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子在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7章 猫脸僵尸的传说

周承叙听到张二郎说的猫脸僵尸,下意识想到穿越前听过的民间传说,网上有许多版本,但没有实证,也不知真假。

但这个世界,有这种传言,大概率是真的。

就算不是猫脸僵尸,也一定有其他东西作祟。

死了百十来号人就是最直接的证据。

但他的目光落在张二郎东屋:“你几点起床磨豆子?”

张二郎卖豆腐脑和葱油饼谋生,得早起磨豆子,把提前泡好的豆子磨成豆浆,过滤分离豆渣,然后把豆浆煮熟加卤子做成豆腐脑,虽然不需要压成豆腐,但全人力制作,怎么也要三四个小时。

夏天卯时出摊,也就是清晨五点。

意味着张二郎凌晨两点多就得爬起来磨豆子。

难道张二郎就不怕那猫脸僵尸?

张二郎笑道:“我就知道你有这么一问。”

说着自脖子里掏出一枚木头牌子:“这是从玄真观求来的护身符,桃木做的,能防僵尸。”

“这东西,得花钱吧?”

“一两银子,若不是非要半夜起床,谁舍得买它?”

“管用?”

“反正戴上之后半夜起床从来没见过那东西。”

“戴上之前呢?”

“这……”

周承叙再问:“买这玩意儿的人多吗?”

“城北几乎家家户户至少买一块。”

“一块能管多久?”

“说是没遇着的话,能管三五年,若是遇着,只管一次。”

张二郎说到这里,忽然反应过来,下意识压低声音:“你,你是说……”

那几个字还是没敢说出口。

养寇自重,拥寇自肥。

反正就那个意思,不是什么新鲜招数。

之前没往这方面想,但这么仔细算算,玄真观只卖牌子就赚了好几百两,甚至更多,因为北城特殊啊。

北城人口稀少,但建筑却不少,武库、粮仓都在北城,每日的夜香也全走北门运到城外,除此之外就是大大小小的仓库,从外地运来的粮食、布匹、药材等大宗商品多存在北城,每个仓库每个晚上都有至少五人值夜。

这么一算,玄真观每年要卖出去数千块护身符。

往阴暗处想,还真有可能。

不过周承叙还是摇摇头:“没有实证,不可胡乱揣测。”

张二郎看看怀里的桃木护身符,表情复杂,欲言又止,最终化作重重的叹息声:“唉——”

卖豆腐脑,就算知道真相又如何?

还不要老老实实买人家的护身符?

周承叙安慰:“早点睡吧,我有分寸,不会乱来。”

张二郎点点头,佝偻着身子返回正屋。

刚刚收拾好厨房的丫丫从里间转出来,小声问:“爷爷,为什么要让他住进来?多不方便?”

张二郎叹息一声:“丫丫,这个周小夫子不是一般人。”

“你怎么知道?”

“气质不俗,比前年的进士老爷还特别,”张二蓝小声道:“而且他身体很壮实,比爷爷年轻时候壮多了,就算不是修士,也有武艺在身,何况还随身带着那么大一把斩马刀,绝对不是普通书生,爷爷随口问过,他以前在村里当夫子,父母双亡,孤身一人。”

“那,那又怎样?”

“另外,他对爷爷这么个卖早点的也始终彬彬有礼,说话细致稳妥,被玄真观拒了,不生气,也不诋毁,可见脾性极好,这种人,对身边人往往不会太差。”

张二郎说到这里,摸摸孙女的头顶:“所以啊,爷爷想跟他结个善缘,说不定也是个出路。”

“爷爷的意思是……”

“丫丫,从明天开始,你每天帮他收拾房间,做好饭菜也亲自到他房里喊他来吃。”

丫丫领悟爷爷用意,顿时羞红了脸:“爷爷~”

张二郎叹息道:“爷爷老啦,你也大了,得给你俩找个出路,就算跟在他身边做个丫鬟,也好过嫁给王四郎孙二郎那样的,他要是考个秀才甚至举人,岂不更好?”

“爷爷……”

“早些睡吧。”

“嗯。”

西屋。

周承叙拆开行李,取出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摆在新桌子上,仔仔细细整整齐齐。

拆出柴刀,立在床头。

却没有入睡,而是正襟危坐,入定,观摩研习大力金刚掌。

初来乍到,又有猫脸僵尸的传言,贸然引文华之气修炼有可能惹来是非。

待到摸清周围的情况再修炼也不迟。

当下首要任务是备考。

备考便要读书。

二月县试,四月府试,八月院试。

过了县试方能拿到童生功名,说是功名,其实并无多少好处,只是有资格参加府试而已,当然第一名也就是县案首是有福利的,可以直接获得“秀才”功名,可以不参加接下来的府试、院试而直接参加乡试。

县试之后是府试,府试只取五十人录取,第一名称之为府案首,也可以直接获得“秀才”功名,直接参加乡试。

府试之后是院试,院试更严格,第一名称之为院案首,被录取的统统获得“秀才”功名,共分三等,分别是廪生、增生、附生,其中廪生能获得地方官府提供的伙食费,廪生之下的增生和附生则没有这样的福利。

若是在县试、府试、院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便是连中三元,也便是民间俗称的“小三元”。

但依大康王朝科举制度,小三元就不存在,因为县试得了第一名,就不需要参加府试、院试,自然也就拿不到所谓的小三元。

普通读书人,连过三关,优中选优,才能拿到秀才功名,才有资格参加接下来的乡试,才算真正踏上科举之路。

他自然想获得县试第一名,拿到“秀才”功名,直通乡试。

但更清楚科举制度中,能不能拿到第一名,主考官的喜好才是最主要的。

县试主考官是县令,阅卷打分录取也是县令主导。

县令便是再公平公正,也有喜好,若是恰好县令不喜欢他的风格,直接给他判个不录取,他也无处说理。

范进便是如此,之前多任主考官都看不上他的文章,次次落榜,但换了个主考官后,一眼看中,便一次中了。

中与不中,全在主考官。

若是碰上善于交际的主考官,很可能在考试之前就定下谁案首、谁列前十。

所以,他也做了连续参考的准备。

读书,读书,还是读书。

既然立志要走科举之路,便把读书放在首位,读书之外都是其次。

只是……读书也要花银子。

读书之外,还得找个活计赚点银子。

做什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