时候,多有听讲佛经戒律,礼拜三宝,口念佛的名号,所以骨骸白而重。女子大都缺乏理性,偏重情感,把养育子女当作自己一生的责任,养鱼婴儿的母乳是有血液变成的,每个婴儿吮吸多于八斛四斗还要的白乳才能成活,所以,女子死后骨骸是黑色的,颜色也比较轻。”
阿难尊者听到这里悲伤的眼泪不自觉地流下来了,心也痛如刀绞。他大声说:“母亲的恩德,我们怎样才能报答呢?”
释迦牟尼说:“广施恩德,渡父母脱苦,渡众生脱苦。”父母之恩,是世间最大的恩德,我们应该时刻记着知恩图报。报恩不只限于对父母,世间有缘人给我的们的帮助都要回报。只是因父母恩情而回报父母,这是子女对父母的回报,虽属于报恩施,但叫做孝道,因他人帮助而回报他人的回报可以直接叫做报恩施,因得到父母他人的帮助而回报众生的布施,是有大智慧的报恩施。帮助他人是一种善举,回报他人是良知,以自己的善举唤醒他人的良知,生活中就会多一份善良和美好。
放下杂念积累福报
求报施是八施中的第四施,求报施这三个字不难理解,它的意思是:我用真诚的心将你需要的东西布施给你,但我期待得到相应的回报。
上文中的报恩施,起码是受人恩惠回报于人的做法,我们尚可理解和接受。但对于求报施里面所含的目的性我们可能有些质疑。
以我们对布施的理解,会觉得布施是应该不求回报的,起码带着这样明确的求回报的目的去布施的做法,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但凡提到布施,我们就会默认为它是无私的,每个人都对崇高境界充满向往,尤其是对于佛教中的布施,我们更不能接受它是存有私念的,但是这私念恰恰反映了人性的一部分。布施时修行的一个途径,是为了让人在行为中体会布施带来的价值,从而放下自私、杂念。
众生有别,心念也有别,所以布施的时候带着自己的私念也是众生的特性,我们必须接受这一客观事实的存在。
印光法师告诫我们:“人生在世第一先要做好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第二要行善积德。一举一动,勿任情任意。必须想及此事,于我于亲于人有利益否。不但做事如此,即居心动念,亦当如此。起好心,即有功德。起坏心,即有罪过。要想得好报,必须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有利于人物,无害于自他方可。倘不如此,何好报之可得。譬如以丑像置之于明镜之前,决定莫有好像现出。所现者与此丑像了无有异。汝果深知此义,则将来必能做一正人君子,令一切人皆尊重而爱慕之也。祈审慎思察,则幸甚幸甚。”多行善布施,以求积累功德福德,最终让自己脱凡出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