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舍得·放下之放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布施:多行布施广种福田(1)

每个人都很富有,每个人都可以布施。一个微笑能够温暖人心,一个鼓励可以让人重生,一份财富能够救人于危难中……当我们将微笑、鼓励、财富……施予他人时,我们也放下了内心的自私和贪婪,也会更加快乐、勇敢和富有。

佛陀说布施

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而六度修行作为众多法门中的一种,被佛教中的几大宗派大力提倡。净土宗的第十三世祖师印光法师,也大力提倡六度修行这一法门。

那么六度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六”指的是数量,而“度”是佛教用词,与“普度众生”的“度”相同,意思是从烦恼的此岸到觉悟的彼岸。“六度”是指六种从烦恼的此岸到觉悟的彼岸的方法。

布施是这六种方法中的第一种。布施是一种施舍,这种施舍是以帮助他人他事的心念衍生出来的行为。

印光法师开示:“凡夫修行,当发利人利物之大菩提心。其利人利物之事,则力能为者,勉而为之。不能为者,必令此心常存。发菩提心,信愿坚决,以此自行,复以化他。做到这样,就是凡夫的菩萨。”

释迦牟尼也教化世人在应当布施的时候要尽力帮助他人。

有一天,一个人去找释迦牟尼,他哭着对释迦牟尼说:“无论我做什么事情,从来没有成功过,上天为什么如此不公平,总是让失败落到我头上。”

释迦牟尼告诉他:“因为你太吝啬了,从来没有施舍过什么。”

“可是我已经身无分文,我一个做什么生意都赔本的穷人,哪还有东西施舍给别人呢?”这个人迷惑不解地说道。

释迦牟尼说:“其实你很富有,虽然你身无分文,但你有七种东西可以布施于人。第一种是布施赞美。遇到不自信的人,你可以针对他的特长或优点多加赞美,别人就会得到鼓励变得自信;第二种是布施微笑。笑脸迎人会使人心情舒畅;第三种是布施真诚。打开心扉,以你的真诚和别人沟通,你和别人都会有收获;第四种是将理解和善意的眼神布施于人。你不用多说什么,一个理解的善意的眼神传递过去,对方的心里就会觉得温暖;第五种是你可以用亲力亲为的行动布施于人;第六种是你可以用礼让于人来布施;最后一种就是你可以将自己空余的房子为需要的人行方便。有了七种布施,你做事情就会成功了。”

这个人听了释迦牟尼的话,暗暗牢记,从此他一改往日吝啬愁苦的心态,用善心和行动布施于人,他的生意也渐渐好起来了。

很多人一听到布施这个词,会马上想到布施就是给别人钱或者具体的物品,基于这种认识,有些人的想法就和故事里那个人的想法相似:“我没有钱,物质上也不富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布施给别人。”

但实际上,以为布施就是给人钱和东西的想法是不全面的,所以释迦牟尼告诉这个人他很富有,他可以布施的东西有很多。

人通过布施,能放下越绑越紧的自私的念头,一定程度的摆脱小的自我,将心量打开。那么布施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呢?

你拿什么来布施

上文中释迦牟尼说每个人都很富有,他告诉贫穷的年轻人可以布施微笑,可以为人行方便等等,那我们来看一下么布施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按照所施的物品,布施可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而按照施舍者的不同目的和心态,又有“八施”之说。

八施,指的是八种布施,即(1)随至施,(2)怖畏施,(3)报恩施,(4)求报施,(5)习先施,(6)要名施,(7)希天施,(8)为庄严心、为资助心、为资瑜伽、为得通慧菩提涅槃上义故施。

以所施的物品为分类标准,没有人会有疑问,但按照施舍者的不同目的和心态分类,我们就需要做一些解释了。

依照大多数人对布施的理解,施舍者是不应该抱有任何目的的。人们会觉得既然是施舍于人,就应该一无所求才对,但事实上人们的根器不同,做同一件事儿的想法也就不同,所以我们应该以更客观、更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这类施舍者。

