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关老爷的小心思
一个时辰后
关老爷在小角门处坐了又坐,挪了又挪,却始终不见大管家的身影。
“大管家可有空?”关老爷拦下一个家丁问。
“你再等等。现在府上的管事都在给老太君请安祝贺呢。”家丁说道。
关老爷心里着急啊,外面的天色却一点一点地暗了下去,家里人还等着他回去吃团圆饭。
关老爷掏出二两银子给家丁,“劳烦小哥去通报一声。”
小厮接过银子,在手里掂了掂,不紧不慢地说道:“行,我就替你走一趟。”
说完,小厮把银子往怀里一揣,转身就走了。
只留下关老爷站在小角门处,望着小厮远去的背影,脸上满是无奈和焦急。
一刻钟后,还是没有见到大管家,反而从家丁那处知道管家要见他。
关老爷无奈,他也不敢走,只能缩在角门处烤着不大不小的火。
不知过了多久,半眯着打鼾的关老爷被吵醒。
现在已经到了亥时,他被府尹家的恭贺声给吵醒了。
饥肠辘辘的关老爷站起来,听着后宅的欢呼声,他竟嘲笑了起来。
“果真被陈监副说中,今夜是陪不了家里人吃团圆饭。”
此刻关老爷脑子里全想着家里人,年迈的父母,贤惠的妻子,娇俏可爱的小女儿,孝顺的儿子……
“老关,老爷叫你过去。”家丁来叫他。
等关老爷见到了府尹大人,闻到了大人身上的酒味,就知道府尹大人是陪母亲吃了团圆饭才得空见他。
关老爷见了主子,立刻将见到陈晗的过程、对话全都说了一遍。
“属下是将那些酸秀才的话说一遍,假装自己也是怀才不遇的,这就取得了他的信任。
他说老爷您今年将会走下坡路。”
关老爷低声不敢细说。
府尹当即不开心了。
大管家当即说道:“陈晗这人疯疯癫癫,话不可信。”
府尹端起了茶杯。
大管家便替老爷发问:“可还有什么话没说?”
关老爷想起樊楼的事,不知为何他突然不想说了。
进入这大宅之前,他想着要一五一十转述,但现在他不想多说。
如果老爷真的在走下坡路,那他就得替自己找后路。
……
……
年初二,戚家其乐融融,好些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拜年。
戚继光是先接到了道台放飞的飞鸽传书。
“找玉米?”
“爹,什么是玉米?”
戚家人围在一块看飞鸽送来的简短的信息。
戚继光站起来说道:“皇上的圣旨已经下来了,虽然没到但也是军令。”
“回军营,调兵找玉米。”
所有放假的军官均要回营,带兵寻找玉米。
副将:“我还以为是倭寇过来了。居然是找什么玉米。”
戚继光的马鞭在空气中啪的一下,差点儿甩到了副将的脸。
副将吓得不敢多说话。
戚家军的军纪有多严厉,那是众所周知的。
戚继光脸色阴沉,说道:“这次找玉米非同小可,关乎到陛下的声誉。
若找不到,我们戚家军上下都要受到严惩。
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全力以赴。”
戚家众人听后,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福建虽然距离京都很远,但是京都的事多多少少有听闻。
听说京都一冬无雪,民间传言如风:大明朝自太祖高皇帝以来历经十帝,从来就没有遭过这样的天谴!
皇帝陛下差点就下罪己诏,如若正月十五还没有雪下,怕是天下臣民都不好受。
戚继光命令道:“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那传说中的玉米。”
众人听后,纷纷起身,准备离开。
他们各自带着自己的队伍进村入寨子,向百姓打听玉米的下落。
杭州、苏州的知府也知道了这件事,他们更是不敢怠慢,派出各方人马去寻找玉米。
更有甚者出高价悬赏玉米。
州府、总兵均出动,没有东西找不到。
年初五,戚继光的队伍与浙江巡抚胡宗宪的队伍均找到了玉米。
戚继光与胡宗宪碰头,两人商议一番,玉米交由军队八百里加急送进京都。
……
……
关老爷正和生死兄弟沈炼躲在家里喝酒吃肉。
“唉,今年不下雪,人心惶惶,不断有人出来妖言惑众,我们的活是越来越难干了。”
外头该是热热闹闹的,可因为陛下下令不能喝酒,京都百姓都躲在家中悄悄地喝。
他们也只能躲在家里喝酒。
“你说正月十五会下雪吗?”沈炼问。
关老爷说道:“那个陈晗世世代代都在钦天监任职,只是到了他这一代就只剩一根独苗。
昨日我从府尹家出来,听说南方找到祥瑞了。”
“祥瑞找到了,那推理就是真的咯?”
关老爷神神秘秘地说:“弟弟你想不想升官发财?”
沈炼伸头过去听听兄弟怎么说。
当听到关大哥的提议,吓得沈炼要逃跑。
“哎哎,沈老弟,你等等。”
沈炼张嘴想说什么又怕被人听到,他凑近关大哥耳边说:“樊楼可是严小阁老的产业,你怎么敢这么干?你就不怕全家遭殃?”
关老爷拉住沈炼,在他耳边分析利弊。
“这事有可为,只要你锦衣卫的人迟一刻钟出发,我这边就能成事。”
关老爷说了一下他的人,又说了一些他的布置。
沈炼还是觉得不可为之。
两人拉拉扯扯说了好些时间。
最后两人出门去,不知找谁喝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