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02 10:25:54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
文前内容
插图
序一
序二
引言 儒家经学与儿童哲学的中国本土化建构
第一章 “儿童”与“童蒙”:文字考辨与意义诠释
一、“牛羊之无角者曰童”
二、从鬌、髫、总角到束发
三、“孺子”之幼,“总角”之乐
四、“儿童”与puer、infans
五、从帽象到女萝:“蒙”的本源考察
六、覆而不明:“童蒙”的本性发显
七、“菟丝子”与“童蒙”的意象关联
八、“赤子之心”:“童蒙”的精神境界
第二章 童蒙养正:尊天性而施教化
一、“蒙”,生命的初始状态
二、“山下出泉”:儿童的天性与力量
三、“险而止”:困境与教化
四、“亨”:儿童追求自我完成的生命冲动
五、“时中”:恰到好处的教育境界
第三章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一、“童蒙求我”:激发儿童内在求知欲望
二、“志应”:教学相长与精神共鸣
三、“至诚一意”:施教的精神基础
四、“果行育德”:童蒙教育的双向要求
第四章 师德刚中,群蒙皆从
一、九二:“含弘之量,敷教在宽”
二、上九:攻治太深,反为之害
第五章 纯一未发,童蒙之吉
一、初六:“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二、六三:“勿取非绝之,不屑之教也”
三、六四:“困于蒙昧,不能比贤以发其志”
四、六五:“柔中之善,纯一之心”
第六章 教育理念:“蒙以养正”何以为“圣功”?
一、“赤子”“善端”“童心”
二、“蒙”与“圣”的同然境界
三、“蒙以养正”:“立人道,以尽其天性”
四、“圣功”与“仁之极处”
五、唤醒“仁心”,把儿童当儿童
第七章 教育方法:“亨蒙非一术”
一、“发蒙”:禁于未发,树立榜样
二、“包蒙”: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三、“童蒙”:相互真诚,抓关键期
四、“困蒙”:关怀弱者,重视环境
五、“击蒙”:慈严结合,慎用惩罚
第八章 教化之端:《颜氏家训》中的家教与胎教
一、“循循然善诱人”:变训诫为疏导
二、始于胚胎:生命的起点就是教育的起点
三、“子在腹中,随母听闻”
四、胎教原理:“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
五、“信其所亲”与“行其所服”
第九章 幼稚启迪:《三字经》中的童蒙教育智慧
一、“三个字”的乐感魅力
二、《三字经》的性善预设
三、孝悌:为人之本
四、人伦教化与知识学习
五、幼学为人的功夫要求
第十章 为人做事:《弟子规》引领向善之路
一、“弟子”何须“规”?
二、古之“规矩”是今之“良药”
三、孝悌之道是靠做出来的
四、谨、信、爱、仁之落实
五、知行合一,行重于知
六、规矩的前提与限度
参考文献
主要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