佛祖度众生时,会根据众生的根器弊病采用不同的方法,简单来讲,这与因材施教是一个道理。佛门提倡布施,但众生根器不同,不是每个布施者都能从一开始就能毫无私心,所以教化者就会告诉下品、中品根器的人,你若懂得施舍,必然会获得福报等等,这些教化使本来不愿意布施的人渐渐放下自私的心念,学会了布施。

但这一来,疑问似乎不是被解决了,而是被转移了,被转移到佛门的教化者这里来了,他们是在欺骗、诱惑人们去布施吗?

其实都不是,他们只是说了实话而已。一切事都有因果。印光法师说:“因果二字,遍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罄无不尽。盖不特佛教之所尚,亦世法所不废也。”慧远法师也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所以那些教化众生行布施者,只是说了个因果关系,比如你布施了善心,你就会得到好报等等。这就好比因是种子,果是收成,春种秋收而已。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即便一个人想积德积福才去布施,行为上还是帮助了别人。而且在布施的过程中,他的心得感受会使他的境界提升,这种提升会使他逐渐放下目的,渐有所悟。因此我们也不必轻慢这些带着目的去布施的人,反倒是我们应该放下这轻慢之心。

人们做一件事儿,总有它背后的驱动情绪,人们所想象的那种无我的布施,不是常人所能达到的。关于布施,佛教里有“三轮体空”的说法。三轮体空指的是布施时的一种态度。它包括:

施空︰指施舍的人不执著施舍之中,无实在的能施之我,这样,布施时便无希求福报之心。这也是人们想象的无我的布施境界。

受空︰指对受者不起慢心。施物空︰指对所施物品不起贪惜心,资财珍宝一切所施物品本来皆空。凡夫布施很难达到“三轮体空”的境界,只有菩萨行施才能达到这种境界。除了上述两种布施的常见分类之外,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还有其他分类方法,但鉴于其他分类过于生僻且只适用于出家人,这里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放下惜财心,财物施他人

财施就是财富上的布施,把钱或者吃、穿的、用的、住的等等施舍出去。把钱或者物施舍出去的时候,施舍的人也放下了心头的贪念,不起贪念就不会无事生非,也不会造恶。

明朝时候,有一位书生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中,后来他干脆放弃了科举,跟一些佛门信徒交朋友。这书生虽然算不上出身富贵之家,但是家境也还过得去,所以他不必整日为生活奔波,因此常常和这些朋友去寺院里向法师们参拜请教。

有一次书生和几个朋友来到一座庙里拜访一位法师,进到庙里的大殿后,书生看到大殿残破不堪,便把身上带的十两银子全部拿出来给了寺庙的主持,他对主持说:“大师,这大殿已经残破,该休整一下了,这十两银子就请用来休整大殿吧。”

主持大师感激地说:“施主实在是好心,但十两银子不够修正大殿的费用啊。”说完合掌念佛。

书生听了之后,就让身后的小书童把木箱里的衣服都拿出来捐给寺庙。木箱里面有一件衣服非常昂贵,而且一次也没有穿过。小书童拿到这件衣服的时候犹豫了一下问:“公子,这件衣服还是留着吧,总得留一件衣服替换才行啊!”

书生听完说道:“不用留,只要能为诸佛菩萨修整这残破的大殿,我就光着身子也没关系。”

主持大师听了书生的话,感动得泣不成声,他说:“施主的财物有限,但是施主这份心实在是让人感佩啊。”说完接了钱和衣服,然后和寺庙里的师傅们一起为书生诵经祈福。

书生虽然不是极为有钱的富贵公子,但是却有一颗不惜财的施舍之心。主持大师和寺庙的师傅们一起为书生诵经祈福,不仅仅是因为书生捐了钱物,更是因为他有一颗施舍的心,有一颗能放得下的心。

