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阳明心性论与禅宗本体论
一、禅学心性本体论
禅宗的心性论思想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禅宗各派的心性论思想各有不同,这里就最有代表性的几家略做阐述。
(一)禅宗心性论思想的酝酿时期:禅宗五祖与法融的心性思想。
五祖指的是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达摩主张心性清净,要求通过“壁观”去除内心之尘垢,以达到去妄还真之境界。此处之心性观主要指心无旁骛。慧可继承达摩之衣钵,其禅法已有直指人心之含义;同时,慧可认为众生心中本有“摩尼宝珠”,只是由于被遮蔽而没有发现而已,一旦豁然自觉,即可与佛同。可见,慧可已经触及“顿悟”的禅悟方法。禅宗传至僧璨,明确提出要想获得“至道”必须通过悟,以排除分别心,达到万法齐观,归复自然的境界。到了四祖道信,于其代表作《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中提出“诸佛心第一”的观点。在具体的修行过程中,他提出了“安心”的修行法门,主张佛在自己心中,修行时首先必须静坐,去除外在干扰,进而破除对外物之执着,这样才能达到觉悟与解脱。五祖弘忍提出了“守心”之法,指出修道之本体,须识自心本来清净,此心不生不灭,无分别。守住这自性圆满清净之心,胜念十万诸佛。可见,修道者首先了解自心,在此基础上坚持磨炼,即能自见佛性。
道信之后,其弟子法融坚持心寂的般若学思想,主张“无心”。他提出“无心”“无情”的观点,这与后来禅宗的无念为宗相符。
可以说,五祖的心性论思想虽说只触及了心本体,还有待完善,但已为后来心性论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前提与基础。
(二)慧能的心性本静与顿悟成佛
弘忍之后,禅宗分为北宗禅与南宗禅,北宗禅以神秀为代表,于中国北方传教,南宗禅则以慧能为首,于南方弘法。心性论思想经过神秀的“净心”与“染心”之后至慧能发展为心性本净。慧能确立了直觉顿悟的心性本体论的禅学体系,他的心性论思想主要体现于《坛经》之中。《坛经》指出:“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元不有。故知万法,本因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1)确实,世间万物因人之存在而有意义,所有一切价值或审美都是针对人而言,没有人之存在,世间所有皆无生气可言。《坛经》将心作为本体,是通过对心的特有规定来实现的。
1.有关“心”“性”之界定
慧能心本体之“心”,并不是独立于世界之外主宰世界的形而上之心,而是指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个人的心灵活动,这种个体之心有其独特性。慧能强调这种个体的自由之心与修行者作为主体的能动性,认为主体只要保持本心清净,回归没有受到污染之前的本心,即能获得解脱,证悟佛果。慧能认为人的自心具备“菩提般若之知”,这是成佛的基础,普通人不能证悟并非因不具备“般若之知”,而是没有遇见能够帮助其开启智慧之大师。“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须求大善知识示道见性。”(2)同时,慧能指出,心除了清净之外,还具备“虚空”的本质,因为虚空,故能纳万物。“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若空心坐,即落无记空。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3)慧能之“心”的本体论述是从自我本心为根本,一切以自心为依据,一方面自心是空寂的,一方面自心又是清净至善的。
同时在慧能这里,自心的作用并不是只存在于本心的思想活动之中,它还必须是外在的现实活动中之“心”,于是就有了善心与恶心之分。慧能指出,世人本心是清净的,只是现实生活中有善有恶。涉及修行者个体的思想时,如果修行者脑海中思考的是丑恶之事,那么他的行动就会显示出丑恶;反之,如果修行者一心为善,那么体现于行动中,就会努力去做善事。这就涉及体用的问题,慧能心性论思想,其体用是一体的,人的本心即清净之心为体,现实生活中之心为用。因此,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众生之心体现为善恶,故要求我们能够时时保持清净自心,以防止进入歧途。在此基础上慧能提出“直心”的观点:“但行直心,于一切法,无有执著。”(4)这里的“直心”,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所谓“正直之心”,而是指“真心”,即真如、佛性,指的是对待一切都以平等的态度,不产生任何分别与执着之心。对于净心与染心,慧能并没有刻意去区分,认为净心与染心本为一体,净心就在染心之中,平时我们只要去除染心之污染即可还原净心,故慧能并不主张一味地去追求净心,而是要在妄中求真。
除了对“心”做了说明之外,慧能还对“性”进行了阐述。在慧能看来,“性”与“心”一样,有本性与自性之分,本性是人内在固有之德性,是纯善无恶的,也是自由无碍的。本性不受任何外在事物的羁绊,不执着于任何对象,人们一旦证见自我本性,便可解脱成佛。从本体论的角度来阐述“性”,慧能认为除了本性之外,还有法性,本性相关于个体而言,而法性指的是众生之本性。
自性与自心一样,具备清净与空寂之特征。但于现实中,人心受各种外在欲望的诱惑,会蒙上各种世俗之尘埃,正如“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5)一般。因此,对于自性必须像自心一样,运用自性智慧进行般若观照,消除妄念。体现在现实中,修行者必须“自化”,所谓“自化”,在慧能那里即是思量之意,就是要求修行者进行为善去恶的意识活动。他说:“不思量,性即空寂;思量即是自化。思量恶法,化为地狱;思量善法,化为天堂。”(6)自性不运作时表现为空寂,运作时就会产生善恶两种结果。自性空寂的特征,主要是指自性本来是虚空的,由于空寂故能含万法,万法皆可于自性中显现。“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见一切人及非人,恶之与善,恶法善法,尽皆不舍,不可染著,由如虚空,名之为大。”(7)可见,在慧能这里,心与性即是统摄的关系,同时更是相互依存,甚至是同一的关系。
