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尉迟家的傻儿子](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460/53115460/b_53115460.jpg)
第42章 裴氏
这天下午时分,尉迟敬德和尉迟宝琳来到了骊山。看着两人欲言又止的模样,尉迟宝琪直接将他们带进书房。
“三叔,麻烦您在外面看着了。”
尉迟禄听完尉迟宝琪的话,便将护卫带到远离书房十余步的距离。
见书房只剩下他们父子三人,尉迟宝琳迫不及待的说道:“二郎,听说了吗?那太子左副率本来是你的。”说完尉迟宝琳,一脸可惜。
尉迟宝琪明白尉迟宝琳是为了他好。尉迟宝琳注定是继承尉迟敬德爵位的,尉迟家的资源,大部门会倾斜到尉迟宝琳身上。但随着尉迟宝琪的异军突起,尉迟家又有了更进一步的可能,尉迟敬德和尉迟宝琳,纷纷给尉迟宝琪搭梯子、找路子。
“这是好事吗?圣人春秋鼎盛,做太子左副率有何好处?跟圣人作对的好处吗?”
尉迟宝琳见尉迟宝琪说出这话,这不是不识好人心吗?尉迟宝琳拍着桌子、气愤的说道:“那是太子左副率,太子是储君,以后这个位置上的人是从龙功臣呀。你说,可惜不来可惜?”
“历来给有能力的皇帝当太子,可不是什么好事。如秦始皇的太子,什么下场?汉高祖的太子,如果没有“商山四皓”、没有吕后,结果如何?汉武帝的太子,当了三十八年的太子,结果呢?”
“放肆。”
“慎言。”
尉迟宝琪没想到,说出“放肆”的是尉迟宝琳,而尉迟敬德居然说的是“慎言。”
尉迟宝琳也惊呆了,自家阿耶可是圣人心腹中的心腹呀。
见尉迟宝琳一脸呆滞,尉迟敬德缓缓说道:“今天过来,就是跟你们说这个事,没想到宝琪已经明白了,不错。宝琳呀,阿耶我已经有了从龙之功,咱们尉迟家的门第也不算低。你们以后,就不要想什么从龙之功了,现在回想玄武门,我还是心惊肉跳,你以为从龙之功,是那么好拿的吗?”
尉迟敬德和尉迟宝琪回去了。尉迟敬德走的时候,一脸欣慰;但尉迟宝琳,却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之前,在书房内,尉迟宝琪又一次劝慰着尉迟敬德,“您说话不要那么直,如果不知道怎么说,那咱就不说。裴氏马上进门;大兄定亲的日子,也不远了,没必要跟他们置气。”
原来,两天前。尉迟敬德看不惯尚书省做事拖拉,直接在朝会上,点名批评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一帮宰相。尉迟宝琪得到这个消息,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史书记载:尉迟敬德喜欢揭发别人的短处,负功自傲,每当发现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过失,必然不讲情面直言指责,因此与宰相不和。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尉迟敬德离京任襄州都督。
在尉迟宝琳和尉迟宝琪的努力下,尉迟敬德将齐王府送还给李二陛下,得到朝臣赞扬。但这人呀,不能太顺,这不尉迟敬德的脾性又开始显露出来了。
得知尉迟敬德批评宰相,尉迟宝琪立即赶回长安。尉迟宝琪那天,跟尉迟敬德在书房谈了一下午,将里面的厉害关系,一条一条的跟尉迟敬德分析了个遍(当然都是能说的)。尉迟敬德被吓出一身冷汗,当时就有辞官的打算,但被尉迟宝琳和尉迟宝琪两人劝住。
之后,尉迟敬德下令,以后再有什么事,他们兄弟二人可以直接来找他;然后,府里的事情,尤其是重大事情,不管是来长安,还是去骊山,三人商量好后,再具体执行、实施。
到了五月下旬,尉迟宝琪收获了六个成年人头颅大小的西瓜。尉迟宝琪将它们采摘下来后,直接和府内护卫、部曲分了,收获了不到一千枚西瓜籽。
尉迟宝琪吩咐尉迟五,按照他之前的方法,培育西瓜苗。这天,尉迟宝琪正在府内观看西瓜苗破土而出的成功率。这时田鸣走了进来,站到一边。
“怎么?有事?”尉迟宝琪刚直起腰,看见田鸣,开口问道。
“郎君,您要找的那个胡商,就是将西瓜籽给胡人的那个胡商。回长安了,我已经将人喊道了府上。”
尉迟宝琪一听田鸣这话,马上让田鸣头前带路,兴致勃勃的去见那个胡商。
“小人哈勒苏,见过大唐新丰县子。”
尉迟宝琪看着眼前,淡绿色的眼睛、深邃的目光、高耸的鼻子,一脸络腮胡的哈勒苏,一脸微笑朝他说道:“官话说的不错。你也不要害怕,我就想问问,之前给那胡人的种子,你从哪里得来的?”
“您说的,就是那黑色的种子吗?我在大宛一个酒馆里,和别人换的。”哈勒苏还是有些拘谨。
“还有吗?其它的种子,有没有?”
“没有了。”
“真的一种都没?”
听尉迟宝琪这样说,哈勒苏赶忙回答道:“小人,在西域三十六国、突厥等地方,只见过这一种稀罕物,其它的大唐都有。”
尉迟宝琪听完这话,马上对哈勒苏说道:“你去过西域三十六国、突厥等地方?和我详细说说,怎么去的,沿路经过的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
就这样,哈勒苏一直说到夜里,而尉迟宝琪写了厚厚的一叠纸。
当哈勒苏说完,他见尉迟宝琪已经起身,便鼓起勇气、小心翼翼的朝尉迟宝琪问道:“您的玉液酒,能卖我一些吗?”
尉迟宝琪不由高看了哈勒苏一眼,要知道胡商碰到大唐勋贵,那是有多远躲多远,谈生意一般都是找各家的管家或管事。很少有人直接问勋贵的。
“你和田鸣谈吧。能卖你一些。但你要是再去了什么地方,记得记录下来,给我送过来。”
“诺。”
尉迟宝琪夜里坐在书房,仔细观看哈勒苏说的内容,然后和都水监拿回来的资料,一一对照。
之后的半个月,尉迟宝琪如同修炼一般,将自己锁在书房内。
这天,尉迟禄从外敲门进来,站在门口说道:“郎君,家主过些天接裴氏进门,我们要准备什么,您得拿主意呀。”
“裴氏?”尉迟宝琪先是疑惑,马上恍然大悟,“我那继母呀。阿耶准备大办吗?”
这裴氏出身,是关中六大姓的裴家。《新唐书,柳冲传》记载有柳芳的氏族论,“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即关中大族以韦、裴、柳、薛、杨、杜为代表。进入贞观朝,韦、杜更进一步,其他郡姓只能仰这两家鼻息。
这件事能成,是尉迟宝琪的叔母裴氏促成的。尉迟敬德,有位亲兄弟,尉迟宗(也有书记载为:尉迟敬诚。)他和尉迟敬德都是尉迟伽的儿子。
关于尉迟宗的记载,是因为他有一个出名的儿子,唐朝著名高僧窥基。窥基,被尊称为“慈恩法师”,是佛教唯识宗创始人。要知道大慈恩寺,可是为了纪念长孙皇后才建造的。尉迟宗,唐左金吾将军、松州都督,封江油县开国公,就这,还是沾了儿子的光,才能留名史书。
尉迟宗的正妻,便是裴氏出身。裴氏见自家越发兴旺,侄儿宝琳不错,宝琪更是出类拔萃。今年正月,裴氏回娘家,看着自己寡居的堂姐,便想着亲上加亲。
裴氏是真正的高门显宦,裴寂、裴矩,都是做过初唐宰相的人。但随着李二陛下登基,裴氏落寞下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尉迟氏和裴氏联姻,尉迟氏依然是高攀了。
“裴氏寡居三年。家主经她同意,也没打算大办,想着一家人,和和睦睦比什么都强。”
“这句话说的在理。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别让人觉得我们尉迟氏小家子气,何况联姻的是裴氏。让我好好想想,明天给你列个单子。”
此时长安的韦家府邸,韦国洪和韦国清兄弟二人,正在书房说着话。
“大兄,尉迟宝琪因为都水监之事,没能进入东宫,算是两败俱伤。但尉迟敬德迎娶裴氏,让尉迟家门楣,更进一步,那裴氏真是落寞了呀。”韦国清吊儿郎当的朝韦国洪说到。
韦国洪看着一旁韦国清的姿态,微微发怒,不由喝道:“二郎,你也收收性子,看你现在,像什么样子?还有尉迟敬德是我们能称呼的吗?那是吴国公、右武侯大将军。”
韦国清听了韦国洪的话,端正了姿态,嘴里嘀咕道:“这不是在自己家吗?”
“哼”韦国洪先是不满的看了韦国清一眼,然后才慢慢说道:“裴氏,在武德年间,是何等显赫,但‘一朝天子,一朝臣’,裴氏也该落寞段时间了。但没想到,裴氏居然选择和尉迟家联姻,不得不说,走了步好棋呀。”
“你收收性子,家族会帮你安排好,你也准备入仕吧。”
韦国清不情愿的点头,回答道:“诺。”
六月中旬的时候,尉迟敬德准备迎娶裴氏入门。唐朝迎娶继室的婚礼,和娶正妻的流程基本相同,但有些细节有所不同。唐朝娶继室,也是先纳采,之后便是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然后就到了迎亲、拜堂等程序。
尉迟敬德迎亲的前一天,尉迟宗是紧赶慢赶,终于进入了长安尉迟府。
“二郎,怎么现在才到?”尉迟敬德领着尉迟宝琳、尉迟宝琪在门口迎接尉迟宗。
“大兄,别提了。刚出松州,就遇到大雨,道路泥泞难行。不说了,终于是赶到了。”
尉迟宝琪见到了原主记忆内,只有一道模糊身影的尉迟宗。尉迟宗,刚满三十,简直是和尉迟敬德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连身高都相仿,只不过比尉迟敬德白了一些。
“见过二叔。”尉迟宝琳和尉迟宝琪听完他们兄弟寒暄完,赶忙行了。
尉迟宗笑呵呵的扶起他们兄弟二人,在二人的肩膀上重重拍了几下,“不错。都是我尉迟家的麒麟儿。尤其是宝琪,身子骨不错。”
说到这,尉迟宗不由朝尉迟敬德问道:“大兄,宝琪的身子骨挺好。怎么前几年,你说他是羸弱不堪呢?”
尉迟宝琪没等尉迟敬德说话,赶忙回答道:“二叔,前几年我确实羸弱。这一年多,跟着部曲、护卫锻炼,身体才慢慢好了起来。”
“是需要好好操练,这次回来有半个月假期。咱们叔侄好好练练,对了,还有宝琳。”
尉迟宝琪看着一旁的尉迟宝琳,原来还是笑嘻嘻的脸上,马上露出了苦瓜色。
尉迟宗和裴氏进入尉迟府,两人略做洗漱,便开始忙活起来。裴氏在内院指挥侍女打扫屋子,看看明天准备的菜品;尉迟宗则和管家,一遍又一遍确认明天娶亲路线,然后和尉迟敬德再次确认明天流程。
夜里,尉迟宗夫妇躺在床上。裴氏不由感叹,“宝琪出息了很多,今天很多菜品,我都没有见过。”
“曲辕犁才是大功。我这侄儿,却是出息不少。”
“郎君,这次回来,能让大兄帮帮忙,让我们回长安吗?”
听见自己妻子这样问,尉迟宗严肃说道:“大兄,已经为我尉迟家做的够多了。大兄进入隋末乱世,一去便是五年。武德三年才回长安,去年的玄武门,又是提着脑袋拼杀。我不能再让他为难了。”
第二天,尉迟敬德迎娶裴氏。尉迟宗在府门外迎客,尉迟宝琳在府内,安排客人入席,帮忙招呼着一帮朝中大臣。
这天,不但之前和尉迟家关系不错的大臣、勋贵,纷纷过来祝贺;裴氏的姻亲故旧,也纷纷进入尉迟府大门。
黄昏时分,李二陛下派张阿难送来贺礼,且封裴氏为一品国公夫人。尉迟敬德和裴氏谢过恩后,尉迟宝琪连忙拉住要回去复旨的张阿难,让他带回宫十几个巨大的食盒。
这天,尉迟宝琳和尉迟宝琪是忙坏了。尉迟宝琳,迎客陪着笑脸、入席让客人吃好;尉迟宝琪还亲自掌勺,给婚宴加了十几道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