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07 16:56:36
封面
版权信息
前言
主要特点
心理学历史中的知识
教学方法
受众和目标
教学理念
第2版中的更新和变化
致谢
第1章 理解心理学的历史
1.1 绪言
1.1.1 我们研究什么
1.1.2 重复的主题
1.2 四类心理学知识
1.2.1 科学知识
1.2.2 大众信念
1.2.3 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1.2.4 法律知识
1.2.5 四类知识的互动
1.3 社会与心理学史
1.3.1 资源
1.3.2 社会气氛
1.3.3 学术传统
1.4 心理学史学
1.4.1 同行评议
1.4.2 争议的必然影响
1.4.3 社会地位、社会名望和权力
1.4.4 克服选择性注意:性别和种族
1.5 理解心理学的历史
1.5.1 误导性标签
1.5.2 碎片化和标准化
结论
总结
关键词
网站资源
第2章 早期的心理学知识
2.1 人类文明早期的心理学知识
2.1.1 美索不达米亚
2.1.2 古埃及
2.2 希腊文明中的心理学知识
2.2.1 早期的灵魂概念
2.2.2 认知
2.2.3 情绪和需求
2.2.4 人类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2.2.5 异常症状
2.2.6 关于健康与道德行为的观点
2.2.7 评价希腊人的影响
2.3 印度和中国的心理学知识:非西方心理学传统的介绍
2.3.1 印度教传统
2.3.2 生命轮回观
2.3.3 思维和行为
2.3.4 佛教传统
2.3.5 自我
2.3.6 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心理学观点
2.3.7 整体论与和谐
2.4 第一个千年之交的心理学知识
2.4.1 罗马人:哲学与科学中的心理学知识
2.4.2 早期基督教传统:灵魂的不朽
2.4.3 罪疚和罪恶的心理基础
2.5 中世纪盛期知识的进一步发展(11世纪~14世纪)
2.5.1 基督教神学:恢复亚里士多德的声誉
2.5.2 早期阿拉伯和伊斯兰文明中的心理学观点
2.6 评价
2.6.1 不要高估差异
2.6.2 精神传统内积累的知识是有价值的
2.6.3 欧洲和亚洲的哲学家有“独特思想”吗
第3章 千年中期转型阶段的心理学:15世纪至18世纪末
3.1 15世纪晚期至18世纪末的转型
3.1.1 文艺复兴
3.1.2 宗教改革
3.1.3 科学革命
3.2 千年中期的心理学:人们知道些什么
3.2.1 科学知识
3.2.2 宗教基础和民间的知识
3.3 学者及其理论的影响
3.3.1 认识论:理解心理经验
3.3.2 勒内·笛卡儿:理性思考者和笛卡儿传统
3.3.3 贝内迪克特·斯宾诺莎的一元论
3.3.4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3.3.5 托马斯·霍布斯的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
3.3.6 约翰·洛克的经验主义和自由主义
3.3.7 乔治·贝克莱的唯心主义和经验主义
3.3.8 发展中的英国经验主义:大卫·休谟
3.3.9 发展中的联想主义:大卫·哈特莱
3.3.10 连接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伊曼努尔·康德
3.4 法国的唯物主义与启蒙运动
3.4.1 保罗-亨利·西里的唯物主义
3.4.2 孔狄亚克的感觉主义
3.4.3 拉·美特利的机械主义
3.4.4 伏尔泰和卢梭与道德和社会发展
3.5 评价
3.5.1 社会氛围的变化
3.5.2 个体成为关注的焦点
3.5.3 知识依然主要靠猜测
3.5.4 宗教观点依然占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