2.佛在心中与顿悟成佛
慧能指出众生皆有佛性,这种佛性指的是具体现实中每个人的自性,亦即人性。“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8)在慧能看来,不仅众人皆有佛性,并且对所有人而言,佛性是平等的。正如《坛经》所言:“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9)慧能的心性论思想真正做到了“佛在心中”,无须外求。“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10)慧能非常明确地指出,只要消除杂念保持内心清净即可证悟成佛。正是由于慧能对佛教的各种改造,使得高高在上之佛教转向普通的日常生活之中,由彼岸世界转向此岸世界,并且提出了众生皆有佛性、佛性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使得禅宗思想获得了空前的繁荣,真正实现了禅宗的大众化。
与神秀要求渐修不一样的是,慧能主张顿悟成佛。他反对一切修行的繁文缛节,比如不主张坐禅、诵经,而主张刹那间的顿悟,认为这种顿悟无须过多的准备工作,只要破除了心中妄念,回归本心,不再执着于外界事物之法相,即可开悟。慧能认为,禅宗修行者一旦开悟后即可获得永恒之佛性。
慧能既然认为众生本有佛性,人们就无须向外寻求,只要通过顿悟达到明心见性的效果即可。他指出,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本心或佛性不是彰显的,因为受到妄念的干扰与遮蔽,要想去除这种遮蔽,修行者必须起般若观照,激发出人们心中的智慧之念,从而开悟。“当起般若观照,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一悟即知佛也。”(11)
与此同时,慧能尽管指出众生皆有佛性,但并不否认在悟道过程中的个体差异,他指出:“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12)可知是否能够开悟必须根据个体的智慧差异与对外界的执着程度来区分,有些修行者可能一辈子也无法顿悟,而那些有慧根者则刹那间即可开悟,比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等。
(三)马祖道一的“平常心是道”
禅宗心性论思想到慧能这里基本上已经形成,其后慧能之弟子神会创立了“荷泽禅”,在心性论思想方面,他继承了慧能之心性论思想,并提出了“寂知指体”的说法,即是说空寂之知是心之本体。慧能之后,真正对心性论思想做出较大贡献的是马祖道一的“平常心是道”。
于《坛经》中,心作为本体是其念念不断的活动,心本体与现象合一,认识与存在合一。但在《坛经》中,本体之心只是理论上的念念不断之心,还不具备具体的内涵。直到南岳系禅师马祖道一和其弟子大珠慧海才赋予念念不断之心以人心的内容,从而使禅学得以在世俗之中流传。
马祖道一乃洪州宗的实际建立者,他通过对慧能“即心即佛”观点的继承与发扬,提出了“平常心是道”的观点。这种观点真正使得禅宗落实到现实生活之中。道一把平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看作是佛性的体现,所以人们修行用不着去参禅打坐、念经,只要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即可获得当下解脱。道一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是出自真心,不矫揉造作的一切都是佛性。进而马祖道一揭示了“平常心是道”的含义:首先,他指出了“心为万法之本”,一切佛法都是从心而起,故需要“识心达本源”;其次,他认为“一切法皆是佛法”,这里的一切法就是指一切事物,要求我们达到“无心于伏物,而物无不伏”“内无身心,外无世界”的境界。此处的“平常心”是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的心行,它恢复了心的本来面目,是禅修者开悟后的一种境界,是见到自性后的一种本然情况。以此心来行道,故日常的行住坐卧、应机接物等都是道。
另外,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中的“心”,体用是一体的,既是不生不灭之本体,又是有生有灭的现象,是心性自然之体现。马祖道一突出了人的主体性与个体性,肯定人内在自我的价值和能力。在他那里,佛心自有,不受外物干扰。马祖道一不仅强调主体自性的特征,更要求自心清净,认为只有打破佛我之界限,破除万象之干扰才能成佛。要做到这些,要求修行者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万物,无执于外物与自我,才能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马祖道一的“平常心是道”真正实现了禅宗本体之心性化,一方面他把外在之佛转化为自心,要求参禅者不为外物所执;另一方面,也要求参禅者不要执着于自心,如果执着于自心,则佛不在自心。因此,在教化学徒时,马祖道一采取不同的方式,针对向外求佛者提倡“即心即佛”,针对执着于心者则讲“非心非佛”。
僧问: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
师曰:为止小儿啼。
曰:啼止时如何?
师曰:非心非佛。
曰:除此二种人来,如何指示?
师曰:向伊道不是物。
曰:忽遇其中人来时如何?
师曰:且教伊体会大道。(13)
这里道一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如何以“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来化解外执与内执两种修行者。
马祖道一的弟子大珠慧海从马祖那里“自识本心”之后,进一步对心作了更为世俗化的规定,他以世俗之中的无爱憎之心为佛心,由于大意与马祖道一之“平常心是道”不差,故不再赘述。
具体而言,禅宗之心本体在形成过程中,产生了多方面的含义。如心为世界之本体,具备法性、真如、理等含义;心为自然,具备任心自运的主体意思;世间万象都是心的显现,心与万物融为一体等。所有这些都对禅宗心性本体论的思想提供了佐证。