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迎新春年味系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1章 《父亲与公房保管室:乡村岁月的见证(续)》

《父亲与公房保管室:乡村岁月的见证(续)》

在确定了要修建三个公房保管室之后,父亲深知这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策划和组织。

首先是选址。父亲带着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在村子里四处勘察。他们考虑了很多因素,既要靠近农田,方便存放农具和收获的粮食,又不能离村民的居住区太远,这样在取用东西的时候才不会太麻烦。经过几天的考察和讨论,最终选定了三个合适的地点。

一个在村子中心的空地上,这里交通便利,周围的村民都能很方便地到达。另一个靠近村东的农田,这样在农忙时节,村民们可以迅速地将农具和收获的作物运到保管室。还有一个位于村子的西边,那里地势较高,比较干燥,适合存放一些对环境要求较高的物资。

选址确定后,就是筹集资金和材料了。父亲组织了一场村民大会,在会上详细地列出了修建保管室所需的各项费用。他鼓励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村民们纷纷响应,有的拿出了自己积攒多年的积蓄,有的则把家里多余的木材、砖瓦贡献了出来。

父亲还亲自跑到镇上,向政府部门申请一些援助。他在镇政府的办公室里,诚恳地向领导讲述着村里的情况和修建保管室的必要性。镇政府的领导被父亲的热情和执着所打动,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并且帮忙联系了一些价格实惠的材料供应商。

材料陆续到位后,真正的修建工作开始了。

打地基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父亲请来了村里最有经验的石匠刘大爷来指导。刘大爷虽然年纪大了,但眼神依旧犀利,手法依旧熟练。他指挥着年轻的村民们,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沙石和水泥,然后一锹一锹地将地基坑填满。

年轻的村民们干劲十足,他们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地劳作着。但这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一次,在挖掘地基坑的时候,挖到了一块巨大的石头。这块石头横在那里,阻碍了工程的进展。几个年轻的小伙子试图用锄头把它撬出来,可是费了半天劲,石头纹丝不动。

父亲看到这个情况后,并没有着急。他围着石头转了几圈,然后让人从村里牵来了几头牛。他把绳子系在石头上,然后指挥着牛拉。在牛的拉力和村民们的撬动下,这块顽固的石头终于被移开了。

地基打好后,就是砌墙了。这时候,泥瓦匠们成了主角。村里的泥瓦匠王师傅带着他的徒弟们,开始一块砖一块砖地砌墙。他们的手法娴熟,每一块砖都砌得整整齐齐,砖缝之间的水泥涂抹得均匀而细致。

父亲在一旁仔细地看着,他时不时地提醒王师傅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墙角的垂直度,墙的厚度等。为了保证墙体的坚固,父亲还让人在墙里每隔一段距离就加一根粗木柱,就像给墙加了一根根脊梁。

在砌墙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小问题。有一天,突然下起了大雨。雨水冲刷着刚砌好的墙,有几处墙皮开始脱落。父亲赶忙组织村民们拿来塑料布,搭起简易的雨棚,保护墙体。雨停后,王师傅又重新对受损的墙体进行了修补。

屋顶的搭建也是一个大工程。父亲和村民们从山上砍来了合适的木材,然后由村里的木匠们精心打造房梁和椽子。这些木材在木匠们的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变成了一个个精巧的构件。

当房梁被架上屋顶的时候,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村民们齐心协力,用绳索拉着房梁,慢慢地将它提升到合适的位置。父亲站在一旁,大声地指挥着,他的声音在村子里回荡。

在修建保管室的过程中,父亲还注重一些细节的设计。他在每个保管室的墙上都预留了通风口,这样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防止粮食发霉。在保管室的大门上,他让木匠刻上了一些简单的花纹,让大门看起来更加美观。

除了建筑工程本身,父亲还组织村民们在保管室周围挖掘了排水沟,以防止雨水倒灌。他还在保管室的旁边开辟了一小块空地,打算以后在这里种上一些花草,让保管室的环境更加宜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个保管室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墙壁已经砌好,屋顶也已经搭建完成。接下来就是内部的装修了。

父亲和村民们用石灰将墙壁粉刷得洁白如雪,地面也用水泥进行了平整。他们还在保管室里搭建了一些简易的货架,用来存放粮食和农具。

第一个保管室建成后,村民们都兴奋不已。他们迫不及待地将粮食和农具搬进了保管室。看着整齐有序的保管室,村民们对父亲的敬佩又增添了几分。

有了第一个保管室的经验,第二个和第三个保管室的修建就更加顺利了。父亲在一些环节上进行了优化,比如在材料的使用上更加合理,减少了浪费;在人员的安排上也更加科学,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修建第二个保管室的时候,父亲还组织了一场小小的竞赛。他把村民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工程,然后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这个竞赛激发了村民们的积极性,大家都争分夺秒地工作,整个工程进展得非常迅速。

第三个保管室的修建过程中,父亲还引入了一些新的元素。他从城里带回来一些彩色的玻璃,安装在保管室的窗户上。这些彩色的玻璃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让保管室看起来更加漂亮。

在父亲的带领下,三个公房保管室终于全部修建完成。这三个保管室就像三颗明珠,镶嵌在村子的土地上。它们不仅是存放粮食和农具的地方,更是村民们团结协作、努力奋斗的结晶。

这部分回忆录续写详细地描写了父亲带领村民修建保管室的过程,从选址、筹集资金和材料,到各个建筑环节如打地基、砌墙、搭建屋顶等,再到内部装修以及一些细节设计。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父亲的领导能力、村民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以及那个时代人们克服困难、建设家园的热情和毅力,进一步丰富了整个故事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