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唐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阳奉阴违,笏里乾坤

盐引法的实施自然是好事。

其中好处,陈觉知晓,李璟知晓,熟读古籍的李从嘉更是能将其中好处列举成条。

从侧面可以体现出现代教育对一个人记忆能力的塑造性。

陈觉反对,是因为他属于宋党,需要维系世族与大部分官员的利益。

但是冯廷巳能够开口支持他,其中意味就可以深品了。

作为当朝宰相,在国主面前说句公道话并不是什么难事。

事实上最令李煜动容的是在冯廷巳公开表明自己态度后陈觉长时间的面色不自然。

很明显,冯与陈觉并没有事先统一过言辞。

也就是说冯廷巳的做法完全在陈觉意料之外。

李从嘉低头,总感觉事情有点不太对劲。南唐的政治色彩较为复杂,其中最大党派宋党的核心人物便是冯与陈二人。

在这样唇亡齿寒的背景条件下,冯廷巳没有理由不站在陈觉身边,要知道他开了先河,就会有不少官员涌入太子一侧。

这是陈觉希望看到的吗?

当然不是!

因此,貌似任何人都有理由支持他李煜变法,但这位宰相却是最没有道理的那一个人。

李从嘉与钟谟对视了一眼,搞不懂这只老狐狸在打些什么算盘。

他强行压制住心中的讶异:“不知冯相对于小子的论测有何见解?”

冯廷巳起身,对国主李璟行礼。

残阳浸透偏殿的龟鹤铜灯,冯延巳的象牙笏板已叩响青砖:

“太子新政老成谋国,淮南三十万引犹嫌不足!”绯袍仙鹤补子掠过丹墀时,带起半分腥气,“臣请增发江州盐引十万,以铁器折抵现银。”

陈觉瞪了冯廷巳一眼,昨日这老头可从未跟他商量过这些事情,此刻这老狐狸竟将走私铁器的买卖扣在盐引法上:“冯相慎言!江州铁场皆属军械监...”

冯廷巳的意思是启动资金为实行新政平路,同时将自己的铁器买卖也暴露在李煜眼皮子底下。

这不是把自家老底都掀了吗?

“冯相倒是大度。”

李璟闻听此言,扫了他一眼,心中也是不解。

冯廷巳扭头看向陈觉,对他使了一个眼色:“陈枢密多虑了,保大元年诏曰:'农器为民本,可私铸以利耕。”

他故意忽略“私铸兵器者斩“的后续条款,目光扫过李煜腰间狼首剑璏。

“太子佩剑便是江州精铁所铸。”

陈觉的眼神顿时“清澈”起来,朝廷军官士兵的武器不少都是私铸。

其中的买卖涉及到的不仅是朝中官员,一些镇守州郡的武将也会受到波及。

到时候引发叛乱,谁去管,你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太子么?

冯廷巳揣着明白当糊涂,不把话明说也是为了给国主李璟一个面子。

说到底,这还是你李家人的天下。

李从嘉也是听明白了冯廷巳的言外之意,心中不由得冷笑一声。

他可以去招惹权势滔天的贪官,但他不能将矛头指向无辜的士卒。

毕竟这些兵卒也都是寻常百姓家的孩子。

人活一世,需要对得起本心,也要对得起良心。

见李从嘉沉思不语,冯廷巳继续开口说道:“臣请增淮南道盐引三十万张,以彰太子新政!”

此言既出,满殿朱紫倒吸凉气——淮南道恰是冯氏经营二十载的命脉。

李煜的左手指尖轻轻敲击着右手掌背,冯廷巳这老狐狸居然敢将钱袋拱手奉上。

“冯相深明大义,只是这三十万引的兑付……”他故意顿住,重瞳锁住冯延巳抽搐的眼角。

你凭什么拿出这三十万,就凭你冯相的威严吗?还是说你冯廷巳间接承认自己中饱私囊,私下敛财。

“老臣以为,当许盐商以旧债抵引。”他枯指凭空点了点:“如天成三年陈年盐课,可按七折算抵。”

钟谟冷哼一声,谁人不知天成三年(937年)盐务档案多为散佚!

钟谟的幞头翅角猛然扬起:“冯相这是要空手套白狼?”

钟谟心中郁结,一听便是明白了冯廷巳心中所想,当下语气便开始不客气起来。

“钟御史谬矣。”冯延巳从取出一张泛黄地契,“此乃盐务抵偿令,御史若是不信服,可以让天下盐商立下字据。”

一张小小的字据就想代替这三十万两白银,未免有些痴人说梦了。

钟谟心中怒火更甚,他清楚冯廷巳的算盘,明面上说是赞成新政,可到时候真正施行起来资金是铁定到位不了的。

能够开展新政与能够实施新政,完全就是两码事!

这不仅仅涉及到的是党派之争,更是新老权力更迭并不可免的结果。

冯廷巳将目光投向沉默不语的李煜:“不知太子殿下意下如何?”

好家伙,这是重新将矛头指向了自己。

感情是设下了一个连环计。

这老狐狸,一直在借力打力。

就连陈觉,也被他蒙在了鼓里。

冯廷巳知晓钟谟已经投身于李煜的阵营之中,宋党今后的日子必然不会好过。

但是他又不能光明正大的在李璟面前向太子施压。

他借口支持李煜施行新政,又装作大气向他提供经费,循循善诱。

一来体现出了作为宰相的忧国忧民,二来为自己的最终谋划埋下了伏笔。

“盐商愿立十年期票抵引,此乃万民拥戴新政之证!”

冯延巳的象牙笏板叩响青砖,抖落的绢帛上密布盐商朱印。

细观印文,又有几成是盐商真印?

李从嘉顿时有了一种被算计的无力感。

李煜的玉带銙在掌心转了三转:“冯相可知楚州盐枭旧事?”

“当年他以盐井作押借银十万,期至不还……质押的盐井实为官产。”

话已至此,只好硬着头皮把事情挑明。李煜心中清楚,这个时候退半步犹如退百步。

“殿下圣鉴!”冯延巳扫了一眼李煜:“今有扬州八大盐商联保…………”

话音未落,李煜赶忙插嘴说道:“八大盐商库银不过二十余万,何来三十万引担保?”

“还是说冯相的账本,是假的?”

——————————

注释:

①:江州(今九江)为长江要冲,《读史方舆纪要》称“吴楚咽喉“。

②:南京出土南唐盐商印章,私章与官章刀法差异显著。(《江宁金石考》)

③:楚州盐井地契存南京博物院,盖有“官产勿质“朱戳。

④:紫金山之战,源于公元956~957年、五代十国时期,在后周攻南唐之战中,后周围点打援,于紫金山击溃南唐援军的战役。

紫金山之战后周世宗柴荣,运筹帷幄,水陆并进,以破粮道开始,分割南唐援军,歼灭5万援军中的4万。

李景达、陈觉所率援军5万人,紫金山之役被俘、战死及降者4万余,残兵随其自濠州逃归金陵(今江苏南京)。寿州自此粮断援绝,终被攻破。

ps:补充前文有关相关内容,紫金山之战后宋党在南唐的政治地位发生了动摇,李璟开始孤立陈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