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道士](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03/53433103/b_53433103.jpg)
第2章 铜匣
晨雾漫过褪色的槛窗时,刘欢正对着功德箱发愁。
昨夜暴雨卷走了香积厨半面土墙,此刻三清像前的铸铁箱里,孤零零躺着那枚五毛硬币。少年数了数道袍内袋里的零钱,连补墙的糯米灰浆都买不起。
“要不试试网络募捐?“他擦着手机屏幕上的雨渍,淘宝店“青云观周边“的访问量依然停留在个位数。上周上架的“电子护身符“连张主图都没有,详情页还是拿香灰在符纸上画的WiFi符号。
后院突然传来瓦片落地的脆响。刘欢小跑过去时,发现昨夜补好的西北角屋檐又缺了两片筒瓦。新露出的椽木上爬满紫黑色菌丝,像极了《道医精要》里记载的“棺上蕈“。
“这可不兴长啊...“他蹲身细看,菌丝竟在晨光中微微收缩。摸出手机准备拍照时,镜头突然捕捉到菌群表面有细小符文流转。再要细看,云层恰好遮住朝阳,那些光纹便如露水般消散了。
五金店王老板叼着烟卷,看小道士第三次在货架前转悠。
“赊账免谈。“他敲了敲柜台上的旧账本,泛黄的纸页粘着2018年的香灰,“除非拿你们观里那对石狮子抵债。“
刘欢假装没听见,指尖在建材区游移。标价二十八的速干水泥太奢侈,最后选了五块钱的石膏粉。结账时瞥见柜台下压着张泛黄图纸,依稀是青云观五十年代的结构图。
“王叔,这个能借我复印吗?“
“拿三张护身符来换。“老板弹了弹烟灰,“我闺女说你们观里的符纸比暖宝宝好使。“
回山路上,刘欢对着复印件上的红圈皱眉。1953年的改建记录显示,藏经阁地砖下埋过七口陶瓮,备注栏潦草地写着“酉时勿近“。而现在的藏经阁,分明是师父亲手改建的阅览室。
午后的藏经阁浮动着尘埃。
刘欢数着地砖方格,在标注“丙辰位“的位置蹲下。撬棍刚插进砖缝,窗棂突然震落积灰。外头晴空万里,室内却平地起了一阵阴风,《道藏辑要》无风自动地翻到“镇煞篇“。
“师父莫怪...“少年摸出三枚铜钱卜卦,落了个“山地剥“的凶相。犹豫片刻,还是咬牙撬开了地砖。
腐潮气息扑面而来。陶瓮早已碎裂,残片中裹着个生锈的铜匣。匣面北斗七星的位置镶着玉髓,天枢星却被人换成半枚铜钱——正是昨日瓦中所得的那半枚开元通宝。
当残缺的铜钱归位瞬间,观外老柏树上惊起群鸦。刘欢隐约听到铃铛声自地底传来,那声音让他想起师父的赶尸铃。打开铜匣的手有些发抖,里头只有本潮黏的笔记,封皮写着:
“民国四十二年修缮录,守拙道人志。“
暮色染红经卷时,刘欢才看懂笔记里的秘密。
守拙道人的小楷工整得令人发指,连每根椽木的虫蛀情况都画了图示。但在七月十五的条目下,突然出现狂乱的朱砂批注:
“子时三刻,斗柄南指,见黑龙饮于化煞池。取百年瓦当七片,混以雄鸡血,封于...“
后半页被撕去了,只留下锯齿状的残边。刘欢摸出瓦当拓片对比,发现残页纹路与唐代板瓦的刻痕完全吻合。更诡异的是,化煞池的位置如今正是他埋手机充电桩的地方。
月光漫过窗棂时,铜匣突然发出蜂鸣。北斗玉髓逐颗亮起,在墙面投出旋转的星图。刘欢倒退两步,看着光影中的星斗渐次移位,最终定格成昨夜积水中见过的陌生星象。
野猫的叫声从屋顶传来,带着某种焦躁的韵律。当刘欢伸手触碰星图时,地砖下传来锁链挣动的闷响,惊得梁上燕子撞翻了百年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