印光法师也说:“凡夫的心态总是先顾自己,不想布施是因为对方并非自己的亲眷或好友,以致觉得事不关己。仁者应该有一颗布施之心,不分亲疏,扩展心量行舍他人。”

冷淡的态度是滋养孤独的温床,令我们的生活无可避免地愈来愈封闭,贪婪和自私只会让我们更加吝啬。放开心量将财富施舍给需要的人,我们的内心也是快乐和温暖的。

隋朝有个姓李的人,父亲早逝,被母亲和舅舅抚养成人,后来因为博学多才,被朝廷重用,家境渐渐好起来。他常常把家里的米面拿出来借给贫穷的百姓,人们都叫他李善人。

有一年遇上大旱灾,百姓们几乎没有收成,他召集了很多贫穷的百姓到他家门外,当着众人的面把所有借据全部烧掉,他对大家说:“从今以后就没人欠我米面了。”然后他又拿出家里的米面分给众人,而且告诉大家,如果没有吃的东西了,可以随时来找他。那一年,他救活了不知道有多少人。

第二年春天,他拿出粮种送给耕种的农人们。有人说李善人是积阴德,他说阴德是人们都不知道的,既然知道了就不是阴德,他只是觉得大灾之年大家需要帮助而已。

后来有一个托钵乞食的和尚来到此地,李善人就想供养这个和尚,让他为当地的百姓诵经说法,免去荒年之灾。

和尚笑笑说:“当地百姓是有荒年之灾,不是被你救助了吗?不是我诵经说法免去荒年之灾,是你广施财物帮大家度过了荒年之灾。本来今年你命中有灾祸降临,但是因为你广行布施,帮助了很多人,所以你的灾祸也被你自己的善行免了。”

在这场自然灾害中,李善人没有顾惜自己的财物,一心想着帮他人度过难关,表面上看是舍才,实际上是他心里有一个“舍”字,他能舍下自己的私欲,毫无杂念的为他人着想。

施财的人把财物给予他人的同时,也将贪妄的杂念放下,使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都变得至纯至善。

布施当中,财施对人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法施是怎么回事儿呢,它又能对接受施舍者起到什么作用呢?

以法施帮助他人

法施是指用佛法去开导他人,帮他人解脱心理上的痛苦,或者点拨他人,使他人获得谋生技能。印光法师解释说:“其人不知善恶邪正,及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并了生脱死切要法门,方便善巧而为宣说。或以佛、菩萨、祖师、善知识所说契理契机之书印送流通。俾见闻者生正信心,渐次深入,以至了生脱死,超凡入圣者,皆名法施。”

在佛陀的时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佛陀出去化缘的时候,在路上碰到一位非常年迈的驼背老者。他正一手拄拐一手拿碗在路边乞讨。驼背老者慢慢地移动,看上去很吃力的样子。佛陀看着这一幕,怜悯之心顿起,赶紧走过去伸出双手扶住老者,他说:“老人家当心,你行动如此不便,怎么还出来乞讨,难道没有孩子照顾你吗?”

哪知老者却回答说自己有七个儿子,而且七个儿子还都已经成家了,只是他们都忙于照料自己的妻子儿女,没有人愿意照顾他这个没用的老头子,所以就把他赶出了家门。老者在回答问话的时候,一抬头认出了佛陀,于是下跪恳求佛陀想办法教化自己的七个儿子。

佛陀很耐心地告诉老者:“这个不难,只要讲讲道理就可以了。”

老者回答:“我的七个儿子是不会听我讲道理的,这样教育他们行不通。”

佛陀却说:“道理是说给你的,只要你用心听就行了。”老者不解地问:“只要我用心听?那应当怎么办才好?”佛陀却说:“你就不要多想了,只要你用一颗虔诚的心拿好自己的拐杖,走路小心,若有恶狗来了还可以用拐杖打跑它。”

