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华娱:开局和女儿国王拍电影](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29/53270929/b_53270929.jpg)
第23章 该高调就高调,品行 才艺双绝
高卫华既然千里迢迢来到肥市,就是奔着要通过专业考试的,当然早有准备。
譬如他现在穿的就不是最新那件涤纶绸,而是半年前没舍得扔掉的洗得泛白的粗布裤子。
脚上穿的胶鞋也烂个洞,都是上火车特地换的。
主打一个苦情,要人先入为主。
“张老师!”
高卫华满脸沮丧:“我是燕京去鲁省的知青,考华戏是我唯一能回家的办法。”
“希望您给我个机会,哪怕明天早上吃饭安排一下呢?”
……
“你知道我姓张?”
张壬里很奇怪:“印象中不认识你啊!”
“我没做知青前,到过咱们学校。”
高卫华眼中有着‘憧憬’:“当时您给学生讲‘解放演员天性’,我当时听得如痴如醉。”
“张老师您就是我的启蒙者,让我喜欢文艺、喜欢表演。”
……
两人有这样的渊源?
张壬里信了八成。
高卫华能说地道的燕京话,还有眼中的真诚,已经打动他。
“必须考华戏才能回燕京?”
张壬里眉头微皱:“知青返城是上面批准的,谁都不能随意设置障碍。”
他怀疑高卫华有个人问题,这一点必须弄清楚。
高卫华暗喜。
有兴趣知道他的情况,说明张壬里已经动心。
开个好头!
“我是泉城波罗屿的知青,其他人早就回户口所在地。”
高卫华语调幽幽道:“我也想燕京的父母弟妹,去年回家特地探望他们。”
“家里十来平米,加上我就有五口人。”
“弟弟妹妹都上高中,妹妹今年还要考大学。”
“我不想耽误他们的学习,拿到调令没去催村里放行。”
……
“啊?!”
张壬里惊讶失声,再看高卫华,目光中满是惋惜。
多好的孩子啊!
当下知青返城,谁不是争先恐后的?
难得高卫华这样为家里考虑,真要堵住他回燕京的途径,有些于心不忍。
为什么必须考华戏?
张壬里不用高卫华解释,也能想通其中的关节。
学校有宿舍,不用和家里人挤。
他动了给高卫华表现才艺机会的恻隐之心,又不能不考虑其他老师的感受。
“我……”
张壬里犹豫着准备向高卫华解释。
“我平常劳动有空闲时,也没有耽误学习。”
高卫华拿出《好事多磨》剧本,递给张壬里:“这是我写的,老师可以看看。”
“剧本?”
张壬里翻阅几页,满脸惊讶:“写得不错啊!”
作为华戏名师,以小见大的本事是有的,看出《好事多磨》的不俗。
高卫华没有拿《喜盈门》剧本,也是有着诸多考虑的。
最近农村题材的电影经历讨论,屡屡提及《喜盈门》,他要示人以弱,就不能暴露自己是《华民日报》那篇《农村题材电影的看法》的作者。
才艺有《好事多磨》足够,能够侧面体现出他的表演天赋。
否则编剧能力太突出,华戏招他去文学系,不就好事变坏事吗?
“抱歉!”
张壬里心里有了决断,却没有轻易答应:“今晚大家都睡了,肯定无法安排考试。”
“我给你在这里开个房间,咱们明天再说吧?”
……
“谢谢张老师!”
高卫华喜笑颜开,眼睛都在闪亮。
可塑性很强!
张壬里看在眼里,暗暗赞叹,带高卫华去找宾馆前台,给他安排住宿。
回到房间,他没了睡觉的心思,拿出《好事多磨》剧本阅读。
才华横溢!
张壬里读了半小时,霍然站起,来回踱步。
不行!
明天老师们起得有早有晚,急着赶火车回燕京,哪有心思面试学生?
孝顺父母、爱护弟妹,品行方面没得挑。
表演天赋行不行先不提,单是写剧本这项,入华戏都没问题。
这样品行、才艺双绝的人,学习不能错过!
砰砰!
张壬里拍隔壁的门。
“张老师,你……”
负责台词的王老师睡眼惺忪打开门。
“你看看这个。”
张壬里拿出《好事多磨》剧本:“刚刚来个考生,这是他写的。”
“剧本?”
王老师接过稿子,念出标题,精神振奋:“这不是投递给沪影制片厂那个吗?”
“你看过?”
张壬里十分惊讶。
“对啊!”
王老师点点头:“沪影制片厂拿到外面投递的剧本,一般都会放到《电影评论》期刊上收集意见。”
“我订过《电影评论》,所以知道这个剧本。”
“考生是不是叫高卫华,我记得很清楚,应该只有十八岁,还是个知青。”
……
“就是他!”
悬着的心彻底放下,张壬里对高卫华的话再无疑虑,拍下王老师的肩膀:“能写出这样剧本的人,台词方面的学习肯定不愁。”
“你帮我喊其他老师,咱们今晚临时加试。”
他斩钉截铁道。
“好!”
王老师回屋洗把脸,立即和张壬里分头叫醒其他老师。
五月份的肥市天气已经热起来,大多数老师其实只是稍有困意,现在听说来个好苗子,顿时睡意全无。
负责形体的高老师,考察反应能力的郑老师,……
来肥市的八位老师很快聚齐,张壬里又找宾馆的工作人员要到会议室的钥匙,这才去喊高卫华。
“谢谢各位老师!”
高卫华当然没睡,听到外面有动静,就已经开始准备。
他特地洗过脸,向各位老师鞠躬后抬起头。
唰!
比唐果强还帅气的模样给人一种亮眼的感觉,不是奶油小生,英武中透着灵韵,给考核形体的高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先声夺人,吸引诸位老师的关注。
有些老师本来心里埋怨张壬里乱折腾,现在彻底没了这想法。
张壬里能感受到同事们的心理转变,暗暗给自己点赞,率先询问高卫华:“会唱歌吗?”
“会一点儿!”
高卫华腼腆一笑:“我其实喜欢京剧,跟鲁省戏剧团工作的表姐学过一段时间。”
“来个你最拿手的。”
张壬里点点头:“正好亮亮嗓子,给我们提提神。”
“那就来个《春草闯堂》吧!”
高卫华自信满满。
《春草闯堂》?
负责台词部分的王老师精神振奋,他是个京剧爱好者,忙不迭催促高卫华:“开唱吧!”
“【薛公子他本是相府东床,与小姐订姻缘未拜花堂】”
高卫华等的就是这一刻,开口就是绝杀,先来花旦春草的唱段。
声音柔美,唱腔婉转,顿时震惊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