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8章 宇宙大将军?
(梁太清三年,东魏武定七年,西魏大统十五年,公元549年)
太清三年,二月初,侯景再次引玄武湖水灌台城,并四面猛攻。
二月十二日拂晓,梁将董勋(萧坚之书佐)和熊昙朗引导侯景军由西北角楼处攻入台城。
【萧坚:邵陵王萧纶嫡长子,对部下苛刻,董勋和熊昙朗遂怀异心】
是日,侯景以秋风扫落叶之姿占领台城,横行宫廷。
【PS:历史上侯景是在三月份才攻破台城的,而如今的侯景虽然比历史上早叛乱了一个月,但在变异军师王伟的辅佐下,进度依旧有条不紊】
同日,侯景入觐皇帝萧衍及皇太子,并矫诏任命自己为丞相,大都督,都督中外军事。
萧衍:“当初从河南渡过长江的时候,你有多少人马?”
侯景:“不到一千!”
萧衍:“那围攻台城的时候呢?”
侯景:“十万!”
萧衍:“现在呢?”
侯景大言不惭:“率土之内,莫非己有!”
萧衍俯首不语。
侯景见完萧衍后觉得龙颜惊人,心有余悸,遂不愿留宿禁中,转而居住在台城西南方向的西洲城号令天下。
侯景以萧衍的名义,派遣皇孙萧大款拿着诏书和白虎幡到秦淮河南岸联军大营,勒令解散援军。
各路援军各怀鬼胎,结果大多将领竟然戏剧性地选择受召,纷纷引军退还。
柳仲礼、羊鸦仁和赵伯超等更是表态愿意入城辅佐朝廷。
萧纶自知独木难支,遂随东扬州刺史萧大连回返东扬州的治所,会稽。
至此,侯景占领了建康全城,控制了梁朝军政大权。
柳仲礼等人意欲觐见老皇帝。
萧衍拒绝接见了他们。
柳津对自己儿子柳仲礼不忠不义的行为而破口大骂柳仲礼,柳仲礼只得噤声不语。
柳津:“你二十万勤王联军坐看台城为胡虏踏破。我柳家满门忠烈,怎么就出了你这么个腌臜玩意!?”
柳仲礼:可表哥就那么死了。
侯景见柳仲礼闷闷不乐,将萧纶的几个嫔妃赏赐给了柳仲礼,让其返回司州继续担任刺史。
二月十五日,侯景下诏:各地的征镇、牧守等官员,重新回到他们原来的职位上,百官皆复其职。
二月下旬。
侯景想要任用大将宋子仙当司空。
萧衍:“三公调和阴阳,怎么可以让这种出身卑微的无礼之徒担任呢?”
侯景想要任用爱将邓仲当城门校尉。
萧衍:“我朝不设置此官。”
......
萧衍心中不平,对于侯景的要求都不予满足。
侯景大为恼怒,欲断绝萧衍供应,将萧衍活活饿死于台城。
王伟认为不可如此,认为萧衍久居天子之位,影响力无与伦比,应该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比如萧衍若在,则萧衍诸子没有任何名义可以称帝,建立的割据政权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
而面对老皇帝的不配合,王伟献策改立新皇帝。
侯景:“改立萧正德为帝?”
王伟:“萧正德颇有主见,不可为帝;太子文弱无刚,且法礼正统,可以为帝!”
侯景深以为然,遂让宋子仙去逼迫萧衍退位。
萧衍不愿配合。
宋子仙对萧衍之前不愿意封自己为司空的事情而怀恨在心,于是我行我素,态度嚣张。
宋子仙抓着萧衍的老手放在那连玉玺盖章位置都落好了的退位诏书上。
宋子仙用力粗鲁一按,便是天子落诏。
侯景知道萧衍吃斋礼佛,就故意让人喂食肉膳给萧衍吃。
萧衍由是,终日以泪洗脸。
萧确见祖父折辱至此,尤甚不甘,遂谋划在侯景游猎钟山的时候刺杀侯景。
最终事情败露,萧确为侯景所杀。
【萧确:邵陵王萧纶的儿子。
46章,江乘一役中,父亲萧纶战败后,萧确被侯景所俘虏。
萧确因英姿勃发受到侯景的青睐留用,于是萧确表面屈从侯景,实际一直在蛰伏等待刺杀侯景的时机。
萧纶一家虽然多有荒唐之举,却是完美诠释了患难时刻,浪子最为孝子】
二月底,萧衍被迫退位。
三月初一,皇太子萧纲即位,改元大宝,拜侯景为丞相,俨然成为侯景手中傀儡。
王伟进言:“萧正德曾经为帝,如今错失帝位,定然会蓄谋叛乱!”
侯景遂将萧正德赐死了。
军师王伟定策:“明公应挟天子以令诸侯,变法图强,以谋图霸业。
明公当务之急是巩固政权:迅速稳定建康局势,建立有效的行政体系,确保对占领区的控制。任命忠诚能干的官员,恢复社会秩序,赢得民心。
其次是安抚民心:减轻赋税,救济灾民,恢复生产和经济,减少战争对百姓的影响。通过仁政争取民众支持,避免过度压迫和掠夺。
然后是笼络士族:南土士族势力强大。明公应争取士族支持,授予他们官职和特权,减少敌对情绪,巩固统治基础。
最重要的是要重用寒门,南梁门第观念根深基固,这群人是对明公诉求最大的人,也是最有可能成为明公的拥趸,明公一定要重视寒门,此乃长久之计,也是明公来日治理天下的关键力量。
还需要整编军队:加强军队纲纪,提升战斗力。对投降的梁军进行整编,确保军队忠诚,同时防范内部叛乱。
......”
