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那时是按分数排的,分重点班和普通班,邓斌成绩也不错,和青云都被分到了重点班。
初中的生活也没什么可圈可点的,不松不紧,可不像现在,从小学就往死里卷。学生们童心未泯,每天上课听讲,下课踢球、踢毽子,游戏种类丰富。到初三,心才能静得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邓斌,谈了恋爱。
那个时候,要是谁显得成熟些,容易吸引同学的目光。邓斌就有这个气质,成绩中上等,尤其是语文,作文写得好。他平时喜欢看些闲书,除了武侠和言情小说不看,其它各种类型的都有涉足。那时的各种文学杂志,比如《中篇小说选》、《十月》、《当代》等基本都翻过,他还会画画。性格内向的人,往往内心情感丰富,善于用文字、绘画表达。班上的黑板报,主要由他负责。因此青睐他的女孩学不止一两个。
他也有心仪的女孩,她叫江玲,是乡长的女儿。长得很漂亮,美得有气质,性格活泼。虽然才十多岁,身材修长,亭亭玉立,胸脯微挺,像一棵向日葵,含苞待放,甚为怜人。这样的女孩,自然会成为无数男孩的梦中情人,都在幻想着将她揽入怀中。
但她是乡长的女儿,不仅美,还有天然的傲,加上学习也优秀,可谓将各种优势集于一身,让人“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邓斌也是在心里默默惦记,但是命运仿佛眷顾于他,江玲对他表现出爱慕的样子。
情窦初开,是那么的含蓄、羞涩。当他们四目相对时,不由得脸就红了起来。江玲坐在教室的前排,邓斌在她的后排。有一天上课时,江玲偷偷向后传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的是:放学时等我一下。
邓斌欣喜若狂,期盼着赶紧放学,等待中的每一分钟都是煎熬。放学后,等其他同学走出教室,江玲拿出一个随身听,对邓斌说:“我很喜欢这盘磁带,送给你听听。”随后就快速跑出教室。
邓斌拿出磁带一看,是《英文金曲》。他按下随身听的播放键,戴上耳机,一首美国乡村歌曲飘了出来。
When I was young
I'd listen to the radio
Waiting for my favorite songs
When they played I'd sing along
It made me smile
……
这是他听到的最早的一首英文歌曲。
这事很快就被传开,作为同样喜欢江玲的江小平拍了一下邓斌肩膀,妒忌地说:“还是你厉害啊!”
他们俩就以一种忽明忽暗忽隐忽现的方式谈着一场小恋爱。
后来,两个人一起考到了同一所高中。本来邓斌的文科成绩更好些,而江玲更喜欢理科。但从未来就业趋势来看,理科更有前景,所以他们俩依然是同班同学。
高中知识不比初中,难度有质的飞跃。本来理科就处于劣势的邓斌学起来很是吃力,成绩慢慢就下降了。
邓斌和江玲恋爱的事,在班上也不算什么秘密。有一天,一个同学悄悄跟邓斌说:“我最近经常看到江玲跟高年级的一个男生在一起。”这事邓斌也是有所察觉的,但没往那处想。
后来实在憋不住,就问江玲:“你跟那个高年级的男生经常在一起?”
“哪有啊!”江玲说,“我们要参加学校组织的物理活动,偶尔一起讨论一下。你听谁说的啊?”
青云说,这正是邓斌的软肋。他的家庭条件跟江玲是没法比的,成绩也不如她好,他担心驾驭不了她。
我们那个高中北面有一座小山坡,不少同学们经常往那里跑,有看书的,读英语的,打牌的,谈恋爱的。有一天青云在上面碰到了邓斌,他捧着一本书。
“看啥书呢?”青云问。
邓斌将书翻过来,青云一看,《撒哈拉的故事》,问:“你喜欢三毛的书?”
“不是的,她送的。”
青云问:“写的啥?”
“刚开始看。”
邓斌是个自卑的人,越自卑,疑心就越重,嫌隙就大,使得他跟江玲的关系越来越差。
江玲跟他说:“我们在一起都这么久了,你还不了解我吗?”
邓斌沉默不语。
“我送你的那本书看了吗?”
“还没看完。”邓斌答道。
“那就赶紧看完!”说完,江玲就生气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