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挑选货品
一大海碗的干饭、两个煎鸡蛋、一碟子用红葱炒得喷香的萝卜干。
放在2005年,这就是极其简单的一顿。
可眼下这个年头,别说是村里了,就算是城里,也不是谁家都能顿顿吃大米饭的。
鸡蛋就更不用说了。
老太太养的鸡,一天也就下两个蛋。
往日这些鸡蛋都是要攒起来,偷偷拿到外头换钱的。
李盈点了点头,“你们跑长途,吃干饭扛饿。”
她是心疼周长安大冷天的还得去外头跑车赚钱,这才跟公婆要了两个蛋儿,又给他煮了干饭。
若不然,平日周家都是喝粥比较多。
除了干饭,她还烤了一些饼。
她来村里不久,还大不会做当地的吃食。
但老太太烙的咸菜饼她是会做的。
想到周长安一去就要两三天,基本上都在路上跑,她怕他挨饿受冻,就特地做了些饼。
“回头你分谭大哥一些。”李盈一边给他夹煎鸡蛋,一边说,“人家愿意带我们赚钱,咱们也得念人家的好。”
夹了鸡蛋,她又开始给顾长安收拾东西,“我给你装了两身衣裳,你不用洗,脏了就换,回来后我再洗。”
“帽子家里没有厚的,我就将我的围巾给你带上。听说韶关比英德还要冷,你围上,别冻着。”
她一边收拾,一边叮嘱。
若以前她这样反复念叨,周长安肯定会嫌她啰嗦。
可重活一世,她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认真记在心上。
等她收拾好了,他就将她拉回了小桌子旁,“你也吃。”
李盈摆了摆手,“你吃,我还不饿。”
还不饿是假,怕周长安吃不饱是真。
因为她就只做了这么点干饭。
老太太一直管着家里的粮食,每天煮多少、吃多少,她都是盯着的。
这一大碗干饭,煮成粥的话,都够周长安两口子吃一天了。
她不说,周长安也知道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他将她按在小板凳上后,就快步去厨房拿了碗筷来。
他将碗里的米饭拨出来一半儿,又将剩下的那个煎鸡蛋夹到了她碗里,“一块吃。”
李盈摇头,“太多了,我吃不完。”
这一次她说的是实话。
在螺岗岭农场干活的时候辛苦,她吃的就比较多。
跟他回来后,她进了村小当老师,日子比以前轻松不少,胃口也就没原来大了。
“你先吃,吃剩的我来吃。”周长安笑着说。
李盈听了,这才同意。
她动了筷,周长安也开始扒拉大米饭。
猪油煎的鸡蛋,红葱炒的萝卜干,每一样都是李盈的拿手菜。
上一世她死了以后,周长安就再没吃到过了。
如今又吃上了,他每一口都吃得特别香。
吃过了早饭,天早已大亮。
周长安拎着李盈收拾的衣裳出了门。
李盈原本是要送的,但外头风刮得厉害,他不让,“你再睡一会,这两日你就在家复习,我很快就回来。”
“如果我妈说了什么不中听的,你不要搭理她。”
其实丢下她一个人在家,周长安是不大放心的。
毕竟自家老妈歪主意多。
谁知道她会不会再为难阿盈!?
但不出去搞点钱,他们两口子以后做什么都不方便。
李盈也知道婆婆不算好相与,但公公比婆婆理智,所以她自己是不怕的,“我记住了,你别记挂我。”
两人都很不舍。
但周长安还是狠下心,大步就出了巷子。
他到队路口等了一小会,谭锦辉就开着车来了。
周长安一上车,就将饼子分给了谭锦辉一半。
谭锦辉一看那饼子,就说:“李老师烙的吧?”
周长安点头,“怕咱们俩在路上吃不好,也怕我们没时间吃,就多烙了些。”
现在天气冷,这饼子放个两三天是没问题的。
而且阿盈烙的多,足够他们俩吃两天了。
谭锦辉见他们两口子将自己的份儿都预上了,也没说那些感性的。
他一边开车,一边与周长安说现在韶关那边什么货卖得好,每种货都是什么价。
“上次我们搞了一批日用品,像洗脸盆、热水壶啊,这些都不用票,价格比当地还要地一些,所以一转手就卖了,很畅销。”
“不过这些东西拿货不便宜,你钱不多,就不要搞这个。”
“你可以搞些小姑娘用的发夹,那些玩意批发价格不高。你选些好看的,这280块钱,一次性可以批发几千个。”
“好的发夹,批发价就一毛钱左右,你拿回韶关,转手就卖两毛。”
周长安一听,就在心里盘算了起来。
这么算的话,每个发夹可以赚一毛钱。
一趟下来,就是小三百。
两趟,就是五百多!
现在村里大部分人的收入一个月都不超三十块钱。
这五百多块钱,都快赶上两口子一年的收入了。
谭锦辉还说:“第三次的话,咱们就直接在城南弄一个摊位自己卖。你批发出去两毛,自己卖就可以卖五毛。”
“人家要得多,你还可以卖四毛。”
周长安认可地点点头,“行,那我就按照你说的办!”
从村里到城里,得开半个小时。
从城里到广州,就得开三个多小时。
他们一行人七点出发,过了十二点才到的地方。
因为装老板的货得三个小时,所以大家伙也就只有三个小时的时间去挑自己的货。
不过因为这不是头一次干,加上谭锦辉与周长安手里有饼子,所以他们压根就没找地方吃饭,一停好车他们就直接往批发点赶。
到了地方后,他们就风头行动了。
谭锦辉手里的钱比较多,他货比三家,以每条两块五的价格,要了一百条的普通牛皮皮带,又以每条三块的价格,要了八十条带有金属装饰的皮带。
周长安则按照谭锦辉教的,直奔小饰品区域。
他精挑细选了好几家,最后选定了三款发夹。
但老板开的价不低,“你眼光不错啊,挑的这些款都是我店里最好看的。你眼光好,我也不多要你的,就按两毛钱一个卖给你吧!”
两毛钱一个!?
这超预算了。
但周长安丝毫不慌,来广州的路上谭锦辉就跟他说过,这里的老板个个都是做买卖的人精。
他们开的价,都是有水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