老人什么也没有说,不过他是有些明白了,这个拐杖还真的就是他现在唯一的依靠呀!“从此老人真的依照佛陀的指示,心无他想,只和这个拐杖相伴,于是他也慢慢高兴了起来。似乎再也没有了烦恼。

有一天老者的七个儿子听说城里有一位佛陀可以赐福给世人,于是他们分别带了妻子儿女去祈求一家人平平安安,他们到那的时候,看见佛陀正在给人们说法。恰好老者这一天也来到了佛陀说法的地方,佛陀看到了这个老者,就请他上台上说说,为何他一个叫花子还这样面带笑容,春光满面的样子。

老者不知自己的儿子就在台下,于是说了自己的经过,还说自己现在心无他求,一心和这个拐杖相伴,因为这拐杖曾帮助他走过十分危险的路;也曾让他渡河时能知水的深浅;假如有恶狗,它还可以帮他把狗赶走。只因有了它的陪伴,自己现在真的是毫无烦恼,高兴的很。

老者的七个儿子听到这儿,个个心里觉得惭愧之极,争相接老者回家赡养。

故事中的佛陀布施道理和方法,最终使老者的几个儿子放下私心重拾孝道。

与财施相比,法施的作用更大,因为财施的作用是有限的,你给他一千块钱、一万块钱,他总有用完的时候,你告诉他一个道理,比如上文中的孝道,不但他自己有所改变,还能影响周围的人和他们的子孙也奉行孝道。

印光大师声誉很高,远离世间繁杂一心修行,民国大总统孙文送他匾额他闭关不出,有钱人愿意供养,他果断谢绝。出家人修行不为名誉,但求广度众生。

阿弥陀佛为比丘时,曾发四十八愿,求托生一切众生中。他愿”同其形体,通其语言。以设教化故,上自天帝,下至微细虫蚁,皆托生其中,设化无量劫。“不只是印光大师和阿弥陀佛发愿广度众生,所有出家人都有度化众生的誓愿,无德大师也是一位不求名誉,广度众生的大师。

一日,无德大师在院子里除草时,有三个修行者来找他,他们问无德大师:“人都说皈依佛门即可除去人生的烦恼与疾苦,可是我们已经信佛多年了,为什么还是烦恼连连,不高兴,到底是我们那里做的不对了呢?”

无德大师站起身,看了他们三人一眼,说道:“想要除烦恼得快乐十分简单,但是你们先要清楚自己是为什么而活着。”

三个人相互对视了一眼,不知大师为什么有此一问。他们中的一个回答说:“反正不可以死呀!不是说好死不如赖活嘛。”另一个接着回答:“我活着是为了挣好多的钱,将来老了可以享受儿孙满堂,衣食无忧的生活。”最后一个说道:“我没想那么多,只知道如果我现在死了,我的一家老小就没人养活了。”

听完他们的回答,无德大师笑了:“难怪你们如此烦恼,你们的生活只是为了活着,养老,或者被迫无奈,没有自己的信念,你们当然会活的痛苦疲惫。”三人都相视一笑,不约而同地说道:“信念,说出来简单,信念能当饭吃吗?”无德大师随即问道:“那你们说,你们怎样才会快乐?”

他们中一个说:“有一个好名声,被人们敬仰,自然就快乐了。”另一个则说:“得有美满的爱情婚姻,这样才会快乐。”最后一个说:“必须有很多的钱,不然不会快乐的。”

无德大师听完三个人的话大声说:“可是我想问一下你们,为什么有的人名誉很好,可也有烦恼,家庭美满且也有痛苦,钱财多的花不完居然也有很多的忧愁,这是什么原因呢?”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无话可说。

大师接着说:“我们的理想信念不是空的口号,而是我们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有了这些我们才可以以一种好的心态,服务于人、奉献于人,才会得到人们的敬仰,得到爱情婚姻,才可能快乐,有了钱财也是要用在该用之处,只有以此帮助别人才会有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