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公务员](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76/52921776/b_52921776.jpg)
第87章 赏赐将至应天府
“青弟,汪知府的奏章已经送往顺天府二十六天了吧?”
“怎么还没个消息呀?”
朱国桢掐灭了油灯,上了床。
却还是有一些睡不着。
想着,汪宗伊已经把顾青编撰的《算学新解》,还有他的奏折都送去顺天府,呈于皇上。
就算是路程遥远,可专人快马之下,也不过十天左右。
就算是到了内阁那边,商讨个四五天,也到了这会儿,也应该会有什么消息。
可他等了一天。
却只是等到了白鹿洞书院的一位夫子前来,向顾青讨教了《算学新解》。
朱国桢一开始还能沉得住气,给崇正书院的学生们讲述简易数字计算法,可到了这二十余天之后,终究还是有一些担忧起来。
毕竟,这《算学新解》也有着他的一份苦劳。
若是能够上达天听,那也是莫大的荣幸。
就算是没什么赏赐,那也不重要。
朱国桢已经不在意这些虚名,他只是觉得,顾青所编撰的《算学新解》真的是有利于天下学子提升自身的算学一道。
这般便利的算学之法,岂能就此被埋没?
中原之地对于算学还是较为看重,出现了不少数学家,比如祖冲之的圆周率。
被称之为数学史上的创举——祖率。
他算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
又比如《周髀算经》、杨辉三角、《乘除通变本末》、《勾股义》等数学经书和定理。
顾青若是能够凭借着算学一道而青史留名,作为他的同舍好友,朱国桢自然也万分自豪。
顾青倒是十分的淡然,虽然也比较在意结果,但是却不会像是朱国桢这样,一天念叨好几次。
对于他而言,朝廷推广不推广,已经不重要了。
他按照那点儿记忆,写出来了《算学新解》,让中原的学子早早地认识了西方的阿拉伯数字,听到西方之声。
这就算是一个好的开端。
同时,汪宗伊这位知府、李贽、许守谦、沈节甫等应天府的官员,也已经承认了他的才学。
连白鹿洞书院这座天下第一书院的几位夫子都前来讨教。
他顾青之名已经传开。
已经很可以了。
往后,他于大明算学一道上,也有了一点儿地位。
“不急。”
“这简易数字计算法毕竟是西洋人之学问,大明施行海禁,不让西洋人入关,自然也可能不太接受西洋人之学问。”
“朝堂百官必然需要商讨一二,会有争论,一时半会儿,怕是不会定下结论。”
“不过,简易数字计算法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也有很多人愿意学以致用。”
“就说明,此法可行。”
“我相信皇上英明神武、百官一心为公,知晓此法乃是能提升天下学生们算学之道的计算能力,必然会推广开来。”
朱国桢翻了个身。
“唉。”
“我要是有你这份心性就好了。”
“总算是知道什么叫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我这一天一天的,着急地连觉都睡不好。”
顾青安抚道:“还是早一些睡吧,是好是坏,到了时候自然知晓,担心是一天,不担心也是一天。”
“我只是想认真过好每一天,不浪费自己的时间。”
说完。
翻了身。
打起了呼噜。
朱国桢就知道,顾青是真的要睡觉了,不会再说话。
他也只好闭上双眼,让自己能早一些睡着。
同样睡不着的人,还有汪宗伊。
作为应天府知府,还是这一次亲自写下奏折,上呈顺天府的人。
可以说,是好是坏,他都要承担。
当然,汪宗伊并不是害怕自己到时候受到了牵连,而是担心最后的结果是弃之不顾。
连白鹿洞书院的夫子都前来请教顾青《算学新解》中的问题,并且称赞此简易数字计算法,乃是算学一道上的创举。
这足以证明,顾青编撰的《算学新解》乃是传世经典之作,是算学一道上的创举,是足以青史留名的算学大家。
若是朝廷不同意推广开来,不愿意让天下学子们学习,那当真是大明的一大损失。
等到第二天辰时。
三通鼓响了之后。
应天府城门才打开。
已经排了很长的队伍,开始陆续进城。
“知府大人!”
“知府大人!”
“小的打探到消息了。”
“圣使来了。”
“圣使来了!”
汪宗伊听到叫声,连忙让人过来。
其气喘吁吁,走到了汪宗伊面前,缓了好几口气,这才呈报道:“知府大人,小的打探到消息了,圣使已经到了淮安府淮阴驿,不日将会到达应天府。”
汪宗伊点了点头,圣使来了。
那就说明他的奏章也已经有了一个定论。
是好是坏,过几天也就知晓。
而又过了一会儿。
一位差役走进来,躬身道:“知府大人,从顺天府来了一位邮差,说是有一份书信,要亲自送于大人。”
汪宗伊连忙起身,迈步走了出去。
因为他知道,这一份书信里面,必定有他很想要知道的内容。
当即走出府衙大门,见到了邮差,表明了身份,以及旁证等,这才拿到了书信。
然后便转身回到府衙,打开了书信。
上面描述了内阁商议结果,以及朝议结果,甚至是圣使前来宣读圣谕的大致内容。
汪宗伊这才松了一口气。
紧绷了好几天的神经也松了不少。
随后又去了李贽所在的小院,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他。
“说起来,我这些时日,也见了不少西洋人,询问他们算学之学问。”
“发现西洋人的算学也并不差,甚至是可能已经超越了我们,比我们的算学还要高明一些。”
“只不过,这些西洋人对什么圣1经、主,宣扬他们的教会很感兴趣,对于算学并不感兴趣,知道的也并不多。”
李贽又拿出了五本书,说道:“这是我从西洋人带来的书籍里面,找到的基本关于算学的书。”
“只不过,上面的字,我是一个也不认识。”
“不知道顾青又是如何看懂,又是如何学会,又是如何做到融会贯通的?”
汪宗伊愣了一下。
对啊。
这上面的西洋文,他也看不懂。
顾青又是如何看懂,如何学会,还能记得那么多的内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