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医之路研究生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饮食调摄

方中半夏辛苦性温,既能降气和胃,又可燥湿益脾,可谓兼顾脾胃,以黄芩、黄连苦寒清胃,以人参、大枣、甘草之甘缓补脾,干姜既可助脾胃运化,又可温散所停之水湿,诸药合而成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适用于胃强脾弱之证。”

师傅分析的有理有据,深入浅出,又能引经据典,不仅我听懂了,就连傅女士听得也很是信服。

“当然,对于傅女士你这种情况,除药物治疗外,必须强调饮食忌宜,做到“七分养三分治”,才能刨根治愈。”师傅补充道。

“那大夫,我该吃什么呢?是不是饮食清淡呀。”傅女士拿出纸笔打算将师傅的话记下来。

傅女士不愧是当老师的,就是这么认真仔细。

“饮食确实应该清淡。那你认为清淡的饮食是什么呢?”师傅反问道。

傅女士想了想说道:“我想清淡饮食应该就是不用油煎油炸、烧烤煨炖,只用清蒸、水煮、凉拌等方法制作的食物吧,而且应该就是多吃水果蔬菜,不吃鱼不吃肉,全部都是素食吧。”

师傅回道:“这你可就理解错了。所谓的清淡饮食,是指低食盐、低油脂、低胆固醇、低精制糖、低熏辣刺激的饮食。”

傅女士一脸不解道:“大夫,您可以详细说一说吗?”

师傅将目光转向我,我秒懂,这次该轮到我来解释了:

“低食盐是指食盐每日摄入量不超过6克,最好在3-5克为宜;低油脂是指每日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30克;低胆固醇是指每日膳食胆固醇摄入量在300毫克以下,最好在200毫克以下为宜;低精制糖是指每日膳食中精制糖(如蔗糖等)摄入量在总能量的10%以下,每天摄入糖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低熏辣刺激是指少吃花椒、辣椒等辛辣食物,少吃熏腊肉、熏香肠等熏制食物,少吃皮蛋、臭豆腐等臭味食物。”

“那大夫您平常是怎么吃的呢?”傅女士很好奇师傅的饮食。

和师傅待了一周,我早就知道师傅的饮食习惯了,故而回道:

“师傅很提倡目前流行的“一到七”的清淡饮食模式。即一个水果、两盘蔬菜、三勺素油、四碗粗饭、五份蛋白质食物、六种调味品(尽量用醋、葱、蒜、辣椒、芥末等调味品调味)、七杯白开水(每杯约200毫升)。总结起来就是少油、少盐、少糖、少辣和食物多样化。”

“谢谢两位大夫答疑解惑。”傅女士满是感激地说道,而后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大夫,您看我的老公,和我刚好相反,我是百吃不胖,我老公是喝水都胖。平时虽然很控制饮食,但是体重依然蹭蹭往上涨,现在已经快180斤了。”

“这次你来看。”师傅指名道姓,直接将目光转向我。

“好的!”我点了点头,压力山大。

虽然内心紧张,但神情仍表现出一副自信的模样。

医生不能慌,如果医生都慌了,那让患者怎么信任医生呢?

第一步依然是对傅女士的老公进行基本的信息采集。

王先生,45岁,码农……

我们知道望诊为中医诊法之首,望诊之中首先又是望神。

望神是我们中医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以了解病人精气的盛衰,分析病情的轻重,推测预后的吉凶。

我对王先生第一眼的直观感受就是少神。

何谓少神,通俗的讲就是“神气不足”。临床表现一般为精神萎靡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这常常提示一个人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

我们中医讲“一会即觉”、“以神会神”,这是望神的方法。

“一会即觉”是说医者在望神时,要在刚一接触病人,病人还未注意时,平心静气,冷眼观察,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凭自己的直觉获得对病人神气衰旺的真实印象。

“以神会神”是说以己之神会彼之神,以医生的意识与病人的意识进行交会、交流。即用医生的神识来观察病人的神识,以此来了解病人的精神意识状态和机体的整体功能状态。

因此,要求医者在望神时,神应专一,善于用自己的神去察病人的神气,否则所察非真,甚至有误。

接着就是望色,又称“色诊”。是医生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的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由于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手足三阳经皆上行于头面,故面部的血脉最为丰富。内经言:“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因此,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皆可通过面部色泽的变化而反映于外。加之面部皮肤嫩薄而外露,其色泽变化易于观察。故望色重在观察面部。

王先生面色黄而虚浮,此面色在中医色诊中叫黄胖,属脾虚湿蕴之候。此面色多因脾虚不运,水湿内停,泛溢肌肤所致。

幸好王先生没有淡妆浓抹,我刚学会的望色十法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王先生色隐约于皮肤之内,提示病在里;色泽晦暗混浊,病属阴证;色浅淡,考虑正气虚;病色壅滞,考虑病久不解;肤色明润有光彩,提示虽病而气血未衰。

短短一两分钟的望诊,我对王先生的病情有了一个基本的印象。

当然,中医讲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之后我开始对王先生进行问诊。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患者或其陪诊者进行有目的地询问,从而诊察疾病的方法。

内经曰:“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诊病时不问病人开始发病的情况,及是否曾有过忧患等精神上的刺激,饮食是否失于节制,生活起居是否超越正常规律,或者是否曾伤于毒,如果诊病时不首先问清楚这些情况,便仓促去诊察脉象,怎能诊中病情呢。

所以,问诊就很重要。那该怎么问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