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破局之人
白石树已经记不起来自己有多久没有来过书店了。
曾经还是公司部长的时候,白石树会装模作样地在书店里买点管理学的书籍看看,虽然到最后也没学到啥玩意。
加上市面上的文学书都跟有马弘一一个模子,很难让白石树产生阅读兴趣。
今天是周一的早上,白石树周日不需要上工地,所以才有机会一大早过来书店跟北原枫嘴里那位浦原店长会面。
“纪伊国屋书店……”
白石树抬头看了眼书店的名字,光是站在这间书店的门口都能闻到从里面传来的油墨与樟脑丸的味道。
就是摆在门口,堆叠成小山高的《新宿失格》有些碍眼。
“您就是白石老师吧?”
白石树看到一位胡子拉碴的大叔朝自己走来,下意识地摸了摸下巴,想到自己可能在对方眼里也是同样的形象。
自己也有一段时间没剃胡子了。
“是我,您是浦原店长?”
浦原次郎伸出手:“幸会。”
说完,浦原次郎做出请的手势:“咱们进去聊。”
白石树跟在浦原次郎身后,看着清晨书店里来回整理书籍的店员,看他们像是表演平衡术那样将书给一层层码起来,但不管是哪一座书山,都有《新宿失格》或者跟它类似题材的书籍。
现在的市场基本上都是这副模样了。
两人来到一间办公室内,浦原次郎站在茶水机前询问道:“白石老师喝点什么?我这里啤酒也有哦。”
听到浦原次郎的玩笑话,白石树摆摆手:“酒就不用了,给我来杯咖啡吧。”
白石树坐在松软的沙发上,目光打量着这位店长的私人办公室。
窗台上的那盆万年青看起来蔫头耷脑,根系穿透印有“昭和62年度优秀经销商”字样的陶土花盆。
面前的茶几之上摆放着一个铜质烟灰缸,缸底积着半指厚的灰烬,最上层是今晨刚掐灭的烟蒂。
白石树轻而易举地认出了这个烟蒂的品牌是相当豪华的一种。
“白石老师要是需要抽烟的话也请随意。”
浦原次郎像是看到了白石树打量烟灰缸的画面,背对着白石树说道。
“谢谢。”
话虽如此,白石树也没有拿出怀里的烟,对白石树来说烟是一种交际手段,如果没有交给别人跟自己一块抽的话,那自己一个人抽就纯属于在伤害身体。
浦原次郎将咖啡端到茶几上,也顺势坐到白石树的对面,开门见山地说道。
“白石老师,北原小姐委托我替您投稿。”
“是吗?那真是十分感谢您愿意帮忙。”
说完,白石树又有些忐忑地询问道:“不知道您将我的稿子投给哪一家编辑部了?”
如果又投给群像的话……那可真是……
“是新潮编辑部。”
“那就好……”
白石树松了口气,浦原次郎见状有些好奇地问道:“难道白石老师有不希望投稿的编辑部?”
白石树很干脆地回答道:“我给群像投过稿,但我估计是不会通过的。”
“《群像》的收稿倾向可能确实跟您的作品不太一样。”
浦原次郎说完顿了一下,补充道:“我没有看您的作品,但是我知道我投稿的那位编辑审稿喜好,她觉得您的作品很优秀,所以我就觉得您的作品应该是会很与众不同的。”
白石树听出了浦原次郎的言外之意。
“浦原店长的意思是?”
“我想跟您商量商量,如果您的作品以后出版文库本了,能不能针对我们书店搞一些专有的宣传?就像是书店特典之类的。”
浦原次郎的话大大出乎了白石树的意料。
不是,我这不是刚过稿吗?怎么就开始考虑后续出版的事情了?
“浦原店长……您有点高看我了。”
倒不是白石树对《银河铁道之夜》没有出版的信心,只是浦原次郎这想着空手套白狼的意图太过明显。
这不明摆着认为自己是个白纸作家好忽悠么?
白石树很感谢浦原次郎愿意帮自己投稿,但特典之类的也绝对不是作家个人就能说的算的事情。
要是自己答应下来的话,之后真出文库本了,少不了要签一大堆协议。
“白石老师,您先听听看我的想法……”
浦原次郎觉得有些口干舌燥,喝了一口茶水:“白石老师既然能写出跟《群像》收稿倾向截然不同的作品,那我想您应该也不满目前市面上的作品吧?”
“也?”
白石树重复道:“浦原店长作为书店店长,市场如何应该不会影响到你们吧?”
“但我希望书店能更进一步。”
浦原次郎老实地回答道:“有马弘一老师的作品太火了,火到随便哪一家书店只要进货都能卖得很好,这样一来我这间书店凭什么来让顾客光顾呢?他们只需要就近购买就好了。”
说到这,浦原次郎有些叹气:“我其实比新潮的编辑还希望看到市场的变动,这样我就能从变动中寻找到出路。”
“所以您认为我的作品能做到这样的事?有马弘一可是成名多年的老作者,近些年每本书的销量都在百万以上。”
即便白石树觉得有马弘一写的东西就是一坨屎,那样无法改变他的销量就是很高这个事实。
说出去还容易落人口实。
浦原次郎也陷入了深思,他也不是不知道自己有些冲动,可他何尝不是受够了每天整理的书籍都是灰色黑色或者蓝色的封面了?
所有作家,跟着了魔那样去模仿有马弘一的作品,每一部作品里都争先恐后地将主角塑造成饱受社会拷打、妻离子散的可怜虫。
这确实能抓住一部分群体的喜好,但换来的确实更多人远离书店。
那些对生活还有希望的学生,那些只想看点童话书的小孩,走进书店看到最多的颜色不是书架的黄白色,而是畅销书的灰色。
时间久了,也就不愿光顾了。
作为店长,浦原次郎也不能由着性子去撤下这些书籍的宣传位。
浦原次郎很想告诉书店的顾客,自己书店也有正常的书啊!都来翻一翻看一看啊!
如今好不容易出现了有勇气去写偏离潮流的作家,浦原次郎觉得自己必须要抓住才行。
他深吸一口气:“白石老师,不是我认为您的作品可以做到这件事,而是我认为,我们可以合作,来打破目前市面上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