侯景对王伟的话深以为然,于是建康机要之事,悉数交于王伟处理。
王伟减轻赋税,救济灾民,恢复生产和经济,建康城内的民心得到安抚。
王伟用高官虚衔来笼络高门贵族,凡有不配合者,均以雷霆手段满门屠戮。
王伟任用寒门酷吏,建康城遂无异议之声。
王伟一边约束北人侵扰建康百姓,一边将不配合侯景统治的贵族子女赏赐给有功之士为奴为婢,使得军纪渐良。
尔后,王伟建议侯景先从三吴之地开始吞并。
三月,侯景派遣于子悦率兵数百攻夺下吴郡(今江苏苏州)。
四月,侯景任命厢公苏单于为吴郡太守,派仪同宋子仙进军钱塘。
钱塘境内的新城守将戴僧逿据城防守,宋子仙久攻不下。
五月,王伟认为吴兴(今浙江吴兴南)兵力较弱,侯景派中军都督侯子鉴等攻吴兴,吴兴太守张嵊战败被俘。
五月二十八日,在侯景的授意下,萧纲颁下诏书:指明凡是在南朝当奴婢的北方人,都免去他们的奴隶身份,分发耕地。
历尽月余,仅在建康,被免奴籍的人数便数以万计。
侯景对他们中的有些人还大加提拔,以此笼络他们。
七月,侯景派宋子仙自吴郡再攻钱塘,新城守将戴僧遢投降。
之后,宋子仙渡过浙江,兵锋直指东扬州治所会稽(今浙江绍兴)。
邵陵王萧纶听闻侯景来势汹汹,赶紧逃向郢州的治所,江夏城。
萧纶到了江夏后,郢州刺史南平王萧恪主动将刺史之位辞让给萧纶。
萧纶没有接受,却成为了郢州的实际掌门人。
八月,会稽守将——南郡王萧大连见宋子仙来势汹汹,亦弃城逃走。
萧大连的司马留异,率部降于宋子仙,并引导宋子仙追俘到了萧大连。
至此,三吴尽为侯景占领,侯景的声势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这期间,侯景不仅娶了萧纲的女儿,长山公主萧妙䂮,还让萧纲加封其为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
萧纲自觉博学多才,然而看见侯景请求加封他自己为宇宙大将军的上书时,亦是大为诧异:
“天底下居然还有宇宙大将军这样的名号???这侯景还真是人野,想法也蛮!”
在侯景掌握建康及其三吴地区的时候,大梁帝国的割据势力主要有(由西向东):
益州(治所今四川成都)的武陵王萧纪,
荆州(治所今湖北武昌)的湘东王萧绎,
雍州(治所今湖北襄阳)的襄阳王萧詧(cha),
司州(治所今河南信阳)的柳仲礼,
郢州(治所今湖北江夏)的邵陵王萧纶,
湘州(治所今湖南长沙)的河东王萧誉,
江州(治所今江西九江)的浔阳王萧大心,
合州(治所今安徽合肥)的鄱阳王萧范,
其中以湘东王萧绎实力最为强大,富甲十万,人口丰盈;
以鄱阳王萧范处境最为危险,北面有高魏虎视眈眈,东面有侯景咄咄逼人。
太清三年四月,鄱阳王萧范将合州献给高魏,并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到邺都当作人质,以此向东魏大将军高澄借兵讨伐侯景。
萧范为表达自己对高魏的诚意,提前撤出合肥,亲自率众两万驻扎在合肥西南边、倚靠长江的濡须城。
萧范在濡须传檄天下,号召各地诸侯共同讨伐侯景,结果石沉大海,无人响应。
高澄让高归彦和韩轨前往合肥接收萧范献上的土地,口头上支持萧范的讨逆,但实际上没有借出一兵一卒。
萧范在濡须苦苦等待。
结果是旧巢合肥被高魏吃干抹净,萧范自己却粮秣见急。
萧范遂西南投向了江州浔阳的萧大心。
萧大心尤甚大方,非但让萧范驻扎在了浔阳东面的湓城,还为其提供粮秣。
结果,萧范凭借自己是叔叔的身份,反客为主,大肆占领了萧大心督领的江州中不少地盘。
萧大心遂切断了萧范的粮草供应。
不久后,萧范因为部众多有饿死者,怨愤不已,加之背后脓疡愈演愈烈,去世了。
萧范的儿子萧嗣则与萧大心在江州地界相互攻伐。
侯景见鹬蚌相争,遂派遣大将任约沿江而上,只取建康西南面的江州,得渔人之利。
太清三年九月,任约攻破湓城。
萧嗣战死。
浔阳的江州刺史萧大心见任约来势汹汹,投降了任约。
任约乘胜西进,再破西阳和武昌等郢州重镇。
江州诸郡,望风归降侯景。
自此,侯景西平江州,长江下游之地,几近落入侯景掌中。
【PS:此时合州的治所是侨置在合肥的汝阴县,为了容易理解地理大概位置,行文中采取了合肥来作为合州的治所】
被侯景关在静居殿的萧衍,情不自禁问道柳津:“柳卿,如今侯景鲸吞三吴,西平江州,势如破竹,难道真的是天要亡我萧氏吗?”
柳津老泪纵横:“陛下有邵陵王萧纶这样无能的儿子,而臣又有柳仲礼这样不忠不孝的儿子,我们的儿子尚且如此,又有谁能尽心讨平侯